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官路弯弯 > 第九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关系户

官路弯弯 第九卷 第二百五十八章 关系户

作者:拾寒阶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3:47 来源:笔趣阁

对外汉语宣传,不比国内教育,在教材和教师的选择上,要求更加严格。

李毅着手准备,先在国内甄选出一批优秀的汉语教师。

精通汉语的教师好找,但要同时通晓汉语和英语或韩语的教师,就有些难找。

我国的教育过于细化,文理分科,语种分院,二十年的学习生涯,能流利说一种外语的都不多,而要通晓中西,学贯古今的,那除非是大师级别的人物了。

全才难找,只能退而求其次。

派到外国去教学,传播是华夏文化,首先必须通晓我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因为是代表国家形象,所以要求身世清白,思想进步。另外,知晓一定的外语或韩语,能与人进行简单的日常对话。

这一年,网络已经很发达,李毅要求,将招聘外派教师的消息,从纸媒和电媒同时放出去,消息通过新闻、网络、报纸,第一时间出现在更多人的面前。

招聘信息一传出,报名者蜂拥而至,人事之多,出乎李毅的想象之外。

随着韩剧进入内地,那些整过容的帅哥美女,很快就征服了一大批国人,正在流行一种韩流,哈韩的人很多。

因此,很多人都想去韩国旅游。现在有一个可以到韩国去工作的机会,立时引起很多人的兴趣。

与此同时,打电话来拉关系、打招呼、求情者,也络绎不绝。

这是李毅始料未及的。

为了保证选拔的公平和公正性,李毅决定亲自面试这第一批外派教员。

短短三天之内,报名者就多达上万人。

经过第一轮资质认定和刷选,淘汰了一大半,但也剩下一千多人。

第二轮就是笔试。又淘汰掉一大半,只选取最优秀的各项考核都排在前面的一百个人,进入面试环节。

这天是李毅亲自面试的日子。

早上刚到办公室,桌面上的电话就一直响个不停,不消说,都是来求情或打招呼的。

李毅连着接了几个电话。费尽口舌进行拒绝。

所有的人际关系艺术中,拒绝这门艺术最为重要,也最为难学。

能把电话打到李毅办公室里来的,都是有些背景的人,或是和李家有千丝万缕联系的人,直接拒绝肯定不好,只能委婉拒绝,拒绝的口气和口吻,还得讲究。不能太冲,不然容易得罪人。

打电话来的人,都是想安排自己的亲戚或朋友当外派教师,要求李毅通融安排的。

而这些人的名字,都没有进入最后一百个面试者的名单之内。

李毅不堪其烦,最终做出明智的决定,不再接这些电话,转由秘书马林代接。凡是找李毅求情打招呼的,一律答复说李部长正在开会。您有事的话,可以先告诉我。

一听是秘书的声音,有些人就会说没事没事,挂断电话,有的人则会询问李部长几时开完会,还有的人则直接将自己的要求告诉马林。要马林代为安排。

马林也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将所有求情打招呼人的姓名和职务一一记录下来,送给李毅观看。

看到那一大堆名字,李毅的脸色有些难看了。

打招呼的人这么多,求情的人这么多!

就算全部用这些关系户。名额也不够啊!

办点正经事情就这么难吗?

“全部回绝吧!”李毅沉声道:“一个也不能用。”

马林低声道:“李部长,这名单我是按级别排列的,后面的可以不必理论,但最前面的这几行,那可都是副部级以上的领导打来的。不给一个满意的回复,能行吗?”

李毅道:“这不是请客吃饭,也不是公费旅游!他们推荐的人,完全不符合要求,派到外国去,又能做什么用?我们建的是学院,不是闲杂人等收容所!”

马林见李毅生气了,便不再说话,低声答应一声:“那我全部回绝。”

李毅想到了更深层次的东西。

汉语学院是设立在外国的,财务上的管理就更难以控制。

办好汉语学院,本来是为了更好的传播华夏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华夏文明,爱好并自发的来学习华夏文明,如果把汉语学院,也办得跟国内的学校一样,过于模式化,过于官方化,那就和初衷背道而驰,甚至会成为某些官员贪污钱财的摇篮。

那么,汉语学院的校务管理,就尤为重要。

“李部长,面试时间到了。”马林轻轻提醒。

李毅嗯了一声,去往面试室。

面试地点,就在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大会议室里举行。

李毅亲自主持面试,他出的面试问题,都是随机想起来的,没有一定的标准,也没有一定的答案,面试者回答完毕后,他也不会直接说你答得对或答错了。

“下一个,张晓晴。”工作人员站在门口,朝外面喊。

李毅听到喊出的这名字,不由得一怔,心想张晓晴?不会是她吧?

