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华盛顿政治阴谋(中)

铁十字 第二百三十一章 华盛顿政治阴谋(中)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我们派人和德方进行了秘密外交接触,询问了德方要价,甚至还打听了苏德媾和的消息,情况令人非常吃惊,也令人非常沮丧。UU小说 uu234更新最快”在罗斯福的病房里,哈里-霍普金斯叹气道,“唯一的好消息是小罗伯特还活着,德方已得知了他的身份,甚至还把有关照片和信件带到日内瓦让约瑟夫过目了。德国人甚至大度地表示可偷偷摸摸释放罗伯特,不过约瑟夫没接受,认为这对罗伯特今后的政治前途不利,罗伯特本人似乎也不太情愿他认为抛弃同伴和手下偷偷摸摸熘走是件很丢脸的事,但他表示他绝不会投降德国人。”

罗斯福点点头,叹息道:“是个好孩子,我欠约瑟夫实在太多了。”

霍普金斯口中提到的约瑟夫是指约瑟夫-肯尼迪,他是爱尔兰移民后裔,经过连续两代的奋斗终于在美国站稳了脚跟,并从事各种投机买卖赚了不少钱。在积聚几亿美元资产后,约瑟夫醉心于政治活动,将宝全部押在富兰克林-罗斯福身上,认定他就是国家所需要的领袖,同时认为帮助罗斯福竞选有助于自己进入政坛。

在罗斯福第一任总统竞选过程中,约瑟夫不但自己提供了大笔政治捐款,还不遗余力地帮助罗斯福筹集资金,并多次陪同参加竞选旅行。但罗斯福在当选总统后并未对其委以重任,只任命他出任新成立的证券管理委员会主席(约瑟夫自己搞证券投机,知晓各种内幕交易和漏洞,安排该职务无疑称得上知人善任),可心比天高的约瑟夫看中的位子却是财政部长。尽管如此,约瑟夫忠心不减,1935年他又请记者以自己的名义代笔写了本《我支持罗斯福》的书,详细描写了竞选过程,并在书中吹捧罗斯福的种种,最后再把书寄给罗斯福过目拍马屁。

后者对此只回了一封短信:“书不错,我很高兴。”约瑟夫却把这个只是张条子的回信当作至宝,装裱好挂在家中,一有客人来就夸耀一番。1937年,在罗斯福第二个任期里,继续支持他的约瑟夫-肯尼迪得到了驻英大使的职务,这对一个爱尔兰天主教徒后裔来说简直是连想都不敢想的事。不过老约瑟夫虽精于赚钱,但外交事务特别是欧战爆发前风云诡谲的欧洲政治显然超越了他的能力圈。欧战爆发后不久,当了不到三年外交官的他就被召回国,然后一直没担任什么重要职务。

当然,罗斯福绝不会说“能力不足”这样的屁话,而是找了另外借口作为一个爱尔兰人后裔,约瑟夫非常亲德,相比起英国首相而言,德国元首对他更有吸引力。而欧战爆发后美国外交方针显然是联英抗德的,所以约瑟夫丢掉位置“理所当然”。但约瑟夫毕竟在外交圈厮混过一段日子,知晓外交情况并有一定的知名度,在无官一身轻的同时又贴着罗斯福心腹的招牌,与德国开展秘密外交是非常合适的。事实上德国也很快注意到了这个情况,在瑞士大使的撮合下,德国外交部长里宾特洛普亲自和约瑟夫进行了秘密会谈。

而罗伯特是指约瑟夫的儿子罗伯特-肯尼迪,他在一辆pt鱼雷艇上服役并担任舰长,还参加了佛得角战役,可惜结果不太理想,最后是被陆军们裹挟着成了德军的战俘。约瑟夫一心指望几个儿子今后能出人头地甚至担任总统,因此对他们的培养不遗余力,他把儿子送到军队是去镀金的,没想到镀金不成却变成了战俘。

“说说看吧,德国人具体是什么条件?”罗斯福想了想,“先说苏德媾和的条件好了。”

“大体条件和我们以前打探到的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三条:

第一,苏联同意目前已独立的各加盟共和国退出苏维埃联盟并承认其独立;

第二,以双方现有交火线为依据后退500公里为新的苏维埃政权控制领土,考虑到目前战线犬牙交错,实际打算约定以乌拉尔山为边界,同时在乌拉尔山以西留出500公里作为缓冲区,今后将有东、西俄并立,合称俄罗斯邦联共和国。其中西俄叫俄罗斯(孟什维克),东俄叫俄罗斯(布尔什维克),为照顾斯大林的面子,这个邦联共和国名义上领导人都由东俄领导人兼任,但实际上东、西俄军事、政治、经济、外交、货币都是独立的,除都叫俄罗斯以外,看不出有什么联系,东西俄平等建交,互不隶属、互不干涉内政;

第三,西俄加入欧洲联盟,东俄视为亚洲国家,轴心在西俄初期大概要驻军100万左右,以后陆续减少,西俄自身武装力量不多于100万,东俄武装力量不能多于250万,缓冲区30年内双方都不能进入,30年后另行寻求解决办法.

