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马爷回来了

懒散初唐 第三百六十二章 马爷回来了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25 来源:笔趣阁

就在李休与李世民谈着世家的事情时,忽然只见月婵跑进来打断他,然后交给他一张大叠好的大纸,这让李休也是一愣,只见纸上隐隐还透着墨迹,正是平阳公主平时用来练字的纸,只是还不知道纸上写的什么?

当下李休轻轻的打开这张纸,结果当看到纸上的内容时,脸上也不由得露出一个无奈的苦笑,而这时只见月婵再次扭头看了看旁边的李世民,以前李世民没少去李休那里,所以她自然也认得,随后这才再次开口道:“老爷,公主说要把纸上的字做成石碑,然后放在咱家的门口!”

“好了,我知道了!”李休一脸苦笑的摆了摆手,月婵也立刻退了下去。

“三姐写的什么?”李世民这时也好像探过头来,想要看清纸上的内容,但是李休却一下子合上了纸,随后笑呵呵的摆手道,“没什么,只是公主写的几个字很漂亮,所以想让我看看!”

“那为什么还要刻在石碑上?”李世民却是反问道,脸上也带满是怀疑,看样子根本不相信李休的话。

“啊,这个……我不是说了吗,公主写的这几个字很好,所以才要刻在石碑上留念!”李休却是哈哈一笑掩饰过去道,随手就把那张纸塞到袖子里。

看到李休不说,李世民也不好再问,只得再次与他讨论起对付世家的问题上来,不过对于这个问题,李休也表现的十分慎重,所以他也并没有急着发表意见,反而开口问道:“世家的存在的确会影响到朝廷的稳定,不知道秦王您有什么看法?”

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沉吟了片刻,很快就开口道:“世家之所以能够影响到大唐的这方方面面,其实最主要的就是朝堂上大部分大臣背后,几乎都有世家的影子,而想要解决这个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提拔一些平民出身,与世家关系不大的官员,刚好我大唐承袭隋制科举,如果能够利用的好,那么做是可以慢慢的替换掉那些世家出身的官员。”

听到李世民上面的这些话,李休却不禁轻轻的摇了摇头,李世民的思路很正确,乍一听感觉很有道理,换做另外一个人的话,没准就会十分的赞同,不过对于熟知历史的李休来说,李世民的这个办法实在是漏洞百出。

“怎么,你认为这个办法不可行?”李世民也注意到李休在摇头,当下也不禁惊讶的问道,这是他目的能够想到的最好的办法之一,虽然效果慢了一些,但至少十分有效,甚至可以彻底的打破世家对朝堂官员的垄断。

“不是不可行,殿下的思路是正确的,只是操作起来却很容易让世家钻了空子,到时不但起不到效果,反而会让世家的势力更加庞大!”李休毫不客气的指出李世民想法的缺点道。

不要以为科举就是万能的,事实上大唐时期的科举甚至算不上真正的科举,这一点可以从大唐历任的宰相出身就可以看出来,这些宰相绝大部分都与世家有关,哪怕是经历了李世民与武则天的打击,中晚唐时期的宰相依然被世家把持,由此可科举根本没有起到他应有的效果。

“钻空子?我知道科举的确有许多的空子可钻,但只要日后注意一些,应该不会影响到大局吧?”李世民还是有些不太相信的道,对于政务他虽然不陌生,但的确还是有些不熟悉,考虑也有些不太周到,毕竟他也不可能是万能的。

“好吧,那我就举两个例子,第一就是举行科举时,殿下会派什么人去主持?这些人中又有多少与世家有关系?另外我听说之前科举之时,应试的举子都需要向长安城中的权贵投卷,只有得到这些权贵的支持,这些举子才有可能考中,毕竟科举之时可全都能看到名字,只需要阅考官心中稍微偏向一下,他们就可以高中金榜!”

大家没有看错,大唐时的科举并没有糊名,而是考官可以直接看到考生的名字,这也才有了投卷这种行为,只需要得到一些权贵的支持,而这些权贵再与考官打个招呼,那么这个考生能够考上的几率就几乎超过了一半,甚至还有一些名气特别大的考生,根本用不着投卷,考官看到他的名字就会点中,这也使得大唐的科举黑幕横行,根本谈不上什么公平。

“这个……”李世民听到李休提出科举的第一个缺点也不禁沉默了片刻,不过很快抬起头道,“这的确是个大问题,不过也不是没有办法解决,比如颁布法令严禁投卷这种事情,另外挑选一些与世家关系不大的官员做考官等等,虽然这样做会有很大的阻力,但总能一点点的纠正科举上的不正之风!”

李世民说到后面时,自己都感到底气不足,因为上面这些事情说起来容易,但真要做起来,恐怕就不仅仅是阻力的问题了,毕竟想要改变一个官场上的规则,需要付出的代价简直太大了。

不过李休并没有反驳李世民,而是再次开口道:“好吧,就算秦王殿下日后可以解决科举制度上的漏洞,但是那些平民举子又从哪里来,要知道读书可不是一般人能够供得起的,除了世家大族之外,恐怕也只有一些商人、富户才能够让自己的子弟读得起书,而且一个举子要博学,肯定要拜师,而那些博学鸿儒更是出身于世家大族,那些平民举子成为他们的学生,光是师生这一个关系,就足以让他们打下世家的印记!”

听完李休的这些话,李世民也不禁闭上眼睛叹了口气,其实这些他不是想不到,只是除了用科举限制世家之外,他就真的想不能什么太有用的办法了,总不能直接提兵去把各个世家的人都屠个一干二净吧?

