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懒散初唐 >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万邦来贺

懒散初唐 第六百八十四章 万邦来贺

作者:北冥老鱼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3-04-20 16:10:19 来源:笔趣阁

李休劝说孙思邈收弟子,虽然是为了对方着想,但同时也有自己的打算,孙思邈虽然精通医术,但却没有那么多七绕八绕的心思,自然也没有察觉李休的心思,反而还十分好奇的追问道:“驸马有何办法让我任意挑选弟子?”

“哈哈~,说来也巧了,前段时间我办了所学堂,专门让周围佃户家的孩子前来读书,第一批有几百个孩子在学堂里学习,如果孙道长你愿意的话,可以去学堂讲几节医术课,教给孩子们一些基本的卫生知识,顺便观察一下这些孩子,从中挑选出合适的弟子,哪怕这批孩子没有合适的,以后每年都会有新的孩子进来,肯定能让孙道长你满意!”李休这时大笑一声,终于说出了自己的目的。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

“学堂?是不是建在农部衙门旁边的那个?”孙思邈住的这座药观离李休家不完,平时他也经常在附近出诊,所以自然也听说了学堂的事。

“没错,就是那座学堂,虽然这些孩子都是穷苦人家出身,但是穷人家的孩子能吃苦,孩子又小,品性可以慢慢的培养,更何况他们上了学堂之后,也具备了基础的知识,孙道长你教起来也更方便。”李休这时再次开口道。

“这个学堂我还没有去看过,刚好现在闲来无事,驸马带我去看看如何?”孙思邈没有立刻答应李休,但却很兴奋的要李休带自己去学堂,他是个真正的医者,贵族和平民在他眼中没什么太大的区别,所以对弟子的出身也没什么要求,只要能够符合他的要求就行。

“孙道长你不累了?”李休听到孙思邈的话却是有些犹豫的道,毕竟对方刚刚给杜如晦治疗过,而且累的够呛,再加上这么大年纪了,他真怕孙思邈的身体受不了。

“无妨,喝口茶就已经歇过来了,咱们现在就去如何?”孙思邈却是老当益壮,当下站起来就要去学堂参观,看到他的样子,李休也只好站起来,然后两人一起出了道观,乘坐马车来到学堂。

这时已经是下午了,学堂的各个教室也都正在上课,时不时传出学生们在老师带领下的读书声,现在孩子们都处于最开始的识字阶段,读和写是最主要的记忆的方式,所以整个学校从早到晚都是读书声不绝于耳。

孙思邈对于学堂似乎很有兴趣,沿着各个教室外面的走廊转了一圈,而且还探头从窗户上往课堂里看了一下,结果只见数十个学生在教室里排成数排坐在那里,先生手中拿着一截白色的东西,在学生正对面的黑色墙壁上写着要教的内容,有些教室里教的是数字,有些则是教识字。

“驸马,你的学堂里这么多学生,但先生是不是有点少了,一个先生要教四五十个学生,怎么能照顾到每个学生的学习?”孙思邈看完学堂之后,当下也提出自己的疑问道,事实上只要来过学堂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

孙思邈虽然是个医生,但从本质上来讲,他还是个道士,道士的传承一直是传统的师徒相传,一个道士顶多也就带几个徒弟,所以在见到学堂这种大规模的教学方式时,还是有些不理解。

“孙道长有所不知,因为学堂里的学生实在太多了,如果用一般私塾的教学方法,需要的先生也太多了,另外这些学生们来学堂学习,本来也不是让他们去考进士的,主要是让他们能够识文断字,当然如果有特别优秀的学生,学堂也会重点培养,日后能考科举也是他自己的努力……”

李休耐心的将这种大规模教学方式的优缺点讲了一遍,孙思邈听后也是连连点头,对于学堂的教学模式也有了更深的了解。

孙思邈也勉强算是官宦人家出身,他曾祖父曾经做过北周的太子洗马,祖父也做过县令,父亲虽然没有出仕,但家中也颇为富豪,不过他后来学医之后,也是常年与贫苦人家打交道,对于穷人家的生活最是了解不过,也知道穷人家的孩子想要改变命运简直太难了,而读书则是其中最方便的捷径。

只不过教育大部分都被世家和贵族把持,穷人家的孩子很难受到教育,不过现在李休开办的这所学堂却让穷人家的孩子有了受教育的权利,虽然学堂有很大的缺点,但却不得不承认,等到这些受过教育的孩子长大后,他们肯定不会再像他们的父辈那样,过上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日子。

