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学霸终结者 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钱塘江南岸,一片百废待兴的新兴产业园区。

几幢明朗色调的办公楼与厂房错落而立,在周遭相对荒僻的环境里,显得很是扎眼。园区大门口立着的logo,显示这里是苏泊尔公司的总部所在。

2003年,钱塘市的滨江地区还是比较荒凉的。

比如顾莫杰刚刚毕业的钱塘二中,当时就在滨江。从市区过来的公交车,沿途一路都是农田,只有最末两站,才分别是东方通信、钱塘二中。而中间那些车站名,都是什么“江一村”、“江二村”、“江三村”……

连苏泊尔,都是去年刚刚搬到这里的,算是为那条从十里农田之间穿越而过的公交线路贡献了一个站名——从此,“江x村”的公交站牌被取下,换上了“苏泊尔”。

就是这么一片地皮,谁能想到,五年之后,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时,这里的房价就炒到了相当于核心主城区七八成的高度,远超钱塘周边其他郊区。亏得顾莫杰重生时被洗掉了“历史知识”,否则说不定也和那些没追求的重生者一样,来这里囤房子了。

现在,他只能带着一堆技术资料,和几个样品,由费莉萝陪着,来这里兜售他的技术。苏泊尔方面和天策律师事务所也算是老合作了,对费莉萝带来的卖家也算信任,派人和顾莫杰好生接洽了一番,可惜没能当场达成意向。

……

扯得有些远。

却说这天已经是八月底,苏泊尔公司技术总监的会议室里,空调呼呼地吹着冷风,会议桌两边,一共坐着一老两少三个人。

那个发福的老头儿,是公司的技术总监刘泽成。

另外两个人里头,相对年长一些的,名叫苏先河,三十六七岁,是新市场事业部的研发负责人。

年轻一些的那个,名叫张拓海,名义上是苏先河的副手,不过实际上他在公司里的根基和班底都还很浅,因为他是去年苏泊尔搬到钱塘、准备上市的时候才招进来的。

张拓海二十**岁光景,是个高大威武的内蒙汉子,面部轮廓线条俨然,皮肤下面绷着的咬合肌显得颇有张力,带来一种类似于大理石质感般的坚强。公司里曾经有好几个做工业设计和美工的艺术生,一见到张拓海就惊呼,说他长得酷似素描课上常常临摹的古罗马将军阿格里巴的石膏像。

苏先河原本只是做高压锅出身,是当年苏泊尔创业伊始就跟着老板干的元老。然而因为知识结构的老化,他只懂机械,不懂电子。自从去年苏泊尔准备转型扩张、谋求上市之后,苏先河就驾驭不住新事业部的研发任务了,公司不得不挖一些各方面都懂的人才来统筹具体工作,这才有了张拓海的加盟。

张拓海年纪比苏先河年轻将近十岁,又是外来户,按说是没法直接提到这么高的位置的。然而,架不住这个张拓海底子牛逼——他本科前两年是在钱江大学念的电子信息工程,后来也是机缘巧合运气好,因为成绩优异,捞到了个交流生的名额。本科毕业后,去慕尼黑工业大学念的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又在德国本土给西门子打工了两年。

最后,据说是张拓海觉得西门子给中国员工的待遇不如德国人,他心高气傲受不了歧视,干了两年就拍屁股回国了。

张拓海00年毕的业,02年回的国,那时的国人,还是很崇拜洋文凭的。何况慕尼黑工大是实打实的欧洲第一工科强校,苏泊尔当时正谋求摆脱“乡镇民企做大”带来的乡土气,想上市,自然要高薪弄进这些精装的人才。

这样一对搭档,要说不产生一些观念上的冲突,几乎是不可能的。今天他们再次把官司打到技术总监刘泽成这里,则是因为对顾莫杰送来那几项专利创意收购意向上的分歧。

张拓海很看好顾莫杰的那三个发明专利的创意草案,以及配套的十几个实用新型,认为这些专利群足够让苏泊尔在特种厨房刀具领域建立同行不可超越的差异化优势,公司应该直接出高价买下这些技术,然后申请专利。

之所以有此一说,是因为顾莫杰把创意拿给他们看的时候,还没有申请专利,所以连发明人的署名权都还空着。只要苏泊尔肯多掏钱,他可以连发明人的名分都不要。

毕竟,署名权就相当于职称,本身一个名字就值好几万,顾莫杰这辈子都不需要评职称,所以他宁可把名声也卖掉换钱。

然而,殊不知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苏先河动了额外的觊觎之心。

苏先河的建议是:虽然顾莫杰和费莉萝昨天来和他们谈判的时候,只是把大致的创意和样品走马观花给他们看一眼,并不许他们拍照、记录。但是他觉得光凭看几眼就足够他把对方的大意大致记住,回来之后找自己的机械和结构工程师揣摩一下,最多半个月也就可以把结构完善好了,二十天就能拿出样品,说不定还能去偷偷抢注呢。

