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西洋绞杀战(40)

铁十字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大西洋绞杀战(40)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航向225度,速度230节,高度7000米,距离145公里……大约有8架大型机。”

英格索尔和特纳通过雷达得知了远处有飞机扑来,这毫无疑问肯定是德国人,但让他们迷惑不解的是,德国人为什么在晚上发动?而且这架势明显是重型轰炸机,难道德军晚上有什么企图?

“他们打算增援萨尔岛?比如说,空投部队?”

“这……”特纳迟疑了,这明显有悖于常识,萨尔岛本来面积就不大,在夜间空投只怕落于海里的可能性更大,“也有可能是空投物资或补给,毕竟打了好几天,德军消耗也大。”

“让岛上的陆军注意点……”英格索尔一阵苦笑,本来他以为第3师上去后会是压垮德军的最后一根稻草,但没想到虽然已经占领了一半多的底盘,德军依然在纵深地带负隅顽抗,由于岛屿中心地带舰炮覆盖起来不易,陆军3师推进的速度更慢。

过了几分钟,雷达室继续发来警报:“德军航线不变,持续向舰队飞来,建议防空准备。”

“好吧……”特纳叹了口气,“一级战备……”

“飞机需要起飞迎敌么?”

“不必了,夜间根本找不到敌人也难以安全起降,还是不要空费力气。”特纳苦笑道,“您不要对他们抱有太高期望。”

这是句大实话,光今天一天就有4架飞机因为降落时飞行员没有控制好而坠入海中,人虽然救了上来,但飞机绝对是完蛋了,指望这帮菜鸟能夜间作战还不如指望德国人准头差一点。

有参谋嘀咕道:“我们执行了严格的灯火管制,我就不信德国人能找到我们。”

此刻,夜枭战队带队的里希特少校冷笑一声:“我当然看得见你们……”他之所以这么有底气,完全是因为飞机上普遍都安装了新研制成功的雷达:fug-300。这是一款用于探测及定位水面舰艇的空对海扫描雷达,是在洛伦兹公司(c.lorenz)开发的fug200hohentwiel雷达基础上升级而成的。fug200型的探测距离在高度5000米时大约是120公里,当初fw-200c就装备这款雷达而成就了大西洋秃鹰的威名。

但对这款雷达的性能,德方很不满意,因为其不但体积大,而且搜索距离有限,精度也很差,但一直没有太好的办法,在1941年发明后只能在原有基础上打转转,直到霍夫曼指示从日本引入了多腔磁控管。

磁控管于1921年就有了,但多腔高能磁控管直到1939年才由英国伯明翰大学的蓝德尔和布特发明出来,在英国人发明后不久,日本方面也独立研制成了该技术。双方的起点最初是差不多的,但与英方高度重视不同,日本对这项发明基本不闻不问,一直束之高阁。日本有这个态度并不奇怪,由八木教授发明的八木天线在日本国内根本没有任何反响,直到日军打下新加坡,从缴获的英国设施中才看到了八木天线,到那时候才恍然大悟。

日本毫不重视,英国飞速发展,一年多后,由于不列颠之战进入**,英国人又将多腔高能磁控管技术送给了美国,此时英国产品已经能以10kw的功率发射3000mhz的微波。而日本技术依然停留在2kw的初始阶段,然后在1941年,英国人又发明了多腔磁控管空腔间的异体耦合技术,把磁控管交变齿捆绑在一起来约束以便实现稳定,结果获得在3000mhz下50kw的输出功率。对微波雷达来说这样的功率足够了,不但体积大大缩小,而且重量也减轻了许多。而日本依然是原地踏步双方现在的差距是25倍。

等到德国从日本引入这项技术,加上从击落的英美重型轰炸机上发现的实物再因为霍夫曼不遗余力的推动,到1943年8月间,德国终于实现了多腔高能磁控管的量产,达到了英美在1942年年底的水平,成功地将双方技术差距从4年缩小到半年左右。新的fug-300型空对海雷达可以在6000米以上的高度实现对200公里以上的舰队探测,而且精度提高了1个数量级。

霍夫曼还让洛伦茨公司和德国另一家雷达技术专业工事德律风根公司形成共同研究体(中国清末民初管电话叫德律风),探索对其他型号雷达的研究。德律风根公司依托多腔高能磁控管的这样技术,同样研发成功了fug-312型雷达。与洛伦茨公司的产品不同,德律风根公司的产品主要运用于夜间战斗机的空对空探测,可以在8公里范围内发现诸如b-29这样的大目标或者5公里范围内发现诸如p51这样的小目标,定位精度可以精确到200多米完全处于飞行员的目视观察范围内。

