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铁十字 >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印度攻略(12)

铁十字 第二百六十七章 印度攻略(12)

作者:月影梧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2:01:34 来源:笔趣阁

7月1日的zq温度已超过了30度,潮湿中透着闷热,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娘希匹,娘希匹……”阵阵骂声从曾家岩委员长官邸中传出来,让所有听到的人都不寒而栗。

卫士们一个个如临大敌,明明已热得头昏脑涨,却连大气也不敢喘,笔直得硬挺着。匆匆忙忙赶来觐见的成都行辕主任兼sc省政府主席张群在客厅里也听到了骂声,放下了盖碗茶,忍不住皱起眉头,若有所思地拍着座椅扶手。

少倾,从楼梯上下来了宋美龄,他连忙站起身来问候:“夫人好!”

“岳军先生来了,请坐请坐!”宋美龄脸色看上去似乎还平静,但眉头间的忧虑无论如何也挥斥不去。

“夫人,出了什么事,委员长为何如此震怒?”

“还能有什么事,让美国人给气的。”

张群这层级知道很多事,心想一般美国人不可能惹委员长大动肝火,来头应该不小,便不肯定地猜道:“难道是史迪威?他现在不是在印度么?”

“昨天匆匆忙忙飞回来,说有紧急军务面谈,结果说了没几句,两人就吵了起来,史迪威撂下话走了……”

还没说完,楼上“哐啷”一声,显然是花瓶砸碎的声音,张群眉头一跳,看来自己来得真不是时候,就在他准备开口仔细询问时,仆人们又把陈布雷引了进来。

宋美龄马上道:“委员长恐怕很快要召见你们,政治上的事还请两位先生多发表意见,你们给他出出主意,让他消消气、去去火,我先去休息下就不陪你们了。”

“是!”两人一起目送宋美龄离开。他们心里很清楚,这当然是欲盖弥彰的障眼法,第一夫人对政治介入之深是亲信人员都知道的,之所以要回避,肯定有其他原因。

不过两人没时间感慨,马上头碰头商议起来究竟史迪威说了什么?

“我不知道,我刚刚接到通知……”陈布雷显然也一头雾水。

“知道为什么召见我来么?”

“知道一点……”陈布雷沉吟片刻刚想说,忽然看到军事参事室主任、最近负责对英美外交事务的王世杰从楼上走下来,两人急忙上前迎住,问道:“刚才到底怎么回事?”

“我陪同史迪威来觐见委员长的,今天他来得很急,态度却比以前更加恶劣,话说了一大通,每一句听上去都很刺耳。”王世杰苦笑道,“说了没几句两人就吵起来,虽然我和夫人在中间极力斡旋,但根本谈不拢……”

两人围住王世杰问长问短,总算是把史迪威今天到来的四层意思说清楚了:

第一,罗斯福原本要派华莱士副总统到中国来访问,但因为目前航路被封锁不太安全,暂由史迪威和驻华大使接手进行前期沟通,华莱士拟定于秋季启程;

第二,美国方面提出要和**接触,还要在延安设立观察组,安排观察员和军事联络员;

第三,美国人口气很强硬,要求委员长派30万军队入印度参战,时间限定3个月,速度越快越好,同时还要在国内战场向日军发起全面反攻;

第四也是最重要的,如果做不到这些,美国可能因印度通道被封锁而考虑停止援华……

两人倒吸一口冷气,这四条哪一条委员长都不能接受,难怪如此暴怒。

三人正想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冷不防委员长待从室第一处主任林蔚又走了下来,恭请地邀请张群和陈布雷两人上楼觐见,于是三人的谈话尚未展开就匆匆忙忙结束了。

“岳军先生、布雷先生,你们来得正好,坐,坐……”蒋-介石虽然余怒未消,但面对两人时还是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张群不动声色地坐下去,眼睛的余光看似不经意间扫过了地上那堆碎瓷片,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

蒋-介石发现了张群的异样,自我解嘲般地说道:“定力不够,定力不够,实在没忍住,让两位见笑了。”

“不敢,不敢……”

“雪艇先生和你们说了史迪威的来意吧?”

