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152章 天启二年…

明贼 第152章 天启二年…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新的一卷,新的征程。大幕差不多要拉开了。

小船也会拼命努力。跪求订阅支持。

~~~~~~

皮岛又叫东江岛。

这主要是汉语和朝~鲜语发音不同导致的差异。

此时,毛文龙上奏的‘平辽镇’迟迟没有得到批复,广宁军又已经覆灭,毛文龙各部,便以‘东江军’自称。

某种程度上来说,东江集团的体系,已经开始成型,这比历史上,要早了一年多。

安排商老六前往大沽口,与渠家进行粮食交易,李元庆直接乘船来到了皮岛。

张盘和陈忠比李元庆早回来一天,他们都已经来皮岛报过到,领回了补充的人手。

李元庆因为去了趟长生岛,又耽误了一天,正好没有碰到两人。

此次,朝廷的封赏,对李元庆三人而言,只是小头,毛文龙这边,才是真正的大头。

他被正式册封为总兵官,加太子少师,镇守皮岛(东江岛),虽然番号现在还没有明确,但毛文龙已经是响当当的大员,成为千里辽海、千里辽地,数百万辽民的精神领袖。

李元庆见到毛文龙时,毛文龙已经换上了崭新的一品大红官袍,胡须修剪的整整齐齐,威势由内而外,让人本能的心生畏惧。

李元庆赶忙对毛文龙磕头行礼。

毛文龙哈哈大笑,“元庆,我就知道,你这几天回来。快快请起。”

他说着,亲手把李元庆扶起来。

李元庆心中不由一暖,即便升了官,毛文龙对自己,似乎并没有生分。

寒暄一番,李元庆没有太多隐瞒,直接对毛文龙汇报了此次进京的经过,包括跟张盘的分歧。

毛文龙闻言眉头紧皱,事实上,从陈忠和张盘那里,他已经得到了一些关于这方面的信息,但远没有李元庆本人说的和分析的更为详细。

李元庆静静的看着毛文龙,依照毛文龙的睿智,他必然不难看出,张盘热血冲顶时那番话的漏洞。

良久,毛文龙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柔和的拍了拍李元庆的肩膀,“元庆,此事闹到这般,真是难为你了。”

李元庆一听这话,眼泪都要涌出来,“大帅,卑职,卑职……”

毛文龙笑着看着李元庆,“元庆,你是好孩子。张盘性子就是这样,你也不必跟他生气。皇上……”

毛文龙说着,顿了一顿,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皇上也是想尽快平定辽事啊。”

李元庆点了点头,“大帅,这段时日,老奴西进蒙古,这是我们的一个机会。”

毛文龙点点头,“元庆,你有什么想法?”

历史上,这段时日,毛文龙几乎想尽了办法,拼命骚扰着后金腹地,想给老奴制造麻烦。

但那时,东江本部(毛文龙本部,以后称东江本部)方面,由于后金军多次致命打击,实力非常孱弱,一直到天启二年末、三年初,大名鼎鼎的三矿徒他们,还有大批辽民青壮加入之后,才稍稍缓过气来。

规模声势看似都不小,但事实上,就像是挠痒痒一般,并未给老奴造成太大压力,反而,当老奴主力打趴了林丹汗之后,正蓝旗和镶红旗两部联合攻击旅顺,幸亏张盘亡命,拼死力守,否则,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此时,东江本部虽然缺衣少粮,但人手充足,李元庆一时也有些摸不准毛文龙的心思了。

仔细想了一下,李元庆这才道:“大帅,我军现在实力不弱。卑职的意思,要么不做,要做,最好能见到一些成果。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

毛文龙眉头一皱,“元庆,你是想对镇江下手?”

