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好地主 > 第818章 太子取经(感谢墨翠党的好多个万赏!)

第三更送上,感谢墨翠党的打赏,恭喜成为本书大宗书,盟主之下第一人了。

“李家的这个考试,怎么有点朝廷文科制举的感觉?”一名东宫属官站在那里瞧了好一会,感觉出一点苗头。

若说之前李家的招募,还说是各行各业都招募,可是今天这里的考试,却只是针对读书人的。经过李家面试初试的读书人,才能拿到一张准考证进场考试。

那个取得了考试资格的赵贞,拿着准考证去那边登记了,然后详细问清了这考试的流程,马上回来跟承干禀报。

“怎么个考法?”承干问赵贞。虽然这只是李家的一个考试,可承干却并没有等闲视之。他跟着李超学习许久,很了解李超的为人。李超喜欢折腾,喜欢出新,经常在日常生活中用上他的那些奇思妙想。

这些看似很小的举动,有的时候变一变改一改拿到朝堂上,就能成为推行到天下的新政。大唐第一届科举,可就是李超做的总考官。后来又是李超进奏,开启了大唐的武科举考试。

现在李超在自己家弄的这个考试,承干就觉得肯定不简单。

“公子,问过了,考试的流程很清晰。一会先在这里登记,验明考生身份,然后进场。进场还要搜身,禁止夹带,连笔墨纸张都不允许带,里面都有准备。”

承干点头,居然如此严格,看来李家对这考试十分重视。

朝廷的文科举考试,可都没有这么严苛。

“叫来这里的李家管事,我想去看看这场考试。”

本来承干并不打算透露自己的身份,但现在他对这场考试十分有兴趣,他想看看,李家的考试,到底跟朝廷的文科举考试有什么区别。

或者说,他很想知道,李家的考试是不是会如他想象一样,比朝廷的文科举考试还要更加的‘高明’。

承干的属官找到李家管事,亮明自己的身份。

听到对方居然是东宫的属官,李家管事自然有些惊讶。

“你不要声张,太子殿下就在此处,殿下让我召你过去说话。”

太子殿下那是李家的女婿,也是时常登李家门的,李家管事多数都见过太子。那管事也不疑有诈,便点头跟着过来。

到了这边一看,那个华服少年果不就是太子殿下嘛。刚要行礼,旁边东宫的人便拉住了他,“在此不用行礼,如实回答太子问话就好。”

“叫我李公子就好。”承干很和气的对管事道。

管事张了张嘴,最后叫了声李公子,很拘谨。

“这位管事,我今天出来玩,看到你这里的考试,很好奇,有些兴趣。不知道能不能也给我一张准考证,我也想参加下李家的考试。”

“这个.........”管理惊讶,有些不知道如何回答。这考试是为了招募选拔李家建设领地的读书人,太子参加考试这算什么。

“不行吗?要不我还是先去府上,问过师母,取得她的同意先再来吧。”

管事想了想,太子去了府上,只要跟夫人一说,夫人肯定是同意的,区区一件小事,又何必弄的大费周折呢。

“公子,当然不用如此,公子若是有意进去看看,我这就给公子安排。只是这实在没什么可好玩的,可能会耽误公子些时间。”

“不妨。”承干挥手。

管事转身要退下。

承干叫住他,“我的身份这里只有你知道,不要再告诉别人,给我的准考证上,就写我叫李承宗吧。”

管事暗暗打量太子一眼,个子倒长的蛮高的,可一看就能看出年纪,十岁不到呢。这年纪,哪能参加李家的考试。不过眼下,既然太子要玩,那也只能随他了。

片刻,管事就亲自给太子填好了一张准考证。

李承干拿着那张纸片把玩着,上面居然连他的画像都有了,李家还真是人才众多。“你一人就弄好了这张准考证吗?”

管事老实的回答,“回公子话,家里对这考试管理的比较严格,我只是负责外面的准考证核查,发证的另有人。我没这本事替公子弄好这准考证,是禀报了大管家后,他那边亲自插手的,请恕小的斗胆,刚才对大管家如实说了公子的身份。”

承干听了没有不高兴,反倒笑了。

“这才差不多,我还以为你一人就能弄出这张不合规矩的准考证呢。若真是如此,我还这考试那还真有点失望。算了,你也是按李家规矩办事。大管家知道了也没关系,不影响我进去考试就好。”

