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154章 长生营

明贼 第154章 长生营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可惜,在此时,多方面原因的限制,以煤冶铁,尤其是打造兵刃,技术还不够成熟,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开历史的倒车,选择更为成熟稳定的木炭冶铁技术。

原本,铁匠铺一个月可以打制80到90杆鸟铳,但若换做木炭,数量可能要下降一半。

想要再增加产量,那只能加大人工投入,势必又将会增加成本。

盛夏攻势就在眼前,留给李元庆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不过,能从铁匠铺中发现曹铁锤这样的人才,却也让李元庆眼睛一亮。

就如同后世那句话,时间就像是女人的事业线,只要你肯挤,总是会有的。

关键,还是要扎下根来,保存、保护好这幼小的火苗。

铁匠铺这边出现了技术问题,很多东西,都要重做,暂时也不能恢复生产,李元庆也正好借着这个机会,将老营全部搬迁到长生岛。

长生岛是李元庆的法定治地,此次进京封赏,周围的中岛和西岛,也都划入到了李元庆的法定治下。

这就为长生岛创造了很多的缓冲空间,也能做更多的事情。

此时,老营这边除了铁匠铺,李元庆的家眷,已经没有太多人口,辽南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已经成为了这片海域事实上的霸主,而广鹿岛距离长生岛并不远,大半天的时间足够到达。

此次搬迁动作虽大,但不过只是船队走一个来回的过程,并不用费太大力气。

四月初七,官沧海的海盗船队,抵达了广鹿岛老营,老营这边早已经准备妥当,即刻启程,当日傍晚,老营人马,顺利在长生岛登岸。

至此,李元庆的全部基业,全都搬到了长生岛。

长生岛这边的官厅已经盖好多时,经过了这些时日烈日的暴晒,不用太多收拾,直接便可入住。

当时,李元庆虽只是守备衔,但规划的工匠也耍了心眼,官厅虽只是千户宅的规模,但周围却早就预留好了空间,只要想加盖,随时都可以。

不过,李元庆现在只有三个女眷,还没有孩子,千户宅占地十几亩,已经足够住了,自然不会再为此浪费财力。

安家这边交给女人们来安排就行了,但人口住宅分配这块,却让李元庆费尽了脑细胞。

商老六去了大沽口跟渠家取粮食,现在还没有回来,这些东西,只能由李元庆亲力亲为。

此时,李元庆的麾下丁口总数,已经达到了近一万两千人,其中,青壮接近3000,壮女接近7000,剩下的2000,都是老弱和孩子。

但这边城镇房舍的规模,只有2000多户,自然无法满足所有人的需求。

李元庆在绞尽脑汁之后,拍案做了决断,麾下所有战兵,有功水手,按照资历,由高到低,来安排住宅。

这一来,基本上李元庆麾下的老兵,战兵,出过力的水手,都能分到住宅,

像是官沧海、许黑子、顺子、段喜亮这些军官,则可以选住宅,也可以在千户宅附近,选择宅基地,自己建造。

南信口这片的土地很宽阔,在设计时,李元庆就让工匠们朝大做,空间很是充足。

不出意外,官沧海这几人,都没有选择住宅,而是各自掏钱买了宅基地,要在千户宅附近,大兴土木。

这也在李元庆的预料之中,毕竟,这几人,都没有成家,还都是光杆司令,他们平时都住军营,也不急于在此时就住近自己的宅子。

战兵们其实也大都如此,只不过,住宅和土地,这才能让他们为李元庆死心塌地卖力的最大保障。

处理这些事务的过程,李元庆自己当然忙不过来,不得已,只得让张芸娘、渠敏秋和彩子都过来帮忙,还有藕儿的父亲马管家,马德强。

令李元庆意外的是,马管家马德强能处理管家的杂务,而且对算账也很精通,究其善于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

李元庆当即任命其为‘房产销售部’主管,由他来统筹分房的一系列问题。

这一来,李元庆瞬间轻松了不少,从这些杂务中脱身,但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浪费李元庆大量脑细胞。

此次进京封赏,李元庆升了游击,麾下这些将领们,也该要论功行赏了。

而这最关键的人事权,也是李元庆控制这支军队的最基本保障。

按照大明的军制,李元庆现在是游击衔,麾下可实领3000人,也就可以提拔三个千户、守备。

至于副千户,这倒没有固定的定额。但若太多了,却也太明目张胆。

经过了仔细思量,李元庆最终决定提升商老六、官沧海、许黑子,为正千户,段喜亮,王海,顺子为副千户,杨小船、黄国山等数名军官为百户,报由东江本部,待毛文龙批复之后,上报朝廷。

