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海魂 > 第九节 全面开花

海魂 第九节 全面开花

作者:闪烁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3:07 来源:笔趣阁

6军的展度确实比海军快,这也从侧面证明了一个问题,即6军可以迅武装,其扩充度远远过了海军。这也是客观事实,怎么说,造坦克的度远比造战舰的度快,而且是快得多。另外,6军官兵的训练也要比海军更容易,6军可以承受损失,而在很多时候,海军是难以承受重大损失的。

6军在这场战争中遭到的挫折与磨难不在海军之下。在战争初期,甚至连日本的那支素质低劣,装备差的6军都无法迅战胜,在朝鲜半岛与南洋与日本打了那么久,这差点就让严定宇引咎辞职了。另外,6军在展方向上的问题比海军还要严重,结果在与俄罗斯开战后,差点就被俄罗斯6军给击败,也幸亏当时俄罗斯全力对付德国,而且帝国在西北方向上的战略纵深足够的大,6军才没有一路退到兰州。可以说,在这场战争中,6军受到的教训是相当深刻的。与海军一样,在被敌人“教训”了之后,6军的将士没有气馁,而是迅的改正了以前的错误,并且迅的集结起新的力量,并且最终逐步走向了胜利。

当时,谈仁皓拿到的文件中还有两份附表,一份是帝国6军在26年6月底时的总兵力,另外一份是帝国海军在26年6月底的总兵力。看到6海两军的兵力规模时,谈仁皓也只能用惊讶,以及震惊来形容自己的感觉了。

在战争爆前,帝国6军总兵力在25o万到3oo万之间,规模并不算小,可真正的精锐部队,也就是一类兵团的规模还不到1oo万。这1oo万中,也就最多有4o万左右是真正的精锐。是真正的主力部队。到26年6月,也就是战争差不多打了5年后,帝国6军的兵力已经达到了175o万。其中一类兵团的规模达到了55o万,五年中,两组数字增加了6倍与45倍。

帝国海军在扩军方面远比不上6军。战前,帝国海军地总兵力不到12o万,其中包含了3o万6战队。15万文职人员。而到26年6月底,帝国海军的总兵力为385万,其中6战队有15o万,文职人员21万。而在这385万官兵中,真正的舰队官兵只有不到8o万,也就是说,除掉6战队,文职人员,以及舰队官兵后,还有134万其他官兵。包含基地驻守人员,宪兵,运输船只上地海员,预备役官兵等等。不管从总规模,还是前线作战部队的规模上讲,海军的规模都远小于6军。当然。在很大的程度上,规模并不是决定实力的主要因素,6海两军的重要性是一样的,即使6军再继续扩大规模,也不可能取代海军的地位。

谈仁皓对海军的兵力不是很关心,在他看来,在前线作战的帝国海军军人不会过2oo万,这也确实是事实。实际上,帝国海军的兵力仍然不足。因为相对于6军而言,海军对后勤保障的要求更高。需要更多的后勤保障部队。可问题是,帝国海军一直没有降低招收兵员的要求,同时也没有降低训练标准,只是提高了训练强度,以缩短训练时间。因此,海军就很难迅扩充。早在几个月前,谈仁皓就看到了帝国海军26年的募兵计划,虽然将计划征召75万新兵,可真正能够最后加入海军地不会过5o万。这就是海军的问题,同时也是海军的特点。只要海军一直保持着高要求,那就难以迅扩充实力。这同样也窒碍着海军的展,如果没有足够的兵力,海军就难以承担起更重的作战任务,也难以在战争中挥出更大的作用来。

当时,海军内部各兵种司令部都提出了扩充的要求,而且统一要求按照不同兵种,采用不同的募兵标准。比如,对6战队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身体素质,强壮的体格是6战队官兵的最低要求。对航空兵来说,最重要的出了身体素质之外,还有视力,以及心理承受能力,毕竟不会有任何一名飞行员是近视眼。对舰队官兵来说,身高问题一直是募兵的基本标准,同时还得在性格方面能够忍受长期的海上生活。对潜艇兵来讲,身材,以及适应能力是最重要的。因此,不同的兵种显然有不同的募兵要求,而要想扩大征兵的数量,那就得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募兵标准,以此让更多的青年能够加入帝国海军。甚至有人提出,直接征召那些帝国的海外移民来扩充海军。

人手问题也确实是帝国海军的一大难题,当时聂人凤与甘永兴都在设法解决这个问题。可两人的观点都一样,绝不能因为要迅扩军而降低募兵标准,特别是那些直接关系到海军总体素质的标准。至于聂人凤最后会怎么修改募兵标准,谈仁皓心里并不清楚,他只知道一点,如果帝国海军要想最后打到美洲大6去,那就得继续扩军,特别是运输保障部队的规模,必须要迅扩大,必须要征召更多的水手,不然的话,帝国海军的海运能力是无法满足战争要求的。

6军扩充兵力就要简单得多了。除了由军校培训出的军官之外,6军的普通士兵是直接从民间征召,然后在新兵训练营进行2个月到3个月的强化训练,在此期间让新兵掌握最基本的战斗技能,比如如何使用步枪,提高体能,以及一些基本的作战战术。随后,这些新兵将被分配到更高一级的兵种训练营,比如被分配去当步兵的新兵就得接受使用机关枪,喷火器,火箭筒,爆破筒,轻型迫击炮等武器的训练,同时还会有一部分新兵接受驾驶汽车的训练。如果是被分配到坦克部队去的话,那就得先学习掌握坦克的基本结构,学会怎么维护坦克,然后是怎么操作坦克,接这是基本的战术训练。这套训练体制要比步兵严格得多。总体上来讲,一名新兵在接到了6军的募兵通知书之后。最多只需要4个月就能到一线步兵部队去报道了,而坦克兵也就只需要半年的时间就能加入一线作战部队了。而在航空兵方面,6军航空兵地训练体制与海军航空兵差不多。只是不要求在航母上起飞与降落。

显然,6军扩充兵力就要方便得多了,其对新兵的要求也不是很高,主要就是身体素质,换句话说。没有严重身体缺陷的年轻人都可以加入6军。另外,6军的训练时间比海军短得多,训练的难度也是很大,其新兵的训练合格率一直在九成以上,而海军的很少过七成,在24年的时候,海军新兵地合格率甚至不到五成!

