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二章 独辟蹊径

学霸终结者 第二章 独辟蹊径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把费莉萝交代的事儿记下之后,顾莫杰并没马上动手。他不是个火急火燥的人,一切都要按部就班,先做出计划来。

在他看来,首要任务,还是先把科目三和后续的驾考考完,把本子先拿到手。把这桩事情彻底了断了,再把精力投入到下一件事情里头。

当然,考虑到他车技不错,不需要练太久。这十几天里可以先把写专利所需的查资料和理论攥写工作做起来;等拿到驾本之后,再想开模或者打样的事情,把实物做出来。

饭,要一口一口吃。

半年前提到蓑衣刀的时候,他完全是一个灵光一闪的念头,并没有做过论证,甚至没想过——国内究竟有没有人已经想到了这类创意?他真的是第一个原创者么?

现在既然要当回事情做,首先还是要以系统工程的严谨思路检索一番,确保自己的创新性。

学车归来的次日,顾莫杰在网上查资料下资料花了一整天,最后得到一个庆幸的结论:蓑衣刀这玩意儿,在国内居然还真没有人想到过。

顾莫杰浮光掠影地对比论证了他查得到的上百种厨用刀具领域的发明专利、上千个实用新型,看得眼睛都酸了,最后蓦然总结出一条规律:

貌似国内在厨用刀具这一块的创新方向,大多局限在那些和外国人重合的领域。一开始他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彻夜揣摩之后,在睡梦中迷迷糊糊恍然彻悟了一种可能性。

2003年的时候,国内很多知识产权领域的套利行为,或者说专利领域的套利行为,还处在对外国盲目跟风的阶段。

要知道,专利这种东西,并不是你在一个国家申请之后,就直接在全世界范围内都能得到保护的。你在国内申请了,就只在国内得到保护,在米国申请了,就只在米国得到保护。如果你忘了去日本申请,那么对不起,日本人就可以合法地在他们国内剽窃生产你的产品,并且销售——只要不出口卖到其他你申请了专利保护国家的市场,他就没有违法。

03年的中国,加入wto才两年多,在此之前,中国是一个知识产权保护非常落后的国家,山寨问题比后世更加严重,地方保护问题也远不是十年后的人所能想象的。很多外国公司即使把他们的专利技术在国内申请了,都不一定能指望得到保护。而申请专利之后,每年是要缴纳“维护费”的——相当于保护费。

交了保护费还不一定能得到保护,自然有大量外国公司懒得来申请了,大不了他们不做中国市场的生意,只求你们山寨的东西别卖到他们注册保护了的国家、冲击那些优质国家的市场,也就罢了。

外国人不来申请,自然有许多空白留了下来。所以那阵子,国内懂得刷专利的人,很多都会专门检索米国专利数据库和国内专利数据库的差别,然后把那些在米国注册过了、国内还没注册、将来也不太会有正主上门申诉的专利,给抢注了。

这种“翻译专利”的效率,当然比顾莫杰此前用的“功能创新点排列组合”更加简便,只是顾莫杰上辈子是08年金融危机之后才踏上社会工作的,在他工作的时候,这种更原始的跑马圈地时代已经过去了,海量“翻译专利”的狂潮已经结束了,所以他才没有学到这一手学术造假的窍门而已。

直到此刻,花了几天时间,旁征博引地查询,自己反复思考对比,他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同时,这个结论也让他收获了一个意外之喜。

这个意外之喜,倒不是说他发现了另一条“刷”的捷径——他发展到如今,已经不屑于再去做刷的事情了——而是让他找到了一片真正实打实创新的蓝海空白。

那就是,找中国人独有的需求、找只有中国人需求,而外国人不需求的领域,去发掘隐痛点,解决实际问题,找出创业方向。

比如他灵光一闪想到的蓑衣刀,为什么03年国内其他人就没想到呢?因为大家都被跟着洋人屁股后面走的快感给蒙蔽了,那阵子连电视上的学术新闻都是一水儿的“xxx研究院的xxx教授又填补了国内空白”。这种快钱,快荣誉来得太方便,真正自主的思维就萎缩了,既然躺着都来成果,谁还肯跑着追成果?

那阵子的学术环境,和数年后“国内空白”被填补得差不多之后,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但是对于顾莫杰这种不打算造假,准备靠真本事的人,这一现状,可就是机遇所在了。

因为洋人不会做中餐,他们不需要切蓑衣黄瓜,所以他们想不到去发明蓑衣刀;同理因为洋人不会炒菜的时候颠锅,所以他们也不会去想到发明可以自动颠锅翻炒的炒菜锅;

推而广之,虽然谷歌比百度强大太多,技术研发也很全面,后世“谷歌翻译”的能力远超百度翻译,但是在“中翻英”这个细分门类上,谷歌就会因为“学兼众门”,要同时兼顾法德俄日诸国语言和英语的对译,而不如百度做得专精。

再推而广之,因为电脑的键盘一直都是英文字母的,所以英语文明国家的人脑子里根本不需要有“输入法”这根弦,而这个领域,就是中国人发展优势的所在——顾莫杰那个万能输入法,不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么?

谁让这是一些洋人压根都不需要去面对的问题呢?在这些微小的领域,洋人自然不如中国人专业。跟在洋人屁股后面“翻译国内空白”的体制内囤积型学阀,也自然竞争不过坦然面对自由竞争腥风血雨的民间力量。

这就是顾莫杰不借助体制,不借助官场,以纯商之路崛起的捷径所在。

彻悟了这番道理之后,顾莫杰整个人都轻松了下来。后面几天,他搜索如飞,撰写神速,触类旁通,思如泉涌。

不仅把蓑衣刀具这项发明的技术论证文档写得滴水不漏,甚至还因此受到启发,把好几种他根据中餐和西餐差异化需求而总结出来的、外国人不可能想到的、而他偏偏想到了的小实用技术论证扎实,然后排列组合,编织出了一张技术网络,隐然形成了一道微小的壁垒。

随着时间的拖延,这道壁垒会变得越来越缜密,越来越严谨。

虽然样品还没做出来,但是他已经对即将到来的和苏泊尔的谈判充满了信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