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106章 产业链不全的下场

学霸终结者 第106章 产业链不全的下场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4G手机,辅助驾驶智能车,全球导航,全球地图……

初音系越来越深厚的数据积淀,随着智能车这个纽带被投入市场,正在越来越显现出其黏性。

在另一个时空,作为PPT狂魔和嘴炮狂魔的贾老板,发明了“生态化反”这个词。

在贾老板嘴里,那就是个牛逼。

但是在本时空的顾莫杰这里,那是实打实的做到的,而且顾莫杰一边做的时候,一边还挺低调,压根懒得吹那种太LOW的B。

“初心-3”保时捷限量定制版手机,全球全年只有3000台,和918SPYDER超跑的产量一模一样,一台不多一台不少,普通人花钱也买不到,着实是逼格满满。

在很多提供装逼谈资的圈子里,甚至认为拿到一部这种新手机,装逼含量不亚于一张高段位的百夫长黑金卡——那都是贵族积淀的象征。

不过,非定制版本好歹还可以通过买初音保时捷的普通版智能电动车来赢取限购机会。所以理论上非定制版的全球出货量可以达到定制版的20倍左右——也就是全球全年6万多部。

一时之间,几乎每一个能够掏至少二三十万欧元买初音保时捷智能电车的车主,人手一部都买了对应的手机。

哪怕这部18K香槟色黄金外壳的机器,标价高达10800欧元、而处理性能并不比普通版“初心-3”强多少,也没人犹豫。(当然,车主智能识别传感器、软件和手机远程控车功能都还是有的)

整个地球上,一年里找出6万个能够掏得起1万零点儿欧元买手机的富豪,多么?一点都不多。全球的亿万富翁人数都不止这个数儿。

尤其是沙特卡塔阿联酋,巴林阿曼科威特,一堆石油狗大户们,哪怕如今全球油价暴跌了三分之二,依然乐此不疲。

IPHONE什么的在顶级土豪眼里已经是吊丝机了,苹果的顶级品牌效应,随着这一波的冲击,越来越显得摇摇欲坠。

……

随着美联储QE的大潮,这个世界的高科技产业正在得到前所未有的巨额资金。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哪怕是那些已经IPO了的、还没有增发新股的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也开始疯狂地吸金扩张。

扎克伯格在判断清楚了未来几年的热钱形势后,和X-SPACE的埃隆马斯克达成了一项大合作,决定按照2亿美元一颗卫星的代价,在2年内先期尝试数枚网络卫星——也就是说这种卫星的用途,是从太空中往地面上提供互联网服务的。

这一阶段的计划,扎克和马斯克预计2015年年底完成。

等技术成熟之后,扎克会在2016年再重新估价、签新合同,提供更大规模的订单。

扎克伯格的这个计划,第一步准备利用最初的几颗卫星,在中非的坦桑尼亚和乌干达提供4G的无线互联网。

(注:其实应该算“东非”,这里称其为“中非”,主要是从纬度上来分的。也就是不区分东西,只区分南北。这和互联网卫星的技术特征有关,后面会详述。)

扎克伯格这么干的目的,自然是出于他的危机感。

因为这个地球上所有已经普及互联网的地方,基本上都会在两年内被“初见”和FACEBOOK瓜分了。

在美联储QE资金大量流入高科技产业、其中一部分流入社交网络的情况下,谁都可以预见“初见”今年的用户就会突破10亿人,FACEBOOK也差不了多少。用不了多久,已经有网的市场就彻底渗透了。

扎克伯格只能把心思动在如今还没有互联网的空白世界。而且他知道,社交网络是一个很讲究“先入为主“的东西,谁成为给那个市场“****的先行者,谁就能很大概率占有这个市场。

平均两亿美元一颗的卫星虽然很不划算,但是如果可以破到某些非洲落后国家社交网络的“处”,埋下一些种子,那么这笔买卖算起来还是划算的。

话糙理不糙。

……

初音保时捷智能车在纽北赛道跑出世界纪录的庆功酒会后没几天,初音圈子里的高层,基本上也听说扎克伯格的新动作了。

然后自然有人在顾莫杰耳边吹风,尤其是很多不懂硬件的人,在资本狂热的感染下很容易不冷静。觉得扎克伯格干了的事情,初音也该大干快上,怎么能被人抢了先呢。

如今的初音集团,规模体量可是已经超过FACEBOOK不少了。要是等四季度初音网络科技上市,到时候说不定光是初音网络科技这一家公司,就能顶得上FACEBOOK了。

然而顾莫杰始终不为所动,他只坚持本心,只听本领域最专业人士的敏锐观点。

“哼,就凭埃隆马斯克这种‘集成商’,他懂个屁的卫星互联网,眼高手低。”

