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农业霸主 > 第三百六十四章 忙采摘,保古宅

超级农业霸主 第三百六十四章 忙采摘,保古宅

作者:贪狼独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这在当时,还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大讨论。双方各有道理,争执不下。而最高首长在考量再三后,决定放沐山到琼岛进行一次全面的实验。

梁三平已经证明了,在宝亭地区实行农业改革是可以取得成效的。那么将这个改革区域扩展到整个琼岛呢?!这种改革,是否能够适应?!这将是个巨大的课题。

所以,现在沐山才会说先把手上的事情做好。只要他们能够在此取得成绩,那么帝都方面自然会考虑倾斜一定的资源,支持他们的发展。

的确,梁三平现在也没有太多的心思考虑其他的。他现在主要考虑的,便是如何尽快的将所有的蔬菜全都采收完毕,蔬菜季节挂果后是有时效性的。

如果不尽快的采收完毕,这对于菜农而言将是一场巨大的灾难。对于安天民来说,也同样是。是以,即使沐山不说梁三平也会极为在意此事。

轰轰烈烈的琼岛采摘运动开始了,而身在帝都的贺康却极为关心此事。甚至不惜亲自前来,查看到底这边的改革进行的如何了。事实上上,他也是代表着帝都方面过来的。

抵达琼岛之后,贺康稍作停留听取了沐山等人的汇报。随后便直接前往各个市县,查看采摘情况。而在这个时候,沐山和梁三平特地使了个坏。他们故意让贺康走中线。

一时间,那弯弯绕绕的山路直接叫贺康晕头转向。沐山则是趁机诉苦,琼岛的道路条件太差了。没办法啊!很多中部的好东西,都没法往外运。比如白纱的陨石坑绿茶。

“目前我省种植的瓜菜面积,已经达到了150万亩。由于中部地区很大一块都没有开发出来,所以我们预计之后的种植面积还能够继续扩大。”

在车上,沐山直接现场对贺康做起了汇报:“截至目前为止。我们的蔬菜采摘产量已经达到了80万吨。预计最终的产量,大约会在160万吨左右……”

“现在我们缺乏的,就是通往中部的道路。然后就是大量的运输车辆,没有车辆的话我们的瓜菜完全无法出岛啊。还有就是高速的兴建,琼岛没有高速也无法进行快速的运输……”

贺康听着沐山的话,不由得哈哈大笑:“沐山同志啊。我算是看出来了!你这是故意叫我走中线的,好让我跟帝都方面要求拨款修路是吧?!你呀!这小心眼太多了。”

沐山不好意思的笑了笑:“部长,我这也是没有办法啊。整个琼岛的老百姓都指着我吃饭呢。这不,那天我们采摘蔬菜的人手不够让中部的同志帮忙,结果他们还给我下要求了。”

“哦?!他们还敢给你下要求?!这难得啊,说说看。他们给你下了什么要求?!”贺康倒是对于琼岛中部的这些干部们很感兴趣,竟然敢跟上级的任务提要求。

“他们说,要求也不多就两个。修路要考虑到中部,第二个就是再有好项目要考虑到他们中部的发展。”沐山笑呵呵的对着贺康道:“他们直接威胁我了。要是不答应他们就出工不出力,带着人给我磨洋工。您是不知道,当时把我气了个够呛。”

“哈哈哈……中部的这些干部们有闯劲儿、有干劲儿,这是好事儿啊。再说了,他们也不是为自己谋福利。这是为当地百姓谋福利,这不算什么。”

却见贺康摆了摆手,道:“沐山同志啊,不是我不愿意帮忙。但现在国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咱们现在穷啊。别说余钱了还拖着一屁股的债呢。哪里拿出来钱来给你们啊?!”

沐山无奈的苦笑,叹气道:“我也知道国家困难。我要是能自筹的话我就自筹了。可现在,琼岛要啥没啥还远离内陆。如果我们再没有国家支持点儿,那根本发展不下去。”

“从地理条件来说,江口比穷好多了。毕竟他们毗邻香江,再怎么样还是能够凭借着转运口挣钱的。但琼岛不一样啊,要是再不发展交通根本就没法做……”

却见沐山唉声叹气:“比如鹿城吧。现在利佳成他们已经在鹿城考察了。甚至对于鹿城发展旅游业,很有兴趣。但交通就成为了一个巨大的问题,机场都没有人家怎么来啊?!”

