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好地主 > 第900章 黑太子

唐朝好地主 第900章 黑太子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2:54 来源:笔趣阁

下了朝,房玄龄和杜如晦同行返回中书门下。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两人都有宫中乘辇的特许资格,不过两人还是一路走过去。

“李超这军神之名还真是越来越实了,濡河一战,赵庄一战,以弱胜强,以少胜多。”

“嗯,又打了一个歼灭战,超出你我意料之外啊。”

房玄龄笑着摇头,“文远的胆子是越来越大了,这次的仗可是异常凶险的。”

“他的运气也是一直非常好啊。赵庄这一战确实打的异常的凶险,但凡有半点差池,尉迟恭没及时回援,长公主没及时赶到,文远这次就要交待在那了。”

杜如晦很佩服李超的运气,似乎李超一直就是这样的运气好,赵庄之战这样的凶险,李超遇到的多了,可每一次他都能转危为安,甚至取个大胜。

“文远先斩后奏,已经进军辽西,这事情你怎么看?”房玄龄问老伙伴。

杜如晦道,“其实文远虽然比我们两个老家伙年轻的多,可行事却相当稳重的。他好不容易行险把高句丽五万入侵之军全歼,现在辽西空虚,正是取辽西之时,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的。眼下放弃,下次再取,可就又难了。”

“嗯,天予不取,反受其咎。”

朝廷当然也想早点收复辽西,毕竟辽西不比辽东。毕竟辽西不比辽东,辽东被高句丽人反反复复的占了也很多年了,但辽西,那一直都是控制在中原手里的,总不能大唐反而给丢了。

有机会收复,当然不能错过。

“当初李超从突厥人手里夺了朔方,从吐谷浑人手里夺了陇南,后来又夺河套、代北。现在,有这机会,他肯定要夺辽西,我就担心李超头脑一热,夺了辽西,又要去打辽东。”

“文远不是那种没分寸的人,现在收复辽西,正是时候,但是打辽东,却是时机未到。”

“我看我们还是以中书门下的名义,给文远去封信,说明形势。眼下能击退高句丽和突厥的进犯就很好了,收复辽西那是意外之喜,打辽东是万万不能的。杨广三征辽东不下而亡国,早说明高句丽不是那么好打的,真要说,打突厥都比高句丽好打。咱们还应当遵照之前定下的战略,先北后东再南。”

最近朝堂的气氛稍轻松一些,旧党被压制住了,但矛盾并没有解决。

新法还在推行之中,旧党现在的沉默,完全是因为太子开了一道口子,在修改新政,还让天下官员上折给新法提建议。

要不是因为这个,早闹翻天了。

不过如今朝堂的稳定,也与太子的英明有关。年幼的太子监国,表现优异的震惊百官。

一开始,大家还只以为太子的言行都是皇帝教授。可这段时间以来,太子每日早朝时的表现,可圈可点。

百官奏事,太子直接就能处决,处决的也相当公允。

这下大家是信服了。

李超先斩后奏,趁胜进军辽西,这事情在朝中也是引起了争议。

争议在持续发酵。

又是早朝。

太子坐在御椅之上。

殿中萧和陈叔达却争了起来。

本来在反对李超新法一事上,这左右仆射是达成一致,共同进退的。但这段时间,两位宰相起了分歧。

萧认为不应当妥协,他认为太子其实跟皇帝一样,是在搞缓兵之计,是在拖延时间。为此,他提出不能妥协退让,因此继续向皇帝和太子施压,要废除新法。甚至要直接罢去李超的相位,李超会打仗,那就让李超做燕云节度使就好了,不必保留宰相之职。

而陈叔达却认为,太子虽然没废除新法,可已经在修改新法,还在征求百官意见,这已经是个好开头,不必急于一时。

而今天,朝会上太子让人宣报了最新的军情。

李绩在大同再次击败欲谷设,斩杀五千余,俘虏近万,欲谷设兵败撤回阴山以北。

李超更是了得,率五万军入辽西,一路上势如破竹,已经收复辽西全境,俘虏高句丽军一万余,另俘虏高句丽人口三万余。

唐军都没有损失,这样的胜果,让人惊叹和振奋。

本来这两个捷报,让君臣振奋,高句丽和突厥人的联手入侵宣靠失败,大唐还趁机收复了辽西。

可萧却弹劾李超,说李超赵庄一战指挥失误,导致唐军损伤严重。同时还弹劾李超,不等朝廷旨意军令,就擅自调兵攻入辽西,这是擅调兵马大罪。

总之,本来一个人人高兴的时候,萧却大败气氛。

大功臣李超,却被他弹劾出多条大罪来。

太子承乾十分不高兴,小脸阴沉。

这个时候,萧又旧事重提,提出废除新法。

马周本来准备出列跟萧好好辨论的,结果谁也想不到陈叔达却站了出来。

这位萧的老搭档,公开反驳萧。

萧认为李超有罪,并且要立即废除新法,而陈叔达却认为李超功劳不可埋没,并认为新法可以修改调整,而不用直接取消。

萧一下怒了,认为陈叔达没骨气。

一开始还是就事论事,可没一会,气极的两人,已经顾不得宰相身份,公然骂战,说了许多不好听的话语。

本来的一对搭档,却最终分歧。

“萧相,陈相。”

