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 第三百三十章 咱俩都姓潘

重生印度之高人一等 第三百三十章 咱俩都姓潘

作者:墨罂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5:53 来源:笔趣阁

潘厂长苦笑道:“潘迪特先生,您说的这些我也清楚,可是我们海尔现在是要打开贵国市场啊,所以只能在贵国建厂招工,如果在国内生产再运送过来的话,那成本就太高了。潘迪特先生,我求求您了,看在咱俩都姓潘的份上,一定得帮我想想办法啊!”

听到“咱俩都姓潘”这句话的时候,沙克鲁差点没乐出声,这理由找得,太绝了。看在对方已经憋到这份上了,沙克鲁琢磨了半天,然后说道:“这样吧,我在这方面虽然没有什么好办法,但是我夫人的家族--帕泰拉家族在这方面的管理能力还是很强的,我帮你聘请几位管理人员,你看看能不能借鉴一下他们的管理经验和手法。”

“好、好、好,那真是太感谢了!”潘厂长忙不迭的说道。

解决完了手头上最挠头的问题之后,潘厂长这才有心情跟沙克鲁闲聊,聊了一会儿,潘厂长忽然说道:“潘迪特先生,其实您刚才的说法有一个地方不对。现在中国的工人素质也不行了,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从小都是在蜜罐里泡大的,根本就吃不了苦。今年我在广东的一个朋友跟我说,开春儿的时候广东居然出现了用工荒,要知道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可能出现的事情,那会儿都是在挑工人,可现在居然招不满工人从而导致有订单却完不成任务了。

现在的孩子都心高气傲,宁肯少赚一点也要去坐办公室,而不愿意到工厂里吃苦卖力气了,不像他们父母那代人,只要能赚钱,什么苦都能吃甚至主动加班,现在的孩子你就算给他加班费,他都不愿意加班。当然了,这也跟他们的父母有关,他们都觉得自己吃一辈子苦了,不能让孩子再重蹈覆辙,所以都送去上大学,再赶上大学扩招,所以现在满世界都是大学生,自矜身份不愿意下基层,你看吧,以后这种现象会越来越严重。”

对于潘厂长的这种说法,沙克鲁是非常认同的,因为在他穿越的2016年,这种现象越发的严重,尤其体现在建筑工地上,现在在建筑工地上干活的工人,基本上都是以四十岁和五十岁的人为主,甚至还有六十岁的工人,反倒是二十多岁的大小伙子最为稀少。按照沙克鲁前世做工头的舅舅的话说:“你当我不想招二十来岁膀大腰圆的大小伙子啊,问题是根本就招不到,现在的孩子都嫌工地上的活儿太累、太苦、太脏,没人愿意来,宁可去赚一个月两千的轻松工作,也不肯赚一个月一万多的工地活儿。”

于是沙克鲁有些担忧的说道:“要是这么说的话,那以后我也会面临这样的问题,我那里的工人也都年纪不小了,而且现在中国的薪资水平也越来越高,看来我也得想个长久之计了。”

其实这个问题沙克鲁早就在考虑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人民的收入也逐渐增高,97、98年的时候沙克鲁的工厂开一千元工资,在整个长春都让人羡慕,可是到了2004年,少于三千你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在外企上班?但问题是威尔刚的售价始终不涨啊,所以导致沙克鲁的利润越来越低,也就是因为他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工人,否则真就有心想要换地方了。

而且随着时间的推进,将来的薪资待遇还得往上涨,工人却很难聘到合适的人手,所以换地方建厂是早晚的事儿。

潘厂长想了一下,然后说道:“潘迪特先生,其实倒是有个地方很符合您的要求,工人的水平高、态度好、不怕加班,工资要求也低、估计一个月给开个一两百块钱就行了,就是不知道您敢不敢去那里建厂。”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地方?”沙克鲁惊讶的问道,同时心里在默默的盘算,哪里有这样的好地方呢?中国肯定不可能了,东北都这样了,沿海的价格肯定更贵,西北也低不到哪里去。难道是越南?可是听说越南人也不太好管理啊,越南女人倒是还挺听话的......

就在沙克鲁胡思乱想的时候,潘厂长提点道:“要说这最好的工人啊,还就是得在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出现,现在您该知道我说的地方是哪儿了吧?”

“社会主义国家?”沙克鲁在心里将硕果仅存的几个社会主义国家一扒拉,顿时就明白了,于是张口问道:“您说的是高丽?”(为了不被404,只能用高丽来代替了,哎,写到这里就想起了我那本可怜的《重生高丽2008》,多好的题材啊,硬是不让写......)

潘厂长点点头道:“没错,就是高丽。那地方的人现在穷的不行,除了首都平壤之外,好多地方都饿死人了,只要您给他们吃饱饭,那能玩了命的给你干活。而且工人素质高、吃苦耐劳、服从分配、绝不闹事。另外您的产品跟我们不一样,体积小、运输成本低、运输破损率也低,无论把厂子建到哪都成,不像我们生产家电的,运输成本实在太高了。”

沙克鲁一琢磨,的确是这么回事,现在的高丽已经穷的不行了,全国上下就姓金的父子俩是胖子,其他都是瘦子,而且高丽当年的工业基础还是不错的,招聘一批合格的工人应该还是不难的。

不过高丽那里也不全是优点,还是有着两个致命的麻烦的,于是沙克鲁问道:“潘厂长您说的没错,高丽那里的确很适合建厂。不过我跟那头也搭不上线啊,现在高丽允不允许外资建厂还不好说呢。”

“现在高丽已经出台了《外商保护法》,欢迎外国商人到高丽投资,已经有不少中国商人都过去了,我正好认识一个在高丽混的非常好的中国商人,如果您有兴趣的话,到时候可以给你们介绍一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