还有新近来投奔的刘达斗,他本就是千户衔,按照道理,李元庆也该提他一级,但此时,李元庆只是游击,提他守备倒也并非不可,但他毕竟寸功未立,很难服众。

李元庆与刘达斗商议之后,刘达斗也不同意立刻升他的官,愿意保持现状,等立功后再提此事。

李元庆对刘达斗的态度表示满意,也算清楚了一个小小的阻碍。

军队上层架构完毕,接下来,便是军队的改良、重组。

之前,李元庆部虽只有千人,但事实上,却跟杂牌军一样,分成几股,除了李元庆的老营,其他的,战斗力都很勉强。

此时,李元庆麾下青壮已经达到3000人,便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首先还是从上层架构开始。

商老六虽然升任为李元庆麾下头号千户官,但事实上,他就像是李元庆的大管家,负责后勤事务较多,并不真正领军。

这一来,他本部的具体军务,便都是由副千户来负责。

不过,虽然有3000人,但把这些人,全部加入战兵,也不适合。打仗,毕竟不只是战兵就能打的。

与几个主要军官仔细商议后,李元庆正式对本部军队进行了重组。

从此开始,李元庆本部便称作‘长生营’,下辖3个千户的作战兵力。

第一千总队,千总商老六,副千总段喜亮,统领战兵700人,辅兵600人,大小战船20艘,主力大船5艘,驻地长生岛南信口,算是满编制,也是李元庆麾下的第一主力。

第二千总队,千总官沧海,副千总王海,驻地长生岛南码头,统领战兵600人,辅兵、海盗、水手千余人,大小战船300余艘,是李元庆麾下的主力海军,运输队,负责长生岛、中岛、西岛,包括旅顺口,广鹿岛,大小城隍岛,海洋岛,大小长山岛,黑岛,登莱,这一片广泛区域的联络、情报、防守。

在事实上来讲,官沧海麾下的海盗集团,已经编入了长生营的编制,但本着隐秘、保密原则,第二千总队只公布战兵数额,不公布辅兵数额。

第三千总队,千总许黑子,副千总张三顺,百户杨小船,本部战兵300人,辅兵暂定。

这其中,顺子领一队鸟铳兵100人,杨小船令一队鸟铳兵100人,还包括许黑子直属的一队百多人的工兵队,杂七杂八加起来,第三千总队的人手,也接近千人了。

他们大船虽然不多,但小船却有7、80艘,算是杂编的千总队。

而黄国山,以百户职,升任为李元庆的亲卫营首领,实领战兵全额200人,直属李元庆麾下。

刘达斗,则带其本部100来人,升任为骑兵千总队首领。

可惜,长生岛现在全部马匹加起来,不到30匹,这显然是个虚职,而且不能往上报。

不过,李元庆早有准备,刘达斗本部,暂定为斥候队,千总待遇,同时,负责训练骑兵,与李元庆三个本部千总队享受同样的财政拨款待遇。

人事调动完毕,李元庆在长生岛镇的大校场内,举行了盛大的成军仪式,亲自给四支队伍的长官,授予了军旗。

但商老六和许黑子此时都不再长生岛,分别由他们的副手,段喜亮和顺子代领。

当夜,长生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仪式,所有军兵、民众,共同参加了庆祝仪式。

但长生营虽然成立了,各部操练,由各部军官统筹负责,但李元庆这边,却依然很难轻松下来,百废待兴,很多事务,还是要他亲力亲为。

首先便是铁匠铺这边的工作。

古人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如果说人事是头等大事,财政是第二,那兵器,便是第三。

铁匠铺这边的设施已经盖起来,但具体生产,还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调试和改良。

包括鸟铳、铠甲、刀枪各种武器装备的研制到打制成型,李元庆基本都要亲身参与。

好在徐良和杨老爷子经验都十分丰富,加之劳力很多,李元庆只需要提出他的要求,交给他们实施就行了。

但还有一件最关键的事儿,却让李元庆一直绞尽脑汁,那便是情报。

事实上,在杨小船的安排上,李元庆着实犹豫了很久。

杨小船虽然年纪不大,但头脑灵透,对李元庆忠心耿耿,其实是负责情报的最好人选。

只是,他欠缺这方面的经验,李元庆经验也不多,刘达斗刚来,也不好贸然把杨小船安排到他身边去,只能先暂时维持,慢慢的寻找机会。

**************************************************************

数学没学好真是头疼,小船手指头、脚趾头都用上了,总算算明白了点。

跪求订阅,跪求一切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