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声 > 第九卷第725章【房山变天】1

官声 第九卷第725章【房山变天】1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13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卷第725章【房山变天】1

第九卷第725章【房山变天】1

东山省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穆韬的落马,成为2008年国内最大的新闻事件之一,沸沸扬扬轰动一时。舆论对此好一阵讨论,以雷霆手段向省部级干部“开刀”,无疑代表着中央大力反腐的决心和力度,给很多贪腐者敲响了警钟。

好在很快燕京奥运会就要拉开序幕,舆论关注的焦点旋即转移到了奥运会上,国人都在猜测和关注能拿多少块金牌,那些运动项目具有优势等等,穆韬案渐渐就淡化了下来。

不过,在东山省的小范围之内,穆韬的落马所引起的强烈震动及其负面影响,却不是一时半会能消除的。或者,牵出萝卜带出泥,穆韬一个人的落马会导致一串官员的倒台。

省委省政府最近一直在开会,而省委书记李大年和省长阚新民,在一周之内就往燕京跑了两次,都是被中央领导找去谈话,足见中央领导对穆韬案的高度关注程度。

盛大的燕京奥运会“激战正酣”,几乎所有人的目光走聚焦在了奥运赛场上和电视屏幕上,但在东山省官场之上,却展开着另外一种形式的“硝烟弥漫”。

首先,穆韬的案件不可能是一个独立的案件,他的**之路漫长,时间跨度也久,自然涉及到的各级官员也很多。穆韬被双规之后,一部分涉案官员渐渐暴露出来,被省纪委双规,而另外一部分穆韬系的亲信官员,虽然没有涉案,但也明显受到了穆韬案发的牵连。

穆韬案的深入调查一边进行,省委省政府一边展开了干部调整。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涉及的范围还不算太广,由上而下进行,但很显然,这样的调整会逐步扩大范围,下一步,穆韬在地方任职期间提拔的一些中低层官员,也会在这一场官场大洗牌中遭到某种冲击。

其次,位子的“争抢”暗中开始。当然,这主要是针对权力高层而言的。穆韬是常务副省长,还是省委常委,他倒台无疑就空出了一个常委兼常务副省长的位子来,一些非常委的副省长们,甚至还包括省里的一些其他的副部级干部,比如天南和绿岛这两个副部级城市的一把手,都瞄准了这一位置,暗中活动起来。

到了省部级尤其是地方省份的省委书记和省长这个级别的领导干部,古称封疆大吏。可见其地位重要,声威显赫。而对于一个省内而言,只有进入省委常委才能算是进入了核心领导层,常委与非常委之间的差距还是非常大的。同样是副省长,常委副省长与普通副省长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领导。

某种意义上说,人生为官,只有到了这样的级别和这样的层面,坐到了这样的位置上,才能算是初步摸到了从政的门槛,也就是时下常说的“搞政治”。副部级以下,顶多是为官而已。这一层次的从政理念、权力争斗和领导艺术,大大区别于其他岗位,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有资格接任穆韬岗位的副部级干部,省里有不少,有好几个副省长都在拭目以待踌躇满志。而在省外的层面,就更不用说了。站在中央的角度,有的是合适的副部级干部可以充实空降到东山省来。

所以,虽然秘密的不为底层机关干部所知的“位置之争”已经展开,但最终花落谁家还真是一个未知数。毕竟,还要看中央的通盘考虑。或者可以这样说,中央在拿下穆韬之前,就已经考虑好了继任者的人选了吧。

……

……

穆韬出事,对于房山市委书记杨华的震动相当大。在得到这个消息的同时,杨华立即想起了安在涛不久前的“警示”,心中像是压着一块大石头一样,沉甸甸地,还有一丝恐慌。

她能走到今天,除了安在涛的大力举荐之外,穆韬暗中的扶持功不可没。换言之,当初她能从省委办公厅一个县处级干部下放到房山来做常委和常务副市长,与穆韬有着密切的关系。

杨华跟穆韬的关系很复杂。严格说起来,她并不算是穆韬的亲信,但穆韬又确实给她出过不少力。问题的关键在于,杨华的丈夫曾经是穆韬的秘书……以穆韬的贪婪和为人,杨华这些年其实也没少给他“上贡”,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行贿,但礼节性地来往加起来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

而在安在涛调走之后,为了稳固自己的位子,杨华又跟穆韬走得近了一些。下面的人不知情,但省里高层的领导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否则的话,一些“流言蜚语”也不至于传到安在涛的耳朵里。

因此,杨华知道,自己这一次恐怕是危险了……穆韬案当然不会牵扯到她的身上,但一个跟落马大贪官关系密切的市委书记,省里怎么可能还能重用?恐怕,用不了多久,她就会被省委调整了。

一念及此,杨华心里一阵彻头彻尾的冰凉,绝望到了极致。到了这个份上,她已经无能为力只能听天由命了。她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向有廉洁美誉、一向道貌岸然、一向作风严谨的穆韬,竟然会是如此**权欲贪欲集聚于一身的超级蛀虫。

这怎么可能?但,又怎么不可能

……

……

随着穆韬的倒台,房山市官场同样也是风雨欲来,变故一触即发了。还不仅仅如此,最近还又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杨华前任的前任,也就是前市委书记宋迎春在任时主抓的房山市党政办公新区建设工程在安在涛走后不久竣工投入使用。这项工程之所以拖了这么久,完全是因为安在涛并不热衷政府自己盖大楼,把财力都投入到了公共领域,比如免费医疗和教育。同时因为新建的政务大厦太过铺张浪费,安在涛后来在市里的很多会议上多次公开表示市里机关不搬迁过去,慢慢想办法通过市场手段置换出钱来,弥补公共财政的亏空。但安在涛还没有来得及做这件事,就被中央调离了。

