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84章 分分钟教做人

学霸终结者 第84章 分分钟教做人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陈天乔离开之后,径自筹算顾莫杰的报价不提。这么大的生意,最快也要个把月的谈判。

顾莫杰是一点都不急,他本来就做了两手打算,买不买某点,对于他的内容产业布局丝毫没有影响。

花开两头,各表一枝。

早在半年之前,一个渺小的插曲,就在业内人从不关注的角落发生了。

当时,初音的人工智能推送发展还比较原始,有一天,一个一年多前因为在某点闹事被封禁的小子,被初音系的人找到了。

那个人叫朱子峰,在某点上传过一本小说《宇宙xx闪级生》,据说一晚上就更新了百万字。然后第二天就被某点封禁了。

而实际上,他写这本书只花了几十分钟自动推演。此前半年多,都花在了编程上面——这个人编写了一个自动堆砌文字、让内容勉强看起来算是读得通的语句的vb脚本。据说按照这个脚本运行下去,就能自动生成上亿字狗屁不通的情节。

这东西一出来,当然被无数持有“这是亵渎文学”观点的人声讨了。当然也有技术流的圈内写手支持,认为这是把科技进一步引入创作的有益尝试。

当然了,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在某一个方面的观点都是统一的:这个软件自动写出来的东西根本不能看,其文字流畅性最多不超过300个字,用来造句和套路的人物景物描写还行,要想写出剧情纯粹是痴人说梦。

谁也不知道这种东西需要继续完善多少年,才能有真正的商业应用价值。

那个朱子峰被网络文学界唾弃鄙视之后,也就不再厮混了。然后2012年五一节的时候,初音原创的一个中层谈判人员找到了他,问他买走他的全部代码和后续尝试。

初音方面很给面子,出价50万。

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大半年的心血尝试,能值20万就不错了。剩下的30万,还是看在他当年有想法,有个性,所以顾总鼓励他一下。

朱子峰一听说国内大佬初音居然识货了,激动得不要不要的,还以为自己要翻身了,妄自尊大到想谈后续的技术分成。

初音方面谈判人员一盆冷水泼下去:你做的这个垃圾根本路线就错了,后续也没发现改良路线,只能算是你提出了个努力方向而已。一个连思想都不完整、路数不对的东西,给50万已经很鼓励了。

至于这个垃圾脚本本身,初音收走也用不上几行代码,完全是给立项的人“解剖分析死因”用的。

如果不卖,初音也不在乎。

朱子峰认清现实之后,50万卖了。凭良心说,他确实赚了,大部分是情怀钱。

他只有一个附带要求:希望初音原创能够给他一份工作,让他加入到初音后续拟开发的写作辅助软件的开发团队中,亲眼见证他当初天马行空瞎想的理念如何能够变为现实。

这个请求初音方面很干脆的答应了,前提是他先把脚本著作权交割清楚、然后再额外签订高额违约金的保密协议。

从那天起,朱子峰终于加入了初音,亲眼见证了初音的造梦历程,也见证了自己曾经的幻想是多么不切实际、多么没有可操作性。

……

“直接靠机器和软件写作?让机器人在创作领域彻底颠覆人类?这种猪一样的点子,真是何来的自信。”

“电商做了这么多年,都没敢说颠覆传统线下商业,只说弥补线下商业的隐痛点,把线下模式没法做的生意品类补齐。你一个没写过两本书的人,就敢说直接让机器人写作颠覆人类创作?”

“互联网金融口号刚刚叫了一年多,结果呢?那些喊着口号要消灭传统金融的互金创业者都死了,活下来的都是渐进改良派的。你个私人单打独斗写脚本的,敢说那种大话?”

刚刚进入初音原创的第一个月,被上面的产品经理和左右的资深工程师一批驳,朱子峰就发现自己原先真是图样图森破了。

简直就像孙达炮在袁大头面前哔哔说要造十万英里铁路一样,纯粹是个地图开疆的小儿科。

初音原创负责这个产品的人,是严磊的人工智能研究院专门调来的,而且还得到了董事局主席顾莫杰的亲自点拨。从高人那里,朱子峰知道了“科技辅助创作”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二十年之内不要考虑用机器人彻底取代作家的可能性,这事儿人类科技二十年肯定做不到。”

