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八十八章 野望(12)

铁十字 第八十八章 野望(1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井上成美的问题也是与会众人的问题:既然数量已落后于敌人,为什么还不追求质量优势压倒对手呢?

“原因有三:一是建设周期,大凤级建造时间长达3年以上,同样时间我们大致可造2艘云龙级,通常2艘云龙能发挥的战斗力强于1艘大凤;第二是建造难易程度,大凤级比云龙级技术难度更大、更复杂、需要更多熟练人手,如云龙级建设全面铺开,将牵扯大量工人,不可能将所有熟练工人都集中在大凤级上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超厚装甲航母今后可存在1-2艘,但不必太多,因为完全没有必要——航母就是个消耗品,指望自己的航母不被敌人击沉还不指望多击沉一些敌军航母。”

“消耗品?”众人全愣住了,倾举国之力建造出来的航母编队居然是松田千秋口中的消耗品?众人迷惑不解,又将目光聚焦在他身上。

面对各种质疑的目光和重重压力,松田千秋毫无惧色,侃侃而谈:“敢问诸位,是否知道虎式坦克与4号坦克的区别?”

众人都点头,虽然海军传统不装备战车的,但联合舰队出国一趟弄回来一堆虎式和4号,大家当然有兴趣去见识一下。海军人士一看虎式就明白了,这不就是坦克界的大和嘛。

“虎式比4号强当然毋庸置疑,甚至1辆打4辆也毫无问题,可为什么德国人还要继续大规模造4号而不全造虎式?我带着这个问题问过德方,他们说质量优势必须在数量差距不太大的情况下才有意义,否则就会陷入对手的装备海而无法自拔,为保障机械化部队运用,德国必须要有足够数量的坦克——我一下子就想到了蚁多咬死象这句话。我们已在数量上逊色于美军,如果因为强调质量而再次压缩数量,届时可能会出现10艘埃塞克斯级打1艘大凤的局面,胜败不看便知。如果只要质量不管数量,当初追求对美七成干什么?造个2-3艘10万吨巨无霸战列舰不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又是一句“对美七成”,噎得伏见宫博恭王喘不过气来,全场全部无语,但很多人还是不太服气,因为日本海军由于一直追求质量建军,思想上的弯一下子转不过来。

松田千秋扫视了会场一眼:“再问诸位,当前海军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什么?”

哪怕再是顽固的舰队派,这情形下也没人敢说是大和号,要么期期艾艾不肯开口,要么吞吞吐吐很不情愿;但航空派可不管这些,大西泷治郎马上接茬:“航空母舰。”

“其实不全是,在我看来,最重要、最核心的打击力量是舰载机,航母只是载体,舰载机才是发动最后一击的致命手段。”松田千秋微笑道,“这次远征作战带给我最大的经验是:之所以能在作战中压倒美军,不是因为我们船好——实际上美国新投入的埃塞克斯级比我们的航母好得多,别说与云龙比,就是比双鹤都强——单舰载机超过90架,而且异常结实,我们真正占据上风的是第一是飞机,第二是人。如果非要强调质量建军,我认为重点是航空器而不是航空母舰。

机动舰队目前装备三种舰载机,分别是零战改、彗星改、天山改,每一样都强于对手,特别是彗星改和天山改,远强于美军的SBD和TBF,同样载弹量我们飞得就是比他们快。这3款飞机的性能如与原有零战、99舰爆和97舰攻比完全是天上地下。别的不说,我军飞机以前都有软骨病,根本不敢放在甲板上日晒雨淋,德国飞机怎么处理?全堆在甲板上,根本晒不坏、淋不坏,一下子就增加了载机数量。现在德国又开发了折叠翼飞机,进一步强化了载机量,如果1艘航母因为这样能多20%的飞机携带量,岂不是一下子等于就多了20%的航母——造飞机比造航母总来得快吧?”

按照松田千秋的观点,并不是不要质量优势和质量建军,只是相对来说飞机性能比航母性能目前更要紧,为进一步支撑自身观点,他以塔拉瓦战役举例:“以这次击沉的埃塞克斯级为例,我们在摧毁其之前至少命中对手3枚鱼雷,4-5颗500公斤炸弹,如用99舰爆进攻,250公斤重的炸弹要投多少才能让敌人完蛋?中途岛战役中我军4艘主力航母被美军轻轻一炸就完蛋了,虽有弹药殉爆问题,但实战显示敌军航母远比我们结实,他们的飞机其实也很结实,但为什么最后还是我们赢了?就在于舰载机得力——经德国调教和改造的飞机非常得力。

这并非孤例,诸位一定看过大岛大使发过来的情报,英美千机轰炸编队被德军喷气机痛殴,这就是利用技术和性能优势碾压,换了我军飞机,飞都飞不了那么高,如何痛殴?

