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声 > 第九卷走向辉煌第713章【安全帽上的遗书】

官声 第九卷走向辉煌第713章【安全帽上的遗书】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13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卷走向辉煌第713章【安全帽上的遗书】

感激大家的支持,老鱼拜谢,大家的力量很强大,已经破万了。老鱼感激不尽。盼着大家继续支持老鱼,支持官声。

“好,很好。”安在涛摆了摆手,“一定要抓好获救矿工的后续治疗,确保全部矿工的身体健康安全。另外,遇难矿工们遗体的搜寻工作进展如何了?”

“安局长,截止目前,明确死亡的井下矿工人数共计218人,这是最后的数字,可以确定了。遇难者遗体大部分都被搜寻了出来,但是有一部分因为可能遭遇坍塌掩埋,搜寻起来比较困难。可能,可能还需要一些时间。”

安在涛沉吟了一下,断然道,“时间上没有问题,但要抓紧。一定要竭尽全力搜寻遇难者遗体,争取全部搜寻上井,然后经家属辨认后统一处理。同时,着手启动遇难者赔偿吧,一定要安抚好家属。这项工作我会和省市的领导沟通一下。”

李大光恭谨地点点头,“好的,我明白,我一定按照安局长的重要指示去做……”

李大光不会放过这一次在安在涛面前表现的机会,因为他已经从安在涛的眼眸中读到了一丝对他的认可。

安在涛转过身来向马晓强吩咐道,“马主任,立即以书面和电话两种方式向总局领导和国务院领导做汇报,等忙过这一段,我会专门向总局和国务院领导做专题汇报。”

“另外,你去联系一下省市的同志,我希望能尽快跟省市的有关领导碰碰头,开个碰头会。”

马晓强嗯了一声,赶紧去落实。

“小李,你负责跟地方宣传部门的同志联系一下,组织一个新闻发布会,争取在下午3点钟,在孟家湾煤矿会议室召开一个孟家湾矿难新闻发布会,由我们事故调查组的名义召开,不要惊动地方政府领导了。”

“好的,安局长。”李月茹赶紧应下,然后又凑近安在涛小心翼翼地柔声笑道,眼中闪出一抹关切,“安局长,看您的眼睛里全是血丝,您还是回去多少休息一会……您要注意身体啊。”

安在涛淡淡一笑,“你去吧,我知道了,我还能扛得住。你们也要保重身体,去吧。”

李月茹跑去找有关方面的领导,安在涛正站在那里仰望着不远处的另外一座早已暂时停工的矿井沉思不语。因为孟家湾矿难的发生,南河矿业集团公司所属所有矿井,目前都处在暂时停工紧急安监备查的状态。要想再次开工,起码要等国务院的矿难问责完毕。

突然,井口的通道边缘,传来一声极其凄厉的女子哭喊,打破了这孟家湾矿区灾后清晨有些压抑和凝重的平静。

安在涛放眼望去,只见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泪流满面哭喊着瘫倒在地,周遭是几个亲属和工作人员,正在扶起她,而她的脚下,正是一具刚刚搜寻上来的遇难者遗体。

安在涛大步走了过去,李大光和一些地方官员也从另外一个方向赶来。安在涛走近,李大光也走了过来,“安局长……”

“这位是……”安在涛轻轻道,目光凝落在地面上那一具躺在简易担架上的脏乱不堪全身满是泥垢的几近辨认不清面目的尸体上,心头似是被刀狠狠扎了一般刺痛起来。

他强自撇过头去。他出身底层,母子俩个受尽社会歧视历尽磨难长成,对于底层人的苦处和苦难他是感同身受。而这,也是他为官从政以来,坚持为民做实事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一向认为,老百姓过得太不容易了,尽管凭自己的微薄之力也难以改变什么现状,但只求努力过心安理得而已。

一个班组长模样的矿工流着泪,双手持着一个红色的安全帽站在一边,哽咽道,“领导,他是矿上的安监员夏明海。他被挤压在了一个空隙中……应该是瓦斯中毒死的。”

这个矿工把手里的安全帽慢慢递了过来,安在涛抬眼一看,见帽檐外面与内部,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粉笔字,有些字迹已经斑驳不清。

安在涛费了好大的劲才辨认出来,这应该是夏明海临死之前写下的一封遗书。全文如下:

“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100元,我欠陈曙华100元,我欠韩泽民15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王小文欠我1000元,矿押金650元,其他还有工资。莲香带好子女,孝敬父母,一定有好报,我一定要火葬。”

遗书中的这个“莲香”就是夏明海的妻子,也就是眼前这个恸哭晕厥过去的中年妇女。

安在涛双手捏着这顶安全帽的边角处,手轻轻地颤抖着,忍不住津然泪下。他从来就不是一个情感脆弱的人,再加上身份使然,他当然不会轻易在外界公开表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但手中这一份沉甸甸的特殊的用生命作为代价,写下的遗书,一个普通矿工朴素而真挚的情感和品质,让他情难自已,根本无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

