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超级农业霸主 > 第二百二十章 部里面谈

超级农业霸主 第二百二十章 部里面谈

作者:贪狼独坐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5:37 来源:笔趣阁

梁三平如果到了这个时候还不清楚,这其实是自己的老师对自己的一种教育、这其实是贺康对自己的一种敲打,他那上辈子的那些岁月就算是白活了。

而心里清楚了这件事情来龙去脉的梁三平不由得暗叹,自己果然是太过于注重其他情况而忽略了国内的事情么?!现在是八十年代,毕竟不比后来梁三平发迹的九十年代。

如果到了九十年代,梁三平这种能赚来外汇的人自然就是宝贝。疼都来不及,哪里还会敲打他什么的?!但现在只是八十年代,你表现的“不太听话”自然是要被敲打一下的。

当然,你有本事也承认。但不代表你有本事就能够自行其事,你需要知道跟你的上级沟通沟通,至少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不然一旦出现问题,他们却一问三不知那哪儿成啊?!

“……这基本就是我的看法,还请贺叔斧正!”梁三平说了好一会儿,终于把自己想说的、要说的话全都一次性给贺康说了个通透。

你们不是想知道我的想法么,那咱就当面锣对面鼓的说个明白。免得大家互相之间疑神疑鬼的,梁三平最不喜欢的便是那样。所以他选择了一次性说个通透。

“三平啊!你的考虑很实际,比我们想的要更深、更广。”贺康不由得感叹,这小子的脑袋瓜子到底是怎么长的?!却能想到那么多点子出来。

而梁三平则是笑着和贺康道:“贺叔叔,其实开发一个区域的农业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哪怕是不大的琼岛地区,每个地区的开发要点、开发方式也不一样。”

“在文长,我们开发的文昌鸡。首先文昌鸡这个菜色有着他的历史,和广泛的接受度、知名度。所以我们开发起来相对较为简单、投入较少。”

“这个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严把文昌鸡养殖生产中的质量关卡。控制好这种鸡种的纯正性。保持它的价值性。这样才能够以高质量,吸引客户。一旦质量下降了,客户是能感觉的出来的。尤其是饮食类,一旦出现质量下降那么这将会是要命的!”

“而东山羊也是,万城的东山羊宋朝时期便已经存在了。这种养殖类产品,有着自己的人文历史也有着良好的营养价值。我们只需保证好质量、销路和进行推广,就能够做好市场。”

贺康不断的点头,农渔业部门不是没有在琼岛调查过梁三平。事实上,梁三平去香江的期间,他们就曾抵达琼岛进行暗中摸访了。

梁三平所说的这些特点,他们也进行了全面的归纳和总结。最终得出的结论是,这套方法很难套入到其他地区去。于是只能是无奈的放弃。

所以梁三平现在做的稻田养鳖项目会这么引起他们的重视,因为这是农渔业部门唯一发现可以推广到其他地区的养殖方式。水稻种植不仅仅限于琼岛,事实上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都可以种植水稻。包括了粤东地区、湘南地区、鄂北地区……等等。

而很多人并不知道的是。事实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区域并不在南方而是在——东北!东北是我国最大的粳稻产区,截至至2011年东北的水稻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8.3%;总产量达636.6亿斤,占全国粳稻总产量的54.3%。而此时整个东三省的水稻种植面积则是高达7408万亩!这是一个任何人看了都会心颤的数字。

“便如我之前所说,我们在对一个地区的农业产品进行开发的时候。需要的是根据当地的情况、当地的特色、当地的资源为基准,进行合理的、有价值保护的、保证质量和农民利益的开发。不能一时头脑发热,就‘大干快上’。一旦我们没有把握住,‘富农’的目的没有达成反而会‘伤农’啊!这会极大的影响到我们国家机关的公信力的……”

梁三平的话,叫贺康不由得脸色红了红。他还真是有些头脑发热。就想着把稻田养鳖项目来个“大干快上”。诚如梁三平所说,如果没有完全准备好。这种做法伤农了。最终影响到的将是国家机关的公信力。