另外还有一些战俘移交、经济赔偿等内容,不是本质性的,德国大概也不会提让东俄无法生存的条件。”

罗斯福点点头:“这条件够苛刻,但布尔什维克能生存下去,是么?”

“那就变成一个二流甚至三流国家了。我们做过测算,这样划分后,布尔什维克控制的领土虽依然超过苏联时期三分之二,但人口会下降到只有5000万甚至更少取决于边境划定后人口是否跟着迁徙。唯一可确保的是,布尔什维克政权可维持下去,希特勒似乎没有要赶尽杀绝的意思,这和他以前的宣传大相径庭。”

“以前只是政治宣传,现在才是政治家的老练。”罗斯福叹了口气,“斯大林怎么看?”

“斯大林承认双方在秘密接触,媾和这个字眼不肯承认,只说商量停战。另外他一再警告,这是被逼的,如果他能得到充分的美援物资,他愿意继续打下去。但如果整个世界都抛弃了他,他就只能顾自己了。”

“这消息他知道么?”罗斯福没说,但两人都知道“他”指的是目前代行总统职权的华莱士。

“知道,但不以为然,认为援助与否斯大林都得跪,与其把钱白白打了水漂,不如都留下来自己建设。”霍普金斯解释道,“正因为这个态度,所以我没把约瑟夫的消息和打听到的苏德媾和情报告诉他,免得引起更多事端”

“你做得很好,约瑟夫是我的人,根本不是政府代表,无需向他汇报。至于其他嘛……反正他也保守不了秘密,用不着通知他了。”

李海插了一句:“实际上我认为继续对苏援助是可能的,我们和苏方进行了最大程度的沟通与变通,美援船队在阿留申群岛交给俄国人,从那时起就是苏联财产,是否缴纳日本过路费其实与我们无关,是苏联和日本之间的协定。而且苏方认为,不管堀悌吉立场怎么样,都不能动摇他目前是日本海军实际控制人的地位,说话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他答应的事有很大程度是可信的,我们最多也就上当一次。”

“我猜猜他不会答应的,答应了他就不是华莱士。”

“是的,正如您所料,他不但拒绝了,还歇斯底里和我们吵了一架,认为我们在愚弄民众、欺骗国会。”一提起这件事,李海就有些恼羞成怒,“他也不想想看,对英物资输送要损失一半以上,而且经常连船带人都回不来,给日本缴纳保护费虽然名义上难听,但都是苏联人在办,关我们什么事?比例只要40%,而且人员和船只都可以保存下来,哪个更合算的选择题难道不会选?而且苏方还和日本谈妥了一个额外条件,同意在拿到第一批保护费后释放一批被扣押的我国公民、侨民和被俘将士(受伤不能继续参战的那种),人数不少于300人。他口口声声说为了国家和人民,怎么不想着把我们的人弄回来?当初犹太人缴纳保护费给德国换取逃命机会这种事怎么不见他去抨击?”

“小时候天真烂漫是件好事,长大成人还这么天真,你说我该怎么办呢?”罗斯福露出一丝苦笑。

“他的逻辑出发点是援苏没有必要,甚至援英也没有必要!为这件事,英国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约翰-迪尔元帅很紧张,已来找过我多次了,严肃告诉我:如果美国拒绝继续援英,则大不列颠一天也撑不下去,丘吉尔内阁很快就会倒台,到时候爱德华八世就要复辟上台了,他是亲轴心的,英国以后的立场和态度还用问么?别指望英国人会打到最后一兵一卒,大不列颠为这场战争付出的牺牲够多了!”

罗斯福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讽刺:“英国也不必援?很棒!那么,澳大利亚要不要援助?新西兰要不要援助?南非呢?巴西呢?加拿大呢?是不是美利坚只要自己,不用管盟国了?”

“就是这意思!他认为我们只要关起门来缩回北美大陆,与德国取得谅解,顶多再把日本打趴下就行了……”

“混蛋!”罗斯福怒气冲冲地拍了桌子。

“还沉浸在孤立主义的迷梦里,真是蠢得不可救药。”霍普金斯嘲笑道,“要不要我把德国的条件说给两位听听?”(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