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113章 河口

明贼 第113章 河口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李元庆还是低估了此时张盘和陈忠对壮丁的渴求。

围困金州,两人虽然看似只有几百人的伤亡,但事实上,两部都是赶鸭子上架------本钱太小了……

这几百人的伤亡,伤亡比却几乎可以占到两部的三成。

即便是后世的军队,在战争中,一旦伤亡比超过一成,就很可能出现崩盘状态。

围困金州之战,属于‘小刀子割肉’,这些损伤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在十几天连续攻城中损耗,就像后世还贷款一样,两人开始还不觉得疼,但一旦反应过来,已经为时已晚。

最关键的,两人还没有丝毫收获……

这就像是两个赌徒,把‘老婆本’都押上了,结果连跟头发也没碰到。

这种巨大的落差,让两人如何能接受?

关键是两部粮草也都不充裕了,即便辽民子弟兵吃苦耐劳,对后金充满了仇恨,暂时可以不用饷银,但若饭都吃不上了,又碰到这种挫折,军心如何稳固?

陈忠作为李元庆的把兄弟,自然明白李元庆的本事和眼光,他虽也知道他有些急了,但两人感情摆在这,一见面,陈忠就笑呵呵搂住了李元庆的肩膀,“元庆,你这边准备的怎么样了?老奴不知道还在广宁城停留多久,咱们必须得尽快啊。”

张盘碍于面子,虽然没有说话,但却在眼巴巴的看着李元庆。

李元庆当然明白两人的心思,一笑道:“差不多了。两位哥哥,吃过早饭,咱们就启程。”

两人不由大喜,赶忙簇拥着李元庆,来到了李元庆的临时营帐。

此时,长生岛的基础工程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不过,现在还是凌晨,匠户和壮女们都休息了,加之李元庆的营帐位于工程之外,两人自然不能看到工程的概况。

这倒不是李元庆想回避什么。

以李元庆的官身,只不过是守备衔,又是武将,在这种孤岛上大兴土木,难免会犯忌讳。

所以,即便是陈忠和张盘,李元庆也想保留一点秘密。

长生岛这边的伙食条件,也不是太好,到处都是工地,老营还在广鹿岛,加之渠家的粮食也没有到位,李元庆这边也有些吃紧了。

但即便这般,条件却也比陈忠和张盘好太多了,虽都是青菜,但里面都混有粮食,分量也足,让好久都没吃饱的两人一顿狼吞虎咽。

吃过了早饭,天色已经放亮,李元庆当即点齐了500~士兵,与陈忠、张盘两部一起,扬帆出海。

李元庆的坐船上,三人相对而坐。

指着摆在案上的简易地图,李元庆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此行,我们的目标很明确。不在乎要杀伤多少鞑子,就是抢人、抢银子、抢粮草。广宁是我大明在辽地的府库,粮草、辎重、兵甲甚多。我估计,此时战事结束,老奴必定会派人将这些东西,运送回沈阳。这是咱们的机会。”

两人不由都是点头。

李元庆说的简单明了,虽然在大面儿上有些上不了台面,却是正中了两人此时的要害。

已经到了到了这个程度,三人就是一串绳的蚂蚱,自然要同心协力。

看到张盘也点头表示同意,李元庆也放松了一些,又仔细解释道:“两位哥哥,我以前曾多次往返广宁和沈阳,对那边的地势,也了解一些。不过,这里面,有个很关键的问题。”

李元庆看向两人,“想要有大收获,就意味着,咱们必须放弃海上优势,要深入陆地。”

在之前东海堡时,李元庆就有了这样的想法,深入内陆,干一票大的。

只可惜,那时李元庆兵少将寡,又收拢了这么多壮女,已经分身乏力,但此时,三部人马加起来,已经有1500~人,都是正值当年的青壮,兵甲方面,基本也算齐全,已经有了可以在正面刚一波的实力。

后金虽尽是骑兵,但辽地、尤其是广宁北线,地势很复杂,又有辽河、三岔河等诸多河流,操作性其实非常大。

李元庆、陈忠、张盘三部,武器不如后金方面先进,粮草不如后金方面充足,战马,那更是没有任何可比性。

但三部却有一个后金方面完全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他们有船,而且很多。

不论是李元庆、陈忠,还是张盘,三部都不缺船,当然,大船肯定不多,但小船却是有足够的数量。

此时,已经天启二年二月中旬,已经要进入春天,几条大河的河中心部分,都已经开始化冻,小船通行,没有任何问题。

李元庆说完,直勾勾的看向了两人的眼睛。

即便知道两人都是豪杰之辈,但在此时,李元庆却也必须要明确两人的态度。

这毕竟是协同作战,又是深入敌人腹心,万一出点什么茬子,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元庆,这算个球?不就是去辽西么?日他个姥地。这本来就是咱们大明的土地。怕个球?元庆,你放心,哥哥本部,一切听你调令。”