其实,梁三平开始也不想讲这些话的。但得知贺康想要展开稻田养鳖的推广后,梁三平知道自己不得不说了。他比谁都知道,后来因为干部们脑子发热或利益驱动。

导致大面积推广一些农作物的做法,屡见不鲜。强行摊派种植梨树、种植苹果、种植西红柿,甚至逼着老百姓必须种植他们指定的水果。

但种出来后。出售却成了巨大的问题。卖不掉,伤农。一句吃亏上当就算是做了总结了。但受损的老百姓利益,谁来负责?!甚至不乏一些人,为了自身的利益强迫老百姓购买他们指定的种子和肥料,从中大发其财。

而这些人无耻的做法。导致的是政府机关在老百姓中的口碑直线下降。名声全都被他们给败坏了,以至于后来真的有收购商鼓励老百姓进行农业种植老百姓也不相信了。

梁三平不希望这种情况,再次出现。所以他选择了把自己所想和所知,还有可能出现的情况都跟贺康说一遍,尽量的避免这些情况的出现。

“我的建议是,农业经济作物发展不要轻易的进行投入。”却见梁三平看着贺康,沉声道:“这是一套完整的机制,如果没有专业的人士进行评估很容易出现差错……”

梁三平可不会忘记,有那么一批人就是专门进行农业经济作物诈骗的。他们首先是假装考察,然后提出合作种植他们回收。为了显得有资质,他们会做一系列的手段。

等当地政府入套了之后,他们便提出要求必须要购买他们指定的种子和化肥。当然,也有一部分的干部从中捞取了一笔,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一些干部们,便打着“脱贫致富”的口号逼迫当地老百姓拿出钱来。购买这些诈骗团伙指定的种子和化肥,而当你陆陆续续的买上一批就快要种出来的时候。

他们把款项一卷,直接就跑了。留下的只是傻眼的老百姓和干部们。人跑了,仔细一查才发现他们提供的东西都是假的。种子也是劣种。这时候你人都找不到,种出来的东西卖给谁去?!而此时,土地也已经毁了。再种粮食来不及,资金也被诈骗掉了一大笔。

老百姓们去闹,可那些干部们现在就开始一推二五六谁都不认账。逼急了,顶多调离岗位。但老百姓的钱,却是直接打水漂了。没有人会拿钱出来赔给他们。

“贺叔叔,我知道您很着急。但很多事情,不是着急就能够急得来的……”梁三平看着贺康沉默不语,不由得道:“咱们总要一步步的来,总能走出属于咱们农业自己的路子。”

俩人一直从上午,聊到了晚上。中间贺康的秘书找来告诉他们该吃饭了,而贺康只是让秘书去食堂里随意给自己和梁三平打点儿饭,便继续让梁三平陈述。

看梁三平说的口干舌燥,甚至贺康还给梁三平冲泡了杯茶水。梁三平自己都不记得他跑厕所跑了几趟了,等他回过神来的时候却发现原本阳光普照的农渔业部门现在都已经灯火通明了。看着灯火,梁三平不由得苦笑。他来到这个世界以来,还是第一次这么全面的陈述自己的看法。事实上,他自己也很疲惫。

“好!好啊!三平,你的这些提议给我们很大的启发!”贺康却是很兴奋,一直以来他都在摸索着农业发展的道路。可却没有找到好路子。

梁三平这算是给他指了一条路子。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农渔业部门压力很大。一方面是要保证国家的粮食安全,另一方面还得保证农业能够跟上发展。

而此时的国家却没有办法拿出太多的钱来扶持农业,现在主流的看法还是通过改革引进资本。建立起一些工业设施,同时建立工厂消化待业人口。

诚然,这是一个很好的方向。但这种做法则是导致了国家没有太多的精力,放在农业上。

“走!叔请你吃饭!”却见贺康哈哈一笑,拉起梁三平便道:“正好你到我家里去认认门,下次有什么事儿了你直接找上去就成了!”

贺康很是欣赏梁三平,他之所以欣赏这位小年轻的原因也很简单。这位小年轻一直以来的做事方式,都是尽力的为农垦、为农村的发展而努力。

只要是有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做法。贺康就无比支持,尤其梁三平这个年轻人还做的不错。那就更得支持了。而贺康的秘书早已经给贺康的家里去了电话。

见得两人出门来,秘书赶紧迎上去。而贺康则是拉着梁三平笑呵呵的离开了办公楼,楼下的司机已经在等待了。

俩人上车,便直接向着贺康家里所在的家属楼那边开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