对于如今的硅谷式科研创新能力,顾莫杰是深有所感的。

埃隆马斯克这人,看起来挺牛逼,特斯拉无人车也搞,X-SPACE的可回收火箭也搞,但是实际上马斯克的公司只是最后的系统总集成商。

互联网时代科研的扁平化结构,在马斯克这一群人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实际上马斯克的公司只是掌握了一个集成技术,而每一个零部件的核心技术他都没有,他只能是负责定指标,定标准,让外包的技术开发商帮他完成。

这种东西,在做做规模程度不高的定制产业——比如像特斯拉一样,每年卖不到10万辆车——是可以彻底玩转的,没什么系统风险。

但是要想进一步进入规模化大生产,作为一项大工程实践,美国人还差点火候。

如今这个时代,美国人已经把不再同时拥有科技和工程的前沿了——科技的前沿,依然在美国。工程的前沿,转移到了中国。

如果没了深市那茫茫多的产业基地,或者没了台积电,美国人连IPHONE都造不出来。

而扎克小看互联网卫星的冒进,在顾莫杰看来就是过于乐观了。

论通讯,当今地球上最有发言权的当然就是夏为科技的任正义任总了。

他老人家都没发话说互联网卫星适合商用化,埃隆马斯克算个屁啊。

不信?不信就看看美国人的思科当年是怎么被任总一顿老拳揍得生活不能自理的。

思科的例子不够的话,还有阿尔卡特、爱立信……当年的全球四大通讯基站设备巨头,还不是都被夏为打得生活不能自理。

所以顾莫杰在这个问题上只相信任老的意见。

“互联网卫星,目前来看是个大坑。我也不说这东西行不行,就给你个数据,你自己判断。”

顾莫杰约任老到江南会喝茶谈事儿的时候,任老就是这么说的。

“打个比方,我要是说互联网卫星肯定赔,那也是不对的。但是这个东西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除非扎克伯格选择用卫星把全地球的互联网需求都铺满,否则在此之前他肯定只能选择某些地理位置提供互联网服务——据我所知,好像是卫星轨道问题。”

任老内行的是通讯,对于“卫星”这个属性,他也不是很懂,所以只是略微提了一嘴。

但是顾莫杰自己懂这些常识。

因为他投资过北斗导航系统。

北斗导航当年为什么要比GPS系统多3颗前期定位星?这个道理和今天扎克伯格与埃隆马斯克的互联网卫星服务区选址,是相同的。

“这事儿我知道,因为如果互联网卫星要固定为某一区域提供网络服务的话,那它就必须在靠近赤道的近似静止轨道上运行。否则在低轨道上的卫星,两三个钟头就绕地球转一圈,半小时前还在欧洲上空,一会儿又到非洲上空,还怎么提供网络服务。

只有类似于北斗导航的3颗前期导航星那样的‘近似纬度静止中轨道’,在相对固定的纬度上绕8字轨迹,才能提供局部网络服务。”

顾莫杰的话外行人一般听不懂,但是如果只翻译结论的话,就容易理解了:

扎克伯格和埃隆马斯克说的那玩意儿,只能服务于低纬度、赤道附近的国家。

拿出世界地图看看,满足这一条的只有东南亚、印度南部、中非洲,以及南美的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这些地方。

所以扎克伯格的第一期试点才选择了中非东部的坦桑尼亚、乌干达、肯尼亚作为试验田。那都是物理规律决定的。

任老点点头,表示就是顾莫杰说的这回事儿。

“然后我来说通讯问题。以现在的技术,这么说吧:如果是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20个人以上的,或者假设手机/网络用户10人以上的,那就不用想了,肯定是地面造铁塔建基站更省钱。

