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现代都市 > 官声 > 第九卷第721章【黎明前的黑暗】

官声 第九卷第721章【黎明前的黑暗】

作者:格鱼 分类:现代都市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3:38 来源:笔趣阁

第九卷第721章【黎明前的黑暗】

安在涛不想当单纯的矿难的救火队员,他想要从制度本身入手在“治理”上做出一些努力。东风煤矿矿难结束之后,他返回燕京,连续主持召开了好几个煤矿安全会议,主导下发了好几个治理煤矿安全的纲领性文件。

但个人的努力与无情的现实相比,是那么地无力和苍白。春节前,矿难又发……在2007年年末到2008年燕京奥运会举行前的大半年时间里,国内一共发生百人以上死亡矿难事故7起,安在涛马不停蹄地奔走在全国各地的重点产煤区,用疲于奔命来形容他这一段时间的工作,毫不为过。

2008年1月4日,王官屯矿难。

当地媒体的报道称:凛冽的北风敲打着这个高大的身影。这位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兼国家煤监局局长正值壮年,但纵然是这样健壮充沛的体力和精力,在一次又一次不得不直面上百条以上生命逝去的惨剧、死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以及矿主推脱责任的谎话,他都有些撑不住了。

安在涛赶到王官屯矿难现场的时候,已经是下午5点,他没有吃饭,立即听取汇报。从晚上开始,一直到第二天凌晨2点。

他问矿主采这个煤矿一共投入了多少钱,矿主回答说是1000多万元,年产15万吨,储量3000多万吨。但敏锐的安在涛立即意识到这人在说谎,他立即拍案而起怒斥道,“你在说谎马主任,立即展开调查,速度要快一点。”

其实不仅是安在涛这个局长疲于奔命,跟着他到处出行救火的这些下属们也疲倦到了一个极点。马晓强点点头,拖着沉重的脚步带人去调查。

两天后,安在涛的判断被证实了——王官屯矿超负荷运转年产30万吨,储量为6000万吨,矿主把所有数字都打了对折。

问责,处理,与地方官员沟通,上报国务院,返回燕京写工作报告……一系列雷同的程序。

然而,在几天以后,安在涛又不得不再次从燕京乘机飞往西部的另外一个城市,等待着他的是凛冽的西北风和满天席卷的沙尘暴,还有无数遇难者家属撕心裂肺的哭声哀嚎声。

事故发生在1月17日晚9时40分,西煤集团八里井煤矿发生爆炸,第二天清晨匆忙奔赴现场时,已确定有40人死亡。

……

……

2008年的1-2月份,从月头到月尾,安在涛一直在忙,在家里住的时间,夏晓雪掐着指头都能数的过来。

2月1号,中纪委、监察部、国资委、安监总局联合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4500余名干部已从煤矿撤资4.73亿元。安在涛在会上拍案而起,他说2007年以来,通过对煤矿重特大事故的查处,深深感到事故多发的深层次原因包括事故背后的**,官*商*勾*结、权钱交易,所以“要注重查处事故背后的**问题”。

随后安在涛率总局煤矿整顿关闭督查组奔赴南湖省,几天内跑遍了七个地市。在检查的过程中,安在涛无奈地发现,停产整顿的煤矿大多是一些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在这样的情况下,验收通过率再高,甚至达到95%、100%,又能有什么意义呢?

南湖省的工作刚告一段落,安在涛又临危受命被派去东北,头衔仍然是“国务院工作组组长”。事实上,“组长”是安在涛除“局长”之外最常用的头衔,这或许也是安在涛最不想要的头衔——每当他变成“组长”时,也往往意味着一起矿难事故的产生和一段焦心的旅程。

2008年4月份,《经济日报》在头版刊发了这样一篇文章:《安在涛——痛并奋斗着》

“安在涛大概是2007年以来全国骂人最多的官员。就像他那些言犹在耳的‘狠话’,他那张冷峻的面孔也让人过目不忘。2007年9月临危受命以来,这位国家煤监局局长目睹了整个国家近一年来此起彼伏的矿难,因此在这张面孔上面,公众可以看到痛苦、愤怒和疲惫与日俱增。”

“在以前担任东山省房山市市委书记的时候,安在涛的风格并非如此,那时采访过他的中央电视台主持人雪莉说他看起来心态平和,高大英俊,气度儒雅。这种变化是因为他得一次又一次直面血淋淋的矿难,频密的矿难与安全事故使他的心灵与精神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央视主持人雪莉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这样说。”