良久。

安在涛声音嘶哑地轻轻道,“李大光,小心保护这个安全帽,派人拍照然后复印成材料备用。完了,把这个安全帽再给我送回来……”

现场先是一片死寂,但旋即次第回荡起稀稀落落的哽咽声和抽泣声,不少参与救援的本矿矿工以及一些工作人员,都忍不住掩面而泣。

安在涛神色哀伤凝重,缓步前行。苟平追了过来,安在涛脚步略停,沉声道,“苟局长,你组织一下,下午的新闻发布会一结束,我们事故调查领导小组和事故问责处理小组立即召开全体会议,研究确定提出对相关责任人的建议,然后马上报总局和国务院。”

苟平嗯了一声。从昨晚开始,他就不敢再说什么了,他从安在涛的话里话外,已经听出了某种对他的不满情绪。这让苟平感觉很压抑,也很无奈。

他最近情绪其实也很低沉。煤监局局长赵虎被免,他本来以为自己这个事实上的煤监局二把手会顺理成章地接任上去,结果却突然空降来了一个更加年轻的安在涛。一个从正厅升副部级的绝佳机会,就这么错过了。对于已经53岁的苟平来说,这几乎是他最后的升迁机会,尤其是在煤监局系统这种敏感的部门。

安在涛这个新局长很强势,似乎也很有背景。不需要做什么“深入分析”,其实单从他的年龄和资历以及任职经历和升迁速度来判断,就几乎能断言这一点。当然,他还听说安在涛这个人很有能力,也很有手腕。

他越来越发现,跟安在涛这样一个强势一把手相处,滋味并不好受。他觉得安在涛和前局长赵虎,压根就是走了两个极端,一个太绵软,而一个又太刚硬强势。不过,后来苟平才发现,安在涛绝不像他当初想得那样简单。

年轻气盛,过刚易折,这句话并不适应于安在涛。

……

……

在接近中午举行的国务院调查组与省市、南河矿业集团公司有关领导的见面碰头会上,安在涛发言尖锐,丝毫没有给地方政府领导留情面,可以说发起了火。

面对安在涛有理有据义正词严的反问,一些地方领导哑口无言,会议气氛非常沉闷和尴尬。

发生矿难,孟家湾煤矿管理者有瞒报的事实行为,向上晚报了三个小时,而这三个小时正是迅速展开救援的最佳时间,争分夺秒抢救生命,一个小时都弥足珍贵,况且是三个小时

而且,管理混乱,安全措施缺位。竟然还有外包采煤的违法违规行为,井下有外包的采煤人员正在作业,而事先既无登记,事后也不汇报,差点导致37名来自于外地的农民工魂丧矿井之中。如果不是安在涛下意识的一个命令,这37人差点就命丧井下

因为矿难发生后,这座矿井起码会在短时间内被封锁起来。而在井下的这批人,就算是没有任何危险,也会被饿死和冻死。

如此种种,焉能让人不愤怒

跟地方政府领导开完碰头会,安在涛稍稍休息了一会,吃了点东西,又带着苟平、马晓强、孙楠、陈紫光、李月茹等调查组的人马不停蹄地组织召开孟家湾矿难新闻发布会。

新闻发布会原本定在煤矿的会议室里举行,但因为来的媒体人员太多,没办法,李月茹只好跟矿上商量,在矿区办公楼的下面,临时设了一个会场。

随意摆了几排桌椅,设了一个主席台,还扯了一条由矿上宣传科宣传干事用广告色手写的一条横幅:国务院孟家湾矿难事故调查组新闻发布会。

会场上人声纷杂,大多数都是国内其他省市媒体和中央媒体,南河省本地媒体来得比较少。很多记者早已赶到了孟家湾煤矿,但因为当地政府的新闻管制,一直都处在了矿区外围,没有能真正进入矿区采访。

安在涛在苟平等人的陪同下来到发布会现场,现场的记者们顿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有一些媒体记者对安在涛并不陌生,因为在过往,安在涛多次成为国内新闻的焦点人物,曝光率相当得高。

安在涛神色凝重,向媒体记者点头示意,然后带着苟平等人就坐在主席台上。煤监局办公室主任马晓强抓起麦克风朗声道,“欢迎各位媒体朋友,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领导和其他同志。”

“出席新闻发布会的领导有,国家安监总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兼国家煤监局局长、国务院孟家湾矿难事故调查组和事故问责处理领导小组组长安在涛安局长,国家煤监局副局长苟平,国务院孟家湾矿难事故调查组成员、国家工程院院士、华夏矿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陈紫光教授……”

“下面,请苟局长通报一下孟家湾矿难事故的相关信息。”