但是如果在东非大草原上,比如肯尼亚自然保护区那种千里之内只有一些探险队、旅游团、原始部落的话,那么卫星才会有优势。

一个卫星上搭载的基站,可以容纳的最大用户数不会超过地面基站的20倍,但是目前发射一颗卫星的成本起码是起一座地面铁塔的600倍。

所以除非未来卫星发射成本降低30倍,或者进入5G时代之后卫星搭载容量巨幅提升,才有可能导致卫星互联网成本在任何情况下都低于地面铁塔基站。

卫星目前唯一的优势原因,就是有些用户人口稀疏的地方,铁塔的负载连30分之一都吃不饱,甚至远远低于这个数,这时候才能用卫星作为补充信号。”

这番道理顾莫杰立刻就听懂了。

同样建设成本的情况下,地面铁塔基站的优势是单位资金投入可以支持的用户数远远超过卫星——目前这个数据是至少超过30倍。

但是卫星的优势因为其处在数千公里之高,可以覆盖的面积很广。

肯尼亚和坦桑尼亚的东非大草原上,可能几十万平方公里土地才10万名需要用WIFI或者无线网络的人口,这时候扎克伯格的卫星在这种地方就有用武之地了。

但是如果挪到同样纬度的南印度地区,以阿三国那种茫茫多的人口密度,扎克伯格肯定要赔到裤子都当掉。

说白了扎克伯格只是少量多餐地金融冒险,花个几亿美元破一个从来没有互联网的落后非洲国家的处,让他的FACEBOOK先入为主而已。

顾莫杰就算要在几乎没有互联网的空白之地圈地,也不愿意用卫星。

他宁可考虑其他折衷的办法,比如像谷歌那样,谋求高空气球供应商的合作,投资一些轻质高稳定性气球研发项目,弄出个“气球WIFI”之类的东西。

毕竟,顾莫杰下一步要渗透的市场,人口密度肯定比扎克伯格的目标市场稠密得多。

东非大草原这种地方,顾莫杰暂时还看不上。

做人,一定要始终咬死了认准自己需要啥,不能盲目跟风。

而且相比于扎克伯格,顾莫杰在这个方面还有一个更大的优势。

扎克伯格和埃隆马斯克两个人,对于通讯领域的基站硬件,那都是两眼一抹黑的。

就算他们再怎么在“系统集成”上下功夫,有一个问题他们是改变不了的。

那就是:高通公司提供什么标准,扎克和马斯克都只能乖乖直接拿来用。4G时代的基站如何定义、如何编码、容量特性如何,扎克一点发言权都没有。

他只能是拿着现成的4G基站设备,然后往上配卫星、配火箭……

对于一个至少2年之后才能试点运营、不知道几年之后才能批量使用的大项目,如此作为实在有些投机取消。

等扎克的卫星试运行,全球已经进入4G时代三四年了。等他批量,说不定已经4G六七年了。

相比于干实业的人,扎克在这事儿上还是讲故事的成分居多。

而顾莫杰可以直接和任老坐下来谈。

“任老,现在4G时代咱夏为和高通已经差不多平起平坐了,最多还差半步。你觉得未来5G时代的基站该是怎么个指标,配什么样的搭载平台可以效率最大化呢?”

任老一下子就明白了顾莫杰的野心。

这样也好,至少说明顾莫杰在通讯的底层硬件和通讯标准方面毫无野心。

他就是一个想把通讯的应用发挥到极致的人,而底下的通讯标准基石,依然会和夏为长久合作下去。

顾莫杰这个“友谊的巨轮”,可比扎克和马斯克的小船结实多了。

而且,因为本时空顾莫杰提早撮合了当年夏为和湾湾家威盛电子之间的合作,所以夏为在4G时代落后高通的程度已经被大大缩小了。

哪怕在平行时空的历史上,没有顾莫杰的出现,夏为的任老也在2017年的5G标准定制大会上从高通手中抢走了一半的编码标准。

如今有了顾莫杰这个变数,有了夏为在基础通讯标准专利积累上提前了一两年的进步,到时候显然更加不可限量。

“放心,5G时代的标准,肯定轮不到高通公司来制定了。”任老和顾莫杰说这话的时候,满满的都是自信。

扎克伯格连这一点都不知道,还怎么和顾莫杰斗。

(又是四千多字的加量章节,而且这还不算完,今天还有爆更。大家等我下午下班再更,反正要完本了,不用攒稿过日子了>_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