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

懒散初唐 第六百四十四章 奇特的人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5 来源:笔趣阁

对于大唐的草原政策,李休和长孙无忌谈了整整一天,期间午饭都是月婵做好了端上来,他们边吃边聊,一直等到天色将晚时,长孙无忌这才起身告辞,而李休也通过与他的交谈,对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后,大唐朝局上的事情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关于如何处置突厥人这种,现在朝堂上吵的很凶,以温彦博为首的大臣坚决反对将突厥人内迁,认为会让草原上出现一个势力真空,从而让其它草原部落崛起,所以还不如支持突厥人留在草原上,这样即可以抑制其它部落,又能让大唐多一道屏障。

不过以魏征为首的大臣却坚持支持将突厥人内迁,他们认为将突厥人留在草原上迟早必生祸患,这个观点和李休一样,所以还不如将他们内迁,然后以汉礼教训,用不了多久,这些突厥人就会完全被汉人消化,也彻底的解决了突厥人的问题。

当然在内迁的地点上,魏征这些支持派的意见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应该迁到河南等中原地带,那里是炎黄子孙的起源地,又是大唐最重要的粮仓,汉人数量众多,大唐对那里的控制也最强,再将突厥人分散安置,也根本不怕他们再起什么乱子。另一派则是支持李休的观点,认为将突厥人迁到南方开荒是一举两得,至于到时突厥人会死多少,则根本不在他们的考虑之内,这一派中很多都是武将,毕竟他们可不像文臣那样和敌人讲仁义。

也正是因为意见相左,所以现在朝堂上为了这件事也是吵翻脸了天,特别是温彦博和魏征两人,简直是一见面就吵,甚至都快要发展到动手的地步了。

面对这种情况,李世民却很坐得住,虽然他之前已经答应李休要将突厥人迁到南方开荒,但这时却没有表态,而是任由朝堂上的大臣争吵,用他的话说,反正还有一个冬天的时间让他们考虑,所以李世民暂时也没有做出决定,毕竟无论什么样的政策,都得等到明年开春才能开始执行,所以李世民一点也不着急,当然他可能也是想等李休回去再说,毕竟这件事本来就是李休第一个提出来的。

李休无论如何也不会让突厥有东山再起的一天,毕竟几十年后说不定他还活着,而且他肯定还有很多的子孙,到时他可不想把问题留给年老的自己,或者是自己的子孙来解决,甚至有时连他自己都没有察觉,他有种想要把所有问题都趁早解决的野心。

“老爷,这个盒子怎么办啊,要不要奴婢帮您把它扔了?”正在这时,月婵忽然走过来指着桌子上装着玉玺的盒子道,长孙无忌离开后,李休也一直考虑着朝堂上的事,眼睛也无意识的盯着桌子上的盒子,月婵以为他还在为盒子里的东西发愁,所以才会这么说。

“不用,月婵你去准备几个好菜,顺便让人把马叔请来,我有事要和他商量!”听到月婵的话,李休这才从沉思中醒悟过来,当下看了眼前装着玉玺的盒子,当下开口吩咐道,之前长孙无忌已经给他分析过了,现在就告诉马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而且马爷也未必会太过为难赵德言,这也让李休更加放心。

果然,当马爷来到李休这里见到玉玺时,先是震惊,而后是恼火,估计是他以为李休之前在骗他,直到李休解释了这个玉玺的来历后,马爷又把怒火转移到赵德言身上,随即就打算找对方算账,却又被李休拦了下来,劝说了好久才让马爷冷静下来。

接下来马爷的反应和长孙无忌差不多,在冷静下来后很快就做出决定,赵德言和萧皇后私藏玉玺的事他肯定还会要向李世民禀报,但也会迅速的将玉玺送到长安,以萧皇后的名义献上玉玺,这样才是李世民最愿意看到的结果,至于李世民会如何处置萧皇后和赵德言,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马爷的决定并没有出乎之前长孙无忌的预料,而且李休也知道,就算李世民知道了赵德言和萧皇后私藏玉玺的事,恐怕也不会把他们怎么样,毕竟赵德言对大唐有功,萧皇后又需要用来收买人心,可以说他们对李世民都有用,顶多就是暗中给他们点小鞋穿,但明面上绝对不会把他们怎么样的。

