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1205章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明贼 第1205章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

与李元庆预料的几乎无二。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在一连串烦闷的公鸭嗓之后,李元庆的勋衔被提升为太子太师,武勋被升为金吾将军,都督同知。勉强,算是升了一大截儿。

可他娘的太子太师是皇帝或是太子的智育老师,他李元庆不过只是武夫泥腿子,又怎能教的了天子这些东西?

至于金吾将军、都督同知之类,早在几年之前,朝廷就应该封赏给李元庆,却是一直拖到了此时。

不过,‘挂羊头卖狗肉’,在华夏的官场文化里,本就是讳莫如深之事。

谁要真去计较这玩意儿,也不可能站在这个场合。

有总是比没有强。

管他这职位到底是干鸟的呢,反正~~,这仪仗、俸禄,绝不能少了他李元庆的。

“臣~,李元庆,谢主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封赏完毕,李元庆规规整整的对崇祯皇帝磕了头、谢了恩。

崇祯皇帝‘呵呵’一笑,看向李元庆的眼睛道:“李军门,朕对你~,可以寄予厚望啊。希望你可以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平复辽南局势,收复我大明故土,为朕、为朝廷、为万民分忧!”

李元庆又怎能不明白崇祯皇帝的深意?忙恭敬再叩首道:“臣必肝脑涂地,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李元庆这边封赏完毕,整个大朝也接近了尾声。

这大过年的,事务都已经交接、规划的差不多了,谁的心思又还能再放在这上面?

崇祯皇帝也不再拖沓,直接宣布散朝。

天子离去,殿内的气氛登时舒缓了不少。

众臣开始伸胳膊活动腿,有序的离开大殿。

毕竟,在这些人里面,李元庆虽还有两天就要三十而立,但却是绝对年轻的了。

但便是李元庆这种正值壮年的棒小伙儿,在这大清早巍峨殿堂的威压下,站一早上,还要保持着精神注意力的高度集中,都有些吃不消了,更不要提,是这帮老家伙们了。

这个早朝制度,虽初衷是好的,但真正的效果,怕是远未有当年大贤们规划之时那么到位。

有机会,这是必须要改的。

脑海中杂七杂八的想着,李元庆也不动声色的跟在人流中,来到了大殿之外。

或许是昨日送礼的金元攻势起到了不少的效果,一路上,有不少的文臣,都主动与李元庆寒暄两句,以示亲近。

李元庆自是也中规中矩的与他们简单寒暄,就算是不认识的,却总是混个脸熟不是。

出了皇极殿,李元庆本以为崇祯皇帝还要再召见他,勉励几句呢,等了十几分钟,却一直没有等到消息。

李元庆也不再犹豫,直接混入退潮的人流,准备出宫。

这时,雪势已经停了,但风却是极大。

巍峨庄严的碧瓦红墙,大多数都被白色的雪沫儿掩盖,加之规整挺拔的巍巍青松,将这冬日的紫禁城,映衬的多了几分舒缓的柔情。

李元庆这边,一直到出了宫门,也都没有再收到消息,李元庆也明了,崇祯皇帝此时怕也是过年心切了。

来到宫门外,杨磊和一众亲兵们早已经等候多时,李元庆对他们摆了摆手,示意不要声张,直接上了马车。

出宫时的路上,李元庆已经用银子询问了几个引路的小太监,今日,除了几个大佬们还要去单独去面见天子,其余人,整个朝廷,算是正式放假了。

到了李元庆此时的身份地位,封赏后的官袍印信,包括一系列的后续文书公文,自是不用李元庆再亲自去取。

待李元庆出城后,直接留亲兵取回来便是。

李元庆本想直接返回三福客栈,却忽然想起来,王承恩这边,总是要交代一下,也算是他和崇祯皇帝之间的一个传声筒。

此时,还不到辰时,大概早上六点半左右,过了长安街,散朝的车马一下子少了不少。

李元庆令杨磊招呼亲兵,让三福客栈那边先行出城,直接来到了王承恩的府邸。

通报后不多时,王修便急急迎了出来。

这厮衣衫虽是收拾的还算立整,但眼睛里却还有几粒眼屎,将他本来就小的眼睛快要粘住了,明显是未睡醒便被急急被叫起来。

不过,有了之前那次的教训,给他一百个胆子,王修也是绝不敢再怠慢李元庆了,忙恭敬拱手笑道:“李帅,您,您怎的这么早过来了?”

李元庆一笑:“王公回来了没?元庆有事情,想要跟王公聊一聊。”

王修忙道:“李帅,不瞒您说,父亲大人这几日染了风寒,一直抱恙在床。您且去客堂休息片刻,某马上去为您通秉。”

李元庆不由用力一拍脑门子,“王兄,这么大的事情,王公竟然有恙,你,你怎的不派人通知元庆?”

王修忙解释道:“李帅,这可不是某不告诉李帅啊。实在是,实在是父亲这边有吩咐……”

与王修寒暄几句,王修很快便去王承恩那边通秉。

看着客堂外被雪白覆盖的朴实花园,李元庆的心里一时也有些说不出的滋味。

江山如画,国色天香,只可惜……

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

这世上,有太多太多的东西,想要真正摸着良心来,那~~,只能是痴人说梦啊。

不多时,王修便快步返回来,恭敬道:“李帅,父亲请您过去。”

李元庆恭敬对王修一抱拳,“王兄,您的情谊,元庆记在心里了。”

“呵呵呵……”

王修忙讪讪一笑:“李帅,某可当不得李帅如此啊……”

李元庆笑了拍了拍他的肩膀,示意他在前面带路。

…………

“元庆,你,你今日便要走?”

