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抗战之最强战兵 > 第一百一十五章 自动步枪

抗战之最强战兵 第一百一十五章 自动步枪

作者:锋利的柴刀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26 来源:笔趣阁

ak枪族在后世里大名鼎鼎,但同时也有不少缺陷,ak-47主要缺点是由于全自动射击时枪口上扬严重,枪机框后座时撞击机匣底,其枪机抛壳口的设计令其较难安装皮卡丁尼导轨,机匣盖的设计导致瞄准基线较短.瞄准具设计不理想,枪械后座力较大等等缺陷,大大影响射击精度,300米以外难以准确射击,连发射击精度更低,实际上它只可以满足以遭遇战为主的较近距离上战斗的要求。

德军装备的是毛瑟枪械,毛瑟步枪的型号很多,但基本结构大同小异,都是枪机直动式步枪,有一个装5发弹的固定式弹匣。由于该枪动作可靠,操作简便,深得很多国家的欢迎,是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世界上使用量最大的步枪之一。二战时期的美国名将巴顿将军除ml半自动步枪外,就数喜欢毛瑟步枪了,他经常在他的指挥车上挂着98式毛瑟步枪。

但如果是毛瑟步枪遇上了ak枪族,最后就只能是一个结果,面对火力强悍的ak枪族,栓动式的毛瑟步枪完毕没有可比性。虽说ak枪族有一定的缺陷,使得射距并不是很强,但在真正的战场上,即便是使用毛瑟步枪的士兵需要面对的射距也只是在百米左右,到目前为止卓飞还没有听说过有哪一国的士兵会像自己这样,只是使用普通栓动步枪就能轻轻松松用火力覆盖超过200米的射击范围。

枪支之所以能够发扬光大,和战争是分不开的。战争往往是枪支发明的催化剂,也是新式武器产生的温床。二战,作为人类战争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参加国家和军队人数最多的战争。自然也会伴生着出现许多新式武器装备。卓飞之所以会把自己刚刚抽奖的来的ak步枪射击图纸拿出来,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德国人也正在秘密的研发自动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特点是静态消耗战,作战双方以阵地战为主要的作战方式,所以这就造成强调步枪的远射程,而在50米内的阵地争夺战,导致了近距离速射武器冲锋枪的大量装备。一战结束以后,随着工业科技的进步,各国的军事战略战术理论也出现了巨大的变化。在一战后的几次战斗中,如苏俄内战,西班牙内战,出现了一战中没有出现的情况。双方步兵的作战距离比起一战时期大大缩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战斗都集中在400米的距离之内。

在这个距离内,当时各国装备的步枪并不能胜任。无论是德国的毛瑟步枪,苏联的莫辛-纳甘步枪,还是英国的李-恩菲尔德步枪,有效射程都超过600米,标尺射程都在1000米左右。如此强的杀伤力的,在400米内显然没有必要。这个距离内,传统步枪的威力过大,远远超出实战的要求。同时,各国装备的手动添装子弹步枪的射速不高,优秀射手一分钟也不过只能发射10到12发。这个射速显然无法对敌人造成足够的有效的火力压制。

而各国步兵的另外一种装备冲锋枪,也不能满足现代战争的需要。二战中的各国冲锋枪的有效射程均不超过150米,实战中还不到100米。虽然在100米内,冲锋枪有着不错的射速和火力压制。但是冲锋枪使用的弹药是手枪子弹,冲锋枪超过150米距离无法作有目的的射击。

冲锋枪的150米,步枪的500米,中间有一个150米到400米的火力的空档。各国步兵部队一般通过轻机枪来弥补,但是轻机枪在基层步兵中装备较少,而且其弹药威力也很大,在这个距离轻机枪弹药的威力仍然过剩。同时冲锋枪需要大量的手枪子弹,步枪轻机枪也需要大量的步枪弹药,基层步兵同时装备冲锋枪和步枪,这也就是说后勤人员必须同时准备二种弹药。

