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149章 秒杀谁好呢

学霸终结者 第149章 秒杀谁好呢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顾莫杰听初音智能的几个技术骨干回报了半晌,总算是确认了“初心2”手机在画质和颜值上绝对可以超越同样会在明年上市的iphone。

但是随着这一利好的确认,更多的问题和麻烦也被带了出来。

张拓海清了清嗓子,拿出一套带着屏显、测试主板和测试电源的散机,给顾莫杰演示起来。

“5英寸、367ppi屏幕这个指标,是我们今年2月份的时候就最终敲定了的——当时367ppi的屏幕,三星、lg和夏普都还没生产出来,年中的时候才给我们到货。在此之前,我们都是拿低分辨率的屏幕等效、拖过其他测试环节的。

定了这个屏幕之后,连带着2代机的整机尺寸也就敲定了。有5寸的背板空间放置cpu和基带芯片、摄像头、耳麦等固定大小的元器件,结构设计显得比一代宽敞了很多。整机背后三分之二的空间都能空出来放置电池,而机体厚度反而比一代还薄了一点。

但这个时候,我们又发现了一个新问题:因为视网膜屏的应用、像素计算的数据处理量猛增了数倍,gpu显存能耗也往上翻。加上屏幕本身的耗电也暴涨——屏幕以正常亮度亮着的时候,整机电流竟然有300ma,而原先1代的时候只有140ma。”

“2代机背光耗电比1代翻倍还多?太高了。”顾莫杰听了,也觉得这个参数有些严峻,“现在2代的电池是多大?”

“已经顶格做到2000ma了,如果放弃机体减薄的属性要求,电池最多可以撑到2400ma。”

2400ma,也不过是“新手机充满100%电、屏幕亮着放8小时就没电”的下场,依然躲不过“安卓好男人每天晚上都要回家充电”的宿命。

“不行!屏显能耗太高了,光靠堆电池没用。还是要治标治本,把屏显能耗降下来。”顾莫杰立刻做出了判断。

张拓海示意顾莫杰不必焦急:“这就是我要说的——这半年里,我们的团队配合陈工,一起弄了一组划时代的降低屏幕背光能耗的新技术,目前还在专利保密期内、每隔几个月撤一遍的潜水艇状态。

等到2代手机发布的时候,这些专利也会进入公示期,然后在6个月的优先权期限内完成各国专利权的联合注册——只不过,我即将说到的这些技术,会受到lg、三星或者夏普的某些上位基础专利的限制。”

原来才说到戏肉呢。

“说下去。”顾莫杰并不废话。

“这个就是我们的独家发明,叫做‘led与环境光双导光侧背光源’,绝对划时代。”张拓海说着,拿出一组旁边接着奇怪转接槽的触控屏显,放到顾莫杰面前。

“众所周知,ips屏幕与触屏,几年前最初出现的时候,是日本日立公司的技术,用的是lcd液晶屏——lcd液晶屏的背光源,是放在屏幕背后的,往上照射,把屏幕打亮。

而近年来,led这种新光源的光效不断崛起。08年的时候,led的民品光效达到了70lm/w,今年进一步提升到80lm/w左右,已经追平了三基色节能灯。在照明领域,很多业内人士都说今年是led照明技术的元年,因为其节能高效性的临界阀值已经突破了。

而在显示器背光源问题上,led技术的成熟,也带来了两个意想不到的好处。

首先,自然是led比传统lcd的屏需要的‘背光小灯管’更节能、光效更高。

其次,则是led光源可以配合一种叫做‘导光板’的新面板材料进行二次配光;而传统的lcd只能靠‘扩散板’这种低档的、近似于有机塑料的东西配光。”

张拓海说着,拿出led屏和lcd屏两种结构的样品,演示着给顾莫杰对比。

很明显可以看出,lcd屏的厚度要比led屏厚大约2个毫米——厚就厚在那层铺在屏幕背后的光源上。而led屏的光源,是沿着屏幕剖面、从两侧往中间照射的。

后世那些家用的电视机,led时代的电视比lcd时代的电视更加薄,前者整机只有两三公分厚,而后者至少也要四五公分。这里面的差距,主要就是背光源与屏显的结构耦合导致的。

顾莫杰把玩了一会儿,不确定地问:“可是,看起来这个只是把机器做得更薄,对节能效果也明显么?”

“很明显,目前采用led屏就可以比lcd屏光效提升15%左右,但是考虑到初代导光板本身的损耗比已经很成熟的lcd扩散板低一些,所以综合能耗只降低了10%。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未来的趋势——led照明崛起之后,导光板材料的进步日新月异,今天我们拿到的导光板,透射与柔光效率或许比lcd扩散板低5%,半年之后等我们的‘初心2’定型量产时,说不定就有更新一代的物料可以使用了。

而光源部分其实也是同样的道理,led的光效这几年每年都在以10~20%的增幅上涨,估计后续三四年都是快速成长期。到2012年,最高端的民用背光led光效,可能会突破120lm,到2015年,或许是140lm。”

顾莫杰确认道:“所以,你们是在赌未来?”