李家这考试的规矩越严,承干越觉得有意思。

果然没出他所料,李家做事,并不是随意乱来的,哪怕只是一场招人的考试,也弄的很严格复杂。

拿着准考证,来到门口,自有人在那接过仔细核对比照身份,确认无误之后,才放他进去。

那门口的几人,明显对于李承宗这个年轻的不像话的读书人起了疑心,认认真真的确认了好几遍,最后还有一人拿着准考证上去找管事请示,管事自然是放行的。

验过准考证,进了里面,还有一关。

所有人都得脱的光光的,以搜查有无夹带,还要防止在手臂腿上等写字。虽然,李承干觉得那些来考试的读书人也许并不知道要考的是什么,但李家的规矩就是这么严格。

脱掉了自己的衣服,里面还有一个浴池,在里面冲洗沐浴一遍,然后李家提供了里外全新的布袍冠带换上。

从里面出来,所有的考生已经都差不多是一个模子里出来的了,统一的布衣统一的布巾布带布鞋。

每个人给了一个篮子。

里面有纸墨笔硕,还有馒头和开水。

再往里走,有一个摇号处。

每人上前,那里自动摇出一个号码,拿到号码,进考场后就到那个号码的位置去坐下。

三十八号,承干看着手里这个号码,觉得越发有意思了。李家做事,总是这么奇特。

连座号这关,都弄的这么随机,这是完全不给人舞弊营私的机会啊。谁事先也不知道自己坐哪,怎么做弊,甚至李家的人,都一样事先不知道考生做哪,都是临场随机摇号的。

等进了大考场,才发现里面比他想的还要严格,居然是一个个的小号间,全是三面隔开,只留一面与过道相连,每个考生之间都隔的很远,根本看不到对方的人。

进号间,甚至还得钻进去,人进去后,那边就有监考的人过来,把小号门给锁了,这下根本出不来了,那面镂空的号门,能透入光线,但却隔着人出不去,除非考完。

承干安心的坐下,发现这号房倒也不算太小,桌案上能躺一个人。

他在桌案下发现了马桶,甚至有简易的小灶台,还有炭。

这是吃喝拉撒都得在这里的意思了,李家的考试,究竟要考多久?

承干坐在那里,打量研究着这个小号房,觉得朝廷的文科举考试,也需要这样一间号房。朝廷的科举考试,可没这么严格,一群考生坐在一起考试,交头接耳是可以的,甚至相互间舞弊抄袭都有机会。

李家这种考试办法,首先准考证那关,就杜绝了替考的可能。其实换衣这关,又防止了夹带可能。而这小号房,更是防止抄袭舞弊。

过了好一会,外面的嘈杂声大起来,考生已经全进场了。

“肃静!”

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响起,考生们都不再隔着号门跟隔壁瞎攀扯了。

中气男开始在那里大声的宣读着考场的规矩,有很多条。

承干一边听,一边挥笔把这些规矩都记了下来,他觉得这些规矩,完全可以用在朝廷的科举考试上啊,都是十足的好规矩。

李家的考试分为三天。

每场一天,一天考三场,因此实际上这次考试是总共九场。这三天里,他们不得中途离场,甚至不得出号房,吃喝拉撒全都得在这间小号房里面,冷了里面有衣被,还有火炉木木炭等,饿了有馒头包子等自己可以热着吃,也可以煮点面条热汤喝,里面甚至给考生们准备了水壶和茶叶等。

当然,要拉要撒,也只能呆在里面。

考完才能离开,谁要中途请求离开,那就是自己放弃考试资格。

李家还公布了一条,每考完一场,卷子收上去之后,李家会派人先把他们的卷子上的姓名一栏煳住,然后找专门的抄卷人,把他们的卷子全部抄誊一遍。

抄誊好后,卷子再交给阅卷人审阅,最后评出得分。

打分之后,最终才拆开煳名查名,九考考试成绩汇总之后,以综合得分论优劣,择优而录。

因为这次考生较多,因此最终就算大家成绩都很好,可李家也只能十取一。也就是说,最终的录取名额,只有十分之一,这是固定的录取额,考的再好,如果不在这十分之一以内,也是得落榜的。

承干将一支毛笔在指间熟练的转动着,越听越觉得有意思。

李家这一套,真的很不错啊。一关关一环环的,相当的严格,同时又最大化的保证了考生的公平。

严禁做弊,煳名、誊写,只看真本事。

完全不论什么出身啊,名气啊这些,比起朝廷的那荐举制度的文科考试,李家的这个考试,才真正是不问出身只量才择优录人啊。

承干觉得自己这一趟真没白来。

推荐一本书:《莽干坤》,一本忠臣后代权谋反清造反的书,官场版的琅琅榜,网文版的雍正王朝,大家可以去看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