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七十九章 抉择(2)

铁十字 第一百七十九章 抉择(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这是我军对南洋日军诸岛、塔拉瓦上有关防御工事的总结,样子不太美观,但很实用,而且守军就地取材,用的是原木、海沙,钢材和混凝土不多,防御效果非常理想,155mm以下口径火炮难以对付……”

看着纵横交错的交通壕、密如织网、交叉掩护的火力体系,核心堡垒三层工事的纵剖面等图纸,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2个师打5-6千人拿不下来的道理日军的工事体系已如此难缠,德国人的还用说么?

“这套东西不是尖端科技,我们也学得会,而且纽芬兰、百慕大靠近本土,美利坚有的是施工机械、钢筋混凝土和足够的物资,为什么不能仿效?先生们,做土拨鼠不丢人,打败仗才丢人。”尼米茨补充道,“这样的防御体系,建议国内找几个地方构筑一套,陆军、陆战队各师必须进行针对性、适应性训练才能拉上前线去。”

众人都点头称善,有了这套体系,百慕大和纽芬兰还是区区几个德国营就能啃下来的地方?

“在稳固我军自身防御后,我建议的战略反攻起点是德属西非,理由有三,第一,德属西非是德军新征服的地方,统治基础薄弱,虽然一战前德国曾统治过其中一些地方,但后来全成为英法殖民地或者委任统治地,德国时隔多年回归,基础不会很扎实;第二,德属西非是轴心军事力量投放的末梢,补给困难、兵力稀少、鞭长莫及,虽然非洲全境除南非外貌似都落入轴心或亲轴心势力之手,但实际控制力度不尽相同,轴心控制力最强的是北非,其次是德属东非,德属西非既不能与这些区域在陆地上相联系,海路上的距离也非常遥远,控制力不强,反映在兵力上也并不雄厚;第三,德属西非对我们非常重要性,该地对轴心而言既不重要、距离又远、增补又困难,如果我军发动反攻,有很大成效可获得胜利。”

尼米茨在地图前详细阐述了拿下西非的重要性:在美军控制住巴西再控制几内亚湾后,等于将南北大西洋拦腰截断,德军占领福克兰群岛固然是封锁了美国通过合恩角往亚太去的道路,但并不等于美军就不能前往澳新了,走加勒比海-南大西洋-南非-南印度洋依然可以抵达澳新,整体航程将近2.5万公里,但有了南非这个中转站后,该距离并非遥不可及,从西海岸送到澳新也有1.4万公里嘛。

“等等……”艾森豪威尔去过非洲,表达了异议,“您概括的德属西非几个特点我都表示赞同,不过我觉得哪怕占领德属西非也不能打击德国本身,正如您所说的,德属西非与哪边都不接壤,与北非还隔着大沙漠……”

“德属西非的得失不会影响德军本身,但您不要忘了……德属西非与法国、葡萄牙、比利时等一干欧洲国家的殖民地紧密相连,打不到德国人不要紧,我可以去打德国人的小跟班,希特勒不是要组建欧洲联盟并担任盟主么,我打击这些盟友,他是救呢还是不救呢?救则军事上失分,不救,则政治上失分!”

众大佬都点头:光凭殖民地不足以说服欧洲国家转向,但至少可以让他们维持一个对美更加有利的态度。

“关键枢纽点在巴西:巴西一方面是加勒比海南翼的战略掩护,另一方面是进攻西非的出发基地、同时也是维系南非、威慑福克兰群岛的重要战略要地,我们要进行耐心建设,只要巴西不乱,不管阿根廷人怎么蹦,南美至少大部分还控制在我们手中……万一,我是说万一,如果我们需要和德国进行战略谈判,南美的利益可与德属西非的利益进行交换。”

这句话引起了众人共鸣,佛得角战役失败后,不是没人提议与德国议和,但大多数人表示反对,因为美国是在最不利的情况下与德国议和,条件肯定非常苛刻,在战局好转、局面缓解之后再议和要更加从容与有利得多。