苏先河算过,其中卖得最贵的那个蓑衣刀发明,顾莫杰连署名权喊价二十万,而如果让苏泊尔的工程师另起炉灶一个,抄袭顾莫杰的创意,把技术资料做完善做扎实,最多也就七八万成本就搞定了。

张拓海觉得对方既然来了,肯定是有备而来,怎么可能留下这种低级错误给苏先河去钻空子?无奈苏先河根本不听。

在刘泽成面前,苏先河陈述了半天理由,最后不阴不阳地总结道:“张拓海,平时那些智能电饭煲、酸奶机的技术引进,我都听你的了,我也不懂那些。不过这种刀具的技术,好想和你一个学电子的不太对口吧?我这种老机械把关就可以了。我说15天能出来,那就肯定出得来,没必要给公司花冤枉钱。”

“这可是剽窃,对方既然肯把东西拿给我们看,怎么会不防着我们?要是把他们逼急了,递交了专利申请,我们公司可就捞不到发明人的名分了。”

张拓海说完这句,也不再看苏先河,而是转向刘泽成,很是诚恳地剖析:“刘总,您也知道眼下公司正在筹备上市。我司手头掌握的专利技术,‘自主研发’的和‘技术引进’的,说出去名声都不一样。如果在特种厨用刀具这个领域,将来我们苏泊尔能够对外宣称相关专利都是自主研发,这对于公司声誉有多大好处,不用我多说。这对于上市时对我司技术实力的评估,也是大有裨益的。难得有一个发明人愿意连署名权一起出让,这是很难得的。”“难道你是为了把发明人的名字署你么?”“苏先河我告诉你,我是为了公司,这种小发明,我还不需要。到时候你们爱署谁署谁!

刘泽成始终听着两个下属争吵,并不发表意见。张拓海说完这番话之后,他才低低地吁出一口气,对苏先河问道:“小苏啊,我知道你是为公司省钱。不过这个当口,公司不希望有任何意外。你如果不买对方的技术,你觉得你能拖住他们几天时间呢?他们难道就不怕露过脸之后,被你仿造他们的创意么?”

苏先河小家子气地斟酌了一下:“我觉得用谈判和讨价还价拖住他们一两个星期还是没问题的。要是实在对方贼猾,到时候再用小张的法子不迟。”

刘泽成没有给结论,只说了一句:“你们再慎重考虑考虑。”

苏先河知道这句话是倾向于他的了,因为如果倾向于张拓海,那就是得马上拍板掏钱了。

……

和苏泊尔接触了三天,讨价还价也进行了三天,八月将尽,顾莫杰的内心也焦躁起来。他找苏泊尔,为的就是接上现金流,如果苏泊尔和百度一样,也要一两个月再给他钱,他可就忍不住了。

冷静下来,他就忍不住问费莉萝:“姐,是不是我当初就不该这么贪心、试图把署名权也变现卖给他们?他们这几天该不会是在动仿制我的歪脑子吧?”

“很有可能,你觉得这种技术,在点透了创意之后,让行家来设计,多少天可以完成?”

顾莫杰无奈地摇摇头:“我也不知道,但是不可不防,要是实在不行,你明天就去把申请流程启动吧——唉,要是可以先占着位置,阻挠别人注册,然后自己又虚晃一枪,那该多好。那样也就免得‘引诱别人犯罪’了。”

“你就是想要既占住位置、又继续保留随时把署名权卖掉的机会?不早说,这个完全可以做到的。你先去申请了,然后再行使专利的撤回申请权不就好了?”

费莉萝一句话,就把顾莫杰说得目瞪口呆:“还能这么做?你怎么不早说?”

“你也没问我啊,何况那事儿法务上要多费几番手脚,多算一笔代理费。没必要的时候我何必告诉你。”

“姐,你就是我亲姐!快说下要怎么操作,咱明天就先去把申请交了,免得苏泊尔的人惦记着。”

费莉萝当下对顾莫杰如此如此这般这般地细说了一番,顾莫杰心领神会,暗暗懊悔没有早点儿向费莉萝仔细求教。次日一早,他也不知会苏泊尔的人,也不给苏泊尔的人最后通牒,就直接和费莉萝去专利局代办处提交了申请。

有时候,一件挺简单的事情,就因为顾莫杰的无知,多绕了个大圈子,还引诱得别人起了邪念,真是罪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