“十年之内,应该考虑的是扩写型软件。比如在传统的遣词造句脚本基础上,结合目前人工智能‘越来越能读懂人话’的特性,然后由真人作家创作一个梗概的作品大纲,训练机器人在‘读懂’的基础上遣词造句,扩写成一个相当于大纲字数数十倍的文本。

这个过程中,一开始应当以20被字数扩写率为目标,随着对人工智能的训练反馈越来越成熟,可以逐步实现五十倍、甚至百倍的套路文撰写——但是仅次于套路文,因为机器通过‘学习’学会写作的,肯定是套路文。”

“第一章要出金手指、前三章要出装逼打脸、五万字要小**。这种套路人类写手还要花时间去学习、记忆,而机器人写作完全可以通过程序设定来训练。人类最恶心最难记住或者不愿意做到的事情,在机器眼前反而是比较容易的。在人类很容易想到的故事大势等问题上,机器反而最难想通。所以,在辅助创作软件诞生的最初几年,要充分利用机器的优势、同时由人类手把手去训练、修正、最终审稿修改。”

当然,为了“深度学习”,最重要的是把机器人写好的稿子、由人类修改之后,再重新反馈给机器人,让其“学习”其中的差别。

深度学习,总的来说就是这么学习的,不断反馈此前答案的对错。就像谷歌和facebook当年训练人脸识别,就是给无数的图给机器识别,然后错的要告诉机器错了。久而久之,机器的模糊统计算法就“知道”什么是错的了。

朱子峰只是个业余的脚本编写者,他当年给某点闹事的时候,根本不懂深度学习算法,也没有那么好的产业视野。他那个孙达炮一样幼稚的想法,只有落到初音这样的巨头身上,才能变得有可操作性。

正如人工智能在实现自动驾驶的过程中,必须先借助‘辅助驾驶’。

人工智能在攻克国际象棋、围棋的时候,必须先借助人加机器的“半人马模式”,来实现比纯机器更好的效果。

在驾驶汽车的时候,在人脑看来最难的事情是应对突发事件,是“保持车辆精确保持与两边车道线的间距”。而这些事情在最初的辅助驾驶系统看来,就已经是很简单的了。

沃尔沃在被李叔福收购之前,已经实现了自动应对突发窜出的行人,以及保持车道间距。

但是,在人脑看来相对容易做到的事情,在机器眼里却是很难得。

比如预见中远期的可能危险。

又或者看到夜里对面远处有司机过来、而己方这边有其他车辆开着远光灯时、预测对方司机会不会出现方向抖动。

又或者是“预期刚才超车的人会不会赌气并线”这些显而易见的事情

这些问题人工智能的驾驶系统需要多年才会学会。

人类的长处是预见,机器的长处是精确,以及见招拆招。

自动驾驶是如此,初音人工智能研究院如今在攻克的围棋领域也是如此。

人类棋手或许害怕官子算不清,机器算法分分钟可以算清。人类高手喜欢前期布局做外势,而机器远远没法在需要高度远见的领域赶上人类。

在一切深度学习型人工智能领域里,最需要“远见”的细分领域,总是最晚被机器人攻克的。而在那些领域内坚持的人类,也往往是最后失业的。

不到半年,朱子峰那个辣鸡脚本被初音作为反面教材,剖析彻底吃干抹净,然后浴火重生出一个新的写作辅助工具,测试版的。

这个东西,已经可以做到在拿到套路文大纲的时候,读懂这个大纲,然后进行大约百倍字数的扩写。遣词造句和辞藻描写方面,而且已经学会了联系上下文,防止剧情崩溃。

如果开启“灌水”模式,这个写作辅助软件更是可以借鉴到无数人物、景物、动作描写,把一切可以水的地方再水一遍。两万字的大纲写成五百万字的小说都没问题。

当然了,这个东西目前还比较原始,要想用好,还是比较“挑大纲”的,如果大纲本身没头没脑机器识别比较困难,或者大纲本身就在灌水、或者格式套路不明显,机器还是没法写好。

写出来的作品,最后也还需要人工读一遍,解决掉一些逻辑上的明显硬伤。

至于错别字和用词不当,倒是不太容易出现,那本来就是机器的强项。

这个软件在初音原创内测通过之后,立刻投入了使用——当时,陈天乔还没下定卖网站的决心呢,初音方面自己也没有建站,所以这个“使用”肯定是不能用在自己人身上的。

初音方面毫不犹豫地在对手的网站上测试自己的成果。(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