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最强战兵 > 第三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三十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

作者:锋利的柴刀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3:46 来源:笔趣阁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预示着捷克斯洛伐克已经成为被英法等国摆在砧板上的一块肥肉,早就窥视这块肥肉的德国人自然成为餐桌上挥动餐刀的主角,只不过在这张餐桌上,还会出现其他几个食客,比如波兰,亦比如匈牙利。

早在慕尼黑协定签订之前,德国就在逐渐占领捷克斯洛伐克的许多边境地区,这原本就是德国即将提出进一步要求的第一个信号。按照慕尼黑会议作出的规定,当时成立了一个国际委员会来决定新国界,但在不久之后,所有事情就变得明显起来,尽管英国和法国作出过承诺,但他们对委员会的活动并不感兴趣。因此,没有举行公民投票,种种决定是由委员会成员中的两名德国将军作出的。

最后,德国获得了捷克斯洛伐克的10000平方里领土和350万人口,其中1/5是捷克人。同时,波兰夺得了拥有丰富煤矿的特申地区,匈牙利占领了斯洛伐克和卢西尼亚的大片地区。在德国的帮助下,残缺不全的捷克斯洛伐克这时分裂成三小块:自治的斯洛伐克、自治的卢西尼亚和捷克斯洛伐克人的波希米亚省和摩拉维亚省。

慕尼黑协定签署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最后一场大戏终于拉开了序幕,希特勒把捷克和斯洛伐克地区的傀儡政府首脑召到柏林,要他们解散各自的国家,之后的一个星期内,大批德军开进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并直逼布拉格。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被宣布为德国的保护国,斯洛伐克也被置于德国的保护之下,同时,希特勒还允许匈牙利人入侵,并吞并东部的卢西尼亚。

捷克斯洛伐克虽然有很好的军事工业基础,但是其人口和军队都和纳粹德国没得比,并且之前并没有为战争做好准备。不过这是次要原因,重要的是德国能获得捷克的所有工业还矿产,煤和铜等。同时捷克还有一个很大的兵工厂,捷克式轻机枪就是那个工厂生产的,同时德国还可以获得一套完整的捷克军事工业,这对德国来说太重要了。

捷克斯洛伐克为什么就这么不堪一击,要知道捷克可是有四十万精锐部队四十万预备役部队,却转眼之间就被德国吞并,最主要的原因是当时的地缘政治环境将捷克逼到了绝路。尽管现代只着重宣传纳粹德国对捷克斯洛伐克的野心,但实际上由于一战结束后中欧、东南欧版图发生巨变,这个地区聚集了大量民族矛盾和领土纠纷。如原奥匈帝国解体、波兰重新独立、南斯拉夫成立、特兰西瓦尼亚并入罗马尼亚、德国领土萎缩,这就使得中欧的国际关系变得错综复杂。

各国往往呈现国土内有大量邻国主体民族国民的状况,如捷克境内有大量的德意志人(毕竟是当初奥匈的主体民族)、匈牙利人、波兰人,罗马尼亚境内有德意志人、匈牙利人,而匈牙利境内又有大量德意志人等等。其结果就是各国的矛盾套成了连环套,希望瓜分捷克的并不仅仅只有德国,而是出于各自的利益考虑,包括德国、波兰、匈牙利等邻国,还有意大利这不接壤的国家都希望**掉捷克,南斯拉夫态度暧昧,罗马尼亚在德国和苏联间左右摇摆。

法国曾经试图联合中欧小国建立一个同盟共同遏制德国扩张,甚至不惜与苏联结盟。但是这个努力显然被潜在同盟国各自的矛盾消解得一干二净。匈牙利接在德国之后试图**捷克,对罗马尼亚有特兰西瓦尼亚争议。后来他们如愿将捷克的有匈牙利人居住的领土吞并,顺带划走了20%捷克人。

波兰以反正捷克要被**,那不如让波兰也乘机收复切欣地区扩充领土好对抗德国为借口,与纳粹德国一起共同对捷克施压,其张牙舞爪的姿态比德国还生猛。波兰甚至为了消除罗马尼亚同意苏军过境的可能,撺掇本来对捷克无野心的罗马尼亚共同参与瓜分捷克。而那个壮大波兰的借口也被波兰用来解释他们威胁吞并立陶宛的举动,立陶宛是因有苏联撑腰才顶住了压力,由于有德国的威胁,此时的苏联还是很仗义的(颇为黑sè幽默,40年恰是苏联同意德国吞并立陶宛),后来波兰获得了捷克的切欣地区。

