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

懒散初唐 第四百九十二章 红薯的妙用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5 来源:笔趣阁

李世民希望李休能够想出一个阻止蝗灾的办法,可惜李休对蝗灾的了解不多,根本无能为力,不过也就在这时,却没想到杨农竟然站了起来,告诉李世民他有一个可以减少蝗灾损失的办法,这让所有人都是吃了一惊。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杨公快快请讲!”李世民在反应过来后,立刻急切的向杨农开口询问道。

“陛下,蝗灾之所以可怕,主要是在蝗灾发生之时,蝗虫遮天蔽日而来,将田间的作物啃食一空,导致当季的作物几乎是颗粒无收,从而导致饿殍遍地,但如果蝗灾爆发时,对作物的伤害很小的话,那么蝗灾也就不足为惧了!”杨农这时笑呵呵的开口道。

“这怎么可能,蝗灾来临时,那些蝗虫就像是疯了一般,连树叶都会被它们吞噬一空,更不可能放过肥美多汁的庄稼了!”就在杨农的话音刚落,就见杜如晦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不是他不相信杨农,而是杨农的想法实在有些异想天开。

“呵呵,杜相不必急着反驳,如果放在以前,每当蝗灾爆发之时,田地里的庄稼的确会被吞噬一空,但是现在不一样了,因为蝗虫再怎么厉害,也只能只地面以上的庄稼,地底下的庄稼却可以保存下来……”

“红薯!”没等杨农把话说完,旁边的李休就惊喜的高声叫道,他终于明白了杨农的意思,红薯这东西长在地下,而且就算是蝗虫把地表的藤蔓吃光了,下面的根还是可以再长出来,当然这会影响到产量,但总比颗粒无收要强得多!

“哈哈哈~,驸马说的不错,老朽说的正是我们农部正在推广的红薯,此物长于地下,不怕蝗虫的啃食,而且就算是地表的藤蔓毁了,也可以重新长出来,所以如果明年开春之后,朝廷在关中大力推广红薯的话,哪怕是蝗灾来了,也不用担心粮食之危!”杨农这时一脸激动的开口道,他也是刚刚才想到这一点。

“太好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拍案而起,他刚才还在为蝗灾的事而头疼,却没想到解决蝗灾的办法早就有了,只是他们之前都没有想到,不过这也不能怪他们,毕竟连李休这个献上红薯的人也同样没有想到。

“杨公,让关中种植红薯的确是个好办法,可是我记得红薯的种植面积好像也只在新筑和青田两县境内,想要推广到全关中的话,这个秧苗恐怕也是个大问题吧?”不过也就在这时,李休却忽然皱着眉头开口道。

不是李休泼凉水,而是红薯与其它的作物不同,虽然也可以用红薯来繁殖,但却太浪费了,一般都是用生长出的藤蔓来扦插,而藤蔓却需要提前来繁殖,保存也是个问题,另外红薯种植的时间也太短,现在也只有青田和新筑两县有种植,所以就算把两县的红薯都用来育苗,恐怕也不够整个关中种植的。

“驸马不必担心,红薯的繁殖迅速,远比玉米要快得多,所以现在青田与新筑两县中,红薯的数量远比玉米要多,今年虽然旱了一些,但红薯十分耐旱,产量并没有受影响,等到红薯收获之后,可以集中储藏起来,等到明年再分发各地育苗,当然就算是这样,想要让关中全都种上红薯还是有些不够,不过没关系,我们农部还有另外一种育苗的办法!”杨农说到最后时,脸上也露出一种得意的表情。

“另外一种育苗?红薯不都是让红薯根茎发芽后长出藤蔓,然后用这些藤蔓插扦吗?”李世民听到杨农的话也不由得有些惊讶的道,他对红薯和玉米也十分的重视,对于红薯的种植过程更是了解的十分清楚。

“红薯原来的育苗方法的确像陛下所说的那样,是用红薯的块根,也就是红薯能吃的果实来育苗的,不过去年我们农部发现,其中秋天被我们丢弃的红薯藤蔓和藤根,如果保存得当,同样也可以用来育苗,如此一来,利用那些本来要丢弃的藤蔓和藤根,也可以培育出大量的红薯秧苗来,以今年红薯的种植量来计算,明年不敢让所有关中人都种上红薯,但可以让每个县都种上一部分红薯,以应对明年的蝗灾!”杨农再次兴奋的禀报道。