李元庆点点头,“大帅,强攻镇江,或许不智,但我们却可以围点打援,就像之前老奴对咱们一样。”

毛文龙眼睛不由一亮,仿似抓住了什么,“元庆,仔细说说……”

李元庆一笑,“大帅,我军人手不少,但兵甲却不利,若要强攻,枉费儿郎们的性命,实属不智。此时已是四月,麦子马上就要熟了。只待麦子熟时,我军威逼镇江城下……”

…………

李元庆中午去的毛文龙房间,到了半夜快子时,毛文龙这才肯放李元庆出来。

原本等着李元庆喝酒的毛承禄、陈继盛、张攀这些人,干等了大半宿。

不过,这倒也省了李元庆不少麻烦,若是被这帮狠人抓住,今夜少不了又是一场宿醉。

回到临时驻地,躺在床上,李元庆也在仔细回味,今天与毛文龙的交流。

事实上,之所以想出围点打援这个办法,李元庆也实属不得已而为之。

如果分为上中下三策,围点打援这招,只能算是中策。

毕竟,东江本部现在人手虽不少,但装备太烂了,虽没有间断训练,但很多人还要种田,操练的力度,十分有限。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游击战,不以城池为目标,尽可能分散部队,用实战,去训练部队,抢夺人口、财物,让部队在小规模、小强度的战斗中不断成长,积累经验。

但毛文龙已经升为总兵,即便这种方式,可以斩获不少首级,但有朝廷方面的压力,他恐怕并不会接受。

而在张盘这边,毛文龙虽然力挺了李元庆,但张盘毕竟是毛文龙心腹中的心腹,李元庆也并不敢拿此事来冒险。

围点打援,不可避免的要与后金留守主力发生碰撞,但力度应该并不是太强,李元庆相信,只要毛文龙不是贪功冒进,也能有所收获。

但~~~,与上策相比,这一策的伤亡,免不了要大上不少。

李元庆长长吐出了一口浊气,这已经是他能力范围内所能做到的最大极限了。

现在,也只能祈祷毛文龙有所收获,让东江本部愈发强大,李元庆这边,才会有更坚固的支撑。

而西线,李元庆辽南三部方面,李元庆也对毛文龙谈了他的看法。

张盘想打金州,这不是不可以。

只不过,后金军也不是傻子,对于金州前线的防守,自然是兵精粮足,三部就算有实力打下来,必定也要付出巨大的伤亡,虽然三人都升了官,但这明显不智。

金州不但城小,而且本地人口早已经被张盘吃下,现在几乎就是军城,完全的军事要塞,即便打下来,又能有什么好处?

无非是向朝廷报功时有复土功绩,好看一点罢了。

但在大局上,这又有个卵用?

李元庆的意思,是想出其不意,从海路走,尝试对复州和盖州,发动攻击。

复州和盖州都是辽南大城,虽被辽海包围,但却并不是一线战场,防守程度,也比金州要弱不少。

不论那一座,一旦打下来,不说财物,单是人口,就绝对有大收获。

但李元庆的目标太散,关键还是要看到时哪里兵力空虚,所以,毛文龙在原则上同意了李元庆的想法,具体实施,今后还要再商议。

最好的时机,就是麦子熟时,东江本部围攻镇江城之时,西线、东线,双线齐发。

李元庆也明白,这已经是毛文龙对自己最大力度的支持了。

此时,距离麦熟还有两个来月,李元庆也要趁这段时间,抓紧布局,操练军兵,争取到战争时,厚积薄发,奠定在辽南三部中头把交椅的地位。

经过了这么多的努力,天启二年,已经到了收获的时候。

…………

次日中午,从毛文龙这边走完了流程,李元庆顺利领到了东江本部补给自己的人手缺额。

不过,陈忠和张盘占了先,加之下一步毛文龙还要继续在辽海海岛‘分封’,本部人口也有些吃紧,李元庆这边,只领到了一千一百多号青壮。距离李元庆的游击衔,还差千人左右。

但这般形势下,李元庆又怎的还会不知足?

当天下午,张攀亲自率船队,送李元庆和青壮们前往广鹿岛。

船头上风很大,但已经不再那么寒冷,李元庆和张攀并肩而立,迎着海风,看向辽阔的大海。

张攀笑道:“元庆,真羡慕你们啊。你看,哥哥现在还是守备。”

李元庆不由一笑,“朝廷的封赏应该马上就到了。张大哥,只不过是早晚的事儿。今年,咱们兄弟,都要大干一场啊。也为咱们的儿孙,多混下点基业。”

张攀哈哈大笑,“不错。元庆。大丈夫自当封妻荫子。我那婆娘,也有喜了。真是期待啊。”

李元庆一愣,不是吧。这两个哥们都这么猛,为何自己这边还没动静?

张攀也看出了李元庆的心思,笑道:“元庆,这方面,你可要加把劲了。”

李元庆有些无语,却重重点了点头。

这个时代,血缘才是最牢固的纽带,儿孙多了,才能显得家族更加强大,才会让麾下将士们,更加安心卖命。

有张攀的陪伴,旅途也不算无聊。

次日中午,船队抵达了广鹿岛,李元庆自是准备了一席好菜,又拉开陈忠作陪,三个老兄弟,大醉一场。

…………

次日中午,张攀离去,广鹿岛老营这边,已经没有多少人手,长生岛那边的基础设施,也安排就绪了,李元庆也开始思量,将老营留守和铁匠铺方面,全面迁往长生岛。

正好,长生岛那边也传来消息,刘达斗到了,他带来了600多青壮。

这一来,李元庆麾下的青壮总数额,已经接近了3000人,基本上可以满足他游击将军头衔麾下的正统编制了。

按照大明的惯例,此时,李元庆已经有资格对本部命名了,就像是毛文龙本部称为东江军一般。

不过,就在这形势一片大好之时,铁匠铺方面,却传来一个非常不妙的消息,中午徐良在试射一杆鸟铳时,不幸发生了炸膛。庆幸的是,徐良反应非常快,在点燃火门的一瞬间,他便感觉到了异常,将鸟铳抛了出去,并没有受到严重伤害。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