“孙道长,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在学堂里讲几节课,顺便也从中挑几个弟子出来?”李休这时再次笑着开口道。

“没问题,驸马建造这座学堂也是为了穷苦的百姓谋福,贫道虽然是出家人,但也曾经立誓,希望可以拯救民间的疾苦,只是医术毕竟是小道,虽然可以救一人之命,但却救不了一国之命,当初贫道也眼睁睁的看着隋末天下大乱,却是无能为力,现在驸马建造这座学堂看似不起眼,却可以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贫道不但要在这里收弟子,而且日后学堂里的孩子若是生病,也由贫道一力救治!”孙思邈当即拍板道。

李休没想到孙思邈不但同意自己的请求,而且还让学堂白捡了一个校医,这让他也是大喜过望,当下也对孙思邈连声感谢,随后就带着他找到田筹,将孙思邈介绍给他,结果田筹得知连大名鼎鼎的孙神医都要来学堂讲课收弟子,这让他也是激动的无以复加。

五月,大唐灭掉突厥的后续影响终于完全的显现出来,先是党项的细封步赖降唐,李世民高兴之下封他为刺史,党项一向都是西北的大族,占地约有三千多里,不过党项内部矛盾重重,各个氏族之间互相攻伐,不过他们在听说细封步赖降唐被封为刺史后,也都纷纷的向大唐请降。

短短一个月内,党项的细封氏、费听氏、往利氏、颇超氏、野辞氏、旁当氏、米擒氏、拓跋氏等大姓,全都纷纷派出使节到达大唐请求归降,大唐也将党项的领地划分为、奉、岩、远四州,使得大唐一下子扩土数千里,而这些党项贵族也纷纷得到大唐的封赏。

李世民之所以优待党项,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是党项盘踞在西北,刚好位于大唐与西域之间,丝绸之路也需要经过他们的地盘,以前突厥势大,党项依附于突厥,时常骚扰丝绸之路,所以灭掉突厥之后,党项归降,这些土地自然要被大唐牢牢掌控,所以在党项归降之后,大唐立刻派兵进驻这四州,使得丝绸之路也更加的安全。

第二个原因也十分重要,那就是以党项给草原各部做一个榜样,毕竟大唐刚刚灭掉了草原霸主突厥,虽然草原上的各个部落对突厥恨之入骨,但对大唐的兵力也同样十分的忌惮,生怕大唐顺手把他们也给灭了,而这时党项的归降刚好让大唐树立一个榜样,告诉草原各部大唐对他们并没有什么敌意,只要愿意归顺大唐,那么就可以像党项一样得到大唐的封赏。

有了党项这个榜样,短短几个月内,草原各个大部落也纷纷派出使节来到长安请降,对于这些归降的部落,李世民也纷纷加以封赏,不过相比党项,大唐并没有派兵入驻这些部落,毕竟大唐的兵力有限,不可能完全控制草原,不过像党项这种通往西域的咽喉,还是必须要掌握在大唐手中。

七月初,草原各部的使节齐聚长安,李世民也在太极殿举行酒宴,酒宴一直举行了三天,各族使节也接连不断的向大唐献上贡礼,可谓是万邦来贺,大唐的威望也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点从李世民的脸上就能看出来,整整三天他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整个人的虚荣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不过李休却知道,现在李世民的威望还远没有达到顶峰,等到他灭掉吐谷浑、高昌,打残了高句丽,再把西域经营的像是大唐的本土一般,那时他的声望才会达到顶峰,并且在回纥的带头下,尊称他为天可汗,甚至还从草原上建了一条专门的官道,称为“参天可汗道”,主要让各族使节甚至是普通百姓沿着这条路到达长安,参见李世民的天颜,从这一条路上,就能看出李世民在各族百姓心中的地位,甚至可以神灵相比。

一直等到快到冬天时,各族的使节这才带着丰厚的赏赐离开长安,不过那些赏赐可不是白拿的,李世民借着这个机会,也彻底的打开了与草原的贸易,估计等到明年的时候,大唐对外的贸易将再上升几个台阶。

估计李世民是见使节见上瘾了,等到各族的使节离开后,他也终于召见了被他谅了一年的倭国使节,而当李休知道这件事时,也立刻时刻关注起倭国使节那边的情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