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玄幻魔法 > 圣人门徒 > 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周英才榜【求月票】

转眼衡州已经是阳春三月的光景。

春日柳絮飘飞,这是衡州城最美的季节。

唐雨将文房四宝摆在衡州城西西华山之上,眼睛看着衡州城和无尽远处的大青山绵延不绝的山脉,胸中酝酿着种种灵感。

“少年春衫慕情欢,万里江山只等闲。 心怀惊天凌云志,傲立衡州天地间。”唐雨轻声吟诗,心中的激情翻滚,手中的法笔已然取出。

先是泼墨在宣纸之上构图,然后法笔在宣纸上游走。

衡州的山山水水,点点滴滴在他心中浮现,各种画道技法如行云流水,一一施展出来。

不是《万里江山图》,却有万里江山的意境,衡州山水的滂沱,边城人文的硬朗,都在他的笔端流淌而出。

一副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在一页小小的宣纸之上跃然而出。

唐雨表面是平静的,可是内心翻滚的却尽是激情,回想自己在衡州大半年的艰苦修行,每日的参悟,点点滴滴,都让他觉得分外的不易。

两年或三年,离开衡州,离开大楚,奔赴岳云书院,这便是他的目标。

心怀这等目标,他在用功方面更甚往昔。

现在的衡州城已经恢复了平静,唐雨已经完全将这座城市掌控,然而陆门的压力,更强大的岳云书院的存在,激励着他发奋图强,让他在修行方面,一刻也不敢懈怠。

“原来如此,哈哈,我明白了。原来如此!”

一副画做完,唐雨盯着宣纸。突然哈哈大笑,胸中浩然之气翻滚。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他终于在领悟方面再一次精进了,不仅四艺精进,修为也跟随精进。

“武陵传承果然精妙无比,让我受益良多!”

东方修行,读圣人经典,修行圣人四艺,可是作为一名读书人,诗词歌赋却万万不能少的。

诗词歌赋,看似对修行没有什么帮助。对四艺没有多少贡献,可实际上,一名真正的读书人,一名顶尖的修行者,必然要拥有崇高的情怀。

没有心胸,没有情怀,又怎能得到书道、画道之中“风”的真意?

没有对生活的体悟,没有对人性的洞察,又哪里能领悟到琴声之中委婉幽深的意境?

因而。诗词歌赋,才子之学,陶冶的是修行者的情操,就以诗而论。

倘若没有对自然。对人生极深的领悟和高度的概括,断然不可能成为诗词大家。

而一旦成为了诗词大家,便只有心胸气度。只有风骨,这恰恰便是领悟“风”之真意的关键。

通俗的说来。所谓“风”之真意,便是要自成风格。

书道。画道,师从武陵学派,却又区别武陵学派,自有唐雨自己的烙印在其中。技法运用,不拘泥于传承,而是灵活发挥,挥洒自如,别人一看其画,便知其人。

模仿的痕迹已经完全不存在了。

一幅画做出来,便自然能够引动天地之间的圣人之力,让观者一见,便心中震动。

唐雨的法笔用行草写上四句诗,这行草之中,笔锋锐利,恰符合他少年人胸怀大志的情怀,潇洒不羁,却是不在拘泥越“怀素拓帖”的规范,在潇洒之中,蕴含稳重,在稳重之中,又能窥见豪情。

最后落款:“唐先觉于衡州”六个字,更是将这种真意发挥到了淋漓尽致。

“好!真是好!”唐雨大赞道:“苏伯,可有酒否?”

一壶酒从空中飞过来,唐雨轻抚琴弦,稳稳的卸力,拉开酒壶,便是仰天狂灌。

辛辣的烈酒入喉,更是让唐雨热血贲张。

趁着酒兴,他的法笔脱离的宣纸,凌空射出去。

法笔笔锋变化,天空之中便圣人之力汇聚,强大的圣人之力卷积,蕴含着巨大的威力。

书道和画道交替,“风”的真意就在这笔锋之间,纵然没有对手,可依旧能让人感觉到以唐雨为中心,周围的虚空旋转扭曲,寻常人等根本不能靠近分毫。

“这就是风么?”

唐雨感觉自己的法力没有一丝一毫的滞涩,法力运转之间,每一记笔锋威力都极其的强大。

而这样的强大,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

法笔挥洒之间,唐雨的身影便融入其中,根本无法分辨其藏身的所在。

一通书道和画道演练完毕,唐雨扭头喝道:“苏伯,还在等什么呢?”

