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事毕回京

懒散初唐 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事毕回京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3-31 01:52:02 来源:笔趣阁

因为李承乾的事,岑文本代替李世民跑来北邙山向李休请教,本来李休并不想再理会李承乾的事,但是考虑到这件事关系到大唐江山的稳定,所以最后决定还是再帮李承乾一把,于是就让岑文本留下,自己花了几天的时间给李世民想了几条建议。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驸马,这……恐怕陛下很难做到您提出的这几条建议。”岑文本看着李休花了几天总结出来的几条建议,却是一脸难色的道,虽然他不是李世民,但是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这几条建议根本就不可能完成。

“我知道这些建议陛下很难答应,不过如果陛下真的想要让太子现在的情况好转的话,也只能用这个办法了,当然这些只是我的建议,如何选择还要看陛下的意思。”李休这时却是面色淡然的开口道。

听到李休的话,岑文本脸上的神色也更加的为难,当下再次看向手中的这几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就是让魏王李泰外出之官,说起他对这件也十分的赞同,本来按照大唐的律法,成年皇子必须到自己的封地上居住,没有皇帝的召见绝对不可以回长安,可是李世民却十分宠爱李泰,不但不让李泰去封地,反而还经常召李泰入宫。

表面上来看,李世民不让李泰去封地是宠爱这个儿子,可是身为一个帝王,他这种做法却产生了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李泰不去封地,这也给了其它皇子不去封地的理由,比如李世民的几个儿子中,除了李恪等少数人外,大部分也都呆在长安不走,甚至连李元昌这样的亲王也同样不愿意离开,使得大唐对亲王成年后离京的律法成为虚设。

另外最为严重的是,李泰还是唯一一个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形成威胁的人,他一天不离开长安,李承乾就一天难以心安,甚至李休怀疑李承乾之所以变成现在这个样子,很可能就是因为李世民太过宠爱李泰,导致李承乾产生了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除了让李泰离开长安这个建议外,李休的第二条建议更加大胆,那就是撤掉于志宁和张玄素等人的东宫辅臣身份,甚至严禁任何人再去教导李承乾,其实也就是对李承乾冷处理一段时间,说起来李承乾现在根本听不进别人的建议,不过他也并不笨,只要李世民让李泰离开长安,然后再对他冷处理一段时间,李承乾很快就能想明白李世民的苦心,到时根本不用别人说,他自己就会改正以前的行为。

除了上面这两个主要建议外,李休还列举了其它几个建议,比如严惩李元昌等李承乾身边的小人,李世民也要改变以前和李承乾相处的方式,尽量的抽出时间与李承乾多相处,这样才能慢慢的改变李承乾的想法,让他从偏激、敏感、自负等负面情绪中走出来。

“驸马,严处汉王李元昌等人这件事还好办一点,可是其它的几件事却实在太难了,比如让魏王去封地这件事,恐怕陛下根本不可能答应。”岑文本在苦笑了半天后,终于再次无奈的向李休说道。

听到岑文本的话,李休也是无奈的一笑道:“刚才我不是说过了吗,这些都只是我的建议,至于陛下能不能做到,那就要看陛下自己的决断了,不过魏王离开长安却是后面所有建议的前提,如果魏王不走,后面就算是全都做到也没用!”

“这……”岑文本听到这里也不由得满脸的苦笑,以他对李世民的了解,想让对方同意李泰离开长安,简直难比登天,所以李休的这些建议其实相当于没有。

“好吧,那我就把驸马的建议送到陛下那里,至于陛下如何决断,那就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做主的了。”最后岑文本也只能同样无奈的道,李休的建议可以送回去,不过他现在可不打算回去,毕竟现在长安那么乱,他也要避一避风头,至少要协助李休把居养院建造起来。

随着最后一批尸骨被安葬在墓坑里,整个墓园最基础的一部分终于完成了,不过墓园地表还有些工程没有完成,比如李休打算建造一座高大的石碑,记录这些隋军将士的功绩,顺便也能警醒后世人,告诉他们战争的可怕。

另外还有一些简单的雕像,这些都需要专门的石匠来做,所以那些主动帮忙的民夫这时也完成了他们的任务,最后李休让人准备了酒宴为这些人送行,不过在这些人走后没几天,却又有不少人去而复返,这次他们将自己家中的长辈都带了回来,在墓园中为自己的亲人举行了一场又一场的祭奠仪式。

