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声 > 005章【改稿】

官声 005章【改稿】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3:38 来源:笔趣阁

新书冲榜了,拜求推荐票,大家帮帮老鱼,上上分类榜吧,感谢感谢。

——————————————————————————————

滨海晨报的编辑记者们是“梅园土菜馆”的常客。这家小饭馆就在报社左边的小胡同里,地方虽然不大,但菜品的质量却着实不错,价格也不贵。因为报社的编辑记者的工作时间跟其他行业不同,一般是下午上班,一直要工作到深夜,等报纸版面进了印刷程序才能下班,所以这里就成了晨报人事实上的职工食堂。

副主任张纲因为家中突然有急事,没有来。新闻部的领导,出席的就只有孙兰了。当然,宋钢在下班前,跟安在涛表示了自己因故不能出席的歉意。

一般的记者,全部都到了,马晓丽,李湘,孟阳,胡勇……加上安在涛,一共12个人,围了一大桌。

马晓丽不知在什么时候换上了一身清爽的装束,一件浅蓝色的收腰T恤,一条半截的紧身牛仔裤,更加将火爆的身材衬托得令人叹为观止。她从粉红色的小包中掏出一包女士香烟,点上,看了看身边的安在涛,嘻嘻一笑,“小帅哥,来一颗?”

……

……

因为还要当班,这顿饭其实也就是走走过场。每人喝了一瓶啤酒,稍微在饭桌上谈了些报社的闲话,众人就又回到了报社,各自忙碌起来。

各自跑回来的新闻稿子,都要进入审稿程序。普通记者的稿子,一般是先由部门主管审,完了是交总编室处理,上头版和二版的稿子还要由值班副总编审,有些特别重要的稿子尤其是涉及市里主要领导的新闻稿子,还要上报宣传部或者市委办市府办的头头们审核。只有稿子通过了,才能交到编辑中心,正式进入编辑程序。

因为主任孙兰几乎是个“门外汉”,所以新闻部的稿子主要由业务副主任张纲来初审。张纲与孙兰不同,也算是资深的媒体人了,之前在滨海日报,后来才调入晨报。

众人都在忙碌。只有安在涛闲了下来。这些业务流程。他本熟悉地紧。也没什么好学习地。所以也就坐在桌子前百无聊赖地随手翻看着马晓丽带来地一本时尚杂志。

突然。马晓丽手里握着自己地稿子。涨红着脸嘟嘟囔囔地从外边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一脸尴尬地张纲。

马晓丽一**坐了下来。眼圈一红。径自掉下泪来。

张纲搓了搓手。低低道。“小马。你还是再改改吧。这稿子——否则也通不过呀。”

马晓丽一抹眼泪。抬起脸来恨恨道。“改什么改?就这么一个破稿子。老娘都改了八遍了……还怎么改?你倒是跟我说说。怎么改?”

张纲皱了皱眉。叹了口气。“小马。其实我也不是太明白。这稿子我看了好几遍。新闻几要素俱全。导语标题合适。相关领导信息也没有任何误差。但就是不知道为什么市委办地宋主任死活就是不点头。”

98年时候的滨海媒体,还没有建立起自主采访机制和市民报料机制,采访活动多是由宣传部或者是有关部门电话通知,再有就是各企事业单位搞什么活动时主动来联系。

今儿个一早,滨海横跨博阳、山禾两区的高架桥中心地带生重大车祸,两辆货车相撞翻车,导致整个高架桥十几公里的道路严重堵塞。上午9点,报社接市府办通知,新任市委书记杜庚亲自驱车赶往事故现场,要求报社派记者相随。

管交通口的记者去了省城探亲,总编室便临时调度了马晓丽前往。

原本以为这也不是什么太大的事情,顶多是在头版一则“市委书记亲临车祸现场视察”之类的几百字新闻罢了。回来后马晓丽写完稿子就递到了总编室,总编室审完后就转到了值班副总编刘琦那里。

按照惯例,这种稿子只要突出领导的正面形象即可。刘琦审完,见没有什么问题,刚准备签,突然接到市委办主任宋亮的电话,说市委办要审稿。

关于一把手的新闻,市委办要审稿也合乎“规则”,刘琦也没有太在意,随手就将稿子传真给了市委办。可没有半个小时,宋亮打回电话来,说稿子即没有深度也没有高度,领导很不满意云云,必须要修改。

没办法,只好将稿子打回去,让马晓丽修改。一连修改了好几遍,可市委办那边还是不撒口,就连刘琦都感到有些莫名其妙。如果是普通的稿子,顶多是撤了不上版就是,可这新闻涉及市里一把手,撤是撤不得的,只好继续硬着头皮继续改。短短几百字的稿子,马晓丽和张纲两人几乎是字斟句酌,也没有现有任何不妥之处。

马晓丽愤愤地起身,撂下一句话气呼呼地走了,“爱改不改了,老娘不侍候了。”

马晓丽脾气走了,张纲手里捏着那张稿子神色非常烦躁郁闷,心里暗暗骂道,***官僚主义,就这么一个破事儿,市委书记在车祸现场呆了几分钟还能体现出什么高度和深度来。

“张主任,可以让我看看稿子吗?”安在涛在一旁听了半天了,大体上弄明白了怎么一回事。

“哎。”张纲叹息一声,随手将稿子递给了安在涛,“小安啊,新闻这碗饭不好吃哦,哎!”

安在涛接过稿子看了一眼,也没看出什么毛病来。以他前世多年的媒体从业经验来看,这则新闻稿子非常中规中矩,是传统的正面报道。可,市委办何以对这么一则新闻揪住不放呢?

安在涛沉吟着,突然眼前一亮。

滨海的高架桥是前任市委书记高洋当市长时所建,曾经作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典型被广为宣传,成为高洋在滨海主政1o年最具代表性的政绩工程之一。但安在涛分明记得,这高架桥分明在99年就已经拆了,取而代之的是两座立交桥和一条环城滨海大道。同样地,这也是继任者杜庚最耀眼的政绩工程。

难道……安在涛心里暗暗笑了起来,原来如此。看来,这刚刚上任的杜书记有心要借题挥,拆了前任修建的高架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