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五十九章 里海反击战(补)

铁十字 第二百五十九章 里海反击战(补)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3月7日,国境线附近的另外两个土耳其步兵师被红军彻底吃掉,红军主力全部转入阿塞拜疆境内,兵锋直指巴库半岛,仓皇失措的土耳其一边拼命向德军、伊军求救,一边把高加索山脉一线部署的兵力南移,试图抵挡红军的步伐。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当地潜伏起来的布尔什维克人员和游击队纷纷响应,数日之内就有近2000人加入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部队,不但补充了兵力还充当向导给红军指路。

虽然当初布尔什维克党对外高加索的民众也一般,但比起中亚还是要好很多,而土耳其人占领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和格鲁吉亚三国后,又没有兑现自治许可承诺,而是力图收复后并入自己的版图,这就遭到了众多抵制,现在红军一反攻,造成群起响应的局面。

在这样的局面下,无论切尔尼亚霍夫斯基还是朱可夫,都认为执行“水星计划”的时机成熟了……

3月9日拂晓时分,巴库附近下着小雪,一个执勤的土耳其士兵忽然对同伴说:“看……灰机!”

“哪有?你眼花了吧?是不是这两天俄国人打过来让你怕得心神不定?”

“你不怕?”

“有什么好怕的?德国装甲部队已出动了,他们打得过德国人?”

话音刚落,两人忽然发现天空中开始飘落大团大团的雪花,再定睛一看……妈呀,这哪是雪花,这是降落伞,俄国人空降啦!

彪悍的战斗民族选择了这样一个雪夜空降,早已整装待命多时,由空降兵第1、3、5旅共1万余人组成的、由空降兵副司令员扎捷瓦欣少将担任军长的中亚特别空降军从阿斯特拉罕出发,直接卡在土军阻击线以南的巴库半岛登陆,土方阵脚大乱,不知道该继续狙击当面还是该调头消灭身后的部队。当面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抓住机会勐烈进攻,在空降兵前后夹击之下,进攻集群到3月10日傍晚已凿穿土军防线,不但胜利解决了突击口当面的2个土耳其师,还和把红旗插到了巴库油田之上。

“斯大林同志,斯大林同志……”当天莫斯科晚间时分,库茨涅佐夫电话过来汇报情况,“我没打扰您的休息吧?”

“没有。您说,前线打得怎么样了?”

“朱可夫同志发电报来,我军按计划顺利推进,在特别空降军的帮助下,包围、歼灭、击溃合计土军6-7个师,自身伤亡不足6万,目前已顺利收复巴库!还在那里搞到了一些油料!”

“巴库?这是真的?”他不敢置信地站立起来,声音也变得高亢起来,“油田怎么样?能用么?”

“是真的!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本人都在油田区了。不过据说破坏情况还是很严重,只有一小部分设施能勉强运转,也就是50万吨/年的规模吧。”库茨涅佐夫汇报道,“前线同志提出需要援兵和物资,目前我们在外高加索有20多万部队,虽然日常物资还能维持,但弹药和重装备比较缺乏,必须补充,另外可能随时面临德军、土军甚至伊军反扑,急需新生力量投入战场。华西列夫斯基同志在判断能从哪里抽调援军。”

“好,你们先商量起来,我马上到最高统帅部。”

“目前的局势比较危险,虽然我军进入了外高加索并控制了一隅之地,但后续物资、兵力补充很难跟上,恐怕会有一场苦战。里海北岸、东岸要留下至少15万部队接应进攻部队的后路,进攻集群还要预留一部分部队应付背后伊朗和德国联军的反扑,真正能投入进攻的部队恐怕不到15万人,凭这点兵力是啃不动高加索防线的……”对着大幅地图,华西列夫斯基侃侃而谈。

切尔尼亚霍夫斯基的进攻集群和马利诺夫斯基独立集团军的兵力一共大约65万,除去留守20万兵力负责连通中亚朱可夫主力与南翼三个方面军主力外,实际可用兵力大约45万。在进军、进攻里海东岸时一共损失了5万,登陆战斗、登陆后与伊朗、土耳其的人的交手中大约又损失了将近6万,实际可用兵力不过34万,哪怕加上1万多投入战场的空降兵,满打满算也只有35万。如果除掉里海东岸的防御部队15万,留在进攻集群身后的5万,能投入进攻的部队确实如华西列夫斯基所说的不到15万。

按照他的意图,参谋们很快部署好了兵力假设,斯大林看了看地图,又开始犹豫起来:外高加索的土军至少还有10-15万,德军目前没有,但从南高加索调遣10-15万部队还是比较容易的。他沉住气先不表示意见,问道:“康斯坦丁同志是什么意思?”

