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最强战兵 > 第四十四章 南京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四十四章 南京

作者:锋利的柴刀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26 来源:笔趣阁

和后世里的汽车相比,30年代的汽车简直简陋到了极点,即使亨利的座驾是一辆八成新的福特,可卓飞却还是怀念后世里自己那辆穿山越岭如履平地的北京吉普。30年代的轿车并不是很难驾驶,卓飞也只是从仓库开回客栈,便已经熟悉了福特轿车的功能。回到客栈,招呼卓岩收拾东西,自己换过新订做的衣服之后,焕然一新的卓飞便带着卓岩结账离开,不管亨利是否会追后账,卓飞都不得防备着。

轿车上路,一路朝着蚌埠疾驶而去,沿路中虽说也遇上过**部队或是当地民团设置的关卡,可凭借卓飞那身明显不一般的衣着和福特轿车,卓飞去往蚌埠这一路上实际并没有遇上什么麻烦。在蚌埠短暂停留一日,补充过油料之后,卓飞两人便又继续上路,南京可就在不到200公里之外了。

从蚌埠到南京的一百多公里路程,卓飞不慌不忙的走了两天,并不是他爱惜从亨利手中抢来的这辆福特轿车,而是越接近南京,路途中南下避难的难民和奉命调动的军队也就越发的多起来,直到能遥遥看到南京那巍峨的城墙了,卓飞心里悬着的石头才送算是落了地。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说的正是南京,南京拥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建都史,是中国四大古都之一,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文化中心,拥有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历史遗存。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历史上曾有孙吴、东晋、刘宋、萧齐、萧梁、陈朝、杨吴、南唐、南宋、朱明、南明、太平天国、中华民国等朝代前后定都或迁都于南京,故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在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时,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休养生息,立志北伐,恢复华夏。大明、民国二次北伐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中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行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为动员基础和合法性之一。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

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过去曾多次遭受兵燹之灾,但亦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称帝,建立明王朝,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南京城是当时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更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明成祖朱棣敕令修造的皇家寺庙大报恩寺也成为明清时期中国的佛教中心。

虽说来自后世,可卓飞却只去过一次南京,所以对南京并不是很熟悉,令他记忆犹新的恐怕就只能是当兵时被选为训练标兵去南京参观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那段记忆。挹江门又称土城门,最初是市民为进出城方便而在城墙上挖开的一个门洞,1912年中华民国在南京成立,随着中国东部地区经济的发展及铁路的贯通,经铁路由下关转运的货物大量增加。水路码头和铁路的所有货物入城都是从江宁马路,由下关江边码头经仪凤门入城。

由于大马路一带已无足够的岸线,其他地段又因交通阻隔、地势低洼而无法使用,致使经过的货物入城不畅。为此,各界人士呼吁集资,在下关垫地筑路,开辟新的街市。1914年,下关商埠局帮办金鼎首先倡议,为了繁荣下关码头岸线,应增开城门,填平洼地,修筑马路,打破交通限制,这个倡议得到了下关商界普遍附议。

1914年5月,在时任江苏省民政长韩国钧的支持下,南京地方当局在仪凤门西南的城墙上破墙动工,从城门内八字山取土垫筑城门口到江边码头的道路,填平小南河(今热河路),垫成基地2.7万平方米。新开单孔城门一座,从而缩短了从下关江边进城的路程。

1915年3月城门竣工,全部工程耗银币1.5万元。后小南河基地标价银币4.7万元售出,填补工程用款。此工程缩短了进程路线,便利了码头交通,促进了下关港埠的发展。据传下关商埠局开辟城门之时,因为韩国钧是泰州人,泰州古称“海陵”,这座南京的城门就被命名为“海陵门”。1928年7月,国民政府下令改海陵门为挹江门。