沐山叨叨絮絮的给贺康诉苦,贺康却也很是无奈的听着。最终他只能是保证将沐山所说的困难,给上级转达。但到底上级会怎么批复。他不作保证。

贺康在琼岛停留了将近一周的时间,这段时间他几乎跑遍了整个琼岛各个市县。包括鹿城的旅游开发项目,甚至还跟利佳成见了一面。当面询问了他的开发情况。

他的这些走访最终都形成了一份报告,递交给了帝都方面。而同时,陈家也派出了自己的考察团队,前往鹿城进行旅游投资的考察。

在后世,鹿城能够成为一座国内著名的旅游城市并非是偶然的。鹿城有着自己的特色,也有着自己的文化底蕴。鹿城雅城,自南北朝起建制。自宋至1953年以来历代的州、郡、县治均设在此地。而这里,也被称之为“中国最南端的古城”。

自宋朝起,各个朝代有不少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被流放到这里,如宋朝丞相赵鼎,胡铨,元朝的王士熙,明朝的王卓,赵歉等,故雅城又有“幽人处士家”的称号。

唐代天宝七年(公元748年),著名的唐代高僧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正值东北风风期,乘坐的船飘到雅城附近,停泊在宁远河口,并在雅城帮助修整了大云寺,留下一批佛教经典。宋末元初著名的女纺织家黄道婆,居住在雅城水南村近40年之久,向当地黎族人民传播纺织技术。近2000年的历史长河中,雅城一直是琼岛南部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早在秦朝,雅城就已纳入了中央集权政府的治理版图。

“雅城,我们必须要保护好啊!”这是梁三平在忙碌完毕第三批蔬菜采收事宜后,赶到鹿城对鹿城现在的当家人阮鹏说的第一句话。

“东关街和保港的骑楼式历史街区,孔庙、水南村的盛德堂、清代林缵统故居,三姓义学堂……等等这些,不仅仅是雅城的财富事实上也是鹿城、是琼岛的财富啊!”

梁三平看着阮鹏,无比的痛心疾首。曾经雅城的“少司徒” 牌坊是一处极为有本地鲜明特色的建筑,可惜的是破四旧的时候硬生生叫人用拖拉机给拉倒了。

梁三平清晰的记得,宋代纺织传播人黄道婆以前就居住在水南村委会的高山村,她曾饮用过的一口水井一直保留至十多年前。随着当地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好,家家户户都打了各自的水井,于是黄道婆曾用过的水井逐渐荒废并被填埋掉了。

这口有特殊意义的水井没有得到保护而被填埋掉实在是太可惜了。到了后世水井已基本被填平,被杂草灌木丛所掩蔽,里面有玻璃瓶、塑料袋等生活垃圾。

始建于北宋时期,原为宋代昌化军守裴闻义故居,宋朝宰相赵鼎、胡铨力主抗金而遭南贬居此。刚解放的时候这里经常可以看到小朋友到“盛德堂”里捉迷藏。

完整的‘盛德堂‘建筑宏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祠堂四周砌砖墙,具有封闭、对称的古代建筑特色。有门楼、耳房、经廊亭,分为四进,占地面积20亩。

可惜十年大乱,“盛德堂”被人拆除。当时有人得知消息从别处赶回村里时,“盛德堂”已被拆掉多半。有村民挺身而出,冒着被批斗的风险,把尚未拆完的“盛德堂”保了下来。

即使这样也没有保留多少。后来,“盛德堂”这块具有历史意义的木匾被一位村民锯断,拿去当作水利沟闸板。经过多年的风雨沧桑,的“盛德堂”已面目全非,当梁三平再看到它的时候它只剩下了几片残墙断壁、破砖碎瓦,两堵残墙支撑着10多平方米的小屋……

这些,都让梁三平痛心疾首。鹿城的发展,没有想到要保护住这些具有历史意义、具有传承意义的古建筑。甚至梁三平在去到雅城的时候看到的只是满街残破的骑楼。

这些,原本是可以作为极好的旅游景点很好的留住游客的地方。最终却变成了一处可有可无的地方。是以,梁三平在忙完之后马上赶到了鹿城将自己的想法跟阮鹏说了一遍。

“老阮啊,咱们相交也不浅了。我给你说据实话吧。咱们鹿城有着不少可以开发的区域,然而对于我们的文化是要专门进行保留的。尤其是雅城这里,几个城门都需要修缮、老建筑需要进行专门的维护和保存,一些老式的家具桌椅也需要进行保护……”

梁三平叨叨絮絮的说着,阮鹏却没有一点儿的不耐烦。甚至还专门拿出纸笔,将这些话全都记录了下来。不时他会停下来,和梁三平讨论一番。(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