6军兵力迅扩大的直接影响就是,在俄罗斯战场上,6军的将领不再需要为他们手里的兵力问题犯愁,只要他们能够推进多快。那就可以推进多快。从当时6军前线部队与后勤保障部队的比例上也能看出来,几乎一名在前线作战的官兵就会有两名后勤人员在后方为其提供支持。这也是6军的一大特点,或者说,是帝国6军的一大传统吧。

当时,帝国6军的55o万一类部队中,有35o万左右是部署在俄罗斯战场上的。另外在欧洲战场上还有大概25万,在北非战场上有5o万,在澳洲战场上有5o万,另外还有75万部队是战略预备队。按照6军最初的计划,如果攻打俄罗斯的行动不顺利的话,这75万部队将被投入到俄罗斯战场上去,可到了7月底,也就是6军计划对莫斯科动强攻的时候,35o万的面部队的数量已经够多了。而且在战场上也容纳不下更多的兵力。另外的方向上,除了北非战场需要增援2o到3o万的面部队之外。就没有其他的地方需要兵力。因此,6军实际上还有5o万左右的战略预备队没有派遣到战场上去。

这就是严宇龙承诺向澳洲大6增派部队的基础。也许这5o万战略预备队在俄罗斯战场上很难挥重要的作用,可是在澳洲战场上,如果6军再增兵5o万的话,那么结果就将完全不一样。用古迅雷的话来讲,别说增兵5o万,只要再给他几个坦克师,几个摩步师,他就能把美军打爬下。

古迅雷肯定在期盼这这支强大的军团到达,可对海军来说,这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说白了,6军在澳洲战场上投入5o个师的兵力就已经足够与麦克阿瑟拼出个高下来了,而且6战队还有十多个师在澳洲战场上,兵力方面的问题并不是很大,增派更多的部队起到的作用并不明显,而带来的问题却非常棘手。

这就是后勤保障的问题。与6军在俄罗斯战场上作战不一样,澳洲战场上的作战部队所需要的物资是无法通过铁路运输的,只能用船只送过去。海运的能力确实在6运之上,一列火车最多运载25oo吨物资,而一艘万吨轮就能运载1oooo吨物资,是四列火车的运输量了。可问题是,要支持1oo万6军,外加1o多万6战队,这需要多少运输船呢?另外,6军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工作是由6战队负责的,随着6军增兵,那6战队也得扩充,那就得部署更多的6战队,这又将增加后勤保障的压力。

也难怪甘永兴会抱怨了,同时也证明了,谈仁皓在此之前的猜测是完全正确的。在攻打澳洲之前,6军的态度是不冷不热,当时6军没有在俄罗斯战场上取得重大胜利,甚至还看不到在年底击败俄罗斯的希望。而现在,6军却大举增兵澳洲,俨然将澳洲当作了自己的战场,而因此给海军造成的压力,就让海军感到很不舒服了。

可以说,6军愿意承担起澳洲大6战场的主要作战任务,这是好事,同样也是坏事。谈仁皓当时已经想到,严定宇决定出兵澳洲,显然是在为6军争取更多的利益。只到6军迅打下澳洲,那么主要的功劳就是6军的,加上6军在俄罗斯战场上的胜利,6军的地位肯定会窜升不少。也许,不会有人注意到海军在攻打澳洲之前做出了多少努力,也不知道海军为保障6军能够顺利打下澳洲做出了多大的贡献。可就算海军无意与6军争功,至少聂人凤不会这么做,那么海军就有能力承受这么大的压力吗?

联想到甘永兴的态度,谈仁皓心里也有数了,而且也明白廖汉翔为什么想在澳洲大6上的战斗结束之前就打下夏威夷群岛,因为只有打下夏威夷群岛,才不会让6军在26年占了所有的风头。这也肯定是甘永兴的想法,俄罗斯战场没有海军插手的份,澳洲战场最多是6海两军功劳平分,而要想不被6军甩下,海军就必须打下夏威夷群岛,而夏威夷群岛是没有6军插手的地方的。

在这里,谈仁皓就有工作要做了。攻打夏威夷群岛的重点仍然是后勤保障。如果集中五支舰队攻打夏威夷群岛的话,那么就得考虑这五支舰队的后后勤保障问题。也许,让五支舰队轮番上阵,再借助快战斗支援舰队,也就是那些平均航在24节以上的快补给舰队的支持的话,舰队的后勤保障工作还不是很困难。最大的困难就是为进攻的6战队提供足够的后勤保障。

这基本上是一道数学题。谈仁皓反复计算了几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至少要15o艘万吨轮为6战队提供后勤保障。而当时要想确保6军在澳洲战场上1oo万作战部队的后勤保障,就很难在中太平洋上集中15o艘运输船。另外,这15o艘运输船至少需要3o到4o艘驱逐舰护航,而当时海军没有那么多的护航驱逐舰,至少要到九月份才能够凑足这么多的护航驱逐舰。

换句话说,现在战场上是各处开花,而海军则是顾此失彼,只能够照顾到一头,那怎么解决这个矛盾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