随即摇摇头,心想张晓晴是大家闺秀,名门千金,要什么样的工作找不到?非得去韩国当一个汉文化传播者不成?肯定是同名同姓的人吧?

面试者走了进来,令所有人眼前一亮。

李毅更是震惊无比,因为来的这个人,居然真的就是张晓晴!

张晓晴秀发披肩,明眸轻笑,看了李毅一眼。

李毅一怔之后,平静的说道:“你就是张晓晴?请坐吧。”

张晓晴在椅子上坐下来。

李毅问:“你为什么要报名参与外派教师的选拔?”

张晓晴一本正经的回答:“因为我想为传播华夏文化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李毅问:“这么说来,你对我国的文化,很了解?”

张晓晴道:“国语标准,英语标准,本科学历以上,热爱祖国,热爱华夏文化,并对传统文化有一定了解。这些要求,我都符合。我曾一个人周游过世界,不管在哪个国家,我都能轻松的和当地人交流。”

李毅道:“从你的履历上看,你的确是一个很优秀的人。请问,你对华夏文化,最深刻的记忆是什么?”

张晓晴道:“文化记忆吗?嗯,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甲骨文。”

李毅问:“为什么?是因为其古老吗?”

张晓晴道:“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但我记住它,并不是因为这个原因,而是因为我看不懂。”

“哈哈!”几个面试考官都笑了起来。

张晓晴道:“面对一种我完全看不明白的文字,我除了感到震惊之外,更有欣喜,还有各种复杂的想法。自然也就记忆得最为深刻。我觉得那些几千前的文字,既陌生,又熟悉,仿佛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有过关于这些文字的记忆,但又记不清楚在哪里见过。所以,我一直都觉得,甲骨文,是我最深刻的文化记忆。”

众人不笑了,这个高贵雅优的美女,好像并不肤浅。

李毅道:“甲骨文产生的年代,可以说,正是华夏文明的童年时期。清末,国难当头,整个华夏文明都面临毁灭的深渊,这时,甲骨文却忽然横空出世,和敦煌出土的经卷一起,唱响了华夏文明童年和青壮年时期的战歌,也唤醒了国人遥远的文化记忆。睡着的雄狮,终于苏醒过来。自五四运动开始,华夏人民,再次保卫了自己的家园和国土,也保存了自己的文化记忆。”

张晓晴眨眨眼:“李部长,你的文化素养很高深嘛!”

李毅道:“我文化素养再高深,也帮不了你过关。我问你,你一定听说过‘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句话,你对此怎么看?”

张晓晴想了想,说道:“我觉得,这根本就是一种误解。董仲舒并未向汉武帝提出过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建议。从学术文化的发展看,汉代相对比较宽松,既没有秦始皇时代的焚书坑儒,也没有后代充满血腥的文字狱。不太可能出现这种现象。”

李毅道:“你董仲舒至多提出过‘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班固在《董仲舒传》中,也只是说董仲舒‘推明孔氏,抑黜百家。’而在《武帝纪赞》中,班固用的则是‘罢黜百家,表章《六经》’。这些说法显然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都对不上号。此事一直存在争议。我想问你的是,你对儒家独大,有什么看法?”

张晓晴道:“儒家思想更适合社会世情,更适合当权者统治万民。这是历史选择的结果。但我以为,墨家的非攻和兼爱思想,更适合现代社会,真能做到兼爱和非攻,也就实现**了。”

这时,旁边一个面试官低声说道:“李部长,这个人不是教师啊,履历里没有过教学经验,怎么也进到面试来了?”

李毅微微一笑:“她就是来玩的。”心想张晓晴要是想弄一个假的教师经历,还不简单吗?

面试官气愤的说道:“啊?这么严肃的考试,她居然当是来玩的?这也太儿戏了!不能录取她!这种人,多半是关系户。”(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