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逆天 > 第16章 架起油锅

五代逆天 第16章 架起油锅

作者:未知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6:44 来源:笔趣阁

在曹彬攻克向城的时候,团团包围南阳的楚军,居然抓获了一个契丹人的信使:耶律德光让拽刺见机行事。马云心中安定了许多……可形势说变就变,谁也料不到……

向城被攻克、高行周父帅兵南下救援的消息,拂晓时分就传到了马云的大营。只差前后脚的功夫,中原的楚国密探们,也快马送来了北方的消息:河北山东百姓揭竿而起、乱做一团,大皇帝耶律德光住不住了,借口想他老妈了,留下小舅萧翰留守汴京,把大晋的金银宝贝连同太监宫女一个不剩,都带着回老家去了。

于此同时,太原王刘知远在太原称帝,已然发兵南下,一路由史弘肇率领走潞州今山西长治和泽州今山西晋城,他自己则率大军走西路,经晋州今山西临汾、绛州今山西新绛,直趋陕州今河南三门峡,然后再折向东,进入汴梁。契丹人仓皇北退,河东兵马所路过的州县纷纷投降,军事进展极其顺利,估计也就是一两天的功夫就能到达汴京。

听了探的禀报,李骧眉头轻轻一皱,刘知远果然见识不凡,在错综复杂的局势里,选了一条,最正确不过的道路。这下有些难办了……

说耶律德光的北逃,是畏于中原百姓的反抗声势,怕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也好;还是耽于刘知远的大军,生怕刘知远会同义军攻取邺城、相州等地,断了契丹人的归路也好;或是归于侵略者从来没有好下场的结论也好,这只是说法不同,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刘知远选择了这条进军路线,那么契丹人的主力大军就将会随着耶律德光有惊无险的退出中原。

在太原城,刘知远如果直接东进会同起义的农民军和当地的晋兵,转战河北诸地,契丹人想全身而退,那根本就不可能。但是这么一来,契丹人必然会找刘知远死磕,鹤蚌相争,渔人得利,一场大战下来,就算刘知远能胜,估计手下军队的损失也是极大的,没有了军队的支持,刘知远拿什么来争霸天下,当皇帝呢?

中国人自古对名义和中枢极度关注,只要刘知远先拿下汴京,这个中原的中心,那么受契丹影响较小的关中、淮北、河南必然会拥戴刘知远,有些这些地方的支持,再发兵河北,把契丹人撵走就容易的多了。

大帐里,静悄悄的。李骧瞟了一眼默然无语的马云,忍不住轻声咳嗽了一下。

听了探的话,马云心里一沉,刘知远动作这么快,他抢先进入汴京那是必然的了。这刘知远对楚军现在的军事行动会采取什么样的对策呢?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还是置之不理、不闻不问,还是帅军南下与大楚对抗呢?

心中的各种想法纷至沓来,马云甚至有些后悔:自己要是早点起兵,不说拿下汴京了,至少邓州、唐州这会儿应该已经落在了自己手中了。

正在马云患得患失之际,一声轻咳声传来,马云猛地醒了过来,他脸一红,自己作为大楚的最高领袖,不管心里怎么样,这场面是不能有丝毫的退缩动摇的。他勉强一笑,转头问李骧道:“刘知远好急啊。不过也是,他今年都快六十了,再不急,恐怕就没时间当皇帝了。呵呵。”

李骧晃了一下手中的鹅毛扇,附和着笑了两声,方才又问探道:“眼下杜重威、李守贞这些节度使现在何处啊?”马云刚那句话说了等于没说,作为行军司马,他不能不全盘考虑北方的局势,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六年前山南节度使即威胜节度使安从进叛乱,高行周是南下平叛的主力,他还曾短暂的担任过威胜节度使,高氏在邓州、宛城留有不少族人。此次高行周南下,估计是受了契丹皇帝的指使,来接应崔挺勋他们的。眼下,契丹皇帝北逃,刘知远对高行周南下与楚军作战到底持什么样的态度,对眼下的战局是至关重要的。

“秉大人,杜重威、李守贞等人早些日,已经被耶律德光遣返回了各自的辖区,他们招揽义军,已经和契丹人翻脸了。”

李骧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说道:“大王,依臣之见,刘知远恐怕不会对我们大楚采取断然的共识,我们只要南下宛城,打败高行周,估计刘知远自然就会和我们议和的?”

马云诧异的说道:“李先生,只要刘知远进了汴京,恐怕很会就会得到中原各地藩镇的认可。中原安定,刘知远出于树立威望也好、保障汴京安危也好,南下征伐我们是必然的了。他不占点便宜,怎么可能和我们议和呢?”

