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韩警官 > 第三百零二章 新官上任

韩警官 第三百零二章 新官上任

作者:卓牧闲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3:39 来源:笔趣阁

技术大楼刚竣工不久,按计划要进行内装修,技术大队仍在市局北门斜对过的一个院子里。

由于要做**检验(伤残鉴定),要直接面对群众,独门独院,有自己的传达室,两个快退休的老民警和两个工勤人员轮流值班,在当门卫的同时接待前来做鉴定或拿鉴定报告的群众。

两栋六七十年代的两层旧楼,前排办公,后排宿舍。

楼虽然很旧,绿化搞得很好,好几株参天大树,围墙上长满爬山虎,郁郁葱葱,闹中取静。两公里外的新办公楼全钢筋混凝土,一点绿色看不到,自然环境真没这边好。

楼前空荡荡的,两辆车都出去了,不知道哪里又发生大案,需要大队安排人员出现场。

李佳琪钻出南岗县公安局的警车,跟司机说了几句客气话,同往常一样背着包走进法医办公室。

法医的工作与影视剧里完全不一样,没有固定的工作岗位。

医院、荒野、丛林、河流,甚至是坟墓,哪里有案件哪里就是工作岗位。东奔西跑,日常所面对的是一位位伤者、一具具尸体、一个个血淋淋的现场和一件件现场检材。

今天没出现场,今天是受南岗县公安局委托,去南岗县殡仪馆检验一具县局法医对死因有争议的尸体。

包括副大队长在内,法医室总共五个法医,轮流轮班倒,两个法医值班一周。严寒酷暑,夜半三更,遇到案件随时要赶赴现场。最忙的时候,和同事一天检验过6具尸体,解剖了3具。

现在天气不热,最怕夏天。

解剖大多在殡仪馆进行,殡仪馆条件不好,没空调,那味道足够让人几天吃不下饭。可是不得不穿上白大褂,戴上手套、头套,拿起解剖刀检验,常常搞得大汗淋漓。

走进办公室,主任正坐在电脑前笨拙的敲击键盘,打一份尸体检验报告。

确切地说应该是修改,他年龄大了,一直没学会五笔,拼音又不太好,于是把一份两年前的报告当模板,左上角的“机密”、中间“南港市公安局”的抬头等格式不动,直接把委托单位、案来、死者、检验地点等后面的内容删掉,输入需要输入的内容。

对他而言干这个,比去检验两具尸体都难。

李佳琪急忙放下包,走到电脑边笑道:“师傅,让我来吧。刚才见车出去了,以为您出现场呢。”

年轻人接受能力强,个个会用电脑。

吕晨君不会跟徒弟客气,起身让开位置,把手写的报告放到键盘前,看着她麻利地输入,低声问:“那具尸体到底怎么回事,死因有没有搞清楚?”

南岗县局在一座大桥下发现一具女尸,尸检中,县局两名法医在死亡原因上产生了分歧,一个认为是高坠死亡,一个认为是车辆撞击死亡后抛尸,双方都拿不出确凿证据,难题交给了市局。

刑事与民事,一字之差,性质却天壤之别。

通过对尸体全面、细致的复检,李佳琪搞清楚了死因,不无得意说:“尸体脊柱骨折、心脏破裂,将这两点与死者背部的撞击伤结合在一起,我认为交通肇事是死亡的直接原因。不是自杀,应该一起交通肇事逃逸。”

吕晨君看过南岗县局送来的现场照片,沉吟道:“下面是水泥地,从那个位置跳跟跳楼差不多,跳下去会死得很难看,一般想自杀的人没这个勇气,并且已经在桥上,为什么不往前走走,往河里跳,我一开始就觉得不太像自杀。”

师傅学历不高,但经验丰富。

李佳琪点点头,将他手写的报告翻到第三页,一边继续啪啦啪啦打字,一边好奇地问:“师傅,您今天去复检的那具呢?”

郊区发生一起杀人焚尸案,死者被烧焦,办案民警认为不太可能确认被害人身份。

今天已经是第二次去检验,吕晨君终于找到一点线索,捧起茶杯说:“死者尺骨、桡骨有陈旧性骨折,从恢复程度上看应为半年内的损伤。我给他们划定死者大概年龄,让他们去周边几家医院查阅影象档案,筛选尺骨、桡骨骨折的送过来比对。”

烧成那样,判断年龄绝不是一件容易事。

李佳琪抬头问:“师傅,你判断被害人死亡前大概多大?”

“30岁至40岁之间。”

……

师徒二人正聊着,平时从不涉足法医室的小王兴冲冲跑进来,回头看看外面,神神叨叨说:“吕主任,佳琪,邢大调走了!”

“邢大调走了?”

“刚宣布任免,免去大队长职务,调哪儿不知道,说是另有任用。”

吕晨君放下杯子,追问道:“邢大调走,谁接任大队长?”