“最后我想谈谈特纳将军的问题,这不是针对他个人,而是针对以他为代表的有关战略设计与计划拟定中的误区。恕我直言,其中的误区在于过分相信线性思维,迷信力量,c 计划就是这样层层叠叠堆砌上来。他先估计敌人的实力,然后设计保险系数和数学模型,综合认为压倒这些实力需要多少力量和资源、最后再安排使用这些力量和资源,中间再加上节奏控制、节点审视与进度审核这是从大学开始,一脉相承的逻辑与数学体系。这套体系错么?基本是不错的,甚至很多时候解决了不少问题,便于指挥艺术的传承和扩散。按这套办法打仗,很可能出不了名将,但合格指挥官和参谋人员比较容易培养,问题在于……”尼米茨来了重重的转折,“世界上是有黑天鹅的,总有超出人类认知的未知领域存在,整套逻辑体系的危险在于,敌人一旦忽然拥有一个你说不知道的因素或变量,整套体系便有崩塌的危险这种战术对付一般敌军指挥官是不错的,但对付打仗打成精的名将来说,恐怕就难以成事。”

为增强说服力,尼米茨举了简单的例子:“比如一块巨石,预估是100吨,实际重量和预估比较接近,但没有能一口气举起100吨的吊车,只能提供40吨的吊车。我们的办法通常是安排3台40吨的吊车,然后设计一个合理的方案进行吊装。大多数时候没问题,但有一次执行任务时出现了意外,一台吊车的绳索突然断裂,丧失吊运能力,另外两台能正常工作的吊车顿时承受了超过合理限度的力量,导致最后全面失败并酿成恶劣的后果。堀悌吉手头只有1台40吨的吊车,他是怎么办呢,他先把这块石头费点力气爆破开大致均衡的3部分,然后一块一块地干掉……”

“具体到这次佛得角战役,也可以看出敌人的思维特点,我军攻击佛得角,集结了2个师、20多艘护航航母和全部主力舰队,出发点是佯攻佛得角,实际吸引轴心主力上钩并歼灭之……敌人判断了形势,没冲到佛得角来傻乎乎和我们硬拼,却出其不意地去威胁进攻东海岸,我们只能回防,然后敌人又剑走偏锋地进攻了纽芬兰,并利用其强势海军打了我们措手不及,我军被迫调集主力航母编队回援这决策是不错的,但请注意,这时候我军力量便被迫分散了。

敌人以逸待劳,在纽芬兰和坎宁安将军交手,取得了战术胜利;然后面临我军在纽芬兰不断强化的力量前果断撤军;在此期间黑天鹅出现了,敌人出动了夜战飞机和精确攻击炸弹,夜间大大削弱护航航母编队,敌人守军骁勇善战,死守不退,敌人的s艇和潜艇发挥了无与伦比的效果,不断打击我军,等对方认为我军力量已不足虑时,突然出动航母编队杀过来这时候坎宁安舰队又再次被迫增援,然后在双方形成协调力量前被敌人各个击破。

我军的实力就是这块100吨的大石头,敌军没能力一口气吞下我们,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迫使这块石头分裂,然后一个一个付诸解决;如果让双方按照最初的力量在其他海域硬碰硬较量,再打100次也会是我军胜利!”

尼米茨叹了口气:“这是东方文化的精髓,避实击虚、以柔克刚,为什么塔拉瓦明明被围困堀悌吉不来救援,偏要去袭扰澳新?我当时没看懂,后来仔细想就明白了。德国人为什么不救佛得角而去打纽芬兰,道理同样如此。大砍刀、小匕首都能杀人,敌人是不是被杀死取决于使用者的手法和攻击部位,而不取决于哪个武器用钢多。”

这番“线型思维”批评论让众人无不冷汗直冒、心虚不已,大多数人都是这套培训体系下养成的,特纳算是集大成者,是有大局观和战略思维的优秀代表了,听尼米茨这么说再加上对战役例子的剖析,立刻领悟过来。

“所以,我走之前交代哈尔西的方针是很明显的,我们目前在太平洋全面处于劣势,但并不是无所作为的借口。第一,我们要努力维持澳新的补给线,巩固盟友关系;第二,加快人员特别是舰载机飞行员的培养,可以人等舰,不能舰等人;第三,固守目前占领的岛屿并强化防御体系,让日军不能反扑回去。大西洋上,我的对策同样如此,第一,维持对英补给线,巩固盟友关系;第二,加快后备力量培养;第三,强化纽芬兰、百慕大防御体系,加强巴西方向的作战力量并为西非战役准备条件……”

马歇尔和金上将互相交换了一下眼神,初步认为可以,与会众人决定今后半年内如无特殊变故,谨守防御、积蓄力量、等待反攻,至于华莱士这里。

李海插了一句:“我会想办法维持与协调的,重要的是,总统的病情不能恶化。”

大家马上听明白了,只要罗斯福活着一天,不管能不能管事,华莱士永远就是“代行”而不能继位,至于1944年新一届总统大选,鬼才相信华莱士能选上……(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