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农业霸主 > 第九百章 小包装,大学问(上)

超级农业霸主 第九百章 小包装,大学问(上)

作者:贪狼独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茶叶,我觉得是可以做的。也是有必要做的!”陈乾感慨,或许自己在国府做不了的事情。梁三平可以做到吧?!自己不是没有想过要做一些传统文化的推广。

但可惜的是,国府一方面没有那个实力。另一方面,一个弱小的地区跑去推广自己的文化。你觉得除去一部分猎奇之人,有几个人会去在意这些?!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你会有兴趣去了解菲律宾的文化么?!还是你有兴趣去了解爪哇的文化?!就算是你自己愿意,你身边的人又有多少愿意去了解那些文化?!

弱势地区的文化是没有多少人愿意去了解的。但由现在的内地去推动这个文化,却又不一样了。且现在内地和美国之间,正处在蜜月期。由他们来做自然是会更好。

“茶是我们的文化,而这里面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我们也可以藉由茶,来向世界传播自己的文化、告诉他们我们自己的文化印记。”

梁三平苦笑,别说是现在了哪怕到了后世。9成以上的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也远远不足。一部分人甚至以为“旗袍”就算是中国文化了。

“一饮涤昏寐,情思朗爽满天地。再饮清我神,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何须苦心破烦恼。此物清高世莫知……孰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陈乾毕竟也是接受老式私塾教育出来的人,对于传统文化有着自己的了解。却听得他低头轻吟出这首卢仝的饮茶歌,对着梁三平笑道。

“我们的茶文化可不止于此,而且我觉得我们可以把一部分的茶集中起来。专门的送往欧美机构评测,我相信会有一些意外的发现……”

陈乾这么说可并非是空穴来风。曾经夷洲也想要在欧美地区销售茶叶,于是和日方做过一些关于茶叶的研究和调查。经过一系列的化验之后发现数百种茶叶中蕴含的秘密不是一般的丰富,简直就可以写成一本百科全书了。

比如茶叶中多含的茶多酚,它也被称之为鞣质,茶叶中有含量很高的各类多酚类化合物,从茶叶中提取出的多酚类化合物粗产物被称为茶多酚。

他们发现临床上可以用于肾病的治疗,包括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据研究,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及抗血凝、促纤溶、防止血小板粘附和聚集的作用,同时还能够作用于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红细胞免疫机制,抑制自身免疫反应。

另据研究茶多酚可能与细胞的遗传物质dna具有亲合作用,从而干扰dna的生物合成和核酸代谢,因此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并可以防治龋齿。

茶中的苦涩味道即来源于这种物质。这类物质具收敛性,有解毒的作用,也是缓解便秘的主要物质。还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清除生物体内的超氧自由基。

此外,还有抗变态反应、抗炎、驱虫、降血压等作用。同时茶叶中的生物碱是一类重要的生理活性物质,茶叶中含有含量较高的咖啡因、茶碱等具有中枢兴奋作用的生物碱类化合物,是提取咖啡因和茶碱的重要原料。

同时茶叶中还富含维生素。茶叶中所含的维生素包括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脂溶性的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其中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在茶中含量相对较高。

一般而言,绿茶中维生素含量多,乌龙茶和红茶中含量少。研究人员还在茶叶中发现14种类胡萝卜素,并知道β-胡萝卜素对形成红茶的风味有很大影响。

“文化、健康!这是我们需要主打的茶叶的两点,只要这两点掌握好了。那么我们在欧美国家推广开茶叶并非什么难事!”提起茶叶来。陈乾便会变得滔滔不绝。

显然他也是个爱茶之人。也不奇怪,老式传统教育中“琴棋书画诗酒茶”是文人雅士们的基础消费品。陈乾自然也不例外。他每天所消耗的茶、酒可不少。

“茶是文化,茶之所产亦是名胜。所谓‘高山产优茶’。便是如此……”梁三平他们此时在陈乾的书房里,书房内有着一张巨大的海黄根雕茶几。

茶几上摆着一套精美的紫砂茶具,还有一套陶瓷茶具。显然,陈乾对茶的痴爱已经到了深厚无比的地步。他身后可以看到一间透明的玻璃屋子。

里面的博古架上摆着一饼饼的团茶、瓜茶,还有一盒盒的茶叶。别人看不出来。梁三平知道。那间玻璃屋肯定是控温、控湿的。为的是保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九华山茶始于唐,兴于宋。唐代金池藏《送童子下山》云: ‘礼品云房下九华,烹茗瓯中摆弄花’,诗中说的就是九华山茶。史载,九华山茶原为僧人所栽。寺院独享,供坐禅去睡和寺院施茶用。明代正德《池州府志》载: ‘甜茶,青阳县九华山出’”。