罗马尼亚的态度最能说明问题,首先罗马尼亚与苏联接壤,并且有西乌克兰领土争议。其次罗马尼亚与匈牙利态度紧张,尽管它与德国不接壤,但是匈牙利明显准备做德国的跟班。因此罗马尼亚做出了最符合自身利益的决定:支持匈牙利吞并捷克的匈牙利人地区,但是坚决反对匈牙利吞并整个斯洛伐克,当然这意味着放苏军过境。同时声明当苏联进攻波兰时坚决站在波兰一边,但要是波兰不入侵捷克,苏联不会进攻波兰。

这样捷克的处境就变得非常令人崩溃了,苏联提出只要法国履行对捷克的保护义务它就绝对出兵。法国提出帮捷克要英国人一起进攻德国,至少波兰人得站在法国一边。而要波兰人此时还反过来帮法国避免捷克被**,那除非母猪会上树。英国人则见机不妙提出它只对法国有同盟义务,虽然英国人很不想捷克被**,但是当初破坏法国人的中欧同盟的恰恰又是他们,他们是有苦说不出。转回到苏联,他们虽然确实想保护捷克,但苦于有力无处使,也不能当真进攻波兰。

于是尽管捷克本身都开始过总动员,预计依靠自身的力量可以至少抵抗德国3到6个月,必要时也能顶住匈牙利的攻击,甚至被迫同意波兰的要求以使其退出战争。但他们抵抗成功的前提是西边的法国和东边的苏联都有实质性援助的情况下,可直到慕尼黑协定签署,这两者的援助最终都只是水中月。最后压垮了捷克的稻草是波兰的态度,波兰甚至根本不屑于见好就收,他们公开要求**掉捷克。这就是一个小国的悲哀,捷克如何能够在被两个大国抛弃,三个邻国重兵压境,外边还有两个看热闹的一个扇风点火的外加一个虽然热心帮忙但很可能居心叵测的国家共同侵凌下幸存呢?这就叫弱国无外交。于是最终,捷克斯洛伐克同意了三个邻国的领土要求,倒向德国成了一个卫星国。

因为卓飞的出现和搅局,慕尼黑协定签署的日期比历史上提前了三个月,德国人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脚步也相对提前了至少半年。1938年6月20日,德国第一批军队开进过去一直是捷克斯洛伐克首都的布拉格,至此,这个国家现已被分割成许多部分,但都臣服于希特勒。

在大多数捷克人躲在街巷里嚎啕大哭的时候,德国的电台就宣布波西米亚和摩拉维将于同一天被德德军占领,德军在布拉格的大街小巷实行宵禁。公共建筑和银行部已被德国人接管。盖世太保手里握着名单到处在抓人。历史的车轮依然如此滚动,德国人兵不血刃再一次取得巨大的利益,所有的德国民众都在为帝国的复兴大肆喝彩。

德国人兴奋了,可英法等国却傻眼了,签订慕尼黑协定之后,英法两国实际就已经看到了捷克斯洛伐克将会被瓜分的下场,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德国人的速度会如此的快,也更加没有想到波兰人会如此的肆无忌惮。英法两国并不知道,早在他们的代表团表示对捷克斯洛伐克问题的暖味态度后,在卓飞的建议下,希特勒就已经安中在策划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的计划。

在希特勒策划的这个计划中,早就已经划定了德国需要占领下来的地域,如果不是有希特勒的授意,波兰人又怎么能在这场盛宴中获得挥动餐刀的机会。通过潜伏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的情报人员反馈回的信息,德军早就已经把行动步骤精确到了以小时为计算单位,一旦布置在边境上的部队接到出击的命令,如狼似虎的德军部队就会像洪流一样涌入捷克斯洛伐克境内,并按照计划全面控制需要占领的地域。

捷克斯洛伐克有四十万所谓的精锐部队,可希特勒却一早就在边境上布置了不下60万德军部队,这60万德军中有半数都是机械化部队。人力永远都比不过机械的力量,尤其德军的突然出击打了捷克人一个措手不及,在捷克斯洛伐克境内超过九成道路和桥梁还保持完好的情况下,拥有高度机械化能力的德军只用去一个星期,便按照计划控制了德国需要占领的地域。

这就是机械化行军所带来的好处和效果,如此一来,希特勒更加的看重卓飞帮助德国在本土勘探出来的那些油井。雄心勃勃的希特勒甚至认为,只要给自己充足的油料和战车,无所不能的帝**队将会打下整个欧洲甚至是全世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