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学霸终结者 > 第六十五章 恩威并举庶有济

学霸终结者 第六十五章 恩威并举庶有济

作者:浙东匹夫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10:04 来源:笔趣阁

班吉尔教授坐在初音网络科技的会议室里,觉得时间是那么漫长。

“禽兽,背信弃义的家伙!”

英语当中骂人的词语实在比较匮乏,用的最多的,无非也就是某个f开头的四字母单词,被反复加上各种时态。班吉尔教授和严磊在那里痛苦地碎碎念,不甘心地再打电话回国请示,看看有没有可能再加一点儿价码。然而他们心中却知道,加价又有几分意义,既然已经逼得对方和纽约的扬基佬搭上线了,这事儿多半要黄。

拼钱,是拼不过纽约那帮人的。

十五分钟后,顾莫杰回来了,还很是大方地当众播放了几分钟的电话录音,以示他确实是和扬莱卡通话。班吉尔教授和扬莱卡是同一个“贵圈”里的人,对对方的声音自然是熟得不能再熟,到了这一刻,自然不会再有任何怀疑。

听了一半,顾莫杰把电话录音掐了。

严磊哆嗦着站起来,满怀恨意地盯着顾莫杰看了半晌,眼睛里似乎要喷出火来,那是一种再也没必要虚与委蛇之后的爆发:“顾先生,你不能这么无耻。”

“我无耻吗?如果我告诉你,我没有答应他呢。”

“你当然会答……什么你说你没有答应他???”

空气凝固了。

严磊说了半句的话,戛然止住,似乎不知道怎么圆场。想服软,又怕顾莫杰是开玩笑的,徒取其辱。

“我没有答应他。”顾莫杰重复了一遍。

这一次,他听到对面三个加拿大人都长长吁出一口气。

班吉尔教授看来还是个有节操的,略带不解问了一句:“为什么?”

是啊,为什么?纽约人的开价。肯定会高不少。连加拿大人自己都没想明白,顾莫杰怎么会最后关头依然和他们合作的。

“我虽然对扬莱卡算不上非常了解,但是我知道他在‘深度学习算法’领域没什么研究,他只是在传统卷积神经网络方面曾经略有建树罢了——他不配拥有他如今想要攫取的成果。”

顾莫杰说的,桑德兰或许听不懂,但是班吉尔教授和严磊都是门清的。作为圈内人。圈子里每个人的学术底细,他们自然门清。

只是,顾莫杰前一刻还表现得像一个纯粹的商人,下一刻却突然有一些学者的傲骨和义气,这种反差让人有些受不了。

班吉尔教授显然还没想通:“可是他的开价应该比我们高得多。”

桑德兰听到班吉尔教授这句话的时候,已经在桌子底下跺脚了,恨不得把这个怒送一血的猪队友给踹下谈判桌。有些时候,学究的倔脾气发作起来,真的会刨根问底的。哪怕刨根问底后得到的结论却是有利于对方。

顾莫杰笑了,对面那两个家伙虽然不怎么让他喜欢,可是真的是真心做学问的,傻得可爱。

“我是商人不假,我做事只看钱,也不假。但是相比于‘学霸’,我更不喜欢官僚背景的‘学阀’,也不喜欢纽约人。”

顾莫杰笑笑。不再多废话,把加拿大人晾在那边。让他们摸着良心,给一个最后的报价。

……

顾莫杰最后那段话,毫无疑问是假话,但是也有三分真实混杂在里头。

这件事情上,他还是不愿意纯粹为了钱而做得太绝,把这个领域真正的大师恶心一把、然后和没什么真本事、只是拉赞助混圈子比较牛逼的官僚型学者拉上去。

纽约大学的扬莱卡教授。这颗棋子,是前一天盛伟想办法故意泄密、让对方注意到竞争对手杰夫辛顿那几篇将发而未发的论文的。

扬莱卡今天的电话,其实也只是先来顾莫杰这里探探合作可能性,并没有深入的具体操作方案呢。扬莱卡自己也不可能想到,其实他是被顾莫杰当成一颗坐地起价的筹码利用了。

当然。这种利用也绝对不是没有转化为实际合作的可能性的。如果杰夫辛顿的人真的太不上道,顾莫杰完全可以把这颗刚刚接触的备胎转正,只不过要花点时间,吃相也会难看很多。

所以,促成顾莫杰点到即止的真正原因,还是在于他既想赚到一笔钱,又不想把杰夫辛顿系的科学家往死里得罪。

如果做得太过了,就有可能引来西海岸新兴学术界的普遍抵触和敌视,将来顾莫杰再想笼络全球最顶级的互联网人才时,就会遇到很大的障碍。

硅谷人也是讲义气的,有无数年薪百万千万依然开破车、只想改变世界的有志之士。要招揽这种人,只有钱是不够的,他们也会分是非。如果顾莫杰帮助一个原本没有足够学术实力的学阀,去踩一个真正有十几年真才实学前沿研究的真学者,那么顾莫杰固然可以赚到更多的钱,却有可能引起那些由产业界入学术界的跨圈草根科研人员公愤。

