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九百七十六章 铜活字

懒散初唐 第九百七十六章 铜活字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5 来源:笔趣阁

天下大城数长安,而长安之下就是洛阳,这两座大城都是出自建筑大师宇文恺之手,可以说是姐妹城市,两座城市的规模甚至是布局上都十分的相似,唯一不同的是长安做为隋唐两朝的都城,受到太多政治因素的影响,使得长安的常住人口一直超过洛阳,商业等经济活动也比洛阳要强一些。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不过自从灭掉了突厥之后,大唐外无强敌,国内政治清明,工商业也得到了大力的发展,特别是靠近中原腹地的洛阳,更是发展的速度极快,这里不但是去往长安的必经之路,同时也是工商业的聚集地,很多商人都在这里开设作坊,比如李休家的罐头作坊、制茶作坊等等,在洛阳的规模甚至已经超过了长安。

借助工商业的发展,洛阳的人口也经济与在稳步的提升中,虽然暂时还比不上长安,但却是大唐国内公认的,唯一一个有可能威胁到长安第一大城地位的城市。

洛阳东侧就是中原的腹心之地,那里人口众多、土地肥沃,一向都是大唐的膏腴之地,另外这里交通发达,洛阳就是中原地区最重要的一座交通枢纽,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大唐朝廷也在洛阳设立了许多的机构,比如铸钱局。

铸钱局现在划为理财监的下属机构,与银行差不多,之前因为各地的铸钱局管理不一,铸造出来的铜钱质量也无法保证,最后经过刘仁轨的整顿之后,裁撤合并了相当一部分铸钱局,只留下一些规模比较大,出产质量也有保证的大铸钱局。

洛阳靠近中原腹心,而且又是交通要道,本身的工商业也十分的繁华,这也导致了当地对铜钱的需求自然也很大,所以这里的铸钱局自然也保留了下来,而且规模也十分庞大,甚至连长安和太原的铸钱局都不如洛阳铸钱局,可以称得上是大唐最大的铸钱局。

洛阳铸钱局并不在洛阳城中,而是位于洛阳城南的一片山谷之中,据说这里以前是个古铜矿,从汉朝时就开始开采,所以这里也顺势建造了一座铸钱局,开采出来的铜直接就被铸成铜钱,后来铜矿虽然被开采完了,但是铸钱局却被保留下来,当然使用的铜也只能从外地运来了。

“启禀驸马,您要的东西已经铸好了!”铸钱局的一座公事房里,刘仁轨亲手将一个沉甸甸的托盘放在李休的面前禀报道,不过在说这些话时,他脸上也满是疑惑之色,因为他到现在都不知道李休要自己铸造这些奇怪的东西是做什么用的?

“好了吗?”李休听到刘仁轨的禀报也是精神一振,当下站起来将托盘上面的红布掀开,结果只见托盘上放着一个个黄铜制成的长方体,大小规格几乎完全一样,每个黄铜体顶上还刻着一个反写的汉字,看起来就像是印章一样。

“驸马,这里仅仅是一些比较常用的字,另外还有大批铸好的其它字都存放在库房里,而且一些常用字也按照您的要求,每个铸造了多个,不过我还是想不明白,您让下官铸造这些印章到底是为了什么?”刘仁轨最后终于还是忍不住将自己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前段时间李休从南方回来,当时刘仁轨并不在洛阳,结果李休来到洛阳铸钱局后,找到负责的官员立刻让他们铸造了这批奇怪的“印章”,铸钱局的官员不敢拒绝,只能一边铸造一边派人通知刘仁轨,毕竟刘仁轨才是他们的顶头上司,结果当刘仁轨直到洛阳时,这些印章就已经铸造了一半了,他想劝李休停下来也晚了,再加上李休的态度也十分强硬,最后他也只能无奈的让人继续造下去。

“呵呵,这可不是什么印章,而是铜活字,它的作用解释起来倒也有些复杂,不过我想问一下,正则你年轻时读的书都是怎么来的?”李休并没有急着解释,反而笑着开口问道。

“读书?”刘仁轨听到李休的问题却是一皱眉,随后就不解的再次问道,“驸马您为何问这个问题?”

