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韩警官 > 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惊无险

韩警官 第九百四十八章 有惊无险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39 来源:笔趣阁

东海是中国最大的城市,但东海人不一定全是城市人。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早在2004年,深正基本上就没什么农村用地,尽管有一部分农村户籍,但已经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农民,经过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可以说深正已成为无农村的城市。

东海则不然,它可分为中心城区、郊区、郊县三部分。中心城区和郊区基本上完全城市化,郊县仍然主要是以农村为主。

朱明东接到高学平的电话立即让随行刑警查地图,结果发现嫌犯所在的余浜镇张家圩村是东海远郊一个比较偏僻的农业村,距位于市中心的人民广场直线距离80多公里,乘地铁肯定到不了,至少不能直达,急忙用手机电子地图上的导航功能规划路线。

除了乘坐直升机,不管采用其他什么交通方式,赶到张家圩也要三个半小时以上。

算上赶到之后确认目标,请当地派出所协助防止被法制意识淡薄的民工围堵乃至围攻,抓捕行动最快也要到下午4点才能展开,如果出现点意外,估计要到晚上甚至明天才能进行。

高学平很想立即启程去东海,如果运气好或许真能赶上抓捕。

可惜这个愿望很难实现,一是赶上抓捕的可能性太小,二是按照《刑事诉讼法》和公安机关的办案程序,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拘传、拘留等强制措施之后要及时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属。

隆华分局昨晚就按照韩局的命令准备好了相应法律文书,昨晚就把法律文书通过一家最快捷的快递公司发出来了,刚才用手机上网查过物流信息,快件已经到了南河省,正在分拣发往龙川。

哪儿都去不了,只能在川下镇等。

王学平坐立不安,冯锦辉却很悠闲,回到派出所见丁阳等民警一个比一个忙,竟然真游山玩水起来,在一个治安员陪同下这儿逛逛那儿逛逛,据说还打算去拥有一处古迹的邻镇转转。

韩博早上在电话里跟丁阳说“还有点事”并非托辞,今天是真有事!

公大教授和两个研究生来市局调研,无论从哪个角度看这是公事,正常情况下由局办公室或政治部安排一个副主任和刑警支队副支队长出面接待,分管调研单位的副局长没必要亲自迎接,更不需要去机场接机,晚上接风时露一下面就行了。

但来的是导师,随行的两个研究生一个是师弟一个是师妹,接待她们既是公事也是私事,韩博不仅不可能讲究什么“身份对等”跟导师和师弟师妹摆领导的谱儿,而且还要和妻子一起去机场迎接。

既然是私事,韩博自然不想惊动机场分局。

处理完手头上工作,算算时间差不多了,收拾好办公桌,换上便服,下楼直奔停车场,与等候已久的李晓蕾汇合,两口子一起驱车赶往机场,而不是坐市局5号车。

导师她们一共三个人,一辆车正好能坐下,昨天还特意同政治部及刑警支队(刑侦局)说过,结果刚开到大门口,刑侦局还是来了一辆车。

“韩局,我们在前面给您和夫人开道?”

这辆车显然是有备而来,不然怎么会如此巧。

韩博摇下车窗,笑看着孙维菊问:“孙支,昨天不是给你们打过电话吗,我和我爱人去就行了,去这么多人干什么?”

在刑警支队挂职的副支队长孙维菊嫣然一笑:“没别人啊,就我和周处长,陈主任是来调研反电信网络诈骗的,她来调研我当然要去迎接。”

即将到来的是公大教授,眼前这位是省警校的教授,调研也好挂职也罢,可以说为的是同一件事,她去机场接一下也在情理之中。

韩博不想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更不想耽误时间,笑道:“来都来了,一起去吧。”

“是!”

与此同时,第一次参加调研、第一次来深正甚至第一次坐飞机的公大研究生邢洁正

缠着陈慧芳兴高采烈地打听不知道听说过多少次却从未见过的同门师兄。

“陈主任,我们是住韩局家还是住调研单位?”