“北线适当放弃一点领土,缩短防御线;南翼从斯大林格勒方向三个方面军中各自抽调一个集团军,组成30万人的补充方面军顶住黑海一线,然后把目前黑海外围的35万部队中抽调25-30万部队度过黑海去外高加索,必要时,从中亚的防守集群再挤出10-15万部队……”

“等等……”斯大林迟疑地问道,“他目前这个布局和他最初和我描绘的水星计划不同那时候他明明说打德国中亚集团军调动南线德军的;然后也和前几天汇报的,打一打土耳其人,调动德国人来援的意思不一致。”

“是的,确实不一样。最初的计划在德军躲进费尔干纳盆地后就完全走不通了,第二步方案本来也可以走,但结合德军前段时间奇怪的架势来看,德国人巴不得我们去打土耳其人,说不定我们打翻天他们也不会去救,所以朱可夫同志提出了第二个修正案……”华西列夫斯基的教鞭在地图上缓缓划过,“给外高加索增加兵力、物资和补给,让部队向北推进,打过高加索各隘口,然后与叶廖缅科同志、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两个方面军南北对进,切尔尼亚霍夫斯基同志从高加索山脉往北打,叶廖缅科和罗科索夫斯基同志的部队往南出击,争取在格罗兹尼附近吃掉德国至少一个集团军,扭转局面,将南翼战线恢复到去年夏天左右的水平……”

“然后呢?”

“议和!”

“不不不,我是说打赢并吃掉德军一个集团军的局面下下一步怎么走?”

“议和!这是朱可夫同志一力坚持的,我也赞同这个观点。”华西列夫斯基诚恳地说,“如果能打到这个局面,几乎是我们军事力量使用的极限了,他认为与德国体面和平比较好……”

斯大林有些不太高兴:“他想怎么和?”

“南高加索以实际控制线停火,外高加索我军占领后除巴库油田今后由苏德共同开发外,其余可成立在德国实际保护下的自治政府,通过这一步让步换取德方在中央战线往后退,退到伏尔加河西岸。”华西列夫斯基解释道,“这样我们将来还能拿回半个巴库,全部格罗兹尼及伏尔加工业区,收复人口至少1000万,再加上中亚全线光复,党和国家的形势会好很多。”

斯大林有些不太高兴,打成这样还求和,他感觉心里这道坎过不去,不过面上没发作出来康斯坦丁同志也是为了党和国家殚精竭虑,不然这么拼命干什么?

他随口问道:“如果打输了怎么办?”

“打输了更要议和。”华西列夫斯基的脸色黯然,“打输了就意味着我们没有任何机动兵力和精锐部队了,那就只能按照德国条件议和:退到乌拉尔山以东,以西全部交给孟什维克,今后准备安心开发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了,再不议和,等德军拿下乌拉尔工业区,苏维埃就变成与中国一样的农业国了,哪怕还能苟延残喘,今后再也没有翻身的机会。”

听到这么不悦的话题,斯大林脸色一僵,顿时阴沉了下来,不过还是很有耐性地问华西列夫斯基:“以您判断,打出前一种战果的可能性有多少?”

“预计不超过30%。”

“失败呢?”

“60%!”

“还有别的选择么?”

“将部队撤回里海东岸去,然后再让大部分部队返回中央战场,看看4月份德军开始春季战役后能不能守住。”华西列夫斯基面无表情地说道,“我认为现在撤退比较接近于慢性窒息……”

“你!”

“朱可夫同志说的几句话还是比较有道理的,这是苏维埃最后的殊死一搏了,赢了,争取一个体面些的和平条件;输了,彻底死心,该怎样就怎样;除此之外,其他都是在浪费时间。除了能给美国人帮忙外,起不到任何作用。哦,对了。”华西列夫斯基忽然像想起了一件事,“美国提供的30条货轮今天已通过日方检查了,这次对方没再出烂招,扣下12条船其余就放行了,等他们卸载完毕后,连空船带人会还给我们,到时候我们只要还美国人18条船即可,还有12条船可以留着自己用。有同志出了主意,建议利用这些船将我们用不着的工业设备和部分武器装备运到中国和中国同志换原料和农产品,由日方提供安保和护航服务,服务费25%。”

“总一天我要弄死这些黄皮小矬子!”斯大林怒气冲冲地甩下一句话走了,“你们先准备方案,明天递交政治局讨论,我一个人说了不算……”

ps:月票告急,有被**的风险,各位支持一把吧,最后2天了……(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