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权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权

作者:墨罂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2:53 来源:笔趣阁

“额,那您打算让她们做什么呢?不会是让她们去陪人那什么吧......”彼伏波洛娃脸色有些难看的问道。

沙克鲁哑然失笑,随手拍了一下彼伏波洛娃的****笑着说道:“你这胡思乱想些什么东西呢,你的同学我怎么可能让她们去做那种伺候人的活儿,而且这不也浪费了她们的身手了么,我让你找她们过来是做安保的。你想想这么大的一座酒店,以后还是以接待高端客户为主,安保力量差了怎么能行,你的这些同学不仅身手好、技能强,忠诚度上也能让我比较放心。而且用一批美女护卫,总比那些胡子拉碴的大老爷们强得多吧!”

得知自己当年的同学姐妹算是能够勉强的学以致用,彼伏波洛娃很是开心,只是一想到刚才自己误会了沙克鲁,又有些脸红的说道:“对不起啊,老板,刚才是我理解错了,不过您放心,您不用她们伺候别人,那她们就伺候您好了......”

还没等她说完,沙克鲁就嘿嘿笑道:“我还是喜欢你来伺候我。”说完,就将彼伏波洛娃压到了身下。

就在沙克鲁忙着新酒店的装修设计的时候,拉库马跑过来诉苦道:“老板啊,您也抽空关心一下咱们的新戏吧,这从开拍到杀青您这个大老板就没露过面,这首映您说什么都得抽时间去一趟!”(此处省略三十分钟的战斗描写)

沙克鲁抱屈道:“还说我不关心,这部电影的剧本框架就是我写的,两个主演也都是我挑的,这不叫关心那还什么叫关心,而且我这段时间这不是忙么,放心。首映的时候我肯定到场,对了,记得把卡卓尔的亲戚多请来几个,给咱们的首映镇镇场子。”

拉库马点点头道:“这您放心,当初咱们请卡卓尔的目的不就在这儿么,当然了。通过这部戏,我发现她的演技也挺好的。而且这事儿都不用咱们自己操心,这部戏卡卓尔自己拍的也很满意,所以她已经主动提出邀请她的父母和爷爷叔叔来参加首映了。”

果不其然,在首映式上卡卓尔的祖父萨沙达·穆科赫吉、父亲宿姆·穆科赫吉、母亲塔奴加·穆科赫吉、姨妈奴丹、外婆修波娜·萨玛什和堂叔乔伊·穆科赫吉全都来了,这也是他们第一次参加卡卓尔的电影首映礼,不过电影一开场就把他们着实吓了一跳。

因为电影的开头就是一段卡卓尔洗完澡后裹着浴巾随着音乐跳舞的情节,虽然这个细节反应和交代了影片中的卡卓尔是一名从小在英国长大、受印度传统思想束缚非常少的现代女孩,但是这对于连接吻、裸露都严格限制的印度电影来说。绝对是一次非常大胆的尝试。好在浴巾裹得够严,没有任何漏点,否则审核根本就通不过。

虽然接下来的情节中没有这种刺激的镜头,但是里面宣扬的主题依旧让所有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觉得非常的新鲜与大胆。在得知自己要回去印度,和一个没有见过面的男人结婚时,卡卓尔向父亲申请去欧洲大陆玩一个月。在提出申请的时候,她多次提到“唯一一次”,“生命”。“再也没有机会了”等等句子,其实反映出来的还是作为印度女性被传统束缚的无奈。而在欧洲旅游的时候。遇到沙鲁克,让卡卓尔的思想开始变化。她喝酒喝醉,到处撒野,游泳池里胡闹,就是放开心去做没有做过的事,是一种内心的解放。卡卓尔从骨子里就不是一个文文弱弱、逆来顺从的女孩。

从欧洲回来后,父亲的不理解,坚持要回印度,把这样传统和自由的矛盾推到了**。“让她哭,她的命运不可改变。她应该学着怎么去接受。让她哭个够。”父亲的话反映出传统的不可抗拒。

事实上在印度这样的家庭并不少见,在这种典型的印度教家庭中,恪守传统的父亲在家中有决对的话语权,母亲作为典型的女性形象,一方面服从于丈夫和传统,全心全意照顾家庭和儿女,另一方面又深知女性在婚姻家庭里的牺牲,却没有改变的能力。

卡卓尔的母亲其实在电影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一开始劝卡卓尔的时候,她说:“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爸爸就告诉我,男人和女人之间没有什么不同,我们都有平等的权力。但当我长大以后,我发现这只是个谎言。我不能上学,因为和我相比让弟弟上学更重要。那只是我的第一个牺牲。然后,每走一步,不管是作为女儿,作为姐姐,作为妻子,我都要牺牲自己的幸福。

但那是从前,当我第一次把你捧在手心里,我就发誓,永远不让我所经历的事在女儿身上重演,不管作为女儿,作为姐姐,作为妻子,每一步都不要有更多的牺牲。即使她是女孩子,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她要过得幸福。但是我错了,我甚至忘了一个女人没有权利发这样的誓,她生来就是为男人们做牺牲的。为了自己的女人,男人们不管有没有能力都不会做出牺牲。所以我劝你放弃自己的幸福。”这段话,本身已经是印度女性对自己生活的全部诠释了----牺牲、为男人付出、放弃自我的幸福,也是千百年来,印度女性奉为传统甚至是美德的东西。在印度文化中,女人一直是以男人的一种附属品形式存在。

而后来,看到卡卓尔和沙鲁克的感情之后,卡卓尔的母亲做出了另外的举动,劝女儿和沙鲁克离开:“我错了,卡卓尔。我的女儿不用牺牲她的幸福,她不用牺牲她的爱情。沙鲁克,带我的女儿离开这里。带她走吧,我会处理好一切。”

可以说,在整部电影了,卡卓尔母亲一角,一直推动着故事的前进。母亲的改变,本来就是从她的时代到女儿的时代,女性地位追求过程中思想的改变。尽管这样的改变不是一帆风顺,尽管这样的改变充满了纠结。

同样的改变出现在卡卓尔身上,但与其说是她的改变,不如说是她的释放。在欧洲旅行遇到沙鲁克时的释放,那是一种内心对自由的释放。然后是回国后同意结婚,但是在沙鲁克去旁遮普找她时,请求沙鲁克带她私奔,这时的释放是更近一步的,不单单是内心不安的种子,而是开始主动追求自己幸福。而在电影的最后,还穿着印度传统新娘礼服的卡卓尔在母亲和妹妹的支持下,奔到火车站,决心跟沙鲁克一起走。父亲死死抓住她的手腕,她带着哭腔,几近绝望地向父亲请求:“让我走吧,爸爸。沙鲁克就是我的生命,没有他我活不下去。让我去找我的沙鲁克。”这样的表白已经把她内心的所有情感推向了顶峰----为了自己的幸福,不要包办的婚姻,不要像母亲或者更多女人一样的牺牲!作为女人也有权利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当然了,作为电影,结局是完美并且幸福的。卡卓尔的父亲想通了,决定成全自己的女儿,于是在父亲放手的那一刻,卡卓尔惊呆了。而就是那一刻,是卡卓尔和母亲争取的女权的胜利。卡卓尔奔向开动的火车,沙鲁克伸手她住她。一切正如他们的相遇!

ps:这一章阐述了一些这部电影内涵式的东西,所以可能字数多了一点,不过请放心后面的几百字是不收费的,依旧还是两千字一章的费用。(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