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七十章 没听说过逼人转专业的

学霸终结者 第七十章 没听说过逼人转专业的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蔡松风院长把事情吩咐下去,过了一会儿也就抛在脑后了。作为院长,他的事情很多,加上年纪也大了,不可能把交代下去的事情一件件都记在心里,只能是等到下面的人办完之后,主动来找他汇报工作。

如果真有人忘了汇报工作,事到临头的光景蔡院长也能想起来,然后再问一句。只不过真发生了那种情况的话,被吩咐的人肯定跑不了一个“办事不力”的恶名,将来在院内基本上也捞不到什么上进的差事了。

一般情况下,不会有人挑战领导的记性,所以领导自然不需要有记性。

丢开“mojie-gu”和杰夫辛顿联署的论文,蔡院长的心思又回到了数日后接待来访学者邱成彤的事情上去了。

邱教授是数学家。前年本校求着对方接受了本校的名誉教授头衔、去年又求着对方接受了本校名誉博士的学位,这两份“名誉”,可都是挂在数科院名下的。到时候人家回国,除了校领导要招待、交流之外,首当其冲的就是他蔡松风的数科院了。

组织几个学术成果还算拿得出手的教授,或者在读研究生,到时候作为“优秀师生代表”和邱老座谈、出出彩,也能在校领导面前显得他蔡松风治学有方不是?

而且论起来,蔡院长和邱教授还算是两分私交的,不仅仅是对方来钱江大学访问期间的官方交流。

蔡院长深知邱教授的为人和学术方向,知道对方其实从本世纪初起,就已经很少致力于一线数理科研了,反而把精力花在科研组织调度工作方面,发掘发掘后进,调度调度资源。指导一下大方向。

这种情况在数学界是很常见的(在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方面就更常见)。

君不见诺贝尔物理学奖、化学奖往往是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在得;而菲尔兹奖却是硬性要求“只授予四十周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

因为数学领域容易让年轻人出成绩。出了成绩之后,这个成绩值不值钱、意义是否重重大,也可以在数年之内马上得到验证。同时,在这样的领域年纪大了之后,就容易力不从心;五六十岁的数学家们,从猛打猛冲的实干者。变成退居二线的组织者、资源协调者,也就在所难免了。

后世阿狸集团的马风说过一句话:二十岁的时候要学着别人做事;三十岁的时候要自己勇猛做事;四十岁的时候要组织别人做事;五十岁的时候要服务年轻人,看看可以为年轻人做的事提供点什么条件。

虽然马风的话这说的是计算机和互联网业界的情态,但是套在数学领域上,虽不中,亦不远矣。充其量,就是把这个时间线往后多推十年。

蔡院长知道邱教授的脾性,自然更加加急搜罗自己手下贤才英达,想要表现了。

……

蔡院长可以忘了他交代秦辉的言语。秦辉本人却是片刻不敢忘。回到学工处,马上就调出全院在读研究生名录,查了个遍。

没有。

秦辉一咬牙,再查了一遍在读本科生。

还是没有。

这下他急了。堂堂一个学工处主任,亲自来做这种手下科员该做的事情,已经是很给面子了,居然查不到?

“会不会是院长看到的期刊出错了?”这么一想,秦辉赶紧去弄来院长看的那本期刊。仔细看了一下。

上面那第三作者的单位写得明明白白,就是本校的!名字有可能有译音错误。校名是绝对不存在译音错误的。

“难道是其他院系出了计算机算法领域的天才?只有这么一个解释了。”秦辉心中盘算着,只能想办法找别的院系去查访。

04年的办公自动化程度已经算不错了,大学这种地方,内部网络也是森然严谨,想查啥就能查到的。然而,秦辉却面临一个权限的问题。

他是数科院的。他的办公系统帐号只有查询本院师生信息的资格。如果他想查全校师生的档案,无非两个途径,一个是向校学工处申请权限;另一个就是估摸一下目标人物大概可能是哪个院系的,然后找平级兄弟单位的学工处同事拜托。

问题是,“有人在数科院的业务范围内发了《ieee人工智能》级别的论文、数科院的人却不知道作者来历”。这种事情本来就属于本院工作做得不到位,属于家丑不可外扬。而直接找校学工处申请的话,这个家丑可就抖出去了。

秦辉好歹混了二十年名利场,自然知道这事儿还是“偷偷地进村,打枪的不要”比较好。

定了定神,他先给物科院的学工处同事打电话,然后又打了几个她觉得比较靠谱的院系。自古数理不分家,在他看来,这种高手如果不在数科院,那就铁定在物科院了。

然而物科院也没有这么一个人。

“要不,还是先通过学生会的渠道问问吧。学生之间有自己的关系,可以帮忙打听。这样也不会惊动领导,大不了给他们一个下午,要是打听不到,明天一上班就找校里申请。”

思来想去,秦辉只能定下这么一个主意,然后一个电话把院学生会的人找来了。

……

孙宏达,是数科院一名大四生,也同时兼着校、院两会的一些职务。

按说大四学生应该都已经从学生会退下来了,毕竟大四生不是要忙着找工作,便是要准备考研。然而这个孙宏达却是个例外,因为他前三年成绩表现优异,得到了本校本专业保送研究生的资格,所以别的大四生忙着前程的时候,他却无非跟着导师做做项目课题,依然有些空闲,也就没把学生会的事儿卸掉。