安在涛一开始就不想让房山市党政机关搬入这太过豪华的“政务大厦”。如果不是因为宋迎春离任时这项工程的主体已经建设起来,推倒否定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安在涛说不准会“罢”了这项工程。

房山市刚刚为这项工程举行了竣工庆典,杨华还专门邀请了穆韬来参加庆典。但任谁都没有想到,几天后网上就出现了一个帖子,有网友将房山市政务大厦美轮美奂的图片资料传到了网上,称之为“全国十大豪华政府办公楼之首”,引起了国内舆论的强烈关注。

7月24日,《华夏经济时报》在2版的显著位置刊发了题为《在豪华政务大厦里为人民服务?》的重磅新闻,对于房山政务大厦超标、超豪华和违规建设进行了全方面解读。

“记者了解到,现已基本建成的房山市政务大厦及其办公新区由行政主楼和辅楼、公园、广场等辅助建筑组成,总建筑面积约为15万平方米,总投资7.2亿元,是该市‘建设史上单体规模最大、功能配套最全、建设标准最高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

“记者看到,由主楼与辅楼组成圆弧状市委市政府办公大楼,在夜幕下巍然矗立,流光溢彩。大楼前的广场由景观河、景观桥、亲水平台、音乐喷泉等23项工程组成……在没有任何合法审批手续的情况下,该市从2004年初,在时任房山市委书记宋迎春的主导下,开始投资建设,到宋的继任者安在涛走马上任时已经初步建成。但因为安在涛推进房山各项改革,推行车改和全面免费医疗,公开表示党政机关不宜搬入该豪华办公楼,导致该工程一度搁浅,迟迟没能进入后期室内装潢和完善配套设施阶段,直到安在涛调离房山,新任市委书记杨华才又推进了这项工程……”

“一位不愿意表露真实姓名的房山市委官员表示,当初宋迎春主导的政务大厦及办公新区建设在规划设计上的确存在超标和违规之处,因为投入巨大,在当时的市委市府班子里还引起了一定的争议……但在宋的力主下,该工程强行上马。后来,宋迎春调离房山,新任市委书记安在涛因为推进各项改革,市财政吃紧,这项工程就暂时搁置了下来。杨华担任房山市委书记之后,这项工程才又重新启动……”

《华夏经济时报》的报道引发了一股舆论对于豪华政府办公楼的批评狂潮。很显然,如果不是因为奥运会的因素,这种批评浪潮会更加凶猛。

7月25日,中央通讯社发表通稿《政府办公大楼要豪华到什么程度》,这篇批评文章以“房山政务大厦”为反面典型,点名批评了近几年来国内爆出的各种豪华楼堂馆所。

“在不少城市和乡镇,最气派的建筑往往是党政机关的办公大楼。有的办公楼气派得像宫殿,有的办公区漂亮得像公园,不少办公楼都是城市的标志性建筑。有的领导办公室装修摆设甚至赶上了五星级宾馆。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豪华的办公大楼与当地经济发展不协调,与周围环境也不协调,反差更明显。群众看在眼里,怨在心里……为什么一些地方热衷于建造豪华办公楼?”

“有些地方把修建豪华办公楼当作政绩,美其名展现地方形象,为了招商投资。但事实是,豪华办公楼并不会改善投资环境,惠及当地经济,相反,往往以损害群众利益为代价。为修建豪华办公大楼,一些地方向企业和下级单位敛钱,甚至挤占挪用农村养老金等各种专项资金;有些地方通过执法罚没收入,买卖手中审批权限等方式筹集资金;有些地方是从银行贷款,还长期拖欠工程款。在豪华的政府大楼后边,是不断加重的财政包袱和群众负担,不但不会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反而败坏着党和政府的形象……”

一时间,早已离任的前房山市委书记宋迎春、现任市委书记杨华,都被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这对于杨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

省委书记李大年和省长阚新民作出指示,要求房山市委市政府进行自查,然后向省里报详细的书面报告,同时向媒体公开自查的结果。

……

……

正在休假中的安在涛,被中组部一个电话给招回了燕京。8月1日,安在涛返回燕京,刚刚接受完中央的组织谈话,就又有央视焦点访谈的记者给找上门来,请求他接受专访。

安在涛沉吟再三,决定接受采访。毕竟,房山政务大厦的建设虽然并非是他主导推进的产物,但这一工程的规划建设终归是在他在房山任职期间,他有必要澄清一些事实,免得对自己造成负面影响。

在短短十分钟的采访中,安在涛尽量客观公正地讲述了房山政务大厦及其办公新区这一项目的从决策、规划、投入到实质性建设的一系列过程,同时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无论是当时还是现在,他都坚决反对政府修建豪华办公楼,提倡节俭,这也正是他在任期间没有启用政务大厦的关键因素。

随后,房山市委市政府为此专门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向媒体公开说明情况。在新闻发布会上,为了摘清自己的责任,杨华和黄晓峰再三表明自己的苦衷:工程已经建成,不投入使用会造成更大的浪费……同时也重点强调,前任市委书记安在涛曾经做出逐步通过市场手段将“房山政务大厦和办公新区”置换出来的决定,但因为他被中央匆匆调离,这项工作还没有来得及展开。

杨华为此还出示了2006年底的一次房山市委常委会的原始会议纪要,就是在那次会议上,房山市委书记安在涛提出的“置换”建议得到了通过。

[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