等到地表的石碑和雕像也修建完成后,整个墓园也总算是完工了,这时来祭奠的人却是越来越多,毕竟墓园的消息已经传出去了,以前只有洛阳当地的人前来祭奠,现在却有不少外地的人跑来祭奠自己的亲人,而且据李休的估计,日后还会有更多的人前来,毕竟在这些隋军将士的尸骨背后,就有数十万失去亲人的家庭,只要有机会,肯定会有人不断前来,为此李休也特意招募了几个人看守墓园。

修建墓园剩下的物资还有不少,而且李世民也同意了在洛阳开办居养院,所以等到李休他们回到洛阳后,立刻就召集人手开始建造居养院,当地的官员也十分配合,毕竟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件好事,而且居养院不用他们花钱养,李世民将洛阳皇庄的土地划出一部分给居养院,以后居养院的开支都收他们自己负责。

本来李休想将居养院建在洛阳城里,可是后来才发现洛阳城虽然不小,但是人口增长的极快,导致洛阳城的地价极高,官府也划不出太大的土地,最后李休只能将居养院建在城外,紧邻着洛阳的城门,进出倒也十分的方便,事实上随着洛阳城内地价飞涨,洛阳城外也已经出现一条居住带,很多人都将家安在城墙外,估计再这样发展下去,洛阳城的城墙就要变成内城墙了。

居养院倒是没什么难度,最大的问题就是以后的管理,以及对老弱病残的收容条件了,这些对李休来说并不是什么问题,毕竟没见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后世那么多的养老院和孤儿院,就算李休没亲自进去过,但也听说过一些事,所以就亲自写了居养院的规章制度。

居养院归属于礼部管理,所以当居养院建成之后,礼部那边也派来人手接管,李休也将自己写的规章制度交给礼部,现任的礼部尚书也是李休的熟人,很快就将这些规章制度确定下来,日后若是有其它的居养院,也将按照这个规章制度执行。

值得一提的是,第一个被收容的就是徐刘氏祖孙二人,他们两人都符合收容的条件,进入居养院后,徐刘氏每天可得米一升,铜钱十文,而她的曾孙虫虫则减半,等到虫虫十五岁后,有了能力养活自己和曾祖母,到时居养院才会停止对他们的资助。

除了徐刘氏祖孙二人,另外洛阳街头还有不少没有生活能力的老年乞丐或乞儿,这些人只要愿意,也都会被送到居养院中居住,一时间洛阳街头上的乞丐也少了许多,毕竟大唐民风纯朴,只要有干活的能力,一般都会想办法养活自己,而不是寻求别人的施舍。

等到忙完了居养院的事,距离墓园完工已经过去一个月了,岑文本也一直陪着李休呆在洛阳,李休之前给李世民的那几条建议已经被他送到了长安,不过很奇怪的是,长安那边的李世民却一直没有给任何的回复,李休也懒得打听,反正现在他们也要回长安了,到时自然也就知道李世民的决定了。

在走之前,马爷和秦琼又去了一趟墓园,两个老头也没让其它人跟着,连李休都不行,自己带着祭祀的物品去了墓园,在那里呆了一天一夜才回来,后来李休向看守墓园的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马爷和秦琼两人在隋军将士的墓碑前喝的大醉了,说了不少的胡话,最后全都醉倒在地不醒人世,幸好看守墓园的人把他们抬到床上休息了一晚,否则非冻坏两个老头不可。

这年深秋时分,李休等人终于从洛阳出发赶往长安,他离家也有大半年了,想到家中的妻子儿女,李休也不由得十分的激动,特别是自己的小儿子李乐,当初他出生时自己就不在家,上次刚回家,好不容易和儿子混熟了,结果后来又走了,估计这次回家,儿子又该不认识他了。

除了儿子李乐,李休也想起了平阳公主等人,这两年自己都没好好的陪过她们,这让他也不由得心丰愧疚,所以他这次也打定主意,等到回长安后,一定要好好的陪陪她们。

李休把所有心思都放在家人身上,越是靠近长安心情也就越激动,相比之下,岑文本却越来越担心,因为他不知道之前李休提出的那些建议,李世民到底能不能接受,若是不接受的话,难道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李承乾堕落下去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