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864章 先定个小目标…

明贼 第864章 先定个小目标…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

从中午到晚上,气温最少得下降了十几度。

原本,穿一件单衣,便完全能应付,但晚上,若是不披上件披风、甚至是棉袄,那根本就撑不住。

好在明军这边战马不少,加上青台峪堡里面的二百多匹战马,还有一百多皮骡马,搬运这些粮食物资,并不是太过吃力。

蒙古马虽然不算雄伟,看上去甚至有些土气,就像是小土狗一般,外表并不光鲜,但它们的耐劳力、负重力,却是首屈一指。

儿郎们这边则完全是就地取材。

他们本身就有精甲护身,在青台峪堡,又缴获了不少兽皮、马甲之类,随便套上一件,便已经足够抵御这还有些微弱的雨势和风寒。

至于这些真奴和汉人奴隶,衣服装备也都不算太差,又有蓑衣、油布之类,暂时也不会有大碍。

李元庆已经换上了一件厚厚的鹿皮马甲,这是巴达鲁的存货,质量相当不错。

战马大多被拉上了粮食,还有些,要拉上身娇体弱的女人,李元庆也没有骑马,而是踏实的步行。

主要是这边的基础条件太差了。

后金此时对民生的建设,几乎为零。

便是官道,也都是当年大明留下来,坑坑洼洼,多年都没有修缮过。

加之此时要翻山进入森林,就算也骑马也并不是太妥帖。

巴达鲁像是一条老狗一样,拄着一根破木棍,小心而又艰难的跟在李元庆身后。

到了这时,巴达鲁也发现了,李元庆和明军的目标非常明确,那便是直入山区。

巴达鲁开始还想不明白,李元庆放着好好的堡城不要,为何要冒雨、在这般已经算是有些极端的天气里,贸然进入森林里,岂不是要把粮食都给淋坏了?

但此时,巴达鲁却基本上已经摸到了李元庆的一些思路。

也无怪乎大金这些年,面对李元庆,几乎是鲜有胜迹了啊。

便是巴达鲁,此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元庆的筹谋,李元庆的智计,着实是他所望尘莫及啊。

就算明军封锁了消息,就算此时天气不好,但~,纸是包不住火的。

最迟三天,不管是连山关、还是通远堡方向,迟早会收到青台峪堡这边的消息。

因为此时正值秋收,各部的联系是很紧密的。

一旦他们得到了消息,必定会做出反应。

而到那时,即便李元庆可以再打胜仗,但~~,想要把青台峪堡的收获,化为己有,那已经是不现实了。

因为明军并没有大部队,不可能步步为营。

而此时,李元庆却在大金各部都没有反应过来的情况下,没有丝毫恋战,及时退出战场,撤离到了深山里。

尤其是此时这场雨,简直就是销毁他们踪迹的最好帮手啊……

巴达鲁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形容自己的心情。

但他却是明白,落在了李元庆的手里,他几乎已经没有了任何获救的可能,想要活下去,就必须要在这个可恨的男人面前摇尾乞怜啊……

虽然此时细雨纷纷,能见度也并不好,但李元庆的心情却是极为愉悦。

此次军校儿郎们的实战演练,虽说已经提前制定好了规整的作战计划,但毕竟是小部队,实力不够强大,也就注定了,在这种状态下,必须要随机应变,而不是再死守规矩,死守原来规划的作战计划。

李元庆非常明白,不论是此时的辽南,还是未来的大明、未来的华夏,决不可能再去墨守成规,只局限于东亚、甚至是大明之地。

华夏民族想要壮大,想要发展,想要高居世界之林,那就必须要走出去。

但这个走出去,仅仅依靠卑微的商路,那是绝对不行的。

想要让世界都认识华夏民族,最好的方式,就是手中的刀枪,高大的战马,像是城堡一般的巨舰!

而此时,因为青台峪堡的小变故,让这次本来有些沉闷的突袭计划,瞬时就变的生动起来。

十点钟左右,队伍已经走出了差不多十里来地,队伍的末梢,也已经完全进入了森林里。

陈忠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边,“元庆,要不要回头派人去把这堡子给烧了。不烧了,我心里总是不踏实呢。”

离开时,李元庆并没有按照‘惯例’,来个‘杀鸡取卵’,一把火一了百了,而是把青台峪堡保留下来。

李元庆一笑:“怎么了,大哥?你担心他们会以这青台峪堡为支点追击咱们?”

陈忠一愣,片刻也有些反应过来,忙道;“元庆,你是说,咱们要引蛇出洞?”