听到杨农的回答,李休也是暗叫一声惭愧,亏他还是农部的二把手,但却对农部的很多事都不清楚,比如这个红薯用藤蔓和藤根来育苗的办法,他就一点也不知道,毕竟他一般都是十天半月才去农部一趟,而且去了也只是随便转转,很少关心农部内部的具体事宜,杨农对他这种懒散的态度也都习惯了,平时除非有特别重要又无法解决的事才会找他。

“哈哈哈哈~,真是天佑我大唐,之前的天花已经被我大唐攻克,现在连蝗灾也不惧了!”李世民听到这里也不由得兴奋的大笑一声。

紧接着李世民就将红薯育苗,以及明年推广的事交给杨农,而杨农也不客气,直接向李世民要人要钱,毕竟要将两个县的红薯藤蔓都收集起来,并且保存到明年春天,这可不是个小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此李世民也毫不吝啬,直接让房玄龄协助杨农。

不过红薯虽然可以抵抗蝗灾,但也不能任由蝗灾发展,所以李世民很快又将组织关中各地的农夫消灭虫卵的事交给了杜如晦,这件事更加的繁琐,而且也不是一时半会能够做到的,李休估计今年整个冬天,所有关中的百姓都得加入到灭虫大计之中。

帝制有帝制的好处,那就是一旦决定了某件事情,立刻就可以交给大臣落实,因此随着李世民的一声令下,杨农与杜如晦等人也立刻忙碌起来,李休身为农部的一员,实在不好意思再闲着,因此也帮着杨农在农部跑来跑去。

李世民十分的大方,直接把一支两万多人的军队调给杨农,这时已经到了收获的时节,在杨农的指挥下,这两万多人将青田与亲切两县的红薯全都挖了出来,红薯被收进地窖中储藏起来,等到明年会送到各地育苗。

至于剩下的藤蔓与藤根,也同样被军队收集起来,然后按照农部的要求切成小段,最后埋进湿润的沙子里,据农部的官员实验,这样可以保存一冬天,甚至如果沙子的温度合适的话,藤蔓还可能会长出根须来,这样明年就更方便种植了。

红薯育苗的事虽然繁忙,但大都是在秋收这一段时间完成的,毕竟红薯收获之后,藤蔓不能长时间保存,必须短时间内将它们种到沙子里,所以等到秋收结束之后,红薯育苗的事也就忙的差不多,只要等到过了这个冬天,然后把红薯秧苗送到关中各地种植就行了。

不过忙完了红薯的事,消灭蝗虫卵的事却又来了,本来这件事李世民交给了杜如晦,并没有李休的事,但是这么大规模的百姓动员,朝廷也需要一层层的落实,由朝廷落实到地方的州府,再由州府到县,然后再由县衙交给境内的里正与乡绅等等,十分不巧的是,李休家正是新筑县最大的乡绅土豪。

普通百姓对蝗灾是十分畏惧的,甚至把蝗虫供为蝗神,平时根本不敢伤害蝗虫,怕的就是引起蝗神的愤怒,从而引起蝗灾。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杜如晦在组织各地灭蝗虫卵时,特意耍了个心眼,根本没有告诉百姓实情,甚至连解释都没有,只是让乡绅们组织农夫,然后按照县衙的指示,将一片区域内的荒地翻一遍就行了。

李休和平阳公主夫妇掌握着新筑县境内近半的土地,因此消灭蝗虫卵的事自然需要他们的协助,对此李休也没有推辞,甚至亲自跑遍了自己家的田地,然后划出蝗虫喜欢产卵的地方,不但把土地翻了一遍,而且让人将各村养的鸡组织起来,在荒地里放养,这些鸡是虫子的天敌,再多的虫卵也不够它们吃的。

其实李休也想过养鸡对抗蝗灾,不过后来却觉得不靠谱,因为蝗灾这东西是会移动的,蝗虫在一个地方只会停留几天,吃完当地的植物会就会飞走,而且大唐又没有后世那种大规模的养鸡场,根本没有足够的鸡吃蝗虫,所以这个办法的操作性不强。

消灭蝗虫卵的事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李休将民夫组织起来后,自然有专门的人负责管理,不过这些民夫都是自家的佃户,因此李休也十分大方,所有参与劳作的民夫都管两顿饭,每隔一天还有顿肉吃,结果这让民夫们也都没有任何怨言,毕竟这种待遇简直可以和军队里相比了。

天气越来越冷了,李休也懒得再往外跑了,不过这段时间他也有一件烦心事,就是那个名叫抚琴的小丫鬟往他府上跑的更勤快了,每次都只打听玄奘的消息,这让李休也有些不胜其烦,最后干脆让月婵替自己见她,只不过这天孙思邈却忽然跑来找李休,告诉了他一件关于抚琴背后那位神秘小娘子的事。(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