王承恩的卧室内,空气稍稍有些浑浊,他卧在床上,还没有完全起来,但脸色还算正常。

李元庆恭谨道:“王公,元庆本想在京师多留些时日,但正月初这段时日,正是后金军的传统出兵季。元庆已经离开快要两月,唯恐发生变故啊。”

王承恩缓缓点了点头,神色稍稍柔和,笑道:“元庆,这些时日,辛苦你了。”

李元庆忙恭敬道:“王公,您可是要保重身体啊。您,您才是元庆心里的主心骨啊。”

王承恩微微笑了笑,“元庆,放心吧。杂家这把老骨头,虽是尽是些小毛病,但一时还倒不了。元庆,希望来年这时候,杂家可以听到你海州的好消息。”

李元庆忙恭敬跪在地上,重重对王承恩磕了几个头,“王公在上,元庆必竭力而为!”

…………

离开了王承恩的府邸,杨磊这边已经买来了不少的熟肉、烧酒,李元庆留了些自己在马车内吃,一行人直奔朝阳门。

等由朝阳门出了城后,再赶去广渠门外的官道上,与三福客栈这边的女眷、后续汇合。

等到顺利出了城,李元庆的心情也一下子放飞了不少。

京师虽好,但此时,他李元庆毕竟不是主人那。

今日,虽已是腊月二十八了,但城门附近,进出的人流却依旧不少,尤其是许多小商小贩,正挑着各式各样的商品入城,想要在这年节的最后关头,把自己的口袋填的更充裕些。

朝阳门外原本洁白的雪地,因为诸多杂乱的脚印,一时显得有些纷杂泥泞,不过,却是平添了不少烟火的气息。

午时刚过些,在广渠门外十二三里的一处庄园外,李元庆一行人成功与三福客栈的女眷们汇合在一处,继续朝着东面进发。

只是,分别时,李元庆却恍惚看到,隐藏在人流中娇小的久保恭子,已经是满脸遮掩不住的泪水。

李元庆本想将她叫到马车里来,说些什么,但想了片刻,最终却是放弃了这个念头,盖上了马车帘。

今日的分别,只是为了明日更好的相聚啊。

官道两边,原本有着不少纷杂密布的庄园,可因为年初的鞑子入关,京师周边,被破损的极为严重,这些庄园也是受到了严重的冲击。

经过了这大半年的时间,有些庄园已经被主人重新收拾起来,但更多的,却还是处在半荒废状态。

想必,之前鞑子的入关,直接兵临城下,对京师周边的各方面,还会形成持续影响。

这些原本几乎是快要天价的庄园,现在恐怕已经值不了几分银子。

如果换做之前,李元庆还对这些庄园有些兴趣,但此时,他却是再没有半分留恋。

时间马上就要走到崇祯三年这个节点了,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他必须要加快速度、未雨绸缪啊。

晚上,李元庆顺利抵达了杨娇~娘原先置办下的京郊庄园,与留守的亲兵们汇合在一起。

先给杨磊和一众亲兵们召开了一个短会,规划了一下防卫部署,安抚了一下亲兵们的心情,李元庆随后在庄园内设下宴席,宴请他此次入京收获的女眷。

此时,除了原先的凤儿和几名李元庆的贴身侍女,还有林凌这边八名宫女,诗儿画儿两个小丫头,以及白二娘,颜夕姑娘这边十几人,加起来,已经小三十人。

坐在李元庆的主座上看过去,环肥燕瘦,莺莺燕燕一片,简直仿若沉浸花丛。

李元庆端起酒杯笑道:“时值新年,咱们本该是好好欢度新年的。但诸位也知道,咱们要赶路返回辽南。今年的新年,咱们怕只能在路上顶着风雪度过了。这是我李元庆欠你们,来,我李元庆敬大家一杯。”

“爷。”

“老爷……”

一群莺莺燕燕纷纷起身来,恭敬对李元庆端起了酒杯。

李元庆的嘴角边微微翘起来,“来,咱们大家一起干了。”

…………

“生命就像,一条大河。时而宁静,时而疯狂……”

漫无边际的白色中,官道早已经被淹没的看不出多少,北风呼啸着席卷而过,发出‘嗖嗖’的阴声啸叫。

但李元庆却并没有乘坐更为温暖舒适的马车,而是戴好了鹿皮帽,裹好了皮毛围子,只露出了两只如鹰般锐利的眼睛,一只大手抓稳了马缰,另一只大手,轻轻抚摸着胯下宝马的鬃毛,嘴里哼着后世那首熟悉的小曲儿。

年末这场雪,不仅对京畿周边的农业有极大的正面利好,在战争方面,作用也同样不容小觑。

京师虽与辽地相差千里,但纬度比辽地还要低一些。

按照李元庆的经验来判断,京畿这边的雪都这么大,辽地那边,尤其是辽中平原,必定不可能太小了。

这也就意味着,假如后金军真的要出兵,这大雪天,势必要拖慢他们不少的行程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