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好地主 > 第937章

唐朝好地主 第937章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1:58:01 来源:笔趣阁

审核这些事情,自然有李家高薪请来的帐房们去做。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前尚书右仆射、户部尚书、许国公马周,如今就暂时担任着李记的总会计师。

李家有多少产业,多少家底,马周一清二楚。李超也没有丝毫隐瞒的意思,跟马周的关系,非同一般。

可就算是当过大唐宰相,管过整个大唐钱袋子的马周,最近也有些经常愣神。李家太有钱了,有钱到已经不是富可敌国来形容的了。

大唐立国已经八年整,估计八年的朝廷国库收入加一起,都没李超家的家产加起来多。这赚钱的本事,马周佩服的五体投地。几年前,他也是李超的账房,那个时候,李超有多少家底他也一清二楚。

那时李超还住着一孔破窑洞,还在卖黄馍馍呢。

可如今呢,李记名下已经有八千多家的商铺作坊,给李记干做的雇工加起来超过三十万。李记的产业更是涉及到方方面面,衣食住行,到处都有李记的影子。

马周忍不住问李超,“赚这么多钱干嘛?”

李超的回答让他出乎意料。

“也没曾想过非要赚多少钱,只是这么顺其自然,也就有了今天的规模。”

这回答,若是让别人听到,肯定会吐血。甚至认为李超故事装逼,但马周却相信李超。有的时候,就是这么自然而然。

李超不是特别爱财的人,虽然他也喜欢钱,但没喜欢到成为金钱奴隶的地步,他只是不想被钱束缚。

正因为如此,李超才会在赚了钱之后,不断的再投进去,钱滚钱,利生利,产业规模越做越大,有了如今的地步。

马周细思,李超能有今天这么大的一个产业,还是与他的地位分不开。若不是李超这几年在朝中的地位,还有那引起勋贵们的支持帮衬,李超的这些下金蛋的金鸡,肯定早就被人抢走了。

就跟当年他在李家做账房时,李超的白糖冰糖秘方被张尹二妃家抢了一样。

当然,光有权势也不行。虽然这年头,那些权贵们赚钱方法很简单,有了权势,自然有商人投附,他们坐享其成就好。可李超不是这样的,李家的产业真的是李超自己做起来的,虽然看似管的少,但总管规模布局都是李超,而且李超总能拿出许多了不得的技术。

比如冶铁炼钢,李超拿出来的炉子,让李记的钢铁厂第一家拥有了直接一次炼化几百斤钢液的能力,这本事可是独一家。别人都是各种传统的百锻成钢,李家却直接用炉子炼化得到大量钢液。

再比如李记钱庄,也是开创了全新模式。等别人想要模仿,李记钱庄已经完成了布局,拥有了大量的储户和存款,别人想争都争不过。

李家赚钱,不靠权势,也不是简单的占地、垄断、高利-贷等简单粗暴的方式,而是每做一个产业,都是做到了引领潮流。

比如李记造四轮马车,比如李记造风帆船,李记炒茶制糖烧瓷器等等,无一不是这样。

李超还舍得花钱,李记产业,不管是管事还是普通伙计,都能拿到业绩提成,还能拿到身股分红,还有年终奖。

寒冬腊月。

午后的太阳正暖,几千人坐在室外开会,本来是很冷的,但大家的心都非常火热。

李超没有说太多的废话,很简洁的一通话,对去年做了下顾,然后展望一下未来,更多的表扬在座的努力。

然后,李超直接一挥手,一群李家家丁抬着好几口大箱子过来。

箱子打开,家丁们把一叠叠的庄票拿出来,摆在了李超身后的台上。

一百文钱一张,一叠一百张是一万钱,刚好一百贯。一百万贯,足足是一万叠,堆起了一座钱山。

一百万现钱摆在那里,气势非常了得。这可跟嘴里的一百万贯不同,从嘴里说出来,一百万贯其实就是个数字,一百万或者是十万并没太大区别。

可直接摆出来,就不同了。

当李超说出,这一百万直接发给李记的这些管事们时,大家唿吸都急促起来。其实一百万发给这几千个管事,平均一人也就几百贯钱。相对于他们来说,这几百贯其实还不如他们一年的分红多,但毕竟直接这样发现钱,还是在这么多李记的同行面前,可又不一样。

在这激动里,也有许多管事们发现了一个问题。

发的居然不是金币不是银币也不是铜圆,甚至也不是庄票。

“王管事,这上面这个好像不是庄票啊?”一个坐在李记钱庄一个管事边上的李记马车行的管事问。

王管事有些得意的道,“这确实不是庄票,这叫宝钞。”

“宝钞?是什么东西?”

王管事笑着道,“宝钞啊,其实跟庄票有些类似,有固定的面额,从最少的一文钱到最大的一百文钱,有一文两文五文十文二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七个面额。”

刘管事有些好奇,“固定面额?”