苟平接过麦克风,“媒体朋友们,截止目前,孟家湾矿难的抢险救援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善后处理和事故问责正在展开……本次矿难,是一起特大责任事故,事故一共导致218名矿工遇难,32人受伤,经过三个昼夜的艰苦奋战,共计救援出309名井下作业的矿工。目前,这批获救矿工正在南河矿业集团公司总医院接受治疗,从医院反馈回来的信息来看,他们的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苟平简单按照材料通报了相关信息,然后是很多记者的现场提问。多数记者的问题都聚焦在了三个方面:其一,孟家湾矿难到底有无瞒报行为?其二,事故的真正原因;其三,问责处理情况和善后赔偿。

安在涛和苟平、陈紫光三人分别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解答。在新闻发布会接近尾声的时候,安在涛突然向站在一侧的李月茹扫了一眼,然后朗声道,“媒体朋友们,下面,我请大家看一样东西。”

李月茹小心翼翼神情凝重地双手持着孟家湾煤矿遇难安监员夏明海的拿顶写满遗书的安全帽走了过来,另外几个工作人员开始现场分发关于这顶安全帽及其遗书的拍照复印件。

现场的闪光灯噼里啪啦地闪烁着。

安在涛缓缓沉声道,“同志们,这是一份非常震撼人心和特殊的遗书——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100元,我欠陈曙华100元,我欠韩泽民15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王小文欠我1000元,矿押金650元,其他还有工资。莲香带好子女,孝敬父母,一定有好报,我一定要火葬。”

“这是一位遇难矿工的最后留言,”安在涛一字字念完了夏明海的遗书,念着念着,不禁潸然泪下,“假如这些遇难矿工,是我们的兄弟、我们的儿子、我们的丈夫和父亲,我们怎么想?我们怎么办?……矿难不治,还会有更多的矿工兄弟,将在巨大的恐惧中死去”

安在涛的声音慷慨而又哀伤,现场所有记者无不动容,不少女记者激动地泪流满面,哽咽出声。

写在安全帽上的遗书,震撼了所有媒体记者。而在第二天的媒体报道当中,除了对矿难本身的信息阐述之外,绝大多数的记者新闻采写点都落在了“安全帽遗书”上。

其中,以南方周刊的报道更为感人和具有新闻辐射力——《卑微的伟大——一份写在安全帽上的遗书》

“这是一顶遇难矿工的安全帽。帽外檐用粉笔写着:骨肉亲情难分舍,欠我娘100元,我欠陈曙华100元,我欠韩泽民150元。我在信用社给周吉生借1000元,王小文欠我1000元,矿押金650元,其他还有工资。莲香带好子女,孝敬父母,一定有好报,我一定要火葬。帽子的矿灯上方,‘夏明海遗书’5个字赫然在目。”

“2007年9月14日下午,南河矿业集团孟家湾煤矿一号立井发生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数百名正在作业的矿工被困井底。9月17日清晨,救援工作全部结束,218名矿工不幸罹难,309名矿工成功获救。夏明海就是遇难矿工中的一个。”

“2007年第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新上任的事故调查组组长——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兼煤监局局长向媒体记者们念出了这位普通矿工的遗书,他泣不成声,会场上一片唏嘘。”

“事后接受采访的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成员,国家煤监局办公室主任马晓强流着泪说:‘这就是我们一线矿工的生活,你无法不流泪。”

……

……

“安全帽上的遗书”感动了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媒体报道的当天,互联网上就掀起了“为孟家湾矿难遇难者家属捐款”的浪潮。有媒体牵头,社会各界纷纷响应。

当天下午,全国总工会郑重宣布,向孟家湾遇难者家属捐款100万元。随后,南河省总工会也作出了捐款50万元的决定。

南河省委省政府、南州市委市政府、南河矿业集团公司上下的领导班子成员,当天也同时举行了捐款仪式,号召机关干部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捐助。安在涛也参加了南州市委市政府的捐款仪式,在仪式上公开捐款人民币5000元。

也是在当天,正在燕京进行经济投资考察的巴西华侨华人促进和平统一联合会会长、旅居巴西的华商朱玉郎先生,也通过燕京媒体宣布,向孟家湾矿难遇难者家属集体捐赠100万元。

似是为了支持安在涛的工作,远在燕京的龙腾集团的夏晓雪和孟菊也作出了捐款的决定。两女以龙腾集团的名义公开表示,将立即派人携带资金和各种生活物资前往孟家湾煤矿为遇难者家属捐款捐物:向每个遇难者家属捐款2万元和生活物资一宗,同时宣布可以面向遇难者家属里的适龄青年提供就业岗位,接受遇难者直系子女进入龙腾集团所属的成员企业工作。

如今的龙腾集团家大业大,分公司、子公司和各类控参股企业遍布国内各地,南河省南州市就有两家。这两家企业的高管已经奉总部的命令赶来孟家湾煤矿慰问遇难者家属。

18日下午,安在涛正要主持召开国务院事故调查组的全体会议,突然马晓强匆匆从外面走了进来,伏在安在涛耳边轻轻道,“安局长,总局办公厅通知,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张建民同志已经从燕京出发,正在赶来孟家湾煤矿的路上。”

[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