陈忠虽然表面鲁莽,但这一路走下来,他也不再向当年那么莽撞了,这种时候,他自然要坚挺自己的兄弟李元庆。

李元庆重重握了握陈忠的手,“有陈大哥这句话,我就放心了。”

说着,李元庆又看向了张盘。

李元庆和陈忠结拜这件事,毕竟是极为私密之事。

不论何时,在现役军队里结拜兄弟,都可以算得上是‘忤逆’之罪,即便是对张盘,这种事情,事关身家性命,李元庆和陈忠可都不敢大意。

张盘自然明白,这是李元庆要他表态了。

坦白说,对李元庆这种资历浅的‘后来者’,张盘并没有太多好感。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张盘和李元庆在见解方面,着实有很大偏差。

张盘一直想走正面,堂堂正正与后金军对决,从正面压倒对手,获得朝廷的任何。

但李元庆却一直想走迂回路线,并不愿意跟后金军发生大规模正面冲突,以获得实际好处为主,并不太在意朝廷方面。说的再直白点,就是李元庆有些‘小家子气’,不够大气,这让张盘很不喜。

李元庆自然也明白张盘的心思。

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不论是在大明还是后世,军队中,必然存在各种隐形的较量,将领们谁也不服谁,这也是上位者想要看到的结果。

只不过,所谓的‘武无第二’,只是针对个人的匹夫之勇,在军队中,将领们自然不可能率部互相残杀,但却可以用在战场的表现,向同僚展现自己的实力。

张盘一个老兵,看不起李元庆这种新兵,那也是极为正常。

李元庆也想知道,他到底肯不肯为了实际利益,放下他的面子。

这倒不是李元庆要刻意压着张盘一头,关键还是三部实力太过弱小,若在深入后金腹地,再发生矛盾,那……

陈忠与张盘关系不错,两人几乎是同一期跟随毛文龙,此时,眼见张盘迟迟不表态,陈忠也有点急了。

他想说什么,但喉咙动了几下,却没有说出口。

这种时候,若他再发话,就好像有点欺负人一样了。

张盘也看到了陈忠的表情,又看向了李元庆,片刻,他忽然一笑,“老陈,元庆,我张盘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元庆能不计前嫌,我张盘岂能输给自己的小兄弟。元庆,老陈,你们放心吧。我部一定会与主力保持一致。”

看到张盘还是不肯松口,李元庆一笑,也不再计较,“如此那便好了。两位哥哥,我的意思,白天,咱们的儿郎们要在船上好好休息。晚上,咱们先去三岔河一线,探查一下动向。若三岔河条件合适,咱们便从三岔河入手。若不合适,那咱们便从辽河入手。”

李元庆说着,英挺的脸孔上闪过一抹阴厉。

三岔河的河面,大概在百步左右,窄处仅不足七十步。

但三岔河的优点在于距离现在后金主力较远,李元庆三部夜晚行军,能在最大程度上,隐蔽自己的行踪。

而辽河河面虽宽,但却是广宁前线,若是从辽河下手,危险程度要大上不少,当然,收获可能也会更大。

但在此时这种状态,李元庆显然不愿意选择辽河。

大财虽好,但也需要有命享用,以李元庆此时的状态,他倒是更喜欢‘润物细无声’,悄无声息的发点小财,切切实实得到实惠,慢慢提升自己的实力。

陈忠和张盘都是带兵的行家,军事素养都很不错,很快便明白了李元庆的意思。

陈忠道:“元庆,此事你来拿主意。我绝没有二话。”

张盘也道:“元庆,你脑子机灵,我听你的。”

见张盘终于清晰的表了态,李元庆不由大喜,“如此甚好。两位哥哥,现在,咱们便即刻通传麾下儿郎们,让他们白天好好休息。”

…………

长生岛距离辽河口并不远,一日的疾行,傍晚时分,三部的船队准时抵达了河口附近。

当即,李元庆派出几十艘小船,深处辽河和三岔河腹地,打探情报。

此时,时间虽然紧迫,因为谁也不能确定老奴主力还会在广宁方向呆多久,但深入河中,毕竟事关重大,即便不顾及后金哨探,也需要探查河面的封冻情况。

如若条件不顺,李元庆也只能选择在辽河口方向多呆几天,等待机会。

但幸运的是,哨探很快就从前往传回来了情报,三岔河流域的河面已经解冻,河中心可航行的区域,至少在三十步以上。

*************************************************************

先发一章,继续努力。

跪求支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