飞机性能当前是第一位的。在飞机性能持平或有优势的前提下,第二重要的是飞行员素质,我军舰载机飞行员素质比德国、美国好是公认的,但赤松贞明回来却说在同等技术装备下打不过德国空军,甚至打不过德国舰载机飞行员,诸位知道为什么?”

众人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赤松贞明现在是日本家喻户晓的海军第一王牌飞行员,他为什么说打不过德国人?打不过德国空军还有点理由,连德国舰载机飞行员都打不过——他们组建了还不到一年。

“如果仅仅是1vs1的较量,赤松贞明当然毫无问题,可3vs3,5vs5呢?如果再扩大一些,50vs50呢?大家也许不知道索科特拉岛上的情况,陪同我们训练的德国王牌飞行员比比皆是——击落数50架以上才被人家看成是真正的王牌,帝国海军有50个击落记录的只有赤松贞明一人,德国空军有该记录的数百个,德国海航抽调的大多都是优秀空军成员,这样的超级王牌至少有40多个,德国海航虽然只有1年历史,但飞行员总数已突破了1500,能上舰的至少有800,我们折腾了近20年,累计培养出来的、能上舰的飞行员也就是1000多一点,德国海航背后还有总架数超2万、打遍欧洲无敌手的庞大空军做后备,我们只有为数不多的岸基部队做后备,你们说怎么打?

诸位要清楚,只要飞行员能将飞机从航母上安全飞起来,决定命运的就是飞机性能和空中技术……同样道理,航母一旦把飞机放出去了,决定海战成败的就不是航母性能高低,而是飞机性能和飞行员素质。加勒比海战怎么赢的?是我们航母比敌人多,比敌人好么?显然不是!所以长官才说航母是消耗品。如果前方沉1艘后方能补2艘,我们还怕没法坚持下去?何况大凤级又不是真的不会沉,万一被打个奄奄一息拖回来维修上一年半载,这段时间等于就没船用了,倒是2条云龙沉了1条还可以再接着打。”

这番高论众皆叹服,连山本五十六也肃然动容:现在看来老同学看问题比自己更深远了,他已摆脱了日本当初一直坚持的舰艇质量胜于数量的桎梏,开始考虑总体战、全面战争了。

他站起来朝松田千秋微微一颌首:“松田君讲得不错,我受教了。不过还有个疑问,如果是拼消耗,美国潜力显然超过我们数倍,这差距如何弥补?”

“这问题我来回答吧。”看山本五十六站了起来,堀悌吉也随即站起来——海军大臣出马亲自问话再让松田回话就显得不够尊重,他得亲自说明。

“打消耗战我历来是极为反对的,也基于该原因,我更反对日美开战,因为无论哪个层面我们都不是美国的对手,拼消耗更不必说,别说1:2,就是1:3都可能耗不起,但我到欧洲之后,德国元首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堀悌吉补充道,“我就有关国家实力不足、难以持续作战的情况明确表示了担忧,他说同样问题他也思考过,最后决定采取的策略是两种,第一,统合欧洲,尽快弥补全欧与美国的工业力量差距,哪怕将来打消耗战也打得起,美国人要打几年就奉陪几年;第二,要积极利用我们的优势——独特的国民优势。他很神秘地告诉我,‘别看美国生产效率高,但有一样东西的生产速度,不但德国,连日本和美国是一样的……’诸位猜得出是什么?”

众人一齐摇头,等这位元帅海军大将把谜底解开。

只有伏见宫博恭王对堀悌吉故弄玄虚很不满意,刚才松田千秋一口一个“飞机性能”、一口一个“飞行员素质和数量”,话里话外全部都是航空第一、航空致胜论,甚至还得出飞机比航母更重要的观点,在他看来是航空派对舰队派**裸的调戏和愚弄,再加上堀悌吉几次强调飞行员也能当军官,航空军官应该从专业人员中选拔的观点,几乎是要置于死地——毕竟驾驭航空母舰的军官如有机会还可以划入舰队派,开飞机的再怎么弄也归入不了舰队派。

这根本就是在挖舰队派的根子!如果让堀悌吉成功了,自己岂不是从此退隐江湖?(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