1929年,国民政府为迎接孙中山先生从北平西山碧云寺南下的灵榇奉安钟山,将挹江门单孔拱门改为三孔拱门。同年4月,国民政府考试院院长戴季陶题写“挹江门”匾额。民国时期,挹江门的三个城门券都安装了厚木料制作的板门,并设有关卡检查来往行人和车辆,1930年,挹江门上建造城楼。

乘坐渡轮过江的卓飞此刻就站在下关码头上遥望挹江门城楼,在这个时代里,恐怕就只有卓飞一人知晓挹江门在几个月会会经历怎样的惨剧。日军攻破南京城防之时,众多守军发生溃散,纷纷朝着下关码头方向后撤。而接到命令的**36师早已经封堵挹江门左右两个门洞,仅中间一门可以勉强通行。

溃散各部队在挹江门前争先抡过,互不相让,不少人因挤倒而被踩死。如教导总队第1旅第2团团长谢承瑞,在光华门阵地上曾英勇地抗击日军多次冲击,却在挹江门门洞内被拥挤的人群踩死。期间更有36师官兵收受钱财才答应放人过关,更是引起溃兵间的争斗与对峙,一场本不该发生的惨剧因为36师的强硬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遥看远处清晰可见的城楼,卓飞胸中似乎有东西马上要涌出来一样,现在已是9月底,按照已经发生过的历史记载,日军这会正在上海鏖战,此后便会沿着上海一路北上并在12月进攻南京。卓飞的眼睛已经有了些水汽,他不知道自己这样做到底对不对,可要他眼睁睁的看着数十万百姓死在日军的屠刀下,却是万万不能的。

一个人的力量终归是有限的,只是卓飞目前还不知道去什么地方寻找和自己志同道合之人,也许现在唯一能相信的就只有卓岩和汉森。“哥,你快看,是汉森大叔。”卓岩的欢叫和拉扯把已经沉寂在遐想中的卓飞唤醒,顺着卓岩手指的方向看过去,正好看到从轿车里出来的汉森。

看着同样衣冠楚楚焕然一新的汉森,卓飞斜起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先前在过江的时候,卓飞还在担心汉森会不会真的带着那些金条跑路了,现在看来,自己的担心却都是多余的,性格古板的德国人果然是信守承诺的。“汉森大叔,我们在这里。”和无法接受拥抱的卓飞不同,卓岩却早已经迎了上去,并张开双臂和汉森狠狠的拥抱在一起,也许在卓岩的认知里,汉森和卓飞一样都是他能依靠的亲人。

“老板,你们终于来了,我都差点要去徐州找寻你们了。”和卓岩拥抱之后,汉森笑着和卓飞打招呼,只扫了一眼卓飞身边的轿车和轿车后座里的长条箱子,汉森便没有再多问什么。“住的地方,我都已经安排好了,你交代的五金厂也已经联系好了,咱们随时都可以去工厂。”汉森又跟卓飞低语了几句,这才拉着卓岩上了自己开来的轿车。

卓飞在徐州让汉森先期赶来南京的时候,专门交代过汉森几件事,第一件便是在靠近德国西门子南京分公司的所在地广州路小粉桥一带寻找合适的住所。汉森并不知道卓飞为什么非要住在靠近西门子公司的地方,卓飞不解释,汉森也就以为自己的年轻老板喜欢和德国人做邻居。

卓飞交代的第二件事便是让汉森在南京及周边尽可能多的招募西方人,而且不管男女,只要是西方人就行,哪怕对方是酒鬼或是什么别的品性不端的家伙。第三件事便是寻找一个能让自己加工些小玩意的五金工厂,第四件事是联系一家印刷工厂,最后一件事便是联系由西方人掌控的船舶运输公司,这些事情在汉斯看来是分马牛不相及,也只有卓飞明白自己在做什么。

**叫嚣要死守南京城,哪怕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卓飞并不是不相信作战的士兵和众多低级军官,他只是信不过掌控军队的高层。一旦战事不利,船舶运输和城里西方人建立的安全区就成了众多百姓的救命稻草,而印刷工厂则会是卓飞鼓动民众逃离南京的宣传渠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