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唐朝好地主 > 第1067章 不速之客

唐朝好地主 第1067章 不速之客

作者:木子蓝色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5:54 来源:笔趣阁

一大早,有不速之客到来。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李世民居然带着长孙无忌微服私访,两人穿着一袭白袍夹袄,似一个普通的读书人。也没带护卫在身边,大内高手们也都化妆成普通人散布四周。

两人到了李家门前,也不直接进来,却蹲在李家门前的那石牌坊前盯着看,好像是两个关中来的没见过世面的。

那样子,引得越王府的大门家丁起疑。

正当家丁队头准备出来赶人的时候,秦琼、程咬金和牛进达、苏定方几个来了。老牛刚从西域回来,是来进京朝集的。向各衙报道,在兵部考核过后,马上跟着老哥几个来李府。

结果哥几个在石牌坊前刚一下马,立即就看到了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差点吓尿。这两位,蹲那干嘛?

李家的石牌坊很大,皇帝特让人修的,李家的这条横街上,一东一西两街口立着两座牌坊,皇帝还特别下过旨。

路过李家的这两个牌坊前,将军下马,宰相下车。

“陛下,魏国公,这是?”

李世民看到马上挂着一把金斧子的程咬金过来,很自然的站了起来,“哦,朕闲来无事,上街来逛逛,正好逛到这里,瞧着李超家这牌坊挺气派的,就多看了两眼。”

“哦,确实挺气派的。”老程也装作打量了几眼,“比我家的那个气派多了。”

李世民瞧了秦琼几个一眼,“你们这是?”

“哦,文远的妹子过些天就要出嫁了,我们过来帮忙啊。”程咬金道。他这个中军大都督本应驻守洛阳的,不过眼下腊月嘛,各地的宣抚刺史都督的都要进京朝集,他当然也就不用再来回折腾,等过了元宵节,才会返回洛阳上任。

镇北大都督苏定方,安西都护牛进达,也都是如此。

秦琼因为现在升任枢密副使,因此倒是没关系,反正现在朝廷休沐制度改变,从原来五天一休,改成了五天两休,刚好一周休两天。

“魏征倒是挑了们好亲事,儿子娶了李超的妹妹,这天下多少人羡慕啊!”李世民甩甩衣袖,笑着说道。

程咬金呵呵笑道,“魏征可不如陛下啊,陛下可是与文远结了两门亲呢。”

“哈哈哈。”李世民大笑。

旁边长孙无忌也微微而笑,他长孙无忌一样跟李超结下了姻亲。他的女儿,许给了李超的儿子。细算算,李超结的姻亲真的都是朝中重臣啊。

长子娶长乐公主,长女嫁太子。

然后还与太原王氏、博陵崔氏,另外又与孙伏伽、还有他长孙氏结亲,两个妹妹也是先后与宰相魏征和宰相房玄龄的公子结亲。

再加上李超自己与清河崔、荥阳郑、范阳卢氏结亲,李家的这张姻亲网真是强。

李超听管家禀报说秦琼程咬金他们来访,出来见客,结果却在花厅里看到一身白衫的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也在,不由的意外的愣了下。

“我和无忌微服闲逛,刚好逛到你家门口,碰到叔宝和咬金他们来做客,我们也就跟着来了。”李世民笑道。

对这种理由,李超也不知道说啥。

秦琼他们今天来,是来添妆送陪嫁的。

做为李家关系极好的几家,尤其秦琼还是莲娘的义父,当然出手不会小气。每人送一个百亩地的庄子,还各送了几间店铺,以及许多家具绸缎瓷器等。

李超知道几家条件好,秦程他们如今都是郡王,牛进达也是国公。俸禄不低,奖赏也多,加之他们跟着李家一起做生意,这生红可不少。这些添妆虽厚,倒也不算让他们出血,因此大方的收下。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正好碰上,这个时候当然也得有所表示,于是乎两人一人拿了一个庄子出来凑了份子。

因为有皇帝在,这气氛未免就没有那么轻松。

李世民也感觉到了,喝了会茶,便干脆跟李超谈起了正事。

“文远啊,朕打算明年的科举进行一次全面调整。朕之前看过李家招募领地的书生时用的办法,那考试办法真的非常不错。不问出身,唯才是举,朕的科举也应当这样,当取消行卷,也进行糊名阅卷。朕想问问你的意见,如何让这科举,更加好的选拔出更多优秀的人才为朝廷所用呢?”

朝廷之前的科举虽然每年一科,录取了许多人才,而且也不断调整,从最初的数十科考试,变成了明经进士科,和其它的专科两类考试。但这科举始终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一就是哪怕是明经进士科,也不全靠成绩,而是得看名声,要先投卷给公卿贵族,录取成绩的时候,也是录取那些名声大的士子,而且往往得看家世。

因此最后选出来的,绝大多数,要么就是那些世家士族子弟,要么就是一些诗赋做的好的才子,但这些人往往并不是李世民想要的人。

特别是经历了今年的复辟之乱后,李世民对于那些世家子弟印象大减,他现在更想录用一些寒门小地主自耕农阶层的读书人,因为这些人是最支持他新法的。

“文远,你几次三番的上表辞去尚书令和同平章事衔,朕也无法强留。不过你如此大才,也不能就这样闲着。这样,你来筹备朝廷的科举改革,明年开始,就采用新的科举制度,也由你来做这主考官。毕竟,武德时第一科科举,就是由你做考官的。”李世民笑着把任务交给李超。

“文远,说说你的想法。科举究竟该如何改革,如何才能选拔出真正朝廷所需的人才?”

李超一直在想着李世民这番话的真正意思。

现在的科举李世民哪里不满意,他对科举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只有想明白了这些问题,那么他才能提出科举改革方向,要不然,不能跟皇帝的方向一致,那这改革肯定就不能成功。

皇帝需要人才,但并不仅仅是需要人才。科举深层次的目的,还是为了改变如今的取士制度,这意味着皇帝其实是要改变官吏制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