两人一起点头,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今天王世杰口风这么松,原来是奉命向他们通报情况的。

“那就好,等会就一起议一下。”

张群本来憋着一肚子话想问,但现在情况不明,他不好直接开口,免得犯了忌讳;陈布雷明显有所顾忌,也没开口多说;蒋-介石火气犹在,需要静静心神才能继续说话,一时间鸦雀无声,会议气氛顿时显得沉默起来。

没过多久,蒋本人率先打破了沉默:“史迪威的事情先放一放,其他有件机密事需要找两位商量,所以特意把岳军先生从成-都召唤来,找其他人谈我不放心。”

张群和陈布雷立即受宠若惊地站起来:“委员长言重了,”

“坐嘛,坐嘛,不要拘束。”蒋-介石回头吩咐林蔚,“把戴局长的密电拿来给两位看。”

看完电报之后,两人脸色阴晴不定,均若有所思。

“电报是昨天上午戴笠拿来的,渠道绝对可靠,但和我们联络之人发生了变化,原来主持桐工作的是板垣征四郎,他早期一直躲在幕后,在前台的是今井武夫……”

所谓桐工作是1939年日军大陆攻势暂时告一段落后针对zq政府展开的政治诱降工作,zq方面派出由军统驻香港站特工曾政忠假扮宋子良参加桐工作,假意与日方代表今井武夫展开和谈,实则是试图摸清rb的战略底牌。会谈断断续续持续了3年之久,非但没什么直接成果,反而被军统方面摸清了不少底细,后来这项工作被东条英机叫停,但石原莞尔上台后,主持人换成了土肥原贤二,不但工作重新开展,而且明显分量加重,话语权也更响亮。

电报不是最新双方商议的结果,而是土肥圆代表日军大本营发过来的情况通报:

第一,日军即将展开印度攻略,先期已占领锡兰岛;

第二,日军将陆续从中国大陆抽调兵力去rb希望zq当局不要干涉,更不要试图派兵进入印度;

第三,如zq当局答应日方条件,日方将撤去对长沙的攻击态势,无偿移交10-20个县城,并在印度战事告一段落之际,将宜昌、南昌两座大城市和平移交,还可奉送一部分军火;

第四,如zq当局不答应上述条件,坚决要出兵缅甸或印度,则日方不但要痛击中国远征军,还将向延安当局移交同等数量县城,让国共控制区加快接壤,同时出售大量军火给延安……

两人看了半天,再结合刚才史迪威的情况,心里大体有了数——印度方向一定问题很大。

“10-20座是戴笠手下自己加上去的,日方开口说10座,他认为谈到20座是有把握的。”

张群点点头,心里大体明白为什么自己会被召唤而来了,作为“知日派”的典型代表,当初他冲在中日外交的第一线,具有丰富的经验。更重要的是,他张群是知日派,不是媚日派或者降日派,这才是能获重用的缘由。

他问道:“印度出了多大事?”

“日军在德军配合下进攻锡兰,3天占领全岛,数万英军投降,现在印度方向风声鹤唳,英国人恐怕保不住印度了……”

“德军?”张群眼珠子瞪得滚圆,“德国人怎么也来了?”

“英国人虽然语焉不详,军统还是弄到了一些情报:日方几个月前派出海军跑到大西洋帮德国人痛打了一顿美国人,德方大概投桃报李,派出陆军帮助日方进攻印度。具体兵力不详,但参谋部估计2-3个师没问题。”蒋-介石叹了口气,“美国人担心英军守不住印度,特意拉我们帮忙,本来大家可以坐下来好好商量,但史迪威来后口气不善,倒像是下最后通牒一般,真是岂有此理!”

“30万军队?哼!”陈布雷怒道,“美国人真敢开口,他们怎么不派30万大军去印度?他们知道我们怎么过去么?还限定3个月?真不知所谓。”

“委座不想派兵?”张群没直接表态,反而小心翼翼地问道,“部队是可以抽调的吧?”

“为英国人火中取栗的事我肯定不想干,但美国人的态度也要掂量一下。英国丢掉中东后,海军连吃败仗,美国人明显被逼急了,他们不是不想保卫印度,而是没法提供增援,所以才找到我们。印度对我们很重要这一点毫无疑问,但日方威胁也不能等闲视之。现在**在华北一片已成燎原之势,他们对日军游而不击,回头却专门抢夺友军地盘,阎百川向我哀叹,sx已被**全面包围……”

有这几句话,张群基本摸准了他的思路:

第一,他坚决反对美国与延安接触,更不同意让美援物资送到延安;

第二,对**目前快速发展表示担心,现在大家都在和日军做生意,彼此心知肚明,同样是生意,**从中受益显然更多、更大——华北方向的局面就是明证;

第三,英国人的德性通过第一次远征军作战已看得很清楚了——完全不可救药,这次史迪威不但提出要这么多军队还要求得到指挥权,在他看来简直是做梦;

第四,美国人的援助和驼峰航线还是要维持的,无论对持久抗战还是今后的政治局面都不可或缺。(未完待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