“大王的分析不能说不对,可是有一点,您却把它遗漏了。那就是杜重威、李守贞他们的反映,特别是杜重威。石敬瑭死后,杜重威对契丹作战多次获胜,在大晋的威望是水涨船高,他未必会甘心做刘知远的手下。这一点,从杜重威招兵买马,公然和契丹人翻脸就可以看的出来,契丹人还没有完全撤退呢,杜重威就驱逐契丹,恢复河北诸州,他想做什么?他恐怕不会是想做郭仪?”

马云快走几步,来到大帐左侧悬挂的地图旁,仔细的看了看,迟疑的说道:“先生的意思是说,杜重威要和刘知远争天下?他不救援临近河东的相州,反而攻打邺城北部的贝州等地……”马云眼睛一亮,说道:“这么说来,刘知远是不会出兵南下的了。呵呵……那我们可以先克宛城,再攻取唐州了?”有了邓州和唐州顶着,自己北方的战线就彻底巩固下来了,可以放心大胆的开发湖北,把湖北变成苏杭天。

李骧望了眼地图,摇了摇头,谁也没想到高行周的部队竟然南下的这么快,他的前锋部队既然在向城吃了亏,熟悉地形的高行周必然不会再向城停留过多的时间,肯定也是折向东取道唐州,来救援宛城。取道唐州,最快只要耽搁一天的。换句换说,留给楚军攻击宛城的,就只剩下一天的时间了。

“大王,短时间内刘知远大规模支援高行周的可能性不大,可是如果我们在一天之内无法攻下宛城,那么高行周的部队必然会赶到宛城增援的,他们一旦入了宛城,我军在想攻下宛城就困难的很了。时间一久,刘知远稳住了北方,那时他就不会坐看我们拿下宛城的,如果他再派来援军增援,我们的处境就会更加危险了。所以,臣建议大王,立刻派遣一员大将,带10000人在南阳东北的丰山拒敌,而臣请命带着昨天曹彬送来的那个百夫长,出使宛城,游说崔挺勋献出宛城!”

“不行。这太危险了,寡人宁可不要南阳城,也不愿先生有所损伤。”马云想都没想就断然拒绝了。

马云毫不犹豫的回答,让李骧颇为感动,可正因为这样,李骧反而更加坚定了出使宛城的信念……

唐末一来,山南东道大致就是即威胜节度使战乱频乃,南阳城人口剧减,遭到了极大的破坏,由原来的市级单位,变成了县级单位。

南阳城外战鼓喧天……

南阳县衙的大,拽刺一本正经的坐在面,神色肃穆,像个泥胎一样,也看不出他到底是高兴,还是懊恼。一旁的崔挺勋倒是神色自然随意坐着,斜眼看了一下左右,方才问道:“拽刺将军,是不是让那个李骧,进来说话啊?”

刺清了清嗓,看了看大前面的院左侧,那里架着一口大锅,锅下的柴火烧得劈啪作响,锅青烟飘着,看样里面的油已经是煮沸了,再看看庭前的两列持戟的武士雄赳赳气昂昂的站立着,他又扭头看了看身后的屏风,心中略略定了定心神,方才说道:“可以了,让那个李骧进来说话。”

崔挺勋下意识的摇了摇头,不知道拽刺这个家伙的汉学是跟谁学的,楚国派来使臣谈判,他居然搞了这么一出,又是架油锅,又是埋伏刀斧手的,弄这么麻烦干嘛。想杀人,直接下令就可以了,南阳城里有1万人马呢,杀个文人,还不轻松。在楚军团团包围之下,这么一搞,也就你们契丹人是觉得倍儿有面,那个中原人不知道,这样做不是恰恰说明了自己胆怯吗?大文案面,应该放什么?当然是惊木了。这个拽刺……居然在面摆了一个不伦不类的茶杯——用来摔杯为号。倒不完全是为了符合这个“摔杯为号”,也是因为摔“惊木”,它不响啊。拽刺语录:摔杯比摔木头响!

不过,拽刺根正苗红,正儿八经的契丹贵族,单论出身就不是他这种汉奸能比的。因此,就算崔挺勋心里不同意,也不能反对,于是,他高声说道:“让那个李骧进来。”

拽刺抬眼看去,一个30岁左右年纪,身穿紫色官衣的文人,走了进来。不慌不忙,面带微笑,看也不看油锅一眼……拽刺心里不禁觉得好玩儿,这和写得一样啊,下一步对面这个叫李骧的家伙,应该声情并茂的说道:“我这次来,不是为了大楚,而是为了救你们契丹人啊!”

拽刺兴致勃勃的就等着这句话呢。

不料,李骧张嘴冷冰冰的说道:“来人那,把布袋解开。”

拽刺一愣,这才发现,李骧身后还跟着两人,他们抬着一个一人来长的布袋。解开之后,这布袋里面居然是个人,还是个熟人——萧敬克,向城的百夫长。

丫的,向城丢了?

本首发。

您的留言哪怕只是一个,都会成为作者创作的动力,请努力为作者加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