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官路弯弯 > 第八卷 第六百零三章 竹叶青

官路弯弯 第八卷 第六百零三章 竹叶青

作者:拾寒阶 分类:玄幻魔法 更新时间:2023-04-20 14:33:47 来源:笔趣阁

冯长健召见李毅的地方,是在一个茶楼里。

西川也是一个茶香茶色的古老省份。

西川的茶馆除了休闲之外,还是重要的社交场所。

在旧社会,三教九流相聚在此,不同行业、各类社团在此了解行情、洽谈生意、看货交易;黑.社会买卖枪支、鸦片也常在茶馆进行;袍哥组织的“码头”也常设在茶馆里。这些茶馆大多还兼营饭馆、旅店。

现代的茶馆,功能更多,成了市民聚集休闲之地。

冯长健请客的这家茶馆,颇具古老气息,镂空的红木隔墙,摆满瓷器古玩的博古架,古筝悠扬,赏心悦目。

穿过大厅,转过一个集锦槅子,里面是两排包厢。

一个大大的包厢里,冯长健正在品茶,另有一男一女陪坐。

看那女的穿着,应该是茶楼的茶艺师。

“李毅同志来了,来来来,快请坐。”冯长健一脸慈祥的笑容,颇有长辈风仪。

李毅笑着答应了一声,举目一望,茶桌边还有一个空位,立在冯长健身边,他便走过去,搬过那把椅子,放在茶桌的左侧,坐将下来。

冯长健哈哈一笑,说:“吴恩,你还快快谢过李市长的救命之恩?”

那个男子,便是吴恩,他连忙起身,对着李毅躬身行礼,再三致谢,说道:“要不是李市长仗义相助,我能不能回国,还是个问题呢!”

李毅微微一笑:“我只不过牵线搭桥罢了,相救你的,是我的那位朋友。”

冯长健说:“李毅同志,你也不必过谦了,你当得起他的这一拜。这次米国之行。应该颇有收获吧?”

李毅道:“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这次出国,也算是长了见识了。”

冯长健笑道:“李毅同志来西川省工作,也有一段时间了吧?”

李毅答道:“是啊。转眼也快一年了。”

冯长健说:“那你尝过西川省的名茶吗?”

李毅道:“平时倒也喜欢喝茶,但不甚讲究。”

冯长健笑道:“那你今天可得好好尝尝。快给李毅同志奉茶。”

茶艺师点头答应,开始优雅的泡茶程序。

在她冲泡的过程中,只闻一股淡淡的茶清香,袭鼻而来。

李毅连赞一声:“好茶。”

茶艺师拿了一个洁白的瓷杯,奉茶给李毅。

李毅端起来,先就着鼻端闻了闻茶香,再品茶啜味,饮一小口。让茶汤在嘴内回荡,与味蕾充分接触,然后徐徐咽下,并用舌尖抵住齿根并吸气,回味茶的甘甜。

茶艺师微微一笑:“好茶还须懂茶人,看来,尊客是个内行,不枉这壶论道级的竹叶青了。”

李毅听了。却是微微一讶。

西川的茶叶,是自古就有名的。

“扬子江中水、蒙顶山上茶。”这句著名的茶对联。说的就是西川雅安境内蒙顶山出产的蒙顶茶。

“蜀土茶称圣,蒙山味独珍”、“琴里知闻唯绿水,茶中故旧是蒙山”。等等名句,也都是盛赞蒙顶茶的。

蒙顶黄芽、蒙顶石花、蒙顶甘露的大名,也早就享誉国内外了。

而竹叶青,虽然是后起之秀。却后来居上,后来更成为了国际奢侈品大会的参展物事之一。

竹叶青采自峨眉山的明前茶,其外形润且紧细均整,扁平光滑,呈竹叶型。一旗一枪,煞是精致,茶汤黄绿明亮,带栗香,滋味鲜醇高爽,经久耐泡。

关于“竹叶青”这个名字的来历,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

1964年4月20日,陈元帅一行途经四川,来到峨眉山时,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

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竹叶青茶送到陈元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元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味醇回甘、清香沁脾,顿时觉得心旷神怡,劳倦顿消,连问:“这茶产在哪里?”

老和尚答道:“此茶是我们峨眉山的土产,用独特工艺精制而成。”

陈元帅又问:“此茶啥个名字?”

老和尚答:“还没有名字呢!请首长赐个名字吧!”