“你先别管我为什么问这个,你先回答我你当初是怎么读书的?”李休依然坚持的问道。

看到李休的态度坚持,刘仁轨也只能无奈的想了想,随后这才回答道:“我年少时家境贫寒,想要读书也并不容易,幸好我们刘家以前也算是个大家族,族中有一些藏书,所以我经常去翻阅族中的藏书,但是这些书却不外借,所以遇到一些好书时,我也只能用纸笔将书中的内容抄写下来,后来隋末战乱,我们刘家也遭了大难,族中的藏书也都毁于战火,那时我再也找不到书看,只能凭着回忆默写书中的内容,以此来巩固自己学到的知识。”

说到这里时,刘仁轨似乎触到了一些伤心事,当下长叹一声继续道:“可惜我的天赋不太好,脑子中记得书上的内容很多都出现了错误,学问也比不过人家,走科举肯定没有希望,直到遇到了河南道安抚大使任瑰,得到他的推荐才做了县尉一职,后来又遇到驸马,这才有了现在的官职!”

刘仁轨说到最后时,也十分恭敬的向李休行了一礼,他这辈子遇到两个贵人,第一个就是推荐他进入官场的任瑰,第二个就是提携他上位的李休。不过他这时的脸上依然露出几分遗憾之色,因为他是被举荐的官员,而不是走正途经科举的官员,这让他在面对那些科举出身的官员时,也有些底气不足。

“如果当初有足够的书籍让你去读,以你的性格,我相信你肯定会走科举那条路吧?”李休也听出了刘仁轨话中的遗憾,当下也是叹了口气道,人生中有太多的遗憾,错过了也就永远错过了,日后无论如何努力也无法再弥补。

“是啊,只要是读书人,如果有可能的话都更愿意走科举,可惜当初族中的藏书毁于战乱,不过我们家族的藏书有限,就算是没有被毁,恐怕也不足以支撑我考科举。”刘仁轨这时再次叹了口气道,他们刘家虽然也是个大家族,但早已经败落,族中能留下一些藏书也十分难得了,所以他也不能苛求。

“读书吗,什么时候都不迟,现在你应该收藏了不少好书吧?”李休这时忽然话锋一转,然后笑呵呵的开口问道。

不过听到李休的话,刘仁轨却是露出一个苦笑道:“驸马别说笑了,我现在虽然有了官职,薪俸也算是丰厚,但也不是随便就能买的起书的,毕竟市面上的书实在是太贵了,特别是一些抄写的工整无错字的书,更是价值不菲,我现在有老母幼子要养活,平时也实在买不起太多的书,现在家中的藏书甚至连一个书架都没有放满。”

刘仁轨可不是在哭穷,而且也不是他的薪俸低,事实上他已经是大唐的中层官员,薪俸也十分的丰厚,可就算是这样,想要买书也是一件十分奢侈的事,毕竟一部书动辄数十贯,那可是好几千斤粮食啊。

“书籍的确是贵了点,不过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将书籍的价格降下来会如何?”李休再次笑吟吟的引导道,他让刘仁轨造的可不是什么印章,而是真正的铜活字,活字印刷正是他一直想要搞出来的东西,目的就是降低现在书籍的价格,毕竟现在的书籍基本只能靠人力抄写,不但速度慢价格高,而且还容易出错。

“将书籍的价格降下来?这怎么可能?”刘仁轨听到李休的话却是一脸惊愕的反问道,也不怪他不明白,事实上在初唐时期,别说活字印刷了,连雕板印刷也只限于印刷一些粗糙的佛像、佛经等等,却没有人想到将这种印刷技术用于书籍的印刷。

“当然有可能,你来看这个托盘上的铜活字!”李休说到这里时,只见他伸手将托盘里的铜活字调整了一下,因为都是一些常用字,所以他很容易就调整出一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你看,这是论语中的第一句,若是有足够的铜活字,我可以将整部论语都排出来,然后用纸张将论语拓印下来,到时想印多少印多少,岂不是比抄写的速度要快的多?”李休这时再次笑呵呵的道。

听到李休的话,刘仁轨这时只感觉脑子中“轰”的一声响,整个人就像是被人用醍醐灌顶一般,一下子就明白了这些铜活字的作用,这让他也不由得狂喜的叫道:“是了是了,这么简单的办法,为何我没有想到?”

刘仁轨边说边激动的撕扯着自己的头发,毕竟这个活字印刷对他的冲击实在是太大了,甚至他已经想到,若是能够大规模的印刷书籍,到时天下人都能买得起书,如此一来,岂不是可以实现圣人“教化万民”的目标?要知道这可是天下间无论读书人最大的梦想啊!

看到刘仁轨激动的模样,李休却是淡定的一笑,连刘仁轨如此沉稳的人都能因活字印刷而如此失态,不知道李世民若是知道了这件事会有什么样的表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