“有专家认为,我们的安全监察体制历来纵横交错、条块分割。在煤炭行业,实行的是垂直监管,非煤炭行业的安全监管则以地方政府管理为主。以煤炭行业为例,如果全国的煤矿安检要像美国那样一年进矿山检查4次,安检人员的配置起码要增加30倍。”

“这种弱势局面造成了安监部门理不直、气不壮、腰不硬、刀不快的情况,经常是停产整顿指令下了,封条也贴了,但缺乏强有力的制裁手段和后续措施。安在涛在处理一起矿难时向记者感叹道,‘我们安全监管单位没有枪没有炮,只有一把冲锋号’。正因为这样,这个壮志不已又疲于奔命的国家煤监局局长,滋味复杂地告诉央视主持人雪莉: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半夜来电话,半夜来电话一般没什么好事情。”

“在安在涛履新的这大半年中,他除了四处奔走做救火队长,怒斥不良矿主和官员,他还在设计着一些更为长远的治本的规划。他上任后推开的大事之一,就是要把每个矿工的死亡赔偿金提高到30万以上,这一措施已经逐渐开始在一些矿难中实施。他期望通过这种处罚,可以使矿主们宁可拿出钱去预防安全隐患。”

“一个更大举动是试图以2年时间还掉几十年来的安全欠账……还建议修改刑法、安全生产法、煤炭法中有关事故罚款的条款,以加大对发生事故的煤炭企业和相关责任人的惩罚力度;他同时建议国家应当重视煤炭行业的人才培养。”

……

……

5月11日,为了确保奥运会平安举行,营造“和谐有序”的舆论氛围,在国务院领导的指示下,安在涛代表国家安监总局和煤监局主持召开了全国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和深入体制改革会议。

会上,安在涛慢慢抓过话筒,眼望着台下黑压压的一群分管煤矿安全的地市级官员,眼中的某种愤怒和无力神采同时闪烁着。这个时候,他的心情非常沉重;而同时,他也颇有几分如释重负的感觉。

这个救火队长,他当不了多久了,奥运会后,他将卸任国家煤监局局长,中央另有任命。这一方面是他暗中“运作”的结果,也是中央干部调整的结果。这也是他踏入官场以来,头一次主动地向组织上“提要求”换岗位。这个救火队长让他痛苦不堪,体力上身体上的奔波煎熬上不足挂齿,心灵上的折腾他越来越不堪其重。

而奥运会前后,为了维护国家形象,各地纵然发生矿难也会低调处理,安在涛终于可以喘一口气了。

“同志们,煤矿安全的重要性,我觉得不需要再讲、再强调了。安全重于泰山,矿工生命重于泰山,这些口号我们天天讲年年讲,从墙上到嘴上……但是矿难还是此起彼伏。”

“有的时候,我觉得我这个国家煤监局局长干的真是窝囊。大概,在这个地球上,再也找不出一个国家像我们这样频发矿难了,摁下葫芦起来瓢,东边救火完了西边就下暴雨,从去年9月份以来,我疲于奔命,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我去过了几十个产煤地区。”

“为什么?我请大家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摸着自己的良心好好问问自己。”

“人死了,不是几十、几百的统计数字。数字是冰冷的,可是这些人也是有家庭、有父母的,我们做工作多想想这些家庭吧……安全生产工作主要靠基层,不能单靠我这个局长,单靠煤监局,在这里……”

安在涛缓缓站起身来,向着台下深深鞠躬。

“我相信,这是黎明前的黑暗。我相信,我们这些人是有良心的……只要有良心,我们的事情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做成。遏制矿难,有效治理矿难,我们这一代人完不成,还有下一代人,我这个局长做不完,还有下一任局长。只要我们继续努力下去,总有成功的一天。”

此时此刻,安在涛脸上浮动着集合了无奈、无力、压抑、愤怒和希望等各种情绪的复杂神色,整个人看上去有些憔悴疲倦。这样别样的面孔,被央视记者的摄像头抓起,旋即出现在第二天晚上的《焦点访谈》节目上。而旋即,又为媒体广为报道。

安在涛倒在客厅的沙发上沉沉睡去。夏晓雪和孟菊对视了一眼,孟菊心疼地从楼上卧房取来一条毛毯,给他盖上。

“他太累了……来燕京当这个煤监局局长,弄得他心神疲惫。菊姐,上面有动静没?不是说要给他调调吗?”

孟菊摇了摇头,轻轻道,“应该快了吧,我想,最大的可能是放他到下面去当个副省长什么的……我也不太懂这些,应该是这样。”

!!!!!!!!!!!!!1!

!最!!小!!!!!!6!

!新!!!!说!!!!!

!!!最!!!!网!!.!

!!!快!!!!!!!!!

!!!!!!!!!!!!!!

[奉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