张拓海对此毫不讳言:“是的。一款原创度极高的手机,可能需要一年半的研发周期。而苹果公司在这方面,其实有一个保守的误区,那就是他们只用定型设计时所能买到的最好物料。而我们比他们冒险,愿意用立项的时候还只存在在实验室里的物料。”

不赌未来,如何弯道超车?

既然是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当然要有勇气不走寻常路。

“好,这把我准你们赌了!赔了算我的。”顾莫杰大度地选择了信任手下的技术牛人们。

“谢谢,而且用了led屏之后,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光源位置从屏幕背后换到了屏幕上下方剖面位置,所以,我们弄出了一个用自然光和环境光导光补光的措施,具体是这样的。”

张拓海说着,拿出最后一套、也是最终极的测试样品。

和第二套led屏显相比,这玩意儿就更搞怪了。

第二套led屏显,还是上下两侧都有一条led光源带的;而最后这套样品,只有底下一侧有led光源带,只不过可以看出其单位尺寸的功率加大了。

而屏幕上剖面处空出来的那条边缘,则被一些奇怪的“曲率光纤”材质的器件覆盖了。

“既然用了侧发光的导光板作为匀光介质,我们完全可以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导光板不仅可以导led的光,也可以导别的光,比如太阳光,比如室内灯光。

我知道您想说什么——是不是想问我,‘难道准备把这台手机做成太阳能充电手机’——这个问题只问对了一半。准确的答案是,我们确实打算使用太阳能,但不是傻乎乎地把太阳能发成电,然后再用电来产生光。

直接省掉了光-电、电-光这两重转换,也就免去了一大半的额外损耗。我们在手机屏幕上方加入一条大约半厘米宽的导光片,并且用曲率光纤将入射的光线转折,侧向射入导光板边缘。然后在手机顶端的前摄像头位置边上,加一个微小的照度传感器,利用这个照度传感器感应环境光强弱,并且调节屏幕的综合亮暗。

而这套系统如果最终完善的话,我们只需要让手机平时处在‘夜间模式’的背光功率上就行了,昼间模式的亮暗完全智能控制,并以导光负担差额的主要部分。”

非常nice的设计。

张拓海的演示,看得顾莫杰眼前一亮。

背光耗电被大幅度降低了,而且还误打误撞做出了“智能背光”这一护眼技术。

在08~10年的手机市场上,brew机和初代安卓、苹果机都被普遍吐槽的一个问题是:在白天户外的环境下,手机屏幕太暗,根本看不清上面的内容。

当然,此前时代的手机也有这些问题,只不过在进入智能机时代之前,没那么多应用程序,手机用户也不用每天在不同亮暗环境下盯着手机屏幕一看就是几个小时。

要解决这个问题,很多高端手机选择了在硬件上多留余量、加大背光源的最大功率。确保最亮状态下的手机,可以在户外一切非阳光直射的环境下清晰使用。

(太阳光直射的时候,神也救不了,那是无解的。阳光直射可以达到几十万lux的照度,而日常办公室、教室的照明设计,才300~500lux。真把手机背光设计成在阳光直射下都能看清的话,不但手机会烧掉,眼睛也会很快瞎掉。)

这么做的代价,不仅增加了冗余硬件,也让耗电、发热这些问题更加加重。

而用了导光补光技术之后,一切都完美了。

led灯条首先省掉了半边,空出来的上半侧改成导光器件,直接“斗转星移”把本来有害的光线挪一个90°,然后射到导光板侧面。

简直和姑苏慕容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一样华丽:敌愈强我愈强,环境光越亮,自带干粮不耗电的补充背光也越亮。

张拓海的对比实验报告显示,用了导光补光技术、实现智能背光之后,背光源的峰值电流降到了200ma,而且更关键的是,绝大多数时候这200ma不会用满,而是处在低功耗状态。平均一下,甚至可以比当年4.2寸的非视网膜屏还略低。

屏幕的像素点数量,是上代机的4倍。平均能耗,却比上代机更低。

还有更梦幻的结果么?

“那还不赶快把这一系列专利技术统统投产?”

“顾总,您稍微冷静一下——现在,我们要用到的led侧光源上位技术、乃至下一代的oled侧光源技术、半透基质导光板材料……这些专利都是握在lg、三星和夏普三家企业手上的。

如果我们贸然公布我们的下位技术,将来这三家公司联合起来不给我们后续授权,我们还怎么继续发展?难道这种技术,就在初心2代上面用一轮、做一锤子买卖,将来就不往下发展了么?”

张拓海的话,让顾莫杰冷静了点。

问题绕回了原点。

初音智能今天弄出的这些下位发明专利,其上游脖子还被人卡着呢。

不拿到至少一条畅通无阻的技术路线,谁都不敢放手开干这件事情。

究竟该选择哪个突破口下手?lg?三星?还是夏普?貌似现在地球上就这三个选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