如果能够实现基层步兵武器弹药的统一化,对于各国的军工系统和后勤系统是一个极大的帮助。出于这些目的,在30年代末期,各国就展开了对于突击武器的研究。他们希望能够生产出一种把步枪和冲锋枪的特点合一,能够代替现有步枪,冲锋枪,甚至轻机枪的一种武器。但是,实验证明二十世纪初的标准的步枪弹药对自动步枪来说威力过大,自动步枪在连发射击时难以控制精度,而且重量较大不方便单兵携带。受当时枪械科技和金属冶炼技术的限制,当然也有对于突击步枪理念上理解并不够的原因,并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说到自动步枪,就不得不提及德国人雨果?施迈瑟,出生在德国图林根州苏尔市的雨果?施迈瑟出身于武器设计世家,他的家族拥有一家创办于1841年的枪械制造公司,在毛瑟公司之前鼎鼎有名,专门为普鲁士军队生产“德莱赛撞针枪”。受家族薰淘,施迈瑟很小就开始跟着哥哥在枪店里厮混,对各种口径的枪械了如指掌。

大名鼎鼎的伯格曼”mp181型冲锋枪便是雨果?施迈的射击,后来在伯格曼”mp181型的基础上,雨果?施迈瑟又设计出mp28冲锋枪。二战爆发后,施迈瑟的名字开始受到德**方重视,盟军中也开始流传施迈瑟的大名,士兵们甚至将德军装备的一款极具威力的冲锋枪称为“施迈瑟”。不过,这款正式名称“mp40”的冲锋枪只是采用了施迈瑟设计的弹匣,整枪则是另一名枪械设计师设计的。施迈瑟为德军设计的,是另外一款经典名枪———stg-44突击步枪。

收到实战验收报告后,施迈瑟对设计稍加改动便要求投入量产,因为该枪使用了不同于冲锋枪的弹药,被视为世界上第一款真正意义上的突击步枪。mp44的出色性能受到德军前线部队的好评,希特勒终于注意到这款步兵武器并认可了它的作用,同时授予该枪“生产优先权”。为了显示对mp44的重视,希特勒亲自为它改名为“44型突击步枪”,即stg-44。

二战结束后,美军占领苏尔,61岁的雨果?施迈瑟和哥哥被盟军控制但随后又被释放。四个月后,苏联红军接替美军控制了苏尔,施迈瑟再次被“请”到军中。这次他没有被释放。斯大林在听取了情报人员的stg-44突击步枪性能汇报后,认为这款步枪简单耐用,很适合苏军士兵使用,因此下令将施迈瑟和他的设计团队带回国,“为苏联红军设计更出色的步兵轻武器。”

1946年10月,施迈瑟和其他15名德国枪械设计专家被安置在乌拉尔山南部的伊热夫斯克。苏联军方专门为他们成立了“第58特别设计所”,施迈瑟被任命为该所的五名设计师之一。有传言称,卡拉什尼科夫的ak-47突击步枪实际上就是在施迈瑟帮助下设计完成的。据称,卡拉什尼科夫本人也曾于2009年承认,施迈瑟“帮助”他设计了ak-47。然而事实究竟怎样,如今已无从证实,不过ak-47突击步枪的设计外形和某些部件,却是和stg-44突击步枪十分相似。

德国人真正研发出stg-44突击步枪要在1943年之后,现在不过才是1937年,如果卓飞决意隐瞒自己抽奖的来的设计图纸,也许德军还会在面对美国和苏联的自动武器面前大大吃亏。可现在不一样了,卓飞心里已经模糊的有了一个更加宏大的目标,他把这份设计图纸拿出来,并不是出于对德国的看好,而是需要德国加强单兵战斗力,在即将爆发的二战中能够更加有效的牵制同盟国的战斗力。

希特勒不止是个枭雄,他还是个试图控制整个世界的疯子狂人,有了这个敢于同时挑战世界上尾数不多几个强国的希特勒顶在前台,卓飞就能有时间和机会去完成自己心里的那个宏大计划。“汉森,你认为拿着这份设计图纸和希特勒先生合作的机会有多大?”汉森已经沉浸在那份设计图纸里,卓飞却不得不出言打断了汉森的喜悦。

被打断了的汉森并没有表示出愤怒,而是很快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略微沉吟之后回答道,“老板,如果是和希特勒先生谈这件事,恐怕会被党卫军直接赶出希特勒先生的办公室,据我所知,曾经参加过一战的希特勒先生对于自动武器并不是很热衷,他认为自动武器的射程太短,而且消耗弹药的速度太快,会给后勤造成很大的压力。”

汉森的话也获得了卓飞的认同,事实上,如果不是希特勒的刚愎自用,也许stg-44突击步枪就能早些装备到德军士兵手里。由于希特勒醉心于火力强大的武器如而并不重视火力比不上冲锋枪,射程和精度比不上毛瑟98k的半自动步枪,因此stg-44在德军部队得不到重用,而当德军开始重视stg-44的时候已经是帝国落日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