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三十七章 D日(19)

铁十字 第三十七章 D日(19)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1944年6月27日,轴心与苏维埃联盟共和国《停战协定》在保加利亚首都索菲亚正式签署,一揽子条约林林总总加起来统称《索菲亚条约》。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签署条约一方是对苏宣战的轴心各国外长,一方是苏维埃外长莫洛托夫。

巴巴罗萨行动开始以后,对苏宣战国家可不少,除德国、意大利外还有罗马尼亚、匈牙利、芬兰、斯洛伐克、波罗的海三国、土耳其、伊朗等国,甚至包括八竿子打不着的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伊拉克等国。

这还不是对苏作战武装力量的全部:法国志愿军、西班牙长枪军、比利时荷兰党卫军、美国党卫军等都在东线战场上作战,最多时一共有21个国家以各种名义对苏作战。唯独一贯是轴心小弟的保加利亚始终以斯拉夫人不打斯拉夫人为借口,从未向苏联宣战,保持了中立,并一直在苏德之间斡旋。

霍特元帅在东线各将帅中表现最为突出,所在集团军群统帅14个国家的部队,人称14国联军统帅,他不但能用德国部队打胜仗,也能用意大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等国家部队打胜仗,赢得了很高赞誉。

论对苏作战功劳最大、牺牲最多的国家自然非德国莫属。德国在三年时间里在东线长期维持500万左右兵力,集中全国75%的陆军主力、65%的空军主力作战,累计伤亡近200万,光阵亡人员就超过70万,相当于全德2年男子出生人口,是所有战线中牺牲最大的地方。

其他各战役:无论西欧战役、波兰战役、非洲战役乃至与英美其他林林总总的战役加起来都不到东线损失的一半。

德国的收获也是最大的,不但成功肢解了苏联庞大的加盟共和国体系,建立起一系列新国家,还把俄罗斯分成了东俄、西俄两部分,西俄政权就是德国一手扶持起来的,政权组织形式、意识-形态等都是德国体制的投影,为德国营建了宝贵的战略纵深和屏障。

苏维埃为这个苦涩的和平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累计损失超过1400万军队和3500多万人口,德国丢掉了2年男性出生人口,苏联则几乎损失了20年出生人口。经济上一落千丈,整体国力倒退到1917时期。

相对政治上的收益,德国在经济上收获不算多,但也不少,除拿到3亿吨石油赔偿、四分之一巴库产量外,还在西俄主要矿区和工业体中占了股份这不是强抢弗拉索夫的,而是因为德国修复了这些被红军破坏的矿区或工业区,修复费就冲抵了股份,否则这笔债西俄永远还不起。

唯独领土上的收获微乎其微:战前(1939)年从立陶宛拿到了德意志人聚集的梅梅尔地区,然后还拿到了斯大林吞下去的东波兰不过霍夫曼不打算把东波兰吞并,他宣布将会把西波兰中的波兰人全部移居到东波兰,然后建立一个人口大约1500万左右的波兰保护国。

战前波兰人口一共3400万,但纯粹波兰人只有2200万,其余包括德意志人、犹太人、乌克兰人等,在战争中损失了几百万波兰人,然后又分出去一部分领土,目前剩余的纯粹波兰人大约还有1500万。

德国设立波兰保护国的理由很充分:西波兰是利用德国东普鲁士的地盘建立起来,一战时德国可怜波兰人,同意他们在东波兰地区复国,没想到毕苏斯基后来勾结英法吞并普鲁士故地,竭力打造大-波兰,屡次和德国作对,长期霸占但泽地区割裂德国领土,这才有了波兰战争。

这番领土变更后,德国东北部边界基本恢复到1918年的水平(个别地段比1918略有推进),与立陶宛、白俄罗斯、乌克兰、罗马尼亚和波兰保护国接壤。

德国不占领东方各国,还扶持他们独立,恢复经济并帮助改造集体农场的东方政策让各国都很钦佩,虽在德国内部有不小的阻力,但霍夫曼强制压下去了,从实际来看效果是很好的,东方各国都铁了心跟德国走,原本十分活跃的游击队也陆续消退不见踪影,至于分到土地的农民和军属更是感恩戴德,特别像乌克兰等地,家家户户都悬挂元首像,为德国提供了宝贵的粮食和其他农产品。

只有墨索里尼这样的人才嘟囔着“白痴”,因为德国不占领领土、不谋求赔款,他也提不出什么要求,这让他很不痛快,觉得派兵去俄国打仗亏了。最后齐亚诺反复斡旋,弗拉索夫做了让步,答应今后10年给意大利提供2000万吨煤炭(现在意大利有利比亚油田,自我感觉不缺油,但还是缺煤)表示感谢,墨索里尼才答应签字。