“住人家,你脑子里整天想什么,且不说他家有没有那么多房间,就算能住下也不方便。”这丫头简直十万个为什么,陈慧芳彻底服了,看着舷窗外的蓝天白云,心不在焉地敷衍。

“换作别人肯定不会住人家,韩局不是别人,他是您的学生,是我们的师兄。”

“我们是来调研的,不是来旅游的。”

“那韩局会不会来机场接我们?”

“他是局领导,分管刑警支队、经侦支队、技侦支队、反恐处和机场分局,你用脑子想想他工作会有多忙!”

刘清没她这么烦人,坐在靠走道的位置上一直笑而不语。

回头看看这两个学生,陈慧芳真觉得自己老了,还记得当年带韩博,现在韩博已经走上副局级领导岗位,已经是深正这个超一线城市的公安局副局长。

正唏嘘感叹,邢洁又嘀咕道:“好不容易来一次深正却去不了香港,我一定要去中英街看看,没时间也要抽时间。”

这死丫头就知道玩,也不知道她是怎么考上研究生的。陈慧芳正不知道该说点什么才好,空姐通知飞机马上降落,请所有乘客系好安全带。

下降时飞行不再那么平稳,飞机不断抖动。

邢洁第一次乘坐飞机,遇到这情况变得非常紧张,甚至带着几分恐惧,不再问这问那,紧闭着双眼愣是不敢看。

原来也有她怕的时候,刘清差点爆笑出来。

不一会儿,飞机呼啸着冲向跑道,起落架着地时微微颠簸了一下,旋即开始滑行,安全降落深正机场。

邢洁再次“活”了过来,飞机刚靠上廊桥,便兴奋不已地起身拿行李,拿下小包打开手机迫不及待地给家人报平安,甚至拉着刘清帮着在机舱里拍了几张照。

陈慧芳也习惯性打开手机,随着人流来到取大件行李处。

行李搬运需要点时间,等了十来分钟,等到输送带送来行李却没等到电话,陈慧芳多少有些失落,暗想你没时间来接,总要安排一个人过来吧。没人接待,难道让我带着俩研究生跟报到一样自己去深正市局刑警支队?

正狐疑,邢洁突然惊呼道:“陈主任,那是不是韩局?”

回头一看,两个熟悉的面孔果然站在出口处笑看着这边。

不用想就知道,他们是想来一个惊喜,陈慧芳笑了,把行李箱扔给俩学生,快步走过去笑眯眯地问:“你们都是三十好几当爸爸妈妈的人了,怎么搞有意思吗?”

“有意思,”李晓蕾噗嗤一笑,挽着她胳膊憨态可掬地说:“陈主任,欢迎来深正,住哪儿,去哪儿玩,我全安排好了,保证让您感受到什么叫宾至如归。”

“我又不是来玩的,”自己家闺女都没这么贴心,陈慧芳暗叹口气,转身道:“邢洁、刘清,认识一下,这位就是你们天天挂在嘴上的师兄,这位我就不用介绍了。”

“师兄好,嫂子好!”

“韩局好,嫂子好。”

“别这么客气,经常听陈主任提起你们,今天终于见面了,欢迎你们来深正,”韩博不无好奇地打量了一眼古灵精怪的师妹,随即提过一个行李箱,给三人介绍起孙维菊和刑侦局政秘处周副处长。

师兄果然很帅,嫂子果然漂亮。

邢洁早把工作抛之九霄云外,趁导师跟深正市局的人寒暄的空档,缠着李晓蕾嘻笑道:“嫂子,开学时我真想去给您拜年的,主任说您和韩局已经走了。”

“是吗?”

“真的,几位师兄全认识,几位嫂子也都见过,就没见过您和韩局。”

陈主任带的研究生不多,相互之间关系一直不错,以前每年都去bj给陈主任拜年,后来工作越来越忙,也组建了各自的家庭,专程给导师拜年的次数少了,师兄弟们聚会的机会更少。

李晓蕾能感受到这丫头只是兴奋激动,并非想攀什么关系,回头笑道:“这不是见着了吗,我帮你们订好了酒店,就在我们租住的小区附近,这段时间我不忙,你们是来调研的也不急着走,我们可以天天见面。”

“好啊好啊,我就喜欢住酒店,我才不愿意住公安局呢!”

