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声 > 057章

官声 057章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7:13 来源:笔趣阁

安在涛走出房间的时候,坐在门口看门的光膀子男子根本懒得看他一眼,他躺在沙上,烟灰簌簌飘着,整个小旅馆的客厅中弥漫着那种恶心人的怪味道,让安在涛再也呆不住,几步就窜了出去。

他站在门口抬头望了望悬挂在门口的招牌,叹了口气,大步离去。

走出胡同口,在马路边的Ic卡电话亭里,他拨打了车站派出所的报警电话。接电话的是一个懒洋洋而有些嗲的女声,“找哪位?车站派出所。”

“你好,我是一个旅客……我被骗到一家火车站东头一家叫瑞丰的小旅馆……这里,有人**啊,你们来查一查吧。”安在涛低低道。

电话那头明显沉默了一下,但马上变得不耐烦起来,“好了,我记下了,你等着,一会我们就出警。”

安在涛放下电话,跑到马路对面的一个冷饮摊上,要了两瓶冷饮,一边跟摊主老太太闲聊搭话,一边望着马路那头。

等了好半天,也没见派出所的人来。安在涛看了看已经近黄昏的天色,想了想,又去打了一个电话。这回接电话的还是那个嗲的女声,“着什么急?派出所只有不到十个人,警力不足你知道不?你要是等不及,就趁早走人,没事干自己跑到那里去,被骗了活该!”

安在涛摇了摇头,暗暗咒骂了一声,狠狠地扣了电话。

……

……

第二天,安在涛回了报社,他必须要回去了,因为他接到电话,报社马上要进行机构改革,要召开全社员工大会。

在大会上,黄泽名做了长达三个小时的动员讲话,在讲话里,宣布了报社党委通过的改革方案。

黄泽名所推行的改革方案分三步走,以安在涛这个重生者的眼光来看,这很正常,这是几年后媒体的经营常态。但在当时,这可谓是石破天惊。

先是报纸的自办行。尝试采编与经营分离,将行业务与采编业务分离,成立独立法人的行公司,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引入竞争和激励机制,积极应对传媒市场变革。同时,行公司在股份制方面迈出一大步,成为国内开先河的股份制行公司之一。由报社以滨海晨报大厦抵押贷款5oo万注入行快递公司,股权结构为报社控股,同时设计了部分职工股,所有员工,无论是编辑还是记者,以及工人都可以参股。

其次是扩版。如果此次扩版成功,可以说“滨海晨报”是全国地方性报纸中最先由四版扩至八版的报纸,此后一扩再扩,直至日后的日均8o多版。扩版的一个重大价值是为报社带来了巨额的广告收入,渐渐改变了滨海晨报不良的经济状况。

第三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进行体制改良。一方面,说白了就是金钱挂帅,取消了所有的所谓报社福利,而只有好稿才是跟金钱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些钱的数额可以高到数千元,由此,编辑记者们不得不改变以往坐、等、要的万事不急的风格,取而代之的是风风火火的工作效率。总之报社从此再也没有上下班的时间概念,到处都是绞尽脑汁咬着笔杆子敲打键盘呆的人。

而另一方面,机构部门重设和精简。将总编办、工会、党办、后勤之类机关服务部门,进行合并和人员精简,充实业务部门的力量闻部扩编为新闻中心,新闻中心下设一部二部和热线,编辑中心重置为三个编辑中心,一个新闻编辑中心,一个是副刊编辑中心,一个经济编辑中心。

除此之外,还增设了一个审稿中心。不过,审稿中心是一个虚设的机构,没有常设的人员,三级审稿人员由当日值班总编、总编办负责人、业务部门负责人组成,合署办公。也就是说,轮到谁值班,谁就到审稿中心去当班,就算是黄泽名本人也不能例外。

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审稿的集中性,免去了记者到处跑找人身高的麻烦,大幅提高了工作效率。

这样大规模的改革,几乎涉及报社所有的部门和人员。尤其是新闻部的变化很大,很多机关人员不得不放下身段到新闻部来做了一个普通业务记者,原先十几个记者的新闻部,一跃成为7o多人的大部室。

机构设定完毕,普通人员调整完毕,接下来便是中层岗位的人员配置。改革方案上规定,新闻部要设一个主任,三个副主任。有消息说,原先新闻部的孙兰要进班子,取代刘琦的位置,而业务副主任张纲要扶正。这样一来,就有了三个副主任的位子。

其中,有两个已经“名花有主”。一个是党办副主任蒋冰被下放,铁定的副主任人选,另一个是报社的总编办副主任姜伯静。这两人因为机构精简被下放到新闻部,本身就是中干身份,自然是毫无疑问的副主任人选。只有一个副主任人选,还要待定。但是,几乎所有记者都明白,这绝对是要从新闻部现有记者中产生了。

而心照不宣的“候选人”有两个。

一个是胡勇,他的优势是从业时间长,资历老,且据说有某局长在背后为他说话,前前后后给报社领导打了很多次电话。

一个当然是安在涛了。他的优势是知名度大,虽然进报社时间不算长,但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成绩,新闻业务能力强,深得报社领导尤其是黄总的青睐和赞赏。

一时间,新闻部的7o多个记者都将关注的目光放在了安在涛和胡勇身上,背地里都在猜测和议论。而正因如此,也将安在涛和胡勇两个人推到了竞争者的对立面上。

这两天,胡勇忙着四处找关系,来去匆匆,傻子都看得出来,他已经是势在必得。与他相比,安在涛就显得平静得多。他当然是不愿意放过这次大好的机会,但机会如何把握,却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他最大的弱项就是进入报社时间太短,资历浅。所以,他觉得自己必须要在最近再完成一件可以为自己增加业绩筹码的重磅报道来。虽然颇有些临阵磨枪的嫌疑,但锦上添花总是好的。

当然了,如果竞聘不上也没有什么,安在涛认为自己的机会还在后面,毕竟他才进入晨报不到半年时间。

望着贴在大厦大厅公告栏里的各部门主任以及副主任的竞聘通知,安在涛心里暗暗打定了主意。

高层的调整还没有完成,各部门一把手的任命还没有完全到位,他还有充足的时间。虽然张纲是板上钉钉的新闻部主任,但他还是要通过一道竞聘上岗的程序。新闻部主任的竞岗在半月后举行,而等到副主任竞岗,则就是一个月后的事情了。说不定,还要拖到国庆节之后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