在领土方面占便宜最大的是罗马尼亚,不但成功收回被斯大林强行夺走的比萨拉比亚,还从乌克兰这里拿到了7000多平方公里土地这一点乌克兰也有苦说不出,因为这块与比萨拉比亚交界的土地上乌克兰人、马扎尔人乃至斯拉夫人都有,马扎尔人口比例超过45%,一开战罗马尼亚人就占领了这里,还想方设法把非马扎尔人迁走,把其他地方的人口迁过来,现在三年过去了,马扎尔人口比例将近55%,哪怕搞全民公决也不怕,最后决定还是算了。

这个时空的乌克兰比霍夫曼所在时空的乌克兰领土面积要小,西喀尔巴阡乌克兰(即现在乌克兰外喀尔巴阡州)在一战后归属于捷克斯洛伐克,在捷克解体过程中宣告独立,但随即被匈牙利吞并且得到德国支持这也是为什么匈牙利死心塌地跟德国走的原因。另与后世不同,克里木半岛此时明确属于西俄,想来弗拉索夫不会大手一挥如赫鲁晓夫那样脑残般地划给乌克兰。

另外罗、匈两国在波兰战役、南斯拉夫战役中都从上述两国拿到过一部分领土(一部分波兰人口也流入两国),这都为德国所承认,所以两国都很爽快地跟随德国参战。意大利人自诩付出多,但在东线战场上其实贡献比不上罗马尼亚和匈牙利,罗马尼亚陆、海、空三军全部投入对苏作战,还为南翼提供了粮食等后勤保障,匈牙利没有海军,也拿出了近乎全部最精锐的陆、空军加入东线作战。

两国很有自知之明,认为便宜已不少了,既然德国都没怎么拿土地和赔款,便没再缠着要这要那,爽快地在条约上签了字。出于奖赏,霍夫曼让最高统帅部送了他们一些优待:罗马尼亚将拿到可装备15万人的重装备,匈牙利是10万规模,等东线彻底平安后,德国海军在东线的轻型和辅助舰艇包括7-8艘潜艇都划归罗马尼亚;匈牙利可得到德国空军驻扎在上面的200多架飞机,另外霍夫曼还准备把t-34、追猎者等两条生产线送给匈牙利人,罗马尼亚航空工业有点实力,准备给他们ju-88生产线。两国对此都感恩戴德。

至于像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小国,也拿到了一批军火,出于他们派兵对苏作战的感谢,德国把日本挑剩下的装甲列车、列车炮送给了这几个国家,另外还送了一批飞机。齐亚诺借口镇压塞尔维亚游击队,眼疾手快地为意大利搞走5辆装甲列车,再加上西俄、乌克兰、波罗的海三国一扒拉,东线原本总数高达近百门、缴获的波兰、苏联列车炮、装甲列车顿时被瓜分得一干二净。

东线大总管施蒙特中将对此也不以为意,这些玩意弄回德国去都是麻烦,再说德国手里还有一批本国和法国造的列车炮、装甲列车,除一部分将来要弄到中东去耍威风外,就等着外销,日本和南美各国都表示了一定的渴求。

在领土上还有收益的国家是伊朗,巴列维不但成功摆脱英、苏两大国控制,还成功地在阿塞拜疆、土库曼甚至巴基斯坦身上割了领土下来,现在俨然中东一霸。当然割让巴基斯坦领土是有理由的,一来是宗教习俗和人种接近;二来英国在西北印度苦苦挣扎的时候,伊朗根据德国的授意没有为难英国人,还偷偷摸摸出卖过一批粮食和汽油,甚至还把自己淘汰下来的英国装备、扣押在伊朗的2000多英国俘虏交还给了英国人。

为维持与伊朗的默契,英国方面不但容忍伊朗弄走5000多平方公里土地,还把扣押在印度的礼萨汗重新送还了巴列维。老国王的身体早就垮了,但总算还在有生之年回到了伊朗,看着巴列维又是赢得独立,又是开建拓土,十分欣慰。

最失落的国家当属土耳其无疑,当初土耳其出兵之际气势汹汹,席卷整个外高加索还强占巴库,甚至还要抢夺伊朗的领土,终于被逮住机会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一顿教训,损失将近20万人,还丢掉了已到手的外高加索和巴库,最后是德国给了一部分亚美尼亚的领土(不到1000平方公里)和四分之一的巴库股份作为报酬,但没有一个国家同情土耳其,连保加利亚都说土耳其太贪德国都没占土地,你土耳其敢把外高加索一口吞下去?(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