……

就在韩博和李晓蕾忙着接待导师一行之时,隆华分局党委委员朱明东亲自率领的抓捕组,于下午3点26分终于找到了嫌犯打工的工地。

余浜镇就是农村,放眼望去四周大多为农田,种满油菜等作物。

与其它省市农村唯一不同的是,偶尔能看见一两个工厂,农民盖的房子也比较漂亮,不是二层便是三层的小洋楼。民房建得不集中,有的建在小河边,有的建在路边,看上去有些杂乱。

嫌犯打工的这个工地,就是为解决宅基地太散、为提高土地使用率所开发的农民新村工程。

建得不是单元楼,而是结构、户型一模一样的农民别墅,所以占地面积很大,工地四周也没砌围墙。施工单位甚至没建工棚,没那些钢结构的活动房,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的办公室在原来的老房子里,民工要么住在建得差不多的毛坯房里,要么租住在附近的村民家中。

在这儿干活的工人倒不少,有的在建房,有的在修路,有的在清理河道。

就这么跑过去打听肯定不行,朱明东权衡了一番,指指停在路边没让走的出租车,低声道:“长浩,我们先四处看看,你带上手续和行李去镇里找派出所。”

来的全是精兵强将,顾长浩不只是精兵强将,还是刑警中队长,不止一次出来执行过抓捕任务,不需要局领导交代的很细,应了一声便拉开门钻进出租车。

剩下的三个人很有默契,一个去工地斜对过的小卖铺打探,朱明东和刑警小吴则再次看看嫌犯照片,开始在一排排正在修建的别墅间寻找起嫌犯。

乡下的工地,管理不严。

他们看上去也不太像小偷,擦肩而过的几个管理人员只是多看了几眼,在偌大的工地转了近一个小时,居然没被盘问过。

有没有被人拦住问干什么的只是小事,从第一排转到最后一排没发现嫌犯是大事!

这个工地虽然大,但正建的每栋建筑却很小,门窗之类的全没安装,站在外面就能看到里面,可以说在这儿干活的人全一一辨认过,竟然没发现嫌犯踪影,难道他给家里报的是假地址,或者察觉到危险再次潜逃了?

报假地址的可能性不大。

要是没来过,要是没在这儿干过,一个外地人不可能知道东海有个余浜镇张家圩村,更不可能知道农民新村工地斜对过有一个专做民工生意的小卖铺。

朱明东正为嫌犯是不是再次潜逃而担忧,手机突然响了,顾长浩打来的。

“朱局,派出所的同志到了,我们正在路口的警务室。”

朱明东回头看看四周,用这里不可能听懂的东广话问:“派出所有没有他的外来人口记录?”

“没有,农村不是市区,余浜派出所辖区又比较大,所以对外来人口这一块管得不是很严,”顾长浩抬头看看前来帮忙的派出所民警,话锋一转:“不过所里同志帮我们搞清楚了嫌犯下落,他确实在这个工地干活,只是有个情况我们一直没掌握,他不是一个人在这儿,他有个女朋友,同居了,租住在小卖铺后面第二家。”

“这会儿在不在?”

“在,所里同志刚安排治安员去看过,嫌犯昨晚打了一夜混凝土,这会儿正在租住的民房里睡觉,他女朋友跟房东一起在做手工活儿。村里其实早注意到他们,不是因为形迹可疑,是因为他女朋友怀孕了。农村不是市区,村委会不是居委会,对于外来人员的计划生育到底该不该管,村里一直拿不到主意。”

未婚先孕那是计生办该管的事,朱明东只想抓嫌犯。

确认嫌犯没跑顿时松下口气,边往小卖铺方向走,边面无表情地说:“我们马上到,你先去观察地形,等我们到了就行动!”

………………

ps:可能中暑了,头痛欲裂,坚持码了一章,争取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