“民国《大中华安徽省地理志》也载: ‘茶,全省皆出,九华茶、龙眼茶最为本省人所嗜……。’九华山育九华茶,九华茶溢九华山,名山出名茶,终使九华山更为人向往。”

却见陈乾走进那玻璃屋子内,不一会儿便拿出一个木盒子。里面装着一些茶叶,陈乾则是随口便道出了这茶的来历与历史。

“再比如这西山茶。产于桂北西山。西山,又称思灵山,或思陵山,以山石奇,古迹多,泉水美著称。用乳泉水沏西山茶,更是锦上添花,相映生辉。”

“据《桂平县志》载: ‘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石、乳泉井、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霞,故味甘爽,而气芬芳,杭州龙井未能逮也。又说乳泉是: “泉清冽如杭州龙井,时有汁喷出,白如乳。’乳泉也因此而得名!”

却见陈乾笑呵呵的让人进了玻璃屋内,再拿出一盒子茶叶对着梁三平他们道

“说到西山茶,又有一则美丽动听的故事: 传说古代有两个神仙对弈临走时在棋盘石旁撒下几粒茶籽,以后长大成树。而从茶树上采制的茶叶,品质优异无比,这就是西山茶的由来。说现在的西山茶,都是早先神仙赐种的。如此好山、好茶,自然赢得游人陶醉。”

别说是林蒙他们了,现在就是梁三平都听得晕乎乎的。哪怕他是桂省人也不知道,原来桂省盛产茶叶。而且还盛产那么好的茶。

茶即迷药?对于茶,恐怕只有像迈克?米勒这样的美国人才会想到把茶归纳到那些千奇百怪的迷药行列里去。就在他的 《迷药》 一书中,茶与人参、罂粟、曼陀罗、颠茄、烟草、龙舌兰等植物摆在一起,是“令人产生短暂的精神迷幻,得到愉快的升华感”的迷药原料。

其实,那只是他捉住了茶叶皮相中浅层的生理感觉,并不能真正了解迷醉之于茶的更高境界还在乎心理的认知。

在中国漫长的几千年历史里,茶叶和丝绸、瓷器始终交织一起,在它被应用过程中产生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审美哲学—以至茶是政治的,历朝历代的政客认为茶就是与“重德、尚和、崇俭、贵真”相关的物质工具。

茶也是文化的,大多数的文人骚客还是把茶当成引发创作灵感以助清兴的流行手段;茶甚至是禅意的,每一个在佛家修行的人看来,茶是禅定入静的必备之物……

茶是诸多物质里与中国人的日常中最为水乳交融的部分,也惟有中国的语汇里还留存着“醉茶”一词。

醉,就是茶引发的中国式“迷幻”,飞升成为精神的核心时,就谓之“茶道”;而物化作味觉的巅峰时,就谓之“茶韵”。

道只一种,韵却有万千。

每一地出产的每种茶对每个人所产生的结果绝无二致,因此茶韵对每个人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属于个中翘楚的顶级名茶,只体验形、神、味就已经是感官的飨宴,而最难获得的韵是很多引茶为知音的人穷尽一生追求的缘分,也是划分不同社会阶层和文化品位的归宿。

从普洱茶的“陈韵”,到铁观音的“观音韵”、武夷岩茶的“岩韵”……一个韵字,就是迷幻的佐证。

陈乾的一番话,叫林蒙他们都觉得很惭愧。甚至他们都有些听不懂陈乾在说什么,老头儿无奈之下痛骂了几个年轻人不学无术,然后丢下了几本书便把他们赶出来了。

“几个小王八蛋先回去把书好好看看,再回来跟我说!一个个年纪轻轻都不学无术,好好的传统文化没学会,那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倒是学了一大通!”

梁三平和林蒙他们苦笑的被赶出了陈家大院,无奈的跟着姜立上车。好歹先去看看那几位老师傅的情况如何再说吧。而在另一边,铜锣湾上几位来自于浙省的老师傅已经崩溃了。

“这种茶叶?!我会给十五块吧,顶多三十块。你看看它,看着都不值太多钱嘛……”一位中年人拿着一个打着“西湖龙井”的铁罐子,笑着道。(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