李元庆一笑:“大哥,也可以说有这个方面的原因吧。说实话,我就怕鞑子不追咱们呢。他们要来才最好。”

陈忠已经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心情骤然明朗了不少,笑道:“元庆,我现在倒不担心这边。主要是咱们若是每打下一个堡子,都想现在这般,咱们怕是很难打到老寨去啊。”

“呵呵。大哥。想完成大目标,那就得先设定一个小目标。咱们先把咱们能把握好的攥结实了,吃到肚子里,再去思虑其他不迟。”

哥俩一边聊着,一边并肩往前。

森林里的路,某种程度上,比旷野里要好走不少。

主要是旷野里因为雨势,脚下很泥泞,但森林里落叶层很厚,加之明军来时已经从这边走过一趟,都已经很适应这种节奏。

此时,队伍虽显得有些臃肿,但行进的速度却不慢。

四条腿的牲畜,着实是比两条腿的人,更耐劳、更轻便不少。

不多时,一行人又走出三四里地,时间已经到了子时,雨势似乎有加大的迹象。

前方哨探也传回来消息,前方林子外有一处平缓的山坡,背靠一条小溪,很适合扎营。

李元庆和陈忠交流几句,当即下令,队伍迅速赶往前方扎营。

与来时不同。

有了这些汉人奴隶的加入,明军儿郎们的劳动量,一下子减小了不少。尤其是这些汉军旗的奴隶,或多或少,都有从军的经验,充当辅兵,完全没有问题。

从李元庆扎营的命令下达开始,这边的儿郎们便已经开始带着几十个汉人奴隶去林子里捡干柴。

等到营地立起来,篝火已经烧起来。

杨妙才这时也安顿好了他心爱的女人,快步来到了李元庆面前,“李帅,小弟有一个担心。”

“呵呵。”

李元庆坐在帐下的一处篝火旁,笑道:“妙才兄有何担心,尽可对元庆明言。”

杨妙才忙小心道:“李帅,咱们若是这般分散,会不会,会不会有鞑子逃跑?若是他们泄露了咱们的位置,咱们可就被动了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饶有兴趣的看了杨妙才一眼,“妙才兄能为我军考虑了,实在是幸事啊。”

杨妙才的脸上登时有些泛红,尴尬的不知道该怎么接口。

李元庆却笑着用力拍了拍杨妙才的肩膀,“妙才兄,男儿大丈夫,些许小事儿,何须难为情?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只有你吃到了肉,才会觉得肉好吃。想要一直吃肉,那~~,咱们就不能失败。”

说着,李元庆又解释道:“此事,妙才兄尽可不必担心。我长生营的儿郎们,包括陈忠部,以及其他两部的将官们,在看押俘虏方面,都已经很有经验。不会出问题的。”

杨妙才极为感激的看了李元庆一眼,却又忙补充道:“李帅,其实,控制这些俘虏们,咱们还有一个好办法。只让他们吃四五分饱便可。”

李元庆不由哈哈大笑:“妙才兄不愧是才子。很好,此事,元庆便依照你的提议。”

…………

看着杨妙才有些兴奋的离去,李元庆不由笑着眯起了眼睛。

想不到,之前费了这么大的力气,在此时,还不如一个汉人奴隶女人好使……

也正应了那句老话,‘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虽然杨妙才还很稚嫩,不过,总算是开了个好头啊。

正如当年那位斯拉夫裔、执掌华夏国足的主教练的那句名言,‘态度决定一切。’

杨妙才开始开窍了,李元庆这边,做很多事情,那便简单了不少,甚至,简直可以说是如虎添翼啊……

…………

一晃,五天时间已经过去。

李元庆和明军奇袭小分队的主力,一直在青台峪堡附近的山谷里,隐藏了五天,可惜,让人失望的是,后金军虽有不少哨探密布,但其援军,却始终没有到来。

杨妙才这边都已经写好了文采斐然的奏报、就差填上数字了,可这边,鱼儿却迟迟不咬钩了……

大帐里,陈忠有些百无聊赖的躺在兽皮毯子上,极为不爽道:“元庆,鞑子比咱们想象的还要谨慎啊。恐怕,这些狗杂碎,都只顾着他们屁股下那一亩三分地呢。要来管这个闲事儿,怕得有大主子点头才行。”

李元庆也没有想到,这些鞑子居然会这么淡定。

不过,陈忠说的不错,后金占据这边才几年,但只看这巴达鲁,便能知道这些人、究竟过下了多少家业了。

即便他们还没有开始腐化,恐怕,这也已经为之不远了啊。

深悉历史,洞悉事物的规律。

李元庆非常明白,一个新兴集团的兴起,直到腐化堕落,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其中的既得利益阶层失去了进取心。

后金此时在这片区域,虽然已经露出了这个苗头,但毕竟此时是皇太极掌舵,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后金军不来,只能说明,明军的消失,对他们的诱惑力,还不够。甚至让他们害怕了。

想着,李元庆一笑:“大哥,既然鞑子不肯来,那~~,咱们抛出点肉去,勾引他们过来。”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