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耽美小说 > 明贼 > 第1060章 五百年的大黑锅!

明贼 第1060章 五百年的大黑锅!

作者:纸花船 分类:耽美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4:03 来源:笔趣阁

这章应该还不错……怒求订阅支持..

~~~~~~

就在京师袁督师和关宁军主力陷入苦战的时候,李元庆此时却亲率长生营七千余精锐主力,快马加鞭,抵达了位于龙井关、汉儿庄南部的要塞、蓟镇镇府驻地----三屯营。

此时正值正午。

原本,李元庆是想绕过三屯营、直接赶赴汉儿庄、逼临龙井关区域的,但~,因为赵率教的亲兵赵二八,给李元庆透露了一个消息,却是让李元庆临时起意,改变了这个行军计划,转而将主力直接暴露在了明面上。

赵二八透露,他们当时跟随赵率教一路疾行,仅用了三天时间,便从宁远赶到了三屯营,急急增援东线战事。

抵达三屯营之后,弟兄们人困马乏,赵率教本是想能带弟兄们进城中、好好休整一番,顺便从三屯营打探些消息、休整一夜,再赶赴遵化的。

但……

令人惊悚的是~,任凭他们怎么叫门,三屯营总兵朱国彦~,却并未给他们一行人开城门。

赵率教无奈之下,只得率领弟兄们疲惫赶路,前往了遵化。

但他们赶到遵化时,形势已经不容乐观,赵率教几乎来不及休息,便直接兵行了险招……

此时~,随着赵率教的亲兵们四散突围,包括赵率教的死讯在东线流传开来,整个东线舆论的矛头,已经开始直逼三屯营总兵朱国彦!

此事~,因为战事和消息传递的困扰,京师方向,朝廷虽还没有公论传回来,但……人死为大啊。

有心人,尤其是一些别有用心之人,都早已经明白,遵化之战的失利,已经有了最好的背锅对象……

在九边之中,蓟镇毗邻辽地,也算是腹心要害。

包括袁督师的全官职,便是蓟辽总督,蓟镇还要排在前面。

但此时已经非彼时。

因为后金女真不断强大,辽地的位置和重要性不断凸显,整个大明的财政不断的朝着辽西倾斜,蓟镇在很大程度上,已经显得很鸡肋。

不过~,自大明国朝开国以来,蓟镇已经有过八十多任总兵,尤其是万历年的蓟镇总兵戚继光,这位华夏的‘军神’级人物,他可不像是那些平庸的混日子的凡夫俗子一般。

在他的任上,给蓟镇留下了一笔不菲的财富。

原先,蓟镇北部的这段长城,多是泥土构架,不仅低矮,而且风化的严重,并不坚固。

戚继光在蓟镇的前几年,蒙古人还是比较活跃的。

但~,对上当时正值巅峰鼎盛的‘戚家军’、浙兵集团,他们又怎的可能讨得了好?

在处理完、安顿好这些蒙古杂役之后,戚继光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军事行动,他便将目光转移到了战略防御上。

在他力排众议、强有力的手段操作之下,朝廷很快同意了他修筑蓟镇防御的计划。

在之后的数年时间内,戚继光精打细算,不但修缮了蓟镇北部诸多的长城,对蓟镇本身的防御,也有着极大的改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此时~,蓟镇兵力虽是非常薄弱,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可战之兵,但~,其整体防御规模,尤其是城池的强度,还是非常不错的。

这也是此次后金军主力,包括东线主力,直取遵化,却并没有取三屯营的重要原因。

说白了,后金军此次入关,就是为了耀武扬威、发大财而来,他们又怎会不开眼的来啃三屯营这种‘硬骨头’?

此时,站在三屯营南门外,看着三屯营高大威猛的城墙,李元庆的眼睛不由微微眯起来。

身在局中,却又跳脱这个局中,没有人比李元庆更了解此时大明的政治意识形态了。

赵率教此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如果朱国彦是个强悍之辈,此事,倒也不算是什么大事儿,一句话就能顶回去。

因为赵率教是夜间赶至,大明的军律例有明文条令,‘战时、夜间、军队不得入城’。

朱国彦不让赵率教入城,从各方面,都很好交代。

尤其是~,关宁集团作为此时整个大明国力鼎力支持的强势新兴军事集团,这帮大爷们,对其他各镇的军头,都不是太感冒……瞧不起人,那简直就是家常便饭。

朱国彦在这种时候摆赵率教一刀,也完全是人之常情!

但奈何……赵率教出事了,人已经死了,他的精锐嫡系、五千余将士,近乎是全军覆没。

那~~~,这事情可就不是太好交代了……

尤其是重镇遵化的失守,总得有人出来承担责任不是?

在明末的整个官场,做实事,敢做实事的人,的确是凤毛麟角,但~,论起推诿扯皮、耍手段洗自己的屁股,那可各个都是高手中的高手啊。

按照李元庆之前的思虑,他是准备直接略过蓟镇,从暗地里经营,把后金军此次入关掳掠的百姓、财物抢回来。

但此时~,得知了朱国彦这个纰漏,李元庆却是想跟朱国彦好好‘聊一聊’……

后世,太祖曾有个至高无上的杀手锏,‘建立统一战线’……