苏庸呵呵一笑,手中的弯刀奋力的劈出,直攻唐雨。

苏庸施展的是武道,而是是高深武道,这一刀拥有开山裂石之威。

他曾经用这一刀破过几位大学士的四艺法术。

然而唐雨面对这一刀却不慌不忙,他的笔锋在空中挥洒,只听“叮,叮,叮”一阵金铁交鸣的声音,苏庸的弯刀便如同陷入泥潭一般,速度渐渐的变缓。

苏庸双目一睁,口中发出一声长啸。

啸声激荡,他的刀锋不再直接简单,刀法施展开来,刀芒四面激射。

唐雨喝道:“来得好!”

两人一文一武,一个用武道,一个用四艺法术,迅速战成一团。

渐渐的,唐雨被苏庸的刀光所压制,可是虽然处于下风,他却丝毫不乱。

出笔不慌不忙,看似飘逸潇洒,其实章法却非常的严谨。

转眼之间两人已经交手五十多招。

唐雨手中的琴弦拨动,身形一闪,迅速退出百米距离。

“呼哧,呼哧!”他嘴中喘着气,道:“不行了,今天坚持了五十招,算是难得了!”

苏庸收了兵器,脸上也尽是兴奋之色,道:“公子,您最近精进太多,这么下去,只怕老朽很快就不是你对手了!”

唐雨摇摇头,先前的欣喜已然不复存在,转而变得非常的冷静。

“还是不行,并没有完全领悟‘风’的真意,离不惑境还有不小的距离!”唐雨道。

苏庸道:“公子切勿急,公子四艺和经典交替进步,以老奴看来,您的四艺已然自成一家,唯独对经典的领悟还有些许的欠缺。武陵传承‘浩然经’极难领悟,倘若公子能一招顿悟,便能做到心于意合,意于手合。”

“心于意合?意于手合?”

“对,对!苏伯您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我总感觉心中所想,往往无法实现,原来如此!”唐雨道。

他缓缓的闭上眼睛,《浩然经》的经文在他脑海之中一一浮现。

《浩然经》一共三卷,第一卷适合顿悟境修士,第二卷适合洞玄境修士,第三卷适合不惑境修士。

唐雨现在参悟的位第二卷,这一卷经文他早就铭记于心,而且也都按照自己的理解,将全部经文翻译领悟了数遍。

本来他以为自己的法力应该没有问题了。

可是现在经过苏伯这一提醒,他才感觉到自己的法力在运转过程之中,总还存在不圆转如意的地方。

平常一个人练习,这种感觉不太明显,而一旦对战之时,便总不尽如人意。

这就好比一个人书法和绘画,平常在书房之中,总能写得好,画得好,可是一旦参加比赛,或者在大众的场合,笔意和画思便出现滞涩。

倘若只是宣纸作书画,这只能说明功底还不够,心理素质还欠缺。

但倘若是修行,则只能说明功底还欠缺,法力运转还无法做到完全的圆转如意。

找到了原因,唐雨便一字一句的开始重新参悟《浩然经》……

“大人,大人……”

古临川急匆匆的从山下走上来,现在他是唐雨的贴身随从,虽然和唐雨没有师徒之名,却已然有了师徒之实。

不仅是他,武陵一众高学士子,唐雨都给予他们修行的指点,因而他们的修为进境很快。

唐雨倏然睁开眼睛,站起身来,道:“临川,我说过了遇事不慌,方为修行之首要,你为何这般慌慌张张?”

古临川连忙拱手道:“是,临川失态了。”

“什么事?”

古临川道:“方老先生来了!正在客厅奉茶,大人您是否去见?”

隐杀楼,方山竹?

唐雨轻轻点头,道:“好!下山……”

方山竹还是一如既往穷酸的打扮,其貌不扬,看上去就像是落魄老生。

可是唐雨对此人却不敢有丝毫的轻视,历经了衡州之变以后,唐雨才知道方山竹乃是隐杀楼在大楚的一方长老,整个大楚的隐杀楼都在此人的掌控之下。

唐雨以前修为太低,没有认识此人。

其实大楚三大世家,陆守寻,东宫对方山竹的存在都知道,也都很忌惮。

陆守寻告诉唐雨,这个方山竹的修为高深莫测,就算是他对上了这样的对手,只怕也未敢言胜。因而方山竹,绝对是和季孙石,陆守寻等强者,属于一个等级的存在。

“方老先生,有什么事情您大可知会我一声,我自当登门拜访请益,何须您亲自跑一趟?”

“无妨,无妨!”方山竹非常客气的笑笑,道:“我这次来,是给你一份我隐杀楼新出炉的榜单。恭喜先觉,你成功上榜,排在了少年英才榜的第二十一位。在大楚士子中,你可是魁首呢!”

“第二十一位?”唐雨微微皱眉,若是大楚第一,却只能派第二十一么?

【双倍求保底!!!!兄弟们,还有月票么??】(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