秦主任找到他的时候,孙宏达正和一帮学弟学妹们张罗着布置几天后迎接邱教授的会场呢。数科院是接待的最主要院系。工作自然是多得很。

“喂,秦主任您好,有什么可以帮您做的么。”接起秦辉电话的第一瞬间,孙宏达就满面微笑,也不管对方隔着电话根本看不到他的表情。

“什么?让我帮你打听一个叫顾莫杰的同学?也不确定是研究生还是本科生?也不知道是什么院系的?好,没问题。我马上帮你打电话问问。”

孙宏达刚要挂电话,旁边数米之外却传来一声低低地女声娇呼:“顾莫杰?你们找的是法学院的顾莫杰么?”

孙宏达一抬头,果然是来帮忙布置会场的一个大一学妹,陆文君。

其实哪怕不抬头,孙宏达听声音也能认出来吧。数科院这种地方,女生很少,长相也都欠奉,陆文君这样的美女实在是很罕见,撸遍大四到大一四个年级。也撸不出第二个。所以陆文君在院内的知名度自然很高。

这也是为什么当初陆文君刚刚进入大一两个月,就能在学长们那里混到一些课题上打下手的工作做。毕竟有美女做同事,大家工作效率都会高一些。后来陆文君说另有别的事情,不再做本院的课题了,一切工作都交接出去,院里的学长们还有些惋惜呢。

包括陆文君进院学生会做事,也是这些学长们热心延揽之下的结果。

陆文君不算是积极加入学生会的分子,不过她也不至于对这事儿排斥。只能说是觉得这事儿可有可无——如果大家希望她为同学做点事,那么她就去做好了。

这一点。和费莉萝又明显不同。费莉萝是压根看不上学生会的事儿,觉得是小孩子过家家,她家里有律所可以实习,做正事儿都忙不过来,谁耐烦鸟学生会?

孙宏达狐疑地确认了一句:“陆文君同学,你认得那个顾莫杰?法学院的?”

陆文君脸色微微一红:“认得。是我……高中同学。”

孙宏达明显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你的高中同学?那岂不是才大一?不可能吧,刚才秦主任电话里和我说,那人发了好几篇关于计算机的论文呢!”

陆文君略显骄傲地一笑:“那就更不会错了,我知道顾莫杰和一个多伦多大学的教授联署了几篇论文。”

法学院的……大一的……和多伦多大学的教授联署了论文……孙宏达觉得脑子不太够使了。

这么颠覆性的信息,还是别自己亲口和领导说了。否则万一有纰漏,出丑就出大发了。他想了想,恳求陆文君道:“你……你确认就好,要不你跟我去一趟学工处,把这些信息亲口和秦主任说一下?”

陆文君欣然答应,两人说走就走。五分钟后,就到了秦辉的办公室。

孙宏达敲门进去,小心翼翼地问:“秦主任您现在方便么?您让我打听的事儿我打听到了——这位03级的陆文君同学,说她认识您要找的顾莫杰,我让她直接向您汇报一下情况吧。”

秦辉一抬头,讶然道:“这么快?还是小孙办事效率高。这位陆同学,那就说说顾莫杰的情况吧。”

县官不如现管,孙宏达被夸了一句马上点头哈腰连称不敢,站在一边。

陆文君不卑不亢,把刚才和孙宏达说过的话说了一遍。秦辉自然也是被雷得外焦里嫩,程度比刚才孙宏达更有甚之。

“法学院的……大一新生……”秦辉的语气,一开始是不可思议,随后是恨铁不成钢,“陆同学,按照你的说法,这个顾莫杰应该是个程序天才啊,那当初高考为什么会去读法律呢?”

陆文君当然不可能彻底实话实说,毕竟人都是愿意为自己亲近的人文过饰非的,何况是为了自己的男朋友呢。所以顾莫杰那番偷奸耍滑的行径,从陆文君嘴里说出来,就变成了:

“秦主任,据我所知,那个顾莫杰当初也是很想考数科院的,他高中时候成绩也很好,三年里都比我好。可惜后来高考前,他被误诊为**,隔离治疗了两个月,最后学习节奏没掌握好,高考发挥砸了。怕分数不够上咱数科院,才不得不填了一个法学院。”

去年春天的**,钱塘市内人人都不陌生。秦辉一听陆文君编排的理由,顿时就把顾莫杰想象成了一个怀才不浅、一朝饮恨的天才了。

“可惜,真是可惜了。这样的人怎么能留在法学院浪费呢。”秦辉如同郁闷的狮子,在办公桌后面踱来踱去,他倒不是真的完全出于觉得人才难得,才如此激动;但哪怕仅仅为了院长的面子,他也得想办法把这事儿搞定。

“要不,说服这个顾莫杰大二转专业?今年校方不是在推动试点学生转专业的事情么?说不定开个绿灯,就能赶上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