在美国昼间战略空袭失败后,英方不甘心失败,曾派出兰开斯特轰炸机继续执行夜间空袭,但经常被装备fug-312型雷达的德军夜间战斗机打下来,损失很大,后来连夜间空袭也只能停止。

现在的夜枭战队上就装备了这两款最新型号的雷达,不过里希特显然是多虑了,美军没有出动战斗机拦截的意图,单纯认为德军发现不了自己。

“找到美军主力……乖乖,这么多船。”

里希特很满意:“各单位注意,保持航向不变,将高度下降到6000米,准备打开勐犸系统。”

勐犸是他们对大型红外照射器的称唿,这个硕大的探照灯让夜枭部队明显异于其他飞机,在白天就他扎眼,在晚上嘛……嘿嘿,红外线不可见!

由于德军并没投弹也没有投照明弹,所以美军驱逐舰和巡洋舰上的高射炮颇有默契地不开火,以免火光而暴露自身位置,但他们却不知道,上面的德军飞机已悄悄开始用勐犸系统在扫描下面的美**舰了。

看着德军飞机在头顶飞来飞去,既不投弹也不发射照明弹,所有人都在想:上面这批傻鸟该不是找不到我们吧?

特纳给各舰下达了指示,如果德军飞机降低高度到3000米,则全部火力齐开,争取击落这些胆大妄为的飞机。

“找到了,长官,3号机看见一艘轻型航母……”

里希特满意地点点头:“很好,让他先来。”

3号机熟练地下降高度,美军雷达兵盯紧了屏幕,看着这架飞机下降到5000米就不动了,不仅暗想:5000米你能看清啥?还是乖乖下来等待高射炮的迎接吧。他哪里想到,3号机已牢牢用勐犸锁定了中途岛号(卡萨布兰卡级护航航母)。

“去吧,宝贝!”随着操纵手一声喃喃低语,一枚hs-393脱离挂钩,开始扑棱着飞下去,翼尖的小灯闪闪发亮,在夜色下特别清楚,导弹前部的引导头装着被称为“kiel”的被动红外探测器,其由蔡司公司研制,重量19公斤,最大设计探测距离为2km,它可以探测船舶烟道废气发出的辐射信号,其核心敏感元件是直径12厘米的硫化铅探测头。

从6000米高空坠落时,红外引导头还没法发挥作用,现在是操作员依靠勐犸系统配合翼尖灯修正导弹航向,使其能飞向目标方位,现在hs-393完全是线控的,根本不担心敌人会干扰操纵型号。

“很好,保持高度,距离……”随后,4号机、5号机,8号机都找到了自己的目标,同样激发了一枚hs-393并投掷下来。

看着空中越来越多闪着光芒的东西,下面的舰艇本能地感到不对劲,特纳也隐隐约约有一种不安感,立即批准防空火力还击,但这并没有什么用,相反,防空火力射击之后,其温度更高,热辐射效应更加突出。

当系统提示导弹离目标不到2千米了,操纵军士暗暗祈祷一下,然后激活了红外导引头并随后切断了导线。

“啊……那玩意冲着我们来了……规避,快规避……”

可惜,无论中途岛号如何左突右闪,头顶的炸弹仿佛着了迷似地扑过来,还能根据军舰移动的位置调整姿态,相对于军舰费尽心机的机动,hs-393只要通过姿态轻轻调整就可以实现,现在那颗“kiel”的被动红外探测器牢牢盯住了中途岛号烟道附近的热辐射速度越快,辐射量更大。

“轰隆”一声,这枚导弹最后成功地扎进了军舰,700多公斤的庞大体重冲击力再加上近400公斤的炸药(相当于500公斤级航空炸弹)发生了剧烈爆炸,直接就宣判了这艘护航航母的死刑。

随后,这样的事例多次上演……

8架me-264一共携带了32枚hs-393,虽然最终只有10枚成功击中目标,命中率不到三分之一,但战果是极其辉煌的,4艘护航航母、2艘货轮、1艘油轮被、1艘登陆船炸毁沉没,甚至连衣阿华号和新泽西号战列舰也吃到2枚。

当夜枭战队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后,海面上依然还有油轮熊熊燃烧的痕迹……(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