就像普通民众对于辛普森的公愤一样。顾莫杰可以不在乎学术界的美名,但他也不想承担骂名,尤其是这个骂名将来不能影响到他在圈子里事业的扩张、对有骨气人才的延揽。

在互联网业界,米国东北部的老牌学阀们并不能代表未来。

哈佛,普林斯顿,哥伦比亚,或许它们的商学院很强,它们的法学院很强,它们和摩根斯坦利和大通有千丝万缕的裙带关系。但是它们的历史和暮气已经束缚住了自己,这些学校学生的圈子,已经被华尔街的银行家金融狗和为这些银行家金融狗服务的律师、掮客包圆了。(麻省理工除外)

就好像在中国,沪江市可以发展成全国的金融中心,但是一个金融中心的圈子绝对不可能同时成为前沿科技的中心。中国最强大的互联网科技公司,没有一家是在沪江市的。在一个银行家的圈子里,人人都想赚快钱,人人都以进入华尔街为荣。如果年轻人中有天赋的都去了华尔街,那么他们是没有前沿科技领域的创造动力的。

在米国,信息产业属于加州,属于硅谷,属于斯坦福和uc伯克利。盖茨和扎克伯格这些哈佛系出身的,只是极个别的例外。

既然如此。相差一两百万美元的小钱,顾莫杰也就无所谓了。借用扬莱卡的出现,最后敲打杰夫辛顿的人马一棍子,然后见好就收,坐地收钱吧。

……

剩下的谈判顾莫杰没有参加,全部丢给了费雯丽。加拿大人那边也最后紧急请示了一番国内,班吉尔教授亲自给他的院长杰夫辛顿打电话,强调了一番纽约大学扬莱卡介入的可能性,还强调了一番顾莫杰不愿意把事情做绝的仗义之处。

大洋彼岸的杰夫辛顿。显然也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程度,最终再次调整了开价。

可惜,杰夫辛顿面临的困难也是实打实的。作为一个学者,他此前的成果并没有大量地转化为可以让他个人受益的经济成果。尽管他做的基础研究让很多互联网公司受益过,但是那种受益并不能让他本人暴富。

就好像爱因斯坦发现了质能方程,后世那么多人因为爱因斯坦的理论搞出核电,但是爱因斯坦并不可能从这些核电站项目中拿到钱。因为自然规律的发现是没法直接变现,也没有专利权等经济利益的。

能够被专利保护、能够赚大钱的。永远只是“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末端应用技术。而基础科研人员,在经济上。是很苦逼的,如果没有慈善基金会或者公立机构赞助经费的话。

杰夫辛顿想给钱,可是他暂时拿不出这么多钱。

于是,一番最终的激烈谈判之后,费雯丽给顾莫杰带来了两个条件。

“加拿大人拿不出我们开的500万美元开价,连400万都拿不出。他们给我们两个选择:

第一。接受350万美元的现金买断,然后承诺按照他们的要求,参与到一系列学术著作的联署中去、给他们提供足以证明他们学术论据的必要代码。

第二,接受200万美元的现金,同时给予两年度总计600万美元的基础科研经费转移。其余条件比照开价一不变。”

顾莫杰只能选择二选一接受。或者谈崩。不过听到这个条件时,顾莫杰的第一反应是好奇和不解:

“200万美元加600万基础科研经费?那岂不是总价800万了?比我们和对方的折衷价400万反而高出了一倍呢。他们怎么还价越还越高了?”

费雯丽知道顾莫杰不太懂米国和加拿大的法律,简明扼要给他解释了一番:“这事儿不是几句话说得清的。你只需要知道,将来这笔钱有可能是谷歌出的。而米国人对基础科研经费的使用有严格限制和审计的,这些钱的用途会严格受限,而且不能转移到米国以外的地方。”

费雯丽又解释了一番,顾莫杰好歹听懂了一个梗概:杰夫辛顿是学者,要他拿出彻底洗白的现钱,人家拿不出这么多。对方唯一能做的,是转移挪用一些将来大公司赞助的科研经费,给顾莫杰弄一些互联网基础技术的合作研究。

简而言之,如果选第一个条件,顾莫杰可以得到350万美元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的自由钱;如果选择条件二,他只能拿到200万美元的自由钱。剩下600万,则是一些用途严格受限受审、没法用于商业领域、也没法转移出米国的死钱。

顾莫杰对米国的法律不了解,但是他相信自己有办法找到那些死钱的合理用途的。

“我选择接受条件二。费姨,剩下的就要你帮我把关了。这个交易看起来已经弄得很复杂,可别让对方留下毁约赖账的漏洞。”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选择。费雯丽对顾莫杰的认识不由得又看高了一眼:这个年轻人还不到二十岁,眼下该有将近三千万的身价了吧。侄女儿的眼光,真是不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