陈元帅推辞道:“我是俗人、俗口、俗语,登不得大雅之堂。”经老和尚再三请求,陈元帅高兴地说:“我看这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就叫‘竹叶青’吧!”。从此与我国美酒同名的峨眉竹叶青茶,有了自己的名称。

也正因为这段故事,使得竹叶青茶,在国内高官中盛为流传。

李毅是喝过这个茶的,就在两天前,他就陪爷爷喝过一道茶,喝的正是这种竹叶青,爷爷说是某某人送来的,是今年的新茶,又听爷爷说到竹叶青的产地和来源,这才对这个茶有了一定的了解。

竹叶青每年清明前就要采摘,一般都在海拔800到1200米的峨眉山高山茶园采得,此时茶叶的内质最好。听说每一斤成品茶,就要消耗芽芯三万到三万五千颗。

竹叶青茶叶的品级分为品味级、静心级和论道级。

论道级自然是极好的茶叶。

冯长健忝为西川主政人物,尝到这种级别的茶叶,自不足为奇。他待李毅品完一杯之后,也跟李毅谈起了这竹叶青的来历和好处。

整个会谈过程,就是喝茶谈茶,没有带一句跟工作有关的事情。

喝完茶,李毅就以天色已晚,要赶回绵州为借口,起身告辞。

冯长健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李毅好好工作,勿以他事为念,又说绵州的发展有目共睹,这一切跟李毅同志的辛劳是分不开的。

送走李毅,冯长健和吴恩也坐车离开。

吴恩一直没怎么插嘴,这时忍不住说道:“姐夫,你怎么不跟李毅说啊?”

冯长健半躺在后座上,微闭双眼,问:“说什么?”

吴恩道:“我借了他朋友几百万钱啊!我还打下了欠条,说好一年之内归还的,虽然不要我的利息,但我一年之内,上哪里赚几百万啊?”

冯长健冷笑:“就算把你卖了,你也拿不出几百万!你一只胳膊就值这么多,你怎么就不卖了它呢?”

吴恩憋得脸儿通红,又不敢在冯长健面前发作,只低声下气的说:“姐夫,你就别寒碜我了。你可是堂堂的省委一号,给李毅下个命令,叫他跟那个朋友说说,多宽容我几年,我好慢慢还啊!”

冯长健更是冷笑:“宽容你几年?五年?还是五十年?你这一世,能还得起这笔债吗?”

吴恩嘿了一声,恨不得将头埋进裤裆里去,嗫嚅着说:“姐夫,我是没那个能耐,只好求着你帮忙了。”

冯长健恨铁不成钢的咬咬牙,又是叹息一声,说:“人家早算到你还不起这笔钱了!唉,你啊你,我都不知道说你什么好!你让我难做人啊!”

吴恩说:“我看你也没怎么帮我,不就请人喝了一通茶吗?我也请得起!”

冯长健举起手便想打他,想想又放下来,说:“你请李毅喝茶?你请得动他吗?混账东西!你也不想想,你姐夫我是什么身份,请他喝茶,我这份丢大了!”

吴恩说:“姐夫,反正你都低了身份请他喝茶了,为什么不帮我求求情啊?”

冯长健欲言又止,只是摆了摆手。

却说李毅往绵州赶。

车上,钱多笑道:“李市长,你好大的面子啊,连冯书记都要请你喝茶,这要是传了出去,啧啧,那你的名声就不翅而飞了。”

李毅这时便有些后悔,早知道冯长健是单独请自己时,就不应该带这帮人去。

“你以为这顿茶很便宜吗?”李毅冷笑。

“嘿,不就一碗茶吗?能贵得过金子吗?好喝吗?”钱多嘿嘿直乐。

李毅微微一笑,说:“一碗茶,就值五十几万,米金!”

钱多和田华都惊呆了,连声问世界上哪有这么贵的茶叶啊?这不是黑店吗?

但李毅并没有回答他们的疑问。

而这个疑问的答案,大概只有冯长健知道。

回到省委办公室,冯长健从锁着的抽屉里拿出一个信封。

这封信,来自太平洋彼岸。

信里只有一张纸,纸上的落款是:“吴恩。”

这是吴恩写给李毅在米国朋友的那张借据!

李毅让露丝把它寄给了冯长健。

这一着棋,意味深长。

李毅一个字没有说,却送了冯长健一份大礼,这份礼,冯长健不得不接受,而且无力偿还。

当然,你也可以理解为,李毅只是很大度,信任你冯长健,所以把借据送上门来,至于还不还款,何时还款,你冯书记看着办吧!

冯长健何尝不知道李毅的用意和想法?

吴恩这辈子,多半是没什么机会还上这笔巨款的。而冯长健虽然有些刚愎自用,但从来没伸手要过钱,更没有贪污**过,又上哪里弄这么一笔巨款来还债?

李毅深知此理,却把借据送给了冯长健!

这当中意味,还不够深刻吗?

这张借据,就好比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悬挂在冯长健的头上,时刻提醒他,不要太为难李毅了,他可是你家的大恩人!反过来说,他手里掌握着你的某些证据呢!

冯长健越想越不是滋味,重重一拳砸在桌面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