太子心里好笑,面上却还一脸正经的,他出声劝说。

可此时两个宰相已经吵出了真火,越吵越大声,根本不听劝。

承乾提高了些声音。

“萧卿,陈卿,你们且莫动怒”

可两宰相此时都吵出真火,甚至都听不到太子的劝声。

承乾不怒反笑。

他就坐在里,看着两老头吵。

吵了半天,两老头也累了,渐渐不那么激动了,这时才发现大家都盯着他们看。

“吵完了吗?”承乾问。

萧和陈叔达都有些后悔,忙请罪。

承乾笑笑,然后拿起御案上的砚台重重在桌上一拍。

“萧、陈叔达身居相位,然言语失态,殿前失仪,皆有对孤不恭之罪。现一并罢免所有官职,回家闭门思过。”

这话一出。

金殿寂静。

太子临朝第一天的时候,直接抓着御史中丞刘洎失仪的毛病,把刘洎弄了个抄没家产,流放越南。

而现在,太子一张嘴,就把朝中的两位宰相,尚书省的左右仆射给一撸到底了。

“罢相!”

连房玄龄等宰相,都不由的吸口冷气。

这太子,狠起来是真狠啊。

太子这手玩的是越发的炉火纯青啊。

上次是一个御史中丞,这次直接就是左右仆射了。

萧本来也是心高气傲的人,早年是西梁王朝皇帝之子,后来他哥继承了皇位,他姐还嫁给了杨广,后来做了隋朝皇后。

虽然隋朝灭了,可唐立国,萧也是姻亲,为大唐多有筹划,功勋不小。

他是大唐开国元老,武德朝时就是宰相了。

现在八岁的承乾监国,居然因这点事罢他相,不免越想越气。

若是一般人,此时向太子认错请罪,其它官员再劝一劝,说不定太子也就收回成命了。

可萧心性高,听了太子的话,当下脖子一梗,真的上前就接了旨,然后当着殿中君臣的面,把头上梁冠取下,又把腰间的金鱼袋和金鱼符也给取了下来,放到了殿中,然后就这样告退了。

萧这样做了,陈叔达也没脸皮留下了。

也只得学萧的样子,摘冠除符,告退下殿。

至始至终,承乾都只是冷眼观看着,并不出言拘留一句。

高士廉和宇文士及、杨文恭几个本来是想为他们求情的,可看事情闹的这么僵,也没法开口了。

殿中气氛有些异常。

承乾开口了。

“吏部尚书长孙无忌加尚书左仆射,户部尚书马周加尚书右仆射,岑文本晋吏部侍郎,诸遂良进户部侍郎!”

听到这几道人事任命。

殿中百官,都不由的替萧陈叔达心疼。

太子是真不想让他们再回来了啊,这边官职刚罢掉,那边太子就把他们空下的位置给填上了。

早朝结束,立即有人第一时间把事情通知了李世民。

听完禀报,李世民思虑许久,最后长叹一声摇摇头。他也不知道要如何说太子了,今天太子的做法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萧和陈叔达,那是朝中老臣了,武德到贞观一直是宰相,虽然上次因天灾罢相外出,但那其实并不是他们的责任。这次回朝,也做的很不错。

虽然在新法这件事情上,与李世民的态度不一样,可李世民并没有想过直接把两人踢出朝的意思。

毕竟新法改革,也是摸着石头过河,他也还需要萧陈这样的老臣,为他压阵。免的改革过激,失去控制。

可现在太子倒直接,找个由头,直接把这两老头踢出朝堂了。

李世民都不敢做的事情,承乾做了,连跟他商量都没,直接就踢了。

还一点回转的余地都没。

“罢,既然太子做了决定,那就如此吧。”李世民摇头。

太子行事,虽然有点李超那种百无禁忌的风格,但有时快刀斩乱麻也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

“给萧、陈二卿,送些赏赐过去,二卿也是劳苦劳高,如今年事已高,在家荣养也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