李记的庄票里有一种是见票即兑的,不需要任何的凭证之类的,这种票一般是客户把钱存进钱庄后,直接换取这种庄票,这样兑换的时候比较方便,而面额呢也比较随意,小到百十文,大到百千贯都有。

但固定面额,却还是头一次听说。

“而且啊,这宝钞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李记钱庄所有分行通认,并且,整个李记名下所有的产业,甚至李记入股合伙的产业里,也一样都是认的。就是说,这宝钞完全可以当成钱使用,不需要再去钱庄兑现后再用。”

刘管事感觉自己有些反应不过来。

宝钞直接就当钱用?

“还能兑现吗?”他比较关心这个,再怎么说,宝钞其实也就是一张印的花花绿绿的纸啊。

“当然可以兑现,随时都能在钱庄兑现,而且是按面额一比一兑现。”

“那这跟庄票也没什么太大区别啊,为什么要弄这个宝钞呢?”刘管事还是觉得庄票更好用些。

“这宝钞是赵国公亲自设计,并定下来发行的,自然是大有深意的。”

发行宝钞,自然大有深意。

李记钱庄如今规模已经极大,完全拥有了发行钞票的能力。虽然这个宝钞现在也仅是在李记的产业里接受流通,算不得正规货币,但已经拥有货币的雏形和不少功能了。

往小了说,这其实跟单位食堂里的饭票没什么差别,既能在食堂吃饭,也能在单位小卖部里买东西。但是,以李记如今的规模,这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说句简单点的,李超可以超发。

他以一万贯的铜钱做准备金,完全可以发四五万贯的宝钞,这就是一个杠杆。李超拥有着这么大的钱庄,发行宝钞之后,随着流通范围越广,这个杠杆比例就更大。

只要李超不是无限超发,保持一个较安全的准备金率,那么就是安全的。

这是更牛逼的借鸡生蛋,钱生钱。

固定的一套面额,面额有多有少,最大一百文,这都是为了流通方便。李记发行宝钞流通,李记的各家产业收回,最后再流回钱庄。这一过程,有李记做担保,不用担心信用问题。

李超的野心还是很大的,李记钱庄,将来要成为大唐的美联储,成为大唐的英格兰银行。

从另一方面来说,如果宝钞能够得到大量流通,那么李记的其它产业,就有了一台造血机。

“这是一百万,也是大家的年终特别奖,现在分发。大家拿到手后,会发现这些不是普通庄票,没错,这是我们钱庄发行的宝钞,和庄票类似,但使用会更方便。有固定面额,无需先到钱庄兑现,就能在李记名下任何一家产业使用,和真金白银一样的好用,面额一文就当一文铜钱,绝无贬值打折。李记名下各大产业,都会优先收取宝钞。”

“你们也可以把宝钞存到钱庄,或者兑换为铜钱或者金银币,兑换不收手续费!”

按着名单,李记的伙计给这些管事们发钱。

因为钱面额较少,一捆才一百贯钱,因此基本上每个管事都发了好几捆,拿着手里沉甸甸的,甚至还散发着油墨的香味。

抽出一张仔细观看,会发现这宝钞比起庄票要少些,也更精致,色泽更艳丽。上面有许多花纹,纸张也比较特别,明显拥有极高的防伪手段。

一百文钱,一张纸。

在座的管事也正式得到李超的通知,今后李记所有的产业,不论是做哪行的,都不能拒收李记发行的宝钞,还得优先收取宝钞,不打折扣。

看着那些花花绿绿的宝钞,马周问李超,“李记印了多少宝钞?”

“目前印了五百万,但印钞厂还在日夜不停的印刷。我计划三年内印刷五千万贯!”

马周目瞪口呆。

“五千万贯宝钞?李记用的了这么多吗?”

李超笑笑,他可没打算真的只让宝钞在内部流通,“我打算把宝钞推广出去,最终让大唐所有的商家都接受宝钞,甚至有朝一日,朝廷收税也收宝钞。”

“这不可能!”马周觉得很荒谬,朝廷收税一般收实物,要么就是真金白银,怎么可能收李记发行的宝钞呢。

“相信我,早晚有一天,宝钞会流通天下。”

李超很自信。

马周却不相信,就算真有那一天,也肯定不是李记钱庄发行的宝钞流通天下,肯定是朝廷发行的宝钞流通天下。要不然,这天下不乱套了,李记印钞厂开动,想印多少就印多少,那怎么得了。

“你是过于担忧了,李记不可能这样做,那样做,李记钱庄最后肯定倒闭。就好比我们吸收了百姓的存款,但却也不会全拿去放贷,这里面得有个平衡,我们做事,不可能自己砸自己招牌。相反,若是朝廷自己开钱庄自己印宝钞,还真可能没有准备金的无限超发,导致最终宝钞一钱不值。”

“因此啊,这宝钞发行,还真只能由民间资本的私人钱庄来发行。”

马周觉得真是太荒谬了,朝廷难道还不如私人靠谱?

“郎君,户部戴尚书来了,要见您。”管家禀报。

李超对着马周笑道,“我跟你打个赌,戴胄肯定是来找我借钱来的!”(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