毕竟,一个人就算是再强,却毕竟不是玄幻小说的猪脚,他不可能面面俱到。

但~,一旦把点串联成线,把各人的利益结合起来,由点连成线,再由线结成网。

这一张大网子罩过去,这其间的容错率,比一人之力,那必定是要强上不少的。

李元庆此时大张旗鼓的赶到三屯营,也没有太多废话,直接就令亲兵给城内传信,让朱国彦过来见他。

朱国彦虽也是总兵,论资历,更是比李元庆老上不少,但他的锋芒,他的威势,与李元庆自然是差了十万八千里。

更不要提,还有此时赵率教这柄达摩克里斯之剑呢。

不多时,朱国彦便急急带着百多号亲兵,从城中迎了出来。

看着被近万将士包裹在正中、身披着大红色披风的那个威凛身影,朱国彦的脸色一时也有些说不出的复杂。

但更令朱国彦吃惊的是……此时,李元庆身边,竟然全是骑兵啊。看这模样,怕是有不下两万匹战马啊。

这……

不过~,与赵率教和关宁的那帮大爷不同,李元庆义薄云天的名声,那可绝不只是一人在传那。

朱国彦之前也知晓了李元庆已经顶着朝廷的严令、却毅然出兵的消息。

但朱国彦却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率这么多的主力,直接逼近了三屯营……

阿敏、莽古尔泰、阿济格诸部后金主力,不都是在永平么?

李元庆也应该在永平才对啊……

但伸手不打笑脸人啊。

尤其还是威凛天下的李元庆呢?

只纠结了片刻,朱国彦心中便已经有了决断,忙翻身下马,快步来到了李元庆身前,恭敬一抱拳道:“李帅大驾光临,蓟镇真是蓬荜生辉啊!”

就如同是众星捧月!

朱国彦就算是用屁股看,也能知道李元庆究竟是谁了。

因为,在这铺天盖地的强势战阵中,只能有一个主角儿,那就是高高在上、仿若俯览天下般的李元庆!

李元庆微微一笑,翻身下了马,却同样恭敬的一抱拳道:“贸然打扰朱帅,元庆心里可是一直有些过意不去啊。若是朱帅不嫌弃,来元庆阵中喝杯水酒如何?”

“呃?”

朱国彦不由一愣。

他本以为,李元庆此次过来,也是如赵率教一般,是想要入城休整打秋风的,却是没有想到,李元庆竟然会邀请他去长生营的战阵,这……

但李元庆此时这般,朱国彦一时很难拒绝。

赵率教的事情,已经让他把辽西得罪死了,若是此时再得罪了闻名天下的李元庆,那……

尤其是此时李元庆的态度非常规整。

片刻,朱国彦忙笑道:“李帅相邀,那真是朱某的荣幸。李帅,请。”

朱国彦此时已经五十多岁,虽然保养的很好,但或许是这些天的烦心事愁的,他规整的发髻上已经清晰可见几根白丝。

李元庆淡淡一笑,“朱帅请。”

身边一众儿郎们纷纷拔开了战马,为两人让出了一条大路。

身后朱国彦的亲兵就要跟进来,朱国彦却忙用力摆了摆手:“你们都退下!在这等我!”

“是!”

他的亲兵们不敢反驳,只得小心退了回去。

来到阵中的一块空地上,儿郎们已经自发的将战马驱赶开来,给两人留出了足够的空间。

杨磊端过来一个小酒壶,又取出了两个小酒杯,恭敬帮李元庆和朱国彦斟满了酒杯,随后恭谨的侍立一旁。

李元庆端起酒杯,笑着对朱国彦示意下,笑道:“朱帅。元庆与朱帅虽是初次见面,但对朱帅的大名,元庆却早已经久仰已久。这杯酒,元庆先干为敬!”

说着,李元庆一扬脖子,干净潇洒的干掉了这杯酒。

朱国彦此时虽不摸李元庆的底细,但李元庆这个风度,这个气势,却早已经将他打动。

盛名之下无虚士啊!

像是李元庆这种人,又怎的会无的放矢呢?

不过,看模样,他此次来找自己,却好像不是坏事啊……

毕竟,城头上、这周围,万余人的目光注视之下,李元庆也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韪,对自己怎么样。

片刻,朱国彦也笑着干掉了杯中酒,笑道:“今日能与李帅见面,朱某心中也甚是荣幸啊!只是……”

他犹豫了一下,笑道:“今日李帅过来找朱某,所谓何事?”

李元庆微微一笑,也不卖关子,直截了当的道:“朱帅,今日元庆过来,是想与朱帅谈一笔买卖!”

“买卖?”

朱国彦眉头微皱,但很快却舒展开来,“朱某愿闻其详。”

李元庆一笑,“朱帅,事情很简单。鞑子此次入关,劫掠了我大明不少的人丁财物,此时,正在通过蓟镇这条线,往关外运送。元庆现在想把这些人丁财物截下来!”

“呃?”

“这……”

朱国彦登时目瞪口呆啊。

他已经替李元庆想了一万个理由,却是做梦也没有想到,李元庆……李元庆竟然会对他提出了这样一个……一个简直是匪夷所思的要求啊。

李元庆竟然……竟然想跟后金军抢夺这批人丁财物,那……那不是虎口拔牙、要与后金军野战么?

这……

李元庆仿似是看穿了朱国彦的心,淡淡笑道:“朱帅。此事,朱帅并不需要出兵,也无需多做什么。只是,元庆毕竟对蓟镇不了解,也不熟悉。元庆需要朱帅在情报方面,为元庆提供一些帮助。当然,待之后事成,元庆也绝不会亏待朱帅。嗯……十万两现银吧!另外,元庆再给朱帅留下二百级鞑子首级!”

“这……”

朱国彦简直是目瞪口呆啊。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