李休他们之前被困的时候太久,很多将士的身体都有些衰弱,根本无法立刻动身,所以最后李靖他们决定将大军分散到朔州、襄城和定襄三个城中休养一段时间。

不过李休却是思乡心切,而且突厥已经被灭了,他的任务也算是结束了,再加上朝堂上又因为对突厥人的安置吵得不可开交,所以他也想早点回去,刚好李靖也要派人把颉利押送到长安,毕竟定襄这里离草原还是太近,虽然大雪封路,但依然可能出意外,所以还是早点送到长安为好。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李休在定襄城住了两天之后,立刻就和押送颉利的队伍一同上路,长孙无忌也和他一起同行,巧合的是,押送颉利的正是秦琼,毕竟他手下的骑兵是大唐最精锐的部队,而且之前被困时,他们有马肉可吃,受到的损伤最小,所以由他们护送颉利也更让人放心。

定襄以南的道路早在之前就已经打通了,而且越往南走,地面的积雪也就越薄,刚开始李休他们还需要乘坐爬犁,但是过了朔州之后,却需要更换成马车了,当然这也和大唐的交通发达有关,比如官道上,就算是遇到大雪,也会有地方官组织人手清扫,而不会像草原上那样无路可通。

马爷也随同李休他们一起回去,一来帮着秦琼押送颉利,二来他也要把玉玺送回去,估计现在李世民已经接到消息,正在长安望眼欲穿的等着玉玺送到他的手中,虽然玉玺在李休看来只是块好看的石头,但是对于帝王来说,它却代表着皇权的正统。

为了能够早一点到达长安,李休他们路上也是马不停蹄,适应了草原上艰苦的生活后,李休发现在中原赶路都是一件幸福的事,比如他现在有舒适的马车乘坐,里面还可以放上暖炉,甚至月婵还准备了不少的点心,饿了随手就可以拿到,渴了随时可以烧水泡茶,吃饭时还有蔬菜,当然是存储的白菜,但也比在草原上幸福太多了。

等到李休他们的队伍到达太原时,他们在城中休整了两天才再次启程,太原是大唐的陪都之一,也是李渊的龙兴之地,再加上中原与草原的贸易也必须要经过这里,所以太原也成为大唐北方最繁华的城市,虽然比不上长安和洛阳,但也不是其它的城市可比。

李休还特意去了当初李渊居住的府邸转了转,当初平阳公主曾经在这里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不过自从李渊一家离开后,这里也就无人居住了,虽然有专门的人照顾,但也显得有些荒凉,李休这时真希望有架相机,然后在这里照上几张照片,然后拿回去给平阳公主看,估计她肯定会十分高兴。

两天之后,李休他们再次上路,而且明显的感觉到天气暖和多了,当然这个暖和只是相对的,其实白天的气温也一般在零度左右,晚上更是滴水成冰,但是比草原上还是暖和许多,李休也不再每天把自己捂得结结实实的呆在马车上,有时也会出来骑一会马。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李休他们从蒲州附近度过黄河,这时的黄河浮桥已经被拆除,但河面已经冻得十分结实,马车都可以安全的通过,而过了黄河,就进入到蒲州地界,过了蒲州又走了几天,长安城终于远远在望了。

李休他们的队伍中不但押送着颉利,而且还带着传国玉玺,所以早在距离长安还有几天路程时,就已经派人飞奔到长安城报信,估计李世民肯定会举行盛大的迎接仪式,一方面是为了羞辱颉利,二来也是为了向长安百姓展示大唐的国威,毕竟当年的颉利是何等的威风,数十万大军差点就打进长安,可是现在却成为大唐的阶下之囚,这对所有大唐百姓来说,简直是一件再解气不过的事情了。

长安城的正门是南方的明德门,通过明德门就是朱雀大街,本来明德门的正门一般是不打开的,平时通过的行人只能走明德门的侧门,也只有在皇帝出行,或是将军凯旋之时,明德门才会被打开,而李休他们一行人肯定也需要走明德门,这对所有将士来说都是一件荣誉之至的事情,所以秦琼也指挥着队伍绕到明德门前的官道上。

越是靠近长安,官道上的行人也就越多,特别是各种商队是络绎不绝,不过随着秦琼这支军队的到来,这些商队也纷纷闪避,毕竟无论在哪个时代,军队都拥有优先权。

李休这时也骑在马上,打量着远处的长安城,想到马上就要回家了,他也是无比的激动,不过也就在这时,他忽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一群衣着相貌十分奇特的人,这让他也不由得愣了一下,甚至抬手揉了揉眼睛,怀疑自己是不是看错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