今天真是巧了,去支队办公室送材料居然赶上这么大事,小王眉飞色舞说:“陈主任,说出来您不敢相信,政治处以前常来我们支队实习的韩博毕业了,现在是副支队长,刑侦支队副支队长,同时兼我们技术大队大队长。”

二级英模,全市公安系统总共才几个。

吕晨君印象深刻,自言自语说:“不对啊,他是搞经侦的,不是搞技术的,怎么会兼任技术大队长,应该兼任经侦大队长,经侦大队那些人全在他手下干过。”

市局的传奇人物,政治处经常宣传,前几年甚至组织学习英模事迹,学习完要写心得,想不知道都不行,何况见过他,还说过话。

李佳琪同样倍感意外,禁不住问:“韩打击兼任我们大队长?”

小王给吕晨君递上一根香烟,苦笑道:“我总算明白什么叫‘满瓶不响半瓶晃荡’了,原来人家不光是公大研究生,不光是法学硕士,还是北大研究生,生物化学与分子化学专业工科硕士,双硕士学位,凭真本事考的,不是保送。”

“他懂技术?”

这在支队办公室已经不再是秘密,小王打听得很清楚,苦笑着确认道:“懂技术,dna、痕迹、文检、指纹、毒化、理化、微量、弹道、相貌全懂,一边修读硕士课程,一边在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实习,还出国交流过,好像只有法医检验不在行。”

过去三年,他经常来三大队。

说是“实习”,其实大家伙全认为他是来“体验生活”,而他也从不在技术问题上发表意见。

李佳琪反应过来,啼笑皆非说:“扮猪吃老虎,隐藏够深的!”

这时候,门外传来一道似曾相识的声音:“李佳琪同志,没想到你会在背后说我坏话,是不是不欢迎。”

不是在支队开会吗,怎么会来得这么快!

人家现在不再是来体验生活的公大实习生,而是副支队长,顶头上司的顶头上司。

李佳琪吓一跳,急忙起身跟小王一样立正敬礼,偷看一眼站在门口的熟悉面孔,耷拉着脑袋忐忑不安说:“报告韩支队,我,我错了,我向您检讨,向您道歉。”

市公安局机关有四个未出嫁的大龄女民警,她是其中最大的。

常年与尸体打交道,她已经习惯了,自己感觉没什么,没有太多影响日常生活,就是多洗几遍手、多漱几次口,别人却很难接受。

她身材纤细,皮肤白净,举止温婉,一个很漂亮很文静且透着智慧的女人,谁也不会把她和一个总是与腐尸、凶杀、血腥、尸臭这些这些令人不快词语打交道的法医联系在一起。

亲朋好友和单位同事帮着介绍对象,谈一个黄一个,一听说她是法医,几乎天天跟尸体打交道,跑得比兔子都快。

久而久之,跟殡仪馆职工一样生活圈越来越小,没什么朋友,很难融入正常的生活。

她收养了一只流浪猫,办公室窗台上有一盆绿色植物,别人一问起个人问题,她就说不急,我现在是养猫养花养自己。

去年回来实习时跟她出过一次现场,胆子确实大,那是一起性质恶劣的杀人案,嫌犯把一个受害人的肠子都割断了,丢在田地里。

她一点一点检验,跟没事人一样。

女法医比男法医更细致、更耐心,更容易和群众打交道。特别是强奸案,女法医更容易和受害人交流。

韩博很敬佩她这样的女法医,大队也非常需要她这样女法医,怎么可能生气,刚才只是开玩笑,先主动跟她师傅握了握手,旋即转身笑道:“李佳琪同志,别这样,别这么拘束,我们又不是第一次打交道。”

“韩……韩支队,我没别的意思,只是您太会保密,感觉特别意外。”

“你们没问,我也就没说,同事之间应该坦诚相待,归根结底还是我不对,不应该隐瞒大家,我向大家道歉。”

韩博松开老法医的手,回头道:“教导员,陈大,同志们全认识,好像也全知道由我兼任大队长,工作都挺忙的,没必要开什么见面会,更不需要介绍来介绍去。”

昨晚听说邢大要调走,消息来得如此突然,大家伙根本来不及有什么想法,新大队长已经上任,并且是以副支队的身份兼任。

刚才在支队开会时教导员韦绍文同样意外,作为教导员接下来要做的是配合,韦绍文欣然笑道:“是,今天不开就不开,反正人不齐,老吴老黄和小杨他们全出现场了,等会儿我通知一下,明天一早开。”

大队长调走,副大队长本来很有机会接任的,陈文其心里多少有些不是滋味儿,强打起精神笑道:“韩支队,我们听您的。”

“对了,以后别这么称呼。”

韩博走进来俯身看了看李佳琪刚才打的尸检报告,回过头来半开玩笑说:“教导员,陈大,吕主任,我是副支队长,不是支队长,喊‘韩支队’不合适,喊‘韩副支队’不顺口,喊‘韩大’又把我职务喊小了,以后直接喊‘韩队’,既解决职务问题又简洁。”

主动跟法医握手的可不多,自己这双手几乎天天摸尸体,许多人嫌晦气。

年轻的新上司跟以前来大队“实习”时一样不忌讳,现在更是开起玩笑,吕晨君感觉应该很好相处,不禁笑道:“韩支队,称呼您‘韩队’不是更小了,人家会以为您是中队长。”

“我们是搞技术的,我们是技术民警,绝不能犯官僚主义,就韩队。以后不要再称呼‘韩支队’,也不要再用敬语,‘你’多亲切,用不着称呼‘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