看到李世民一脸沮丧的模样,李休却是呵呵一笑,沉吟了片刻这才再次开口道:“其实殿下也不必太过着急了,当初越国灭吴,用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殿下这么年轻,倒是不用担心时间不够,比如现在玉米和红薯正在慢慢的推广,等到推广了之后,大部分百姓再也不用担心粮食的问题,到时就可以大力推广教训,建立村学与县学等,只有将教育掌握到朝廷手中,才能慢慢的削弱世家的影响!”

“说的不错!”李世民听到李休的话也是眼睛一亮,但随即又忽然叹了口气道,“我之前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是相比科举,你的这个办法却是让我从头开始打基础,要等到大部分的百姓吃上饱饭,有能力把孩子送到村学或县学,朝廷再花大量的人力物力将他们培养成才,最后再从中挑选一批人参加科举,再等到他们能够顶替那些世家出来的大臣,可是恐怕到时我死了,也很难看到那一天。”

李世民是个武将,做事一向都讲究雷厉风行,当然有时也会极有耐心,但如果让他用一辈子的时间去做一件事,恐怕他也会觉得受不了。

“殿下,朝堂上的事我懂得不多,更不知道为君之道,不过我觉得有些事情的确是急不了的,更何况那些世家一个个都存在了几百年,哪是那么容易就能消灭的?”李休这时也是苦笑一声道,其实对付那些世家他倒是有几个不成熟的想法,只是他也不知道是否有效,而且还可能会对大唐产生影响,李世民听后说不定根本不会同意,所以他也就索性不说了。

“好吧,反正这件事也不急于一时,暂时想不出办法也没什么,不过等到日后你若是有什么想法的话,一定要告诉我!”李世民听到这里终于点了点头道。

李休听到李世民的话自然点头答应,随后两人又聊了几句闲话,李世民这才告辞离开,毕竟他不能离开皇宫太久,免得被人发现了,不过就在李世民刚走几步,忽然再次转身道:“对了,今天我刚接到消息,马三宝他们好像就要回来了?”

“是的,前两天马叔派人送来消息,说是五六天后就能到达长安。”李休也是点头道。

“嗯,等到他回来后,娘子军的事情你不要忘记了!”李世民这时再次开口道,脸上也变得没有一丝表情,这时的他和平时公主在战场上时十分相似,似乎没有半分感情。

“放心吧,娘子军回来后会按照你们的要求改编,不过到时他们是走是留,你也不能拦着他们!”李休听到这里也立刻回答道,当初李世民答应放李承道他们离开,其中还有一些附加的条件,比如李休和平阳公主留在长安做人质,以及娘子军日后的去留问题,毕竟在玄武门之变中,娘子军给李世民带来了巨大的麻烦,所以日后肯定不可能保留了。

“那是当然,只要愿意留在军中的,我会给他们更好的待遇,也绝对不会因当初的事而为难他们,至于不想留在军中的,我也自然不会阻拦!”李世民也点了点头道,说完之后这才转身离开。

眼看着李世民离开之后,李休这才从怀中拿出平阳公主刚才给他的那张纸,只见上面写着几个大字:姓李名世民者,不得入内!

短短十个字,却是写的杀气腾腾,让人一见就能感受到其中的愤怒,估计这是家中的下人把李世民来的消息告诉她,所以她才写了这么一幅字,而且还要刻到石碑立在家门前,这样一来,恐怕李世民下次就没脸再来了。

月婵一直在厅外守着,看到李世民出去这才进来,然后看着李休小心翼翼的问道:“老爷,公主说要刻字,不过这字要是摆出去的话,会不会惹怒那位秦王啊?”

月婵不是普通的侍女,她读过书有见识,对于皇家的事也不陌生,自然知道李世民日后肯定是大唐的皇帝,虽然平阳公主是李世民的亲姐姐,但皇家向来无亲情,所以她也担心万一把李世民惹怒了,会给家里带来灭顶之灾。

只见李休这时考虑了片刻,最后却是一笑道:“没关系,他们姐弟之间的事也只有他们心中清楚,石碑我会让人刻好的,这件事你不用操心!”

“是!”月婵听到李休这么说,当下也乖巧的答应一声道,随后这才退了下来。

接下来的几天里,李世民重伤的消息持续发酵,引得朝堂上下都是暗流涌动,不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李世民忽然出现在众人面前,随后颁布一条条的命令,长乐幼王被赐死,王君廓被押送回长安等等,每条命令都引得朝堂上大为震动,但却没有人敢反对,一时间朝堂上对李世民的反对势力为之一空。

对于李世民在朝堂上的这些动作,李休根本没有去关注,反正他之前也早就猜到了,而他趁着这几天只做了两件事,第一就是把平阳公主要求的石碑刻好,然后立在公主别院的门外,不知道下次李世民再来时看到它时,会是一种什么样的表情?

另外一件事就是准备给马爷等人接风,他们在把李承道等人送到登州,然后亲眼看着他们与张十一的人出海离开大唐,这才开始返回长安,只不过等到他们回来后,娘子军这支大军也将走到尽头,这让平阳公主也十分伤感,于是李休就以她有身孕为由,替她揽下了大部分的事,免得她劳心劳力的伤到身体。

这天下午,马爷率领的娘子军也终于回到了长安,当李休站在官道边看到为首的马爷时,也不禁大笑着迎了上去,平阳公主这时来了,跟在李休身后也微笑着与马爷等人打招呼,俨然一个小妇人的形象,这也让马爷等人即惊讶又欣慰。

寒暄过后,李休立刻请马爷他们指挥大军进到早就准备好的军营,公主身边的几百亲卫也早就准备好了酒肉,来为他们撞风洗尘,不过也就在这时,马爷忽然把李休拉到一边